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晓华 叶洪涛 +2 位作者 王荔芳 刘胜永 袁海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6,共4页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快速性和平稳性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生物智能控制器基于睾丸素分泌调节原理,其一级控制单元和二级控制单元采用比例控制和传统PID控制设计...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动态调节过程中存在快速性和平稳性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生物智能控制器基于睾丸素分泌调节原理,其一级控制单元和二级控制单元采用比例控制和传统PID控制设计,一级控制单元根据控制偏差的大小动态调整二级控制单元的给定值输入,从而可迅速、稳定地消除控制偏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生物智能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动态和静态稳定性能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智能控制 比例控制 PID控制 静止无补偿 电压调节 S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
2
作者 马睿聪 曹永吉 +1 位作者 张恒旭 李常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10-3426,共17页
光伏电站并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无功支撑能力,通常需要配备无功补偿装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静态同步稳定问题的分析难度。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方法;然后考虑不同并网变换器d... 光伏电站并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无功支撑能力,通常需要配备无功补偿装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静态同步稳定问题的分析难度。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方法;然后考虑不同并网变换器dq坐标系间的变换,构建多并网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等效小信号模型,在阻抗分析方法基础上改进稳定判据,并利用衰减系数指标定量刻画系统的静态同步稳定性能,构建静态同步稳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最后结合改进的判据和量化指标,详细地分析了STATCOM对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各控制参数对于系统运行零极点分布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静止同步补偿(STATCOM) 静态同步稳定 阻抗分析方法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电网网损灵敏度的储能系统与静止同步补偿器优化配置
3
作者 赵龙飞 李灵至 +1 位作者 郑迪 徐培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配电网有功和无功如何同时实现最优补偿这一问题,首次提出了计及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储能系统(ESS)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对传统网损灵敏度参数进行改进并计算其结果;其次,基于改进网损灵敏度因... 针对配电网有功和无功如何同时实现最优补偿这一问题,首次提出了计及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储能系统(ESS)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对传统网损灵敏度参数进行改进并计算其结果;其次,基于改进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大小对ESS与STATCOM的补偿节点优先级进行排序;最后,构建经济总成本最小、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最小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求解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改进网损灵敏度选择的补偿节点得到的电压稳定性指标比传统网损灵敏度减少了0.03,即电压波动更小;同时减少了0.26 Mvar的无功补偿量以及0.15 Mvar的储能容量,使补偿成本减少了5.3%;并且方案改进过后光伏消纳率达到了93.86%,减少了26%的有功网损;大大降低了补偿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损灵敏度 静止同步补偿 储能系统 无功协调补偿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裕强 解绍锋 +2 位作者 钟帆 王辉 李鲲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68,共11页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可用于交直流供电系统并存的供电区段,也能为多制式机车提供出厂试验,减少供电设备,提高效率,并解决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双流制供电系统的结构,根据负荷的运行工况分别研究2种运行方... 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双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可用于交直流供电系统并存的供电区段,也能为多制式机车提供出厂试验,减少供电设备,提高效率,并解决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双流制供电系统的结构,根据负荷的运行工况分别研究2种运行方式的基本原理,构建负序补偿数学模型并推导静止无功发生器容量的计算式。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研究该方案中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策略。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负荷运行工况下,双流制供电系统既能为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提供运行功率,也能对公共连接点处的负序进行治理,验证了补偿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发生 双流制供电系统 负序 电能质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负荷的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杰 阮映琴 +1 位作者 傅乐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29,共6页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 基于微分代数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发电机三阶模型的励磁控制,表明具有非线性负荷和SVC装置的NDAS(3)仍可以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从而得到具有代数方程的Brunovsky标准型。提出了具有非线性负荷的电力系统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的完全精确线性化设计。该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发电机功角稳定和SVC节点处电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补偿 微分代数控制系统 励磁控制 非线性动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控制对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马幼捷 周雪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88,共5页
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控制理论,为SVC设计了电压型非线性控制器,提出纯电压型SVC控制器只能维持装设点电压,不能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对纯电压型SVC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既有维持SVC装设点电压水平能力,又能显著增加系统功... 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控制理论,为SVC设计了电压型非线性控制器,提出纯电压型SVC控制器只能维持装设点电压,不能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对纯电压型SVC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既有维持SVC装设点电压水平能力,又能显著增加系统功角振荡的阻尼,较为完善的信号调制型SVC综合非线性控制器。对输电线上装设SV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证明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所设计的两种控制器均实现了当地信号控制,并从理论上保证了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止无补偿 非线性控制 角稳定性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自适应方法的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韩九强 张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 本文提出一种将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I&I)自适应控制方法与L2--增益抑制鲁棒控制方法相结合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首先通过参数估计误差和鲁棒控制律的设计,使得所构造的表示参数估计误差函数的流形不变且吸引,从而使参数估计误差在这一流形上收敛于零.然后,通过所设计的可调参数对参数估计误差的收敛性能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参数估计器对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估计能力.最后,采用自适应逆推算法推导鲁棒控制律,并通过使不确定外部扰动满足从输入到输出的耗散性来保证系统对不确定扰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设计的SVC控制器和参数替换律在参数估计、发电机功角动态响应方面优于传统自适应逆推算法,从而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浸入和流形不变 L2-增益抑制 静止无补偿 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阻尼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对含风电互联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和萍 文福拴 +2 位作者 Ledwich Gerard 吴丹岳 林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4,共9页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通常用于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但采用附加阻尼控制(ADC)后也可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当互联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装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间低频振荡就成为制约区域间电力传输能力和容纳风电能力的瓶颈,采用有AD...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通常用于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但采用附加阻尼控制(ADC)后也可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当互联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装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间低频振荡就成为制约区域间电力传输能力和容纳风电能力的瓶颈,采用有ADC的SVC(简称ADC-SVC)有助于增加系统阻尼进而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ADC-SVC对含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互联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DFIG的数学模型,导出了在转子电流限制条件下DFIG的无功功率极限。之后,分析了在含SVC的互联系统中与区域模式振荡相关的暂态能量。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SVC设计了用于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ADC,并采用特征根灵敏度法确定控制器参数。最后,以IEEE 2区域4机系统为例,分析了SVC电压控制增益与ADC增益对系统阻尼的影响,研究了ADC采用不同输入信号时的系统阻尼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采用SVC、采用传统SVC和ADC-SVC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ADC-SVC能有效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阻尼特性 静止无补偿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蕾 张爱民 +1 位作者 景军锋 李鹏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01,共6页
针对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推和L2增益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SVC-EARC)控制策略。采用递推法构造被控系统4个子系统的Lyapunov函数和能量函... 针对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易受到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推和L2增益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自适应鲁棒协调(SVC-EARC)控制策略。采用递推法构造被控系统4个子系统的Lyapunov函数和能量函数,通过抵消不含扰动的项和含参数估计误差的项分别得到中间控制律和自适应律,使能量函数满足耗散不等式从而保证子系统稳定,递推至三阶子系统得到励磁控制律,结合将励磁系统和SVC系统进行动态互联的中间变量,最终完成SVC控制律的协调设计。仿真结果表明:SVC-EARC控制策略可将状态变量暂态轨线收敛时间缩短至2s内,振荡幅值减少10%;自适应律能够有效地辨识不确定参数,有效提高了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自适应逆推 L2增益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组成综合补偿系统的电流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盘宏斌 罗安 +2 位作者 彭可 涂春鸣 程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73-79,共7页
针对综合补偿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流相位经输出滤波器、耦合变压器、无源滤波器后会产生相移的问题,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相移的原因,提出了广义滞后的概念和分频补偿的思路。为消除广义滞后对综合补偿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逆变器输... 针对综合补偿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流相位经输出滤波器、耦合变压器、无源滤波器后会产生相移的问题,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相移的原因,提出了广义滞后的概念和分频补偿的思路。为消除广义滞后对综合补偿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利用逆变器输出电流与负载及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谐波电流极性相反等同于相位滞后π的原理,构造了一种新型π目标Smith预估器进行滞后补偿。结合广义积分器良好的分频性能,提出了基于广义滞后分频预估补偿的综合补偿系统电流广义积分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补偿系统 有源滤波 SMITH预估 相位滞后 广义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系统阻尼并保持电压精度的静止无功补偿器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铁铮 陈陈 曹国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5,共5页
以增加系统阻尼和维待电压水平为目的,基于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理论,设计出具有闭合形式解析控制律的SVC控制器.该控制器避免了非线性预测控制在线优化计算带来的大量计算负担,从而可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且设计参数只有滚动预测时间及控... 以增加系统阻尼和维待电压水平为目的,基于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理论,设计出具有闭合形式解析控制律的SVC控制器.该控制器避免了非线性预测控制在线优化计算带来的大量计算负担,从而可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且设计参数只有滚动预测时间及控制阶,因而便于工程实现及调试.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有效地阻尼系统的振荡并能维持SVC接入点的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非线性最优预测控制 电力系统 阻尼 闭合解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线路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志恩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1期93-95,共3页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柔性交流电输电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增加输电网络的传输容量,提高输电网络运行稳定性等优点,相对传统的无功补偿方法更具有实时性和精确性。根据无功补偿的原理分析了SV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柔性交流电输电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增加输电网络的传输容量,提高输电网络运行稳定性等优点,相对传统的无功补偿方法更具有实时性和精确性。根据无功补偿的原理分析了SV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SVC控制系统的基本模型,给出模型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同时从整体运行的角度提出了控制系统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切电容 可控电抗 静止无补偿 控制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励磁系统的鲁棒协调控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振 丁明 吴红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55-257,共3页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不确定性,本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DFL)和H∞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系统鲁棒协调控制规律,该控制器可以同时镇定发电机功角稳定和控制节点电压,仿真实例表明该协调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鲁棒协调控制 静止无补偿 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静止无功补偿器分布式控制系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书珍 耿华 杨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53-159,共7页
分布式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扩展性强等优点,目前是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一种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链式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方案,分析对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分布式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可扩展性强等优点,目前是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一种适用于高电压大功率链式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系统的分布式控制设计方案,分析对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的同步控制、故障响应等问题,并就分布式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平衡控制展开讨论。通过6k V/1MV·A链式STATCOM的并网实验,验证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可扩展性以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 静止无补偿 级联H桥 直流母线电压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抑制弱交流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策略 被引量:30
15
作者 颜湘武 常文斐 +2 位作者 崔森 孙颖 贾焦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25-2836,共12页
2019年8月9日的英国大停电事故造成该国部分重要城市出现停电现象,损失负荷约3.2%,影响约100万电力用户。结合英国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事故调查报告,该文详细地分析了事故中霍恩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件的发展过程,对霍恩风电场发生次同... 2019年8月9日的英国大停电事故造成该国部分重要城市出现停电现象,损失负荷约3.2%,影响约100万电力用户。结合英国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事故调查报告,该文详细地分析了事故中霍恩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件的发展过程,对霍恩风电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Matlab仿真软件构建霍恩风电系统模型进行事故复现。为了解决霍恩风电场发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利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抗干扰能力强、对不同工况适应性强的优点,提出使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替换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的电压PI控制模块,对霍恩风电系统中的总扰动进行估计并补偿,克服系统响应速度与超调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有效地抑制了霍恩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现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应用于静止无功补偿器后抑制弱交流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有效性,可为研究我国海上风电并网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恩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 线性自抗扰控制 静止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有源电力滤波器联合运行系统 被引量:30
16
作者 帅智康 罗安 +2 位作者 刘定国 徐先勇 彭双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4,共9页
提出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补偿负载不平衡和滤除电网谐波电流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联合运行系统电路结构。其中,SVC由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 提出一种具有功率因数校正、补偿负载不平衡和滤除电网谐波电流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联合运行系统电路结构。其中,SVC由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及固定电容器(fastness capacitor,FC)组成,主要用来快速补偿无功,并通过对其三相不对称控制来消除电网三相不对称和负序电流;APF部分主要用来消除电网及SVC引起的谐波电流,同时抑制固定电容器与电网等效阻抗间可能的串并联谐振。在分析SVC和APF联合运行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联合运行时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联合运行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治理 广义积分迭代控制 无功补偿 平衡化 补偿 静止无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 联合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大洋 刘政杰 +1 位作者 薛鹏 张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通过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获得与之配套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完成双补偿器的任意比例旋转控制。通过搭建的广义椭偏实验系统采集双补偿器不同转速比下对空气样本测量的图像,并将其中转速比为5∶3的数据采集结果与理论空气样本波形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实际空气穆勒矩阵与理论穆勒矩阵元素的最大误差为0.014,平均误差为0.004 3,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椭偏仪 双旋转补偿 速度调控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新型最优非线性比例积分电压控制 被引量:40
18
作者 徐先勇 罗安 +2 位作者 方璐 帅智康 彭双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6,共7页
针对传统PI应用于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这个非线性复杂系统上,所体现出的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性,适应性及鲁棒性较差,该文设计了以非线性函数与传统PI控制器串联起来构成非线性P... 针对传统PI应用于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这个非线性复杂系统上,所体现出的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性,适应性及鲁棒性较差,该文设计了以非线性函数与传统PI控制器串联起来构成非线性PI控制器,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提出基于改进的单纯形加速算法(simplex method,SPX),以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integrate of time multiplied absolute error,ITAE)准则作为寻优目标函数,对非线性PI控制器的参数KP、KI进行实时调整、寻优,使SVC系统的瞬态响应过程达到最佳。仿真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最优非线性PI控制器,不但能快速、无超调的跟踪SVC系统的电压设定值,而且可实现对无功功率、三相不平衡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补偿,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应性和较高的补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单纯加速优化算法 非线性PI控制 静止 无功补偿 鲁棒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勾奕昀 郑竞宏 +1 位作者 刘壮 丁禹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6,共12页
在低电压穿越故障恢复阶段,针对弱网下光伏并网系统无功回撤速度慢易导致暂态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改进控制策略。首先从相位跳变、锁相环动态、电网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常规光伏逆变器... 在低电压穿越故障恢复阶段,针对弱网下光伏并网系统无功回撤速度慢易导致暂态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相位补偿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快速无功改进控制策略。首先从相位跳变、锁相环动态、电网强度几个方面分析了常规光伏逆变器无功回撤速度不足的原因。然后根据光伏逆变器出口内电势与锁相环相角关系的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相位补偿的锁相环改进控制策略。从无功控制需求出发推导了补偿相位的确定方法,并建立光伏并网系统单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控制策略在三相对称、不对称、线路切除等故障场景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RT-Lab搭建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该控制策略使光伏逆变器获得了更快的无功回撤能力,可有效抑制低电压故障恢复阶段的暂态过电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 锁相环 相位补偿 前馈控制 低电压穿越 暂态无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无功补偿器运行特性分析和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41
20
作者 付伟 刘天琪 +1 位作者 李兴源 赵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7-154,共8页
为分析加装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中的附加控制器的控制机理并得到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的现代控制方法,介绍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运行特性以及附加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原理。在对9种控制理论在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的应用原理和现状进行了... 为分析加装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中的附加控制器的控制机理并得到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的现代控制方法,介绍静止无功补偿器的运行特性以及附加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原理。在对9种控制理论在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的应用原理和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基础上,比较不同控制方法应用于不同控制目标时控制效果的差异。最终,从工程应用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两方面考虑,提出了几种将来需要重点研究的能够应用于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的现代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补偿 运行特性 电力系统 附加控制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