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和槟榔制剂浸泡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鳃及鳃丝组织病变的影响
1
作者 马娇娇 许斌 +4 位作者 韦永春 曹鑫盛 张震 张其杰 陈成勋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水温(28.5±1.0)℃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45.00±3.00)g的锦鲤(Cyprinus carpio)放入780 mm×575mm×467 mm(实际加水110 L)的养殖箱中,采用槟榔(Areca catechu L.)和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1∶1混合制剂粉碎后无... 在水温(28.5±1.0)℃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45.00±3.00)g的锦鲤(Cyprinus carpio)放入780 mm×575mm×467 mm(实际加水110 L)的养殖箱中,采用槟榔(Areca catechu L.)和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1∶1混合制剂粉碎后无纺布挂袋药浴,浸泡浓度分别为0 mg·L^(-1)(对照组)、6.25 mg·L^(-1)(A组)、12.5 mg·L^(-1)(B组)、125mg·L^(-1)(C组)和250 mg·L^(-1)(D组)。试验开始的第0 d、3 d、6 d、9 d、12 d和15 d随机取出3尾鱼测定血清中C3a、C5aR、PGE2、PGF-2a、LZM和IL-6含量及鳃部表观变化,研究这两种中草药浸泡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鳃及鳃丝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天中,浸泡组C3a、PGE2、PGF-2a和LZM含量显著上升(P<0.05),C5aR和IL-6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同浓度的C3a、C5aR、PGE2、PGF-2a、LZM和IL-6的含量随浸泡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其中D组中含量变化最大。切片显示,在试验第0 d,鱼的鳃丝正常,无病变。在试验第9 d,各浸泡组鳃丝末端均无血细胞增多导致的膨大现象,炎症细胞未增多;而对照组鳃丝红肿溃烂。由此可见,此中药配方在适量范围内可以调节锦鲤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浸泡浓度250 mg·L^(-1)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疾病预防 青蒿槟榔碱混合制剂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鳃丝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