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开花习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军 张宏斌 范菊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4,87,共6页
通过对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青海云杉球花的发育过程及开花规律,雌、雄球花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6~11d,散粉期可持... 通过对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青海云杉球花的发育过程及开花规律,雌、雄球花的空间分布特征等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6~11d,散粉期可持续8~13d。2)青海云杉种子园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3)青海云杉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外缘枝条上,雄球花则基本着生在树冠中下部内膛细弱枝条上;该分布规律说明青海云杉雌、雄球花的分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传粉授粉和种子飞散传播。雌球花的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营养,而雄球花的分化和发育则对光照和营养的要求不严。在水平分布上,光照对雌球花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雌球数量南面较其他3个方位稍大,雄球花的分布则比较均衡。在垂直方向上,90%以上的雌球花分布在树冠中上部,而90%的雄球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雌雄球花比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种子园 开花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球花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刚 李秉新 +2 位作者 吕东 赵明 赵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芽分布与花量。[方法]以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为试验对象,对15个无性系的花量及球花分布进行调查。[结果]青海云杉89.95%的雄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中下部的内膛枝条上,雌球花着...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芽分布与花量。[方法]以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为试验对象,对15个无性系的花量及球花分布进行调查。[结果]青海云杉89.95%的雄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中下部的内膛枝条上,雌球花着生在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上;而80.54%的雌球花主要着生在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条上;85%的雄球花着生在2年生和3年生的枝条上,1年生、5-6年生枝条上几乎没有,在多年生Ⅰ级侧枝上有雌雄球花发出,但数量极少。80%的雌球花着生在3、4年生的枝条上,1年生枝条上没有,2年生、5-6年生枝条上的雌球花比例小于10%;试验所选取的15个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以85#最多。[结论]青海云杉不同的无性系之间雌雄球花量显著差异,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存在分层现象,花芽有很长的潜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种子园 球花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秉新 马力 牛云 《防护林科技》 2004年第6期68-69,共2页
在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过程中,嫁接是关键技术;在种子园品种改良过程中,子代测定是中心环节。通过嫁接和子代测定的方式,建成了西北地区无性系最大的青海云杉种子园。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种子园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开花特性及种子园花粉流时空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吕东 张宏斌 +1 位作者 李秉新 赵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3,共6页
为掌握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无性系花期同步性及种子园内花粉流时空变化特征,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 为掌握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无性系花期同步性及种子园内花粉流时空变化特征,以种子园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雌雄球花期同步性,并进行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授粉期和散粉期,授粉期持续7~15 d,散粉期持续7~13 d,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花期存在差异;种子园内花粉飞散期花粉流量与日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685*),与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r=0.452、r=0.601),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r=-0.182),温度是影响青海云杉无性系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日照强度是影响散粉的主要气象因子;种子园内花期花粉流量和花粉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13:00—15:00,种子园内花粉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散发时间是青海云杉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 开花特性 花粉流 时空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种子园无性系结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祜 王立 吕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55-157,共3页
[目的]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不同树冠层的结实量.[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 [目的]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不同树冠层的结实量.[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各部位的球果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结实量与冠幅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3个结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种子园 结实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对青海云杉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娜 王军辉 +1 位作者 安三平 王丽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通过对100个青海云杉无性系不同树龄(7、9、13、14 a)时期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测定及选优,为甘肃省天水小陇山地区青海云杉的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基础。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造5个区组2株小区建立100个青海云杉无性系对比试验林,... 通过对100个青海云杉无性系不同树龄(7、9、13、14 a)时期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测定及选优,为甘肃省天水小陇山地区青海云杉的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基础。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营造5个区组2株小区建立100个青海云杉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对试验林7、9、13、14 a时期生长性状,如树高、新梢、胸径、冠幅进行调查,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无性系7、9、13、14 a树高、新梢、胸径、冠幅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各树龄的树高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树龄、区组、无性系、树龄×无性系互作效应、区组×无性系互作效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树龄效应方差分量占比为77.5%,受树龄效应影响较大。不同树龄时无性系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22.07%~60.37%,遗传变异系数为7.55%~29.78%,重复力为0.36~0.86。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计算无性系树高遗传值,从100个无性系中选出5个青海云杉无性系,其入选率为5%,树高遗传增益为15.65%。青海云杉无性系生长性状存在广泛遗传变异,无性系对树高的方差分量占比逐年提升,生长性状受很强的遗传因素控制。根据树高育种值筛选的5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08青大039、08青大035、08青大012、08青大018、08青大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遗传变异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枝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生长性状变异和无性系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奇 张可 罗建勋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1-27,共7页
该粗枝云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6 hm2,4个大区共保留87个无性系。1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52 cm、4.36 m和3.11 m;2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90 cm、5.50 m和3.60 m;3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 该粗枝云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面积4.6 hm2,4个大区共保留87个无性系。1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52 cm、4.36 m和3.11 m;2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90 cm、5.50 m和3.60 m;3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8.89 cm、5.21 m和3.54 m;4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10.13 cm、6.50 m和4.17 m。方差分析表明,1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2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不显著;3区无性系胸径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树高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和差异显著,冠幅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4区无性系胸径、树高和冠幅无性系间(内)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内的生长量平均数变异较无性系间的小得多,初步说明生长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立地条件对无性系树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对冠幅影响差异不显著,立地×无性系交互作用对无性系胸径、树高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依据各区无性系的树高的多重比较对各区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排序。对种子园的经营管理和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枝云杉 种子园 生长性状 无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果和种子的青海云杉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祜 吕东 +6 位作者 刘贤德 张宏斌 赵兴鹏 赵明 赵国生 陈刚 许延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46,99,共9页
【目的】种质资源变异研究是开展遗传改良的前提与重要环节,了解变异程度可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遗传信息,分析不同种源青海云杉无性系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为青海云杉目标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龙渠青... 【目的】种质资源变异研究是开展遗传改良的前提与重要环节,了解变异程度可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遗传信息,分析不同种源青海云杉无性系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为青海云杉目标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的7个种源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和统计不同种源的青海云杉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表型性状,通过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分析和讨论青海云杉种源间、种源内表型性状多样性特点。【结果】青海云杉不同种源间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青海云杉表型分化系数平均值为74.20%,青海云杉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间的变异;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丰富,变异范围为11.40%~55.50%,平均变异系数为21.07%;不同种源间变异差异明显,隆畅河林区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大(23.15%),西水林区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8.46%),11个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欧氏聚类分析可将7个种源青海云杉划分为5个类群。【结论】不同种源青海云杉球果与种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为广泛,变异来源丰富。因此,在青海云杉种子园遗传改良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育种目的,充分考虑种源间和种源内的变异情况,本研究在青海云杉种质资源收集、遗传多样性保护以及遗传改良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种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红皮云杉种子园当代无性系测定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树春 金洪烈 +1 位作者 郭维安 盛佩清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5-17,22,共4页
为了解经过表型选择选出的优树嫁接后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红松、红皮云杉种子园当代无性系比较试验。通过测定,从中初步评选出优良无性系,为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红松 红皮云杉 种子园 无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木材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青粉 王军辉 +2 位作者 李登平 胡长寿 祁生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6,35,共6页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8个青海云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并通过多性状选择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材性性状无性系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早材管胞长度与早材双壁厚度外,其...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8个青海云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并通过多性状选择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材性性状无性系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早材管胞长度与早材双壁厚度外,其他性状晚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早材;树脂道比量、生长轮宽度和晚材径向管胞腔径的变异系数较大(21.0%~34.2%),管胞比量和基本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小(0.50%和3.9%)。基本密度与管胞形态(晚材胞壁率、早材双壁厚度和晚材径向管胞腔径等)及组织比量(除树脂道比量)在无性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22个性状中有9个性状的重复力在0.5以上。早材管胞长度与其它材性性状间的正负相关关系基本上和晚材管胞长度与其它性状的正负相关关系一致;基本密度与早材弦向管胞直径、管胞数量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生长轮宽度、晚材宽度、早材弦向管胞腔径、早材径向管胞直径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早材胞壁率与晚材胞壁率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晚材率与早、晚材管胞长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管胞比量与木射线比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联合选择的方法筛选出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3号、11号和17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木材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青海云杉无性系半同胞子代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刚 王立 吕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99,110,共5页
选择8个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幼树分别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T3、T4 4种配方的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土壤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青海云杉不同半同胞无性系子代幼树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4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 选择8个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幼树分别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T3、T4 4种配方的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土壤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青海云杉不同半同胞无性系子代幼树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4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胸径、冠幅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各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表明,4种施肥配方均能改善青海云杉幼树的生长,家系7#、48#、67#、84#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3;家系14#、32#、58#、62#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无性 半同胞子代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12
作者 赵祜 吕东 +4 位作者 刘贤德 张宏斌 赵明 赵兴鹏 陈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目的】通过对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以期为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建园材料.【方法】以109个青海云杉种子园内的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青海云杉的SSR-... 【目的】通过对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以期为青海云杉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建园材料.【方法】以109个青海云杉种子园内的无性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并优化了青海云杉的SSR-PCR反应体系,利用筛选出的10对有效引物,分析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结果】基于SSR分子标记对109个青海云杉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23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百分率(PPL)为10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为14.76,平均观测杂合度(H o)为0.06,平均期望杂合度(H e)为0.92,平均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2.77.【结论】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将109个无性系分为5组,差异明显,此结果与种子园建园材料的地理来源广泛和个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吻合,揭示了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 SSR标记技术 遗传改良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无性系雌雄球花及球果量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东 张宏斌 +4 位作者 赵明 李秉新 候玉梅 闫克林 谢小兵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3,81,共7页
为评选出生长良好、结实稳定的优良青海云杉无性系,对青海云杉种子园内33个无性系297个单株青海云杉雌雄球花及球果量进行了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对雌雄球花及球果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子园无... 为评选出生长良好、结实稳定的优良青海云杉无性系,对青海云杉种子园内33个无性系297个单株青海云杉雌雄球花及球果量进行了调查,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对雌雄球花及球果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子园无性系间树高、冠幅、雌球花量、雄球花量及球果量存在0.01水平差异,同一无性系内不同分株间雌球花量和球果量存在一定差异;青海云杉无性系雌球花量与球果量、树高在0.01水平上呈正相关,雌球花量与冠幅,球果量与树高,树高与胸径、冠幅均在0.05水平上呈正相关;综合评定雌球花量、球果量、树高、胸径、冠幅5个数量性状,筛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15#、81#、116#、165#、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雌雄球花量 球果量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青海云杉无性系嫁接育苗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阿春花 王晓东 +2 位作者 仲永芳 李登萍 李国娥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2期73-74,共2页
进行了青海云杉无性系嫁接试验,采用髓心对形成层贴接法,选择适合的砧木、嫁接时间,并进行科学的嫁接和后期管理,两年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可达60%以上。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 嫁接 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选育初报
15
作者 蔡有柱 祁生秀 +1 位作者 郭志云 李登萍 《青海农林科技》 2014年第4期23-26,84,共5页
通过对1975年建立的青海云杉初级种子园19个无性系388株立木,树高、胸径的逐株测量分析,初选出9个预选无性系;2004年又从该种子园中的13个无性系嫁接培育448株苗木,进行重复检验,以苗木近5年新梢生长量为主要依据,初步确立无性系11、12... 通过对1975年建立的青海云杉初级种子园19个无性系388株立木,树高、胸径的逐株测量分析,初选出9个预选无性系;2004年又从该种子园中的13个无性系嫁接培育448株苗木,进行重复检验,以苗木近5年新梢生长量为主要依据,初步确立无性系11、12、16号为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其连续5年新梢生长量分别超过群体均值8.69%、10.66%、12.58%、16.92%和13.24%,增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优良无性 生长量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云杉无性系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安三平 欧阳芳群 +3 位作者 马建伟 王丽芳 王美琴 王军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65,共5页
分析欧洲云杉无性系对比试验测定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早期选择,为发展我国欧洲云杉无性系林业提供优质遗传材料。以在甘肃小陇山建立的欧洲云杉无性系试验测定林的117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其8年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 分析欧洲云杉无性系对比试验测定林各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早期选择,为发展我国欧洲云杉无性系林业提供优质遗传材料。以在甘肃小陇山建立的欧洲云杉无性系试验测定林的117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其8年生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根据单株材积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新梢长、冠幅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重复力均>0.69。按照单株材积总平均值加1倍标准差选择出17个优良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为19.16×10-4 m3,预期遗传增益27.70%~76.06%。按单株材积总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为24.24×10-4 m3,预期遗传增益>50%。欧洲云杉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丰富,选出的17个优良无性系是后续育种工作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云杉 无性 种子园 遗传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云杉无性系林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四川省粗枝云杉纸浆材协作组 罗建勋 王启和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7-63,共7页
概述了德国、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 5国挪威云杉自由授粉种子园经营状况 ,育种群体规模 ,无性系林业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生产规模、应用前景。
关键词 挪威云杉 无性 种子园 选择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育种资源遗传评价
18
作者 陈雅丽 赵祜 +2 位作者 吕东 李伟 张宏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2,151,共8页
【目的】了解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及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青海云杉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及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来自9个种源地共108个无性系进... 【目的】了解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及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为青海云杉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及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来自9个种源地共108个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源间、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0个多态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84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154,Nei多样性指数为0.5129,Shannon信息指数为1.0065.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816,基因流为0.6378,表明种源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个体间(84%).基于Nei’1983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9个种源分为2大类群,108个无性系基本按照种源聚类.【结论】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无性种子园 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云杉嫁接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爱桃 王桂鑫 《河北林果研究》 2017年第3期227-231,共5页
为了高效地营建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的云杉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嫁接时间、嫁接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嫁接方法、营建方式以及后期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为了高效地营建云杉无性系种子园,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的云杉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嫁接时间、嫁接人员技术熟练程度、嫁接方法、营建方式以及后期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中旬至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0.2%,比4月底至5月初嫁接提高46.4%,比6月初嫁接提高157.7%;经过严格训练的技术熟练人员的嫁接平均成活率为85.3%,未经培训的人员嫁接平均成活率仅为37.7%,前者比后者提高126.3%;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为92.3%、顶芽劈接法成活率为36.0%,前者比后者提高156.4%,而前者平均新梢长7.61cm,后者平均新梢长3.55cm,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先嫁接后造林成活率在87.1%以上,先造林后嫁接成活率仅为27.7%左右,前者比后者提高214.1%;嫁接40d后松绑比嫁接20d后松绑成活率提高135.5%,比嫁接60d后松绑提高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无性 种子园 嫁接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