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下调不全流产患者蜕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 被引量:26
1
作者 诸葛听 李斌 黄紫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不全流产残留物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2009年1至...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不全流产残留物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方法 60例2009年1至9月自愿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早孕人工流产术后不全流产妇女,随机分为4组:A、B、C组术前分别服用米非司酮1 400 mg(100mg,bid×7d)、700 mg(50mg,bid×7d)、350 mg(25 mg,bid×7d),D组为对照组,每组各1 5例。除D组直接行清宫术,其他组于停药后行清宫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半定量测定残留物中β-hCG及ER、PR水平。结果 4组β-hCG在绒毛滋养叶细胞胞质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在蜕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核中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秩和检验(修正α=0.05):ER在蜕膜上皮细胞核中的表达为A组较C、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蜕膜间质细胞核中的表达为A组较其他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较D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蜕膜上皮细胞核中,A、B、C组较D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蜕膜间质细胞核中的表达A组较其他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C、D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不全流产残留物中β-hCG的表达影响不明显。对蜕膜细胞中的ER、PR表达有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不全流产的作用机制之一。1 400 mg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不全流产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beta (βbeta -hCG) 雌激素受体(er) 激素受体(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原(DA)对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受雌激素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芳 徐小雅 +5 位作者 周轶 王金凤 金慰芳 王洪复 张绍芬 高建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7,24,共7页
目的研究大豆苷原(daidzein,DA)对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表达的调节作用,并观察雌激素对这种调节的影响。方法小鼠成骨细胞MC... 目的研究大豆苷原(daidzein,DA)对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表达的调节作用,并观察雌激素对这种调节的影响。方法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低血清(α-MEM,含2%FBS)培养,分别用0.1和10μmol/L的DA处理,采用实时定量PCR或Western blot分析细胞ERα、ERβ和PPARγ的表达变化。加入浓度均为0.1μmol/L的ER拮抗剂ICI182780或PPARγ拮抗剂GW9662,观察ER和PPARγ在DA调节中的作用。为观察雌激素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培养,在10nmol/L 17β-雌二醇(E2)条件下研究DA对细胞受体表达的作用。结果 DA抑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ER表达,而刺激其PPARγ表达。0.1和10μmol/L的DA分别下调ERα蛋白水平44%和38%(P<0.05),下调ERβ蛋白水平50%(P<0.05)和31%(P<0.05),上调PPARγ74%和78%(P<0.05)。ICI182780可阻断DA对ERα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DA对成骨细胞ERβmRNA水平的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087 4);GW9662可阻断DA对PPARγ表达的上调作用,提示成骨细胞ER和PPARγ参与自身表达调节。在10nmol/L 17β-雌二醇条件下,DA对无血清培养的成骨细胞ERα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由28.0%~29.6%(P<0.05)增强至74.0%~82.8%(P<0.01),其对ERβ表达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而对PPARγ的上调作用几乎丧失。结论 DA可通过调节ERs和PPARγ等受体表达间接影响成骨细胞的药物反应,雌激素可明显影响DA的受体调节作用。DA对细胞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对成骨细胞时间相关双相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大豆苷原(DA) 雌激素受体(er)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对HSC-T6细胞增殖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君望 任晓侠 +2 位作者 王云 史红阳 王艳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活化、胶原合成以及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探讨木黄酮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细胞系HSC-T6为体外细胞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木黄酮(0.5...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活化、胶原合成以及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探讨木黄酮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细胞系HSC-T6为体外细胞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木黄酮(0.5、5、50μmol/L),同时设未加任何药物的空白对照组。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Ⅲ型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木黄酮对各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R表达的影响。结果木黄酮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降低其-αSMA的表达,减少PCⅢ及HA的分泌,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给予木黄酮后,HSC-T6细胞的ER表达增强,也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木黄酮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黄酮增加HSC的E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HSC) 木黄酮 雌激素受体(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莉 周威 +1 位作者 余继锋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HPL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干涉方法抑制了HPLF细胞...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HPL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干涉方法抑制了HPLF细胞中ERβ基因的表达,用雌激素干预ERβ抑制的和未抑制的HPLF细胞,研究细胞RANKL表达的情况。结果:雌激素明显降低了ERβ抑制的HPLF细胞RANKL的表达,但对ERβ未抑制的HPLF细胞RANKL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抑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雌激素受体β(erβ) 基因干涉 核因子-κB活化受体配体(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雌激素哌嗪雌酚酮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延娇 李青南 +2 位作者 郑虎 翁玲玲 王永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探讨哌嗪雌酚酮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ERE的转录激活作用。方法小鼠去卵巢后,每天灌服不同剂量的哌嗪雌酚酮(0.5、1、2mg.kg-1)以及雌酚酮(0.71mg.kg-1),连续42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哌嗪雌酚酮对去卵巢小鼠子... 目的探讨哌嗪雌酚酮对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靶基因ERE的转录激活作用。方法小鼠去卵巢后,每天灌服不同剂量的哌嗪雌酚酮(0.5、1、2mg.kg-1)以及雌酚酮(0.71mg.kg-1),连续42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哌嗪雌酚酮对去卵巢小鼠子宫中两种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Tfx-50脂质体共转染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于MCF-7细胞株,探讨哌嗪雌酚酮对ERE的转录激活作用。结果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哌嗪雌酚酮各剂量组能够上调子宫组织中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有剂量依赖性),对ERα亚型作用明显于ERβ;哌嗪雌酚酮能够激活雌激素受体的经典信号途径,与等摩尔剂量的雌酚酮相比仅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结论哌嗪雌酚酮能够上调子宫组织中ERs的表达;与雌酚酮比较,其对靶基因ERE的转录激活作用非常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雌酚酮 雌酚酮 雌激素受体(er) 雌激素反应元件(erE) 子宫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白鼠垂体雌激素受体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玉 罗启慧 +1 位作者 祝春梅 陈正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 为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中表达的影响,对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SIF(分别皮下注射1.5、1.0、0.5 mg/kg的SIF)和无水乙醇,另设假手术组,注射等量无水乙醇。待SIF处理至第2、6周时,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进行剖杀,分别对大鼠垂体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去除卵巢后,垂体各叶中ERα和IL–2的蛋白及m RNA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下降,补充SIF后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高剂量SIF作用6周后,各指标的表达基本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其他各组随SIF的剂量增加及作用延长也有部分恢复,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各叶内ERα和IL–2蛋白及m 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豆异黄酮 垂体 雌激素受体(erα) 白细胞介素–2(IL–2)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bl通过与雌激素受体β相互作用上调其转录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高远 陈宣男 +7 位作者 魏从文 郑子瑞 马红芳 倪才飞 宋婷 齐国先 钟辉 何湘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心血管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GST沉淀、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ERβ可以与c-abl相互作用... 雌激素受体β(ERβ)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心血管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寻找与ERβ相互作用的共调节因子对阐明ERβ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价值.应用GST沉淀、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ERβ可以与c-abl相互作用,并可被c-abl磷酸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发现,c-abl可以上调ERβ转录激活的活性,并且上调作用可以被c-abl的抑制剂STI571抑制.上述结果提示c-abl是新的ERβ共刺激因子,为进一步研究ERβ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erβ) C-ABL 心血管疾病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通过与雌激素受体β结合抑制骨关节炎滑膜细胞的NF-κB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恩尉 张弘韬 +5 位作者 刘峰舟 董川 姚云 贠喆 简伟明 马保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5-1609,1614,共6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在骨关节炎病程中对滑膜细胞产生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并鉴定滑膜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滑膜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情况;而后对滑膜细胞进行分组:空白对照组,10 ng/m 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组、雌二... 目的探讨雌二醇在骨关节炎病程中对滑膜细胞产生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分离并鉴定滑膜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滑膜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情况;而后对滑膜细胞进行分组:空白对照组,10 ng/m 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组、雌二醇处理组(用10 ng/m L IL-1β预处理同时,添加10-7mol/L的雌二醇培养)、雌二醇联合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四氢大麻酚(THC)处理组(用10 ng/m L IL-1β预处理同时,添加10-7mol/L雌二醇和10-5mol/L THC),各组处理36 h。实时定量PCR检测滑膜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IL-6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细胞中IκBα和IL-6的蛋白水平。结果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有ERβ表达;IL-1β组IL-6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IκBα蛋白水平降低,而mRNA水平升高,同时磷酸化IκBα蛋白水平升高;与IL-1β组相比,IL-1β联合雌二醇组,IL-6、IκBα、p-IκBα蛋白及mRNA水平下降。用IL-1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三者联合组,则可见IL-6、IκBα、p-IκBα蛋白及mRNA水平较IL-1β处理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雌二醇通过结合ERβ抑制NF-κB通路激活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骨性关节炎 雌激素受体β(erβ) 核因子κB(NF-κB)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促性腺激素β亚基的克隆鉴定及其受雌二醇的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春艳 陈华谱 +3 位作者 郭煜文 王岩 杨浩 李广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促性腺激素(GtH,gonadotropin hormone)是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重要糖蛋白激素,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和促黄体生成素(Lh,luteinizing hormone),在促进性腺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 促性腺激素(GtH,gonadotropin hormone)是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一类重要糖蛋白激素,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和促黄体生成素(Lh,luteinizing hormone),在促进性腺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fshβ和lhβ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fshβORF长度为363 bp,lhβORF长度为447 bp。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发现fshβ和lhβ基因在卵形鲳鲹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axis)显著表达,在垂体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下丘脑和性腺。此外,通过体外实验评估17β-雌二醇(E2,17β-estradiol)对卵形鲳鲹垂体组织中fshβ和lh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 E2处理6 h后,GtHβ亚基基因的表达被极显著抑制。最后,使用雌激素受体(ER,estrogen receptor)拮抗剂体外孵育卵形鲳鲹垂体组织,发现广谱性拮抗剂Fulvestrant、ERβ拮抗剂Cyclofenil和ERα拮抗剂MPP(MPP dihydrochloride)均能够消除E2对GtHβ亚基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E2对卵形鲳鲹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为卵形鲳鲹生殖调控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促性腺激素(GtH) 雌激素受体(er) 17β-雌二醇(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的雌激素类化合物与雌激素β受体的CoMSIA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琳 易忠胜 +3 位作者 李连臣 刘红艳 莫凌云 张爱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5-631,共7页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完成了分子结构复杂多样的74个化合物的叠合,应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研究了化合物与雌激素β受体(ERβ)之间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q2=0.533,r2=0....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完成了分子结构复杂多样的74个化合物的叠合,应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研究了化合物与雌激素β受体(ERβ)之间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q2=0.533,r2=0.870,rp2re=0.787)。CoMSIA和对接结果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影响雌激素活性的分子结构特征和可能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化合物 雌激素β受体(erβ) 分子对接 COMSIA 3D-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君华 谭旭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2-33,37,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增生病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取乳腺增生组织80份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增生病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取乳腺增生组织80份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并设同期因其他手术取正常乳腺组织者作为对照。结果:观察组各型增生组织中ER、PR的表达量均较正常乳腺组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中ER、PR表达量增高,其定量表达检测可作为判断癌前病变及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雌激素受体(er) 激素受体(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对ZEA暴露雌性小鼠抗氧化能力、性激素水平和ERα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奇 任杰 康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9-997,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黄芩(SBG)对玉米赤霉烯酮(ZEA)暴露幼龄雌性小鼠抗氧化能力、性激素水平及雌性生殖器官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酮受体(P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50只雌性小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黄芩(SBG)对玉米赤霉烯酮(ZEA)暴露幼龄雌性小鼠抗氧化能力、性激素水平及雌性生殖器官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酮受体(P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50只雌性小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CK)灌胃10 mL/kg玉米油、ZEA组灌胃20 mg/kg ZEA、ZEA+SBG10组灌胃20 mg/kg ZEA+10 g/kg SBG、ZEA+SBG20组灌胃20 mg/kg ZEA+20 g/kg SBG、ZEA+SBG30组灌胃20 mg/kg ZEA+30 g/kg SBG。所有试验小鼠均饲喂基础饲粮,正试期3周。正试期间每日记录小鼠体重;分别在试验的第1、2和3周末晨饲前采集小鼠尾静脉血样,检测血清中抗氧化相关指标和性激素含量;在试验第3周末,采集卵巢和子宫,检测相关类固醇激素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CK组相比,ZEA暴露2周以上可引起雌性小鼠体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GSH)和雌二醇(E 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卵巢刺激素(FSH)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与ZEA组相比,20和30 g/kg SBG处理3周均显著提升小鼠体重(P<0.05),20 g/kg SBG处理3周显著升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GSH-Px活性及GSH水平(P<0.05),30 g/kg SBG处理2周后这3项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20和30 g/kg SBG处理2周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30 g/kg SBG处理2周可显著增加血清E 2水平(P<0.05),显著降低FSH含量(P<0.05);20和30 g/kg SBG处理3周后小鼠子宫和卵巢ERα基因表达显著提升(P<0.05),但PR的mRNA表达量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SBG可通过提高ZEA暴露雌性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性激素水平,增强子宫及卵巢ERα的表达,缓解ZEA造成的氧化损伤和生殖毒性,SBG推荐剂量为20~3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玉米赤霉烯酮(ZEA) 抗氧化能力 激素 雌激素受体α(erα) 孕酮受体(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曾红艳 曹永政 +2 位作者 彭格红 陶文鸿 唐文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测定ER、PR、...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测定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三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乳腺癌三因子的表达与肿块直径无关(P>0.05)。②有毛刺征的肿块比边缘光整的肿块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P<0.01)。③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阳性表达率高(P<0.05),ER阳性表达率低(P<0.01)。④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越丰富,C-erBb-2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率,更适合内分泌治疗;血流丰富、有淋巴结转移者C-erBb-2阳性表达率高,预示肿块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雌激素受体(er) 激素受体(PR)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旭 杨越波 +1 位作者 李小毛 王小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88-1791,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1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中Survi...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1例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2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31%(24/26),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26.67%)(P<0.001),但与癌旁组织中的Survivin表达量(81.82%)无统计学差异(P>0.05)。(2)E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08%(19/26),PR的阳性表达率为80.77%(21/26),二者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6194,P<0.001)。(3)Survivin与E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29,P=0.0153<0.05),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21,P=0.0026<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过表达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Survivin、PR、ER水平的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化 SURVIVIN蛋白 雌激素受体(er) 激素受体(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更年春方通过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阳 高玲芸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 formula,GNC)通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25-35作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 formula,GNC)通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25-35作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摸索Aβ25-35及GNC含药血清(GNC serum,GS)处理神经细胞的合适浓度及时间。采用Aβ25-35作用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体外模型,分为无血清对照组、模型组、GS组、空白血清对照(normal saline serum,NS)组和PHTPP(选择性ERβ拮抗剂)组。利用正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及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利用Hoest33258/PI双重荧光染色实验、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结果与无血清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触出现明显的收缩崩解和细胞碎片、细胞活力下降、LDH释放升高。与模型组和NS组相比,GS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触的收缩崩解和细胞碎片减少、细胞活力上升、LDH释放减少、PI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下降、神经元bax/bcl-2mRNA、cyt-c mRNA水平及bax/bcl-2、cleaved-caspase 3、cyt-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与GS组相比,PHTPP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bax/bcl-2 mRNA、cyt-c mRNA水平及bax/bcl-2、cleaved-caspase3、cyt-c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GNC对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是通过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更年春方(GNC) 雌激素受体β(erβ) PI3K/AKT信号通路 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 SH-SY5Y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EDC1的克隆表达及其对PRB和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穆蕊 赵洁 +5 位作者 陈媛 张佩景 李慧艳 周涛 张学敏 李爱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1期3041-3043,共3页
为了研究CUEDomain Containing1(CUEDC1)蛋白质功能,构建了pcDNA3.0-Flag-CUEDC1表达载体,并且成功表达Flag-CUEDC1蛋白质。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对比CUEDC1与CUEDC2对PRB和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其结果显示,CUEDC2能够抑制PRB和ERα转录... 为了研究CUEDomain Containing1(CUEDC1)蛋白质功能,构建了pcDNA3.0-Flag-CUEDC1表达载体,并且成功表达Flag-CUEDC1蛋白质。通过双荧光报告系统,对比CUEDC1与CUEDC2对PRB和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其结果显示,CUEDC2能够抑制PRB和ERα转录活性,而CUEDC1对PRB和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EDC1 CUEDC2 激素受体(PRB) 雌激素受体(erα)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ER、PR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友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40-1241,124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在位、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的灰度值反映其表达强度(灰度值与表达强度二者成反比);并设同期因宫颈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异位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表达高于分泌期(P〈0.05);EMS不同分期内膜组织中ER、P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ER、PR异常表达,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雌激素受体(er) 激素受体(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9902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进 熊晓云 +3 位作者 弥曼 王捷频 刘莉 梅其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化合物xy9902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化合物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作用;通过硝基苯磷酸盐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 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观察化合... 目的研究化合物xy9902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化合物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作用;通过硝基苯磷酸盐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 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观察化合物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考察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ic recep-tor,ER)的亲和力。结果化合物xy9902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和促分化作用,这一作用可被tamoxifen阻断;xy9902与ER有亲和力,对ERα和ERβ的IC50分别为8.45×10-6mol.L-1和1.66×10-6mol.L-1。结论化合物xy9902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和促分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R激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细胞 雌激素受体(er)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调节人成骨样MG-63细胞表达OPG、RANKL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祁琳 张鹏 +4 位作者 屈野 王文良 毛立群 王越 李灵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哌嗪雌酚酮(rhein-piperizinyl-estrone,命名为LC)调节人成骨样MG-63细胞表达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激活受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原工作基础上,选择兼有... 目的探讨大黄酸哌嗪雌酚酮(rhein-piperizinyl-estrone,命名为LC)调节人成骨样MG-63细胞表达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激活受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原工作基础上,选择兼有两种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表达的人成骨样MG-63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RT-PCR、免疫印迹及小RNA干扰等技术,探讨LC对人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吸收调节因子OPG、RANKL表达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 LC可上调MG-63细胞OPG表达及下调RANKL表达,该作用可被纯ER阻断剂ICI 182,780完全阻断,应用小RNA干扰技术进一步证实LC对成骨细胞OPG、RANKL表达的调节作用主要是由ERα介导的。结论 LC调节成骨细胞表达OPG、RANKL是经ER途径、主要是由ERα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哌嗪雌酚酮(LC) 成骨细胞 骨保护素(OPG) NF-κB激活受体配体(RANKL) 雌激素受体(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菌素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小良 张徽 +1 位作者 刘香丽 林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及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400nmol/L的TSA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6~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细胞周期及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400nmol/L的TSA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6~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RT -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i/L TSA作用下对ERα,MMP-9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l/L TSA作用下对ERα,MMP-9在细胞中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在24h不同浓度100~400nmol/L TSA作用下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TSA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TSA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_2/M期进程,阻滞细胞于G_2期。RT-PCR显示,TSA能够上调ERαmRNA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下调MMP-9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侵袭实验显示TSA能够较明显的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结论:TSA能够较明显的上调ERα与下调MMP-9的表达可能是抑制MDA-MB-231细胞增生侵袭与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TSA) MDA—MB-231细胞 雌激素受体α(er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