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港集装箱内河集疏运网络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飞儿 张仁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9-1023,共5页
对上海的内河网络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把上海内河航运网简化成网络结构图,把比较关键的航道交汇点抽象成结点并分配相应的集装箱数;其次,结合“一环十射”规划综合分析航道运输能力,力图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后,采用Dijkstr... 对上海的内河网络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把上海内河航运网简化成网络结构图,把比较关键的航道交汇点抽象成结点并分配相应的集装箱数;其次,结合“一环十射”规划综合分析航道运输能力,力图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后,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出各节点到目的港区的最短途径,分析计算结果与各河段的运输能力,修正运输途径以得出航运系统比较满意的内河运输集疏运网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内河集疏运网络 网络优化 DIJKSTR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枢纽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规划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小洲 过秀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8,共6页
高铁枢纽服务腹地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区、主要服务区和辐射影响区三个空间层次。研究对主要服务区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体系构成,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的数量和等级特征、布局形态,以及常规公交、接驳公交集疏运网络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 高铁枢纽服务腹地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区、主要服务区和辐射影响区三个空间层次。研究对主要服务区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体系构成,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的数量和等级特征、布局形态,以及常规公交、接驳公交集疏运网络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辐射影响区内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规划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高铁枢纽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疏运网络 公共交通 高铁枢纽 服务腹地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港集疏运网络配流优化模型及其在福建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潘静静 林凯迎 +1 位作者 胡喜生 杨亚东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4,共6页
针对海港集疏运网络的货物流量的合理分配问题,以网络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网络中转运节点作业能力和线路运输能力约束,建立线性整数规划模型。以福建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和验证,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福建... 针对海港集疏运网络的货物流量的合理分配问题,以网络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网络中转运节点作业能力和线路运输能力约束,建立线性整数规划模型。以福建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和验证,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福建海港集疏运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公路运输是福建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的主要方式;福建集疏运网络运输总成本受泉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能力影响最大;加强海港到内陆腹地的铁路建设有利于降低福建海港的集装箱集疏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网络优化 线性整数规划 集疏运网络 海上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山港集装箱集疏运网络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岳鑫 尹传忠 武中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随着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逐年增加,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已经成为提高港口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在阐述洋山港集装箱集疏运网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洋山港当前存在的过度依赖公路集疏运、铁路集疏运发展缓慢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东海二桥的... 随着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逐年增加,畅通的集疏运网络已经成为提高港口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在阐述洋山港集装箱集疏运网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洋山港当前存在的过度依赖公路集疏运、铁路集疏运发展缓慢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东海二桥的集疏运网络,建立集疏运网络成本最优模型,计算出各集疏运线网的集装箱运量及各种运输方式的比重,以及整个集疏运网络的总成本。研究表明,东海二桥建设能够极大地提升洋山港海铁联运水平,降低集疏运网络的总成本,促进洋山港集疏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集疏运网络 集疏运通道 腹地城市 集装箱中转 集疏运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区间规划方法的内陆集疏运网络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清斌 都晓惠 孟凡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86,共8页
畅通的内陆集疏运网络对提高集疏运效率、降低集疏运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内陆集疏运网络时,考虑运输需求不确定性具有现实意义。提出改进区间规划方法处理不确定需求,即将运输需求区间进一步细分构建需求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优... 畅通的内陆集疏运网络对提高集疏运效率、降低集疏运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内陆集疏运网络时,考虑运输需求不确定性具有现实意义。提出改进区间规划方法处理不确定需求,即将运输需求区间进一步细分构建需求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优化模型,将带有区间数的模型确定性转化后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及改进区间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区间规划方法可求得成本更低的配流方案,缩小货流比例的变动范围,降低决策难度,并进一步对改进区间规划方法的配流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内陆集疏运网络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运输 内陆集疏运网络 区间规划 需求不确定性 需求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集运网络 实现高起点上运量的持续增长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俊 《中国铁路》 2012年第9期4-6,11,共4页
大秦铁路具有上游充足的货源、分布相对集中的运量、有利于集中编解重载列车的装卸设备和可实现循环直达运输的组织模式的特点,决定大秦铁路采用整体作业效率最大化的集疏运一体化运输组织方法。在已有集运网络的基础上,太原铁路局加快... 大秦铁路具有上游充足的货源、分布相对集中的运量、有利于集中编解重载列车的装卸设备和可实现循环直达运输的组织模式的特点,决定大秦铁路采用整体作业效率最大化的集疏运一体化运输组织方法。在已有集运网络的基础上,太原铁路局加快网络的优化,扩大幅射范围,提升集运规模,加快通道设施改造,促进点线能力匹配。同时,加强运输组织,提高集疏运效率,有效提升大秦铁路的运输能力,满足在高起点上运量持续增长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秦铁路 集疏运网络 通道能力 运输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港腹地拓展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鸿鹏 孙小清 李友林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4-127,134,共5页
针对厦门港区位优势与其发展不匹配的现状,分析厦门港经济腹地的发展情况,比较厦门港与上海港、深圳港及福州港等周边港口竞争环境的差异,探索厦门港腹地拓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完... 针对厦门港区位优势与其发展不匹配的现状,分析厦门港经济腹地的发展情况,比较厦门港与上海港、深圳港及福州港等周边港口竞争环境的差异,探索厦门港腹地拓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网络、加快推进内陆腹地"陆地港"建设、切实推进海铁联运业务发展和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学 经济腹地 集疏运网络 陆地港 海铁联运 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