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催化重整集总模型参数估计效率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向文 陈夕松 +1 位作者 杨卫 蒋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98,共7页
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过程的流程模拟需要高效精准的模型,目前多采用先根据反应物动力学特性划分集总,建立初始模型,然后使用实验室或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但由于集总组分之间反应速率相差较大,模型存在较强刚性,... 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过程的流程模拟需要高效精准的模型,目前多采用先根据反应物动力学特性划分集总,建立初始模型,然后使用实验室或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但由于集总组分之间反应速率相差较大,模型存在较强刚性,导致模型参数估计困难,存在耗时长、收敛性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使用准稳态假设简化集总模型中刚性组分计算的方法,先将刚性集总模型转换为非刚性集总模型,再对该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对于连续重整带刚性30集总模型,该方法可有效简化集总模型,在基本不降低模型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显著提升了模型参数估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催化重整 集总模型 准稳态假设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集总的固定床渣油加氢机理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
2
作者 王涵 陈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7,共8页
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加剧,渣油加氢工艺逐渐成为处理重质油的主流技术,在渣油加氢反应过程中有效脱除渣油中的硫、氮、镍、钒等杂质,将大分子的稠环芳烃加氢裂化为轻质小分子,为后续工艺过程提供更清洁且更适于加工的原料。然而... 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加剧,渣油加氢工艺逐渐成为处理重质油的主流技术,在渣油加氢反应过程中有效脱除渣油中的硫、氮、镍、钒等杂质,将大分子的稠环芳烃加氢裂化为轻质小分子,为后续工艺过程提供更清洁且更适于加工的原料。然而,由于渣油的分子组成及其加氢反应体系极其复杂,准确模拟渣油加氢反应过程是重点、难点,也是当前研究热点。针对其稳态模拟问题,提出了基于gamma分布的动力学参数模型以及连续集总轴向扩散模型,通过gamma分布函数简化模型的复杂性,并提高模型通用性;采用轴向扩散模型模拟固定床渣油加氢中流动传质过程,并通过信赖域优化算法,利用工业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正,相较于其他优化算法大大提高了模型校正的计算效率和收敛率。此外,选取了某典型工况下两组不同进料数据对模型以及优化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高,说明基于gamma分布简化后的机理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计算效率及计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连续集总模型 轴向扩散模型 信赖域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重石脑油蒸汽热裂解集总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红梅 尹云华 +1 位作者 徐春明 高金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43-2748,共6页
通过对自建小型裂解装置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大庆重石脑油蒸汽热裂解反应8集总动力学物理模型,并用Matlab语言对Marquardt++法进行编程求取了该物理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原料集总因分得较少... 通过对自建小型裂解装置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大庆重石脑油蒸汽热裂解反应8集总动力学物理模型,并用Matlab语言对Marquardt++法进行编程求取了该物理模型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原料集总因分得较少,相对误差较大,约为10%,但主要产品产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7%,其中乙烯产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62%,说明所建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大庆重石脑油蒸汽裂解反应规律,可以较好地预测主要产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裂解 集总模型 动力学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铁栋 钟孝湘 +1 位作者 陈昀 余本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4,共4页
提出了一个用于渣油催化裂化过程的十四集总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的建立以大庆渣油为原料 ,采用了DVR 1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使用此模型分别在中型提升管反应器和工业提升管装置的多种反应条件下 ,对渣油催化裂化过程的产率进行了计算。... 提出了一个用于渣油催化裂化过程的十四集总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的建立以大庆渣油为原料 ,采用了DVR 1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使用此模型分别在中型提升管反应器和工业提升管装置的多种反应条件下 ,对渣油催化裂化过程的产率进行了计算。用该模型计算的产率与相同反应条件下的中型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各产品产率的平均误差最大值为 0 .6 3% ;与工业标定数据比较 ,各产品产率的平均误差最大值为 0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催化裂化 提升管式反应器 数学模型 产率 预测 动力学模型 集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窄馏分集总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朝合 徐春明 +1 位作者 杜峰 林世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49,共6页
在100m l高压釜反应器内, 用工业Ni-Mo/Al2 O3 催化剂, 于氢初压8.5MPa, 搅拌转速850r/m in, 反应温度663~693K和不同的反应时间下, 进行了孤岛渣油 (GDVR) 的加氢裂化反应实验。通... 在100m l高压釜反应器内, 用工业Ni-Mo/Al2 O3 催化剂, 于氢初压8.5MPa, 搅拌转速850r/m in, 反应温度663~693K和不同的反应时间下, 进行了孤岛渣油 (GDVR) 的加氢裂化反应实验。通过对已有窄馏分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分析, 改进了Stangeland 模型, 建立了适用于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窄馏分集总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原料和产物实沸点蒸馏数据不完整的情况。将其应用于描述渣油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加氢裂化 动力学 集总模型 渣油 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熊凯 卢春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306,共14页
分别从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集总反应-流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集总反应-催化剂性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催化剂失活模型、建模数据来源、参数估算方法和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关联模型等方面,系统地... 分别从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集总反应-流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集总反应-催化剂性质耦合的催化裂化模型、催化剂失活模型、建模数据来源、参数估算方法和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关联模型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催化裂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FCC) 催化裂解 集总模型 动力学 流体力学 催化剂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总动力学模型结合神经网络预测催化裂化产物收率 被引量:8
7
作者 欧阳福生 刘永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6,共8页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多产异构烷烃的重油催化裂化(MIP)工艺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工业数据,开展了MIP工艺过程集总动力学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提高目标产物预测精度的研究,建立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柴油、汽油、液化气... 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多产异构烷烃的重油催化裂化(MIP)工艺的特点,结合大量的工业数据,开展了MIP工艺过程集总动力学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提高目标产物预测精度的研究,建立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柴油、汽油、液化气、干气和焦炭8个集总反应网络,结合龙格库塔法与遗传算法求得该集总模型的47个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求得的动力学参数能较好地体现催化裂化反应规律;模型对产物分布的模拟计算相对偏差均小于5%,采用14-7-5结构的BP神经网络与集总模型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模型对产物分布的预测精度,为重油催化裂化的模拟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MIP工艺 集总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动力阻抗的双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 被引量:37
8
作者 栾茂田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下覆地基对基础与结构的阻抗函数通常强烈地依赖于外加激振频率.当结构为线性时,耦联体系的动力分析可采用子结构法在频域上有效地实施.但对于非线性结构,在时域上采用与频率有关的动力阻抗进行相互... 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下覆地基对基础与结构的阻抗函数通常强烈地依赖于外加激振频率.当结构为线性时,耦联体系的动力分析可采用子结构法在频域上有效地实施.但对于非线性结构,在时域上采用与频率有关的动力阻抗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就变得十分困难与复杂.而单靠采用某一频率下动力阻抗函数固定值的单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不能充分地包含所有频率成分而难以反映实际性态.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与缺陷,根据地基阻抗函数的解析和数值解答,发展了可用于时域分析的双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其中所含有的8个与频率无关的定常参数可通过曲线优化拟合求取.这种离散模型简便实用,且与工程惯例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动力阻抗 地基 参数模型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动力电池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发成 王子冬 +3 位作者 胡道中 佟玉琦 高洪波 陈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和动力电池组热越来越突出的安全问题,促使了换热系统的研究需求。在考虑电池组自产热率的基础上,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车用动力电池组换热规律的简化模型。以某动力电池组为例,运用该模型分析换热过程中的时间、流体... 新能源车辆的发展和动力电池组热越来越突出的安全问题,促使了换热系统的研究需求。在考虑电池组自产热率的基础上,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车用动力电池组换热规律的简化模型。以某动力电池组为例,运用该模型分析换热过程中的时间、流体温度、电池组温度、换热功率及换热量。分析结果用于评价现有换热系统是否合理,或运用该模型优化换热过程参数使得设计的换热系统合理。结果表明,恒定流体温度换热策略并不是最佳的换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 电动车 电池组 参数模型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热冲击集总参数模型的随机温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玉芝 胡亚才 +2 位作者 洪荣华 俞自涛 沈季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将随机过程理论与热传导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内燃机随机热冲击的随机成分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与热冲击试验台加热环境相适应的矩形热冲击模型和集总参数导热模型,求得了相应的解析解,并利用迭代法求得其随机解及其均值、均方值和方... 将随机过程理论与热传导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内燃机随机热冲击的随机成分对活塞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与热冲击试验台加热环境相适应的矩形热冲击模型和集总参数导热模型,求得了相应的解析解,并利用迭代法求得其随机解及其均值、均方值和方差。在试验台上的活塞温度场测试结果表明随机热激励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模拟活塞的受热响应。集总参数模型给出了活塞随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定性分析活塞温度场随机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热冲击 参数模型 随机温度 内燃机 矩形热冲击 随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基础阻抗函数的集总参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伟庆 王海 +2 位作者 王曙光 杜东升 李威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9-253,259,共6页
利用改进后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进行复数拟合,得到群桩基础阻抗函数可扩展精度的集总参数模型,以获取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群桩基础参数。基于薄层法求解得到半无限地基中群桩基础的阻抗函数,利用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式的比值表示地... 利用改进后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进行复数拟合,得到群桩基础阻抗函数可扩展精度的集总参数模型,以获取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群桩基础参数。基于薄层法求解得到半无限地基中群桩基础的阻抗函数,利用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式的比值表示地基的动力柔度函数,将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表示成部分分式的形式,最后将其等效为两种基本类型的集总参数模型。通过与薄层法求解得到的地基动力刚度阻抗函数进行比较,给出的集总参数模型能在很宽的频段上与弹性半空间解吻合良好,得到的集总参数可以直接运用到群桩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群桩基础 阻抗函数 参数模型 Chebyshev复数多项分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沿脉冲下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清熙 王庆国 +2 位作者 周星 赵敏 王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7-332,共6页
为得到快沿电磁脉冲对传输线的耦合规律,建立了无损和有损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电路仿真模型,并利用其他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端接频变负载的无损三导体传输线为代表,建立了其无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状态变量法验证了模... 为得到快沿电磁脉冲对传输线的耦合规律,建立了无损和有损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电路仿真模型,并利用其他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端接频变负载的无损三导体传输线为代表,建立了其无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状态变量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发现:迭代线段长度越短,仿真结果越接近实际值,仿真时间越长;在迭代线段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传输线越长,仿真时间越长,2者基本成线性关系。以端接电阻、电容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低损4芯电缆为代表,建立了其有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发现:负载上的响应与芯线排布、负载类型等有关。研究结果说明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可以分析传输线对快沿电磁脉冲的串扰耦合问题,同时便于解决频变和非线性负载的响应,对多芯互联系统的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电磁脉冲 参数模型 有损传输线 快沿脉冲 非线性负载 频变负载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集总参数线缆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以贺 霍然 +2 位作者 刘欣 谢志远 仇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低压电力线缆的信道特性,需要建立电力线通信频段下的线缆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电磁仿真方法获得分布电阻和电感,以及采用开路阻抗测量方法获得分布电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线缆的传输参数并将传输... 为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低压电力线缆的信道特性,需要建立电力线通信频段下的线缆集总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电磁仿真方法获得分布电阻和电感,以及采用开路阻抗测量方法获得分布电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线缆的传输参数并将传输参数转换为Y参数,建立π形等效电路。基于矢量匹配法求解π形电路各支路的无源等效电路,从而建立线缆的集总参数模型。通过对比分布和集总参数模型下传输和阻抗特性的计算结果,证明了集总模型的准确性。所建模型可以通过电路级联模拟各种长度的实际线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参数模型 分布参数模型 矢量匹配法 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形状埋置基础的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志久 尚守平 +1 位作者 徐建 王贻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推演出基础竖向振动的复合集总参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复杂形状、任意埋置状况块体基础在竖向谐和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所得到的竖向振动刚度和阻...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推演出基础竖向振动的复合集总参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复杂形状、任意埋置状况块体基础在竖向谐和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所得到的竖向振动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由大量试验、数值计算所证实)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2种结果非常吻合,误差仅为10.7%;利用该模型可以容易地计算在竖向扰力作用下任意频率以及泊松比ν≤0.48的任意形状(不包括环型)和任意埋置状况基础的均质半空间上块体基础的动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半空间 任意形状 埋置深度 动力反应 复合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总参数呼吸机模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丰继华 李文娟 +1 位作者 陈建华 施心陵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59-2962,共4页
采用非线性集总参数模型实现了对呼吸机的系统仿真,目的是为呼吸机的系统控制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仿真环境。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软件对参数进行设置,能方便地改变模型的动静态特性和相应的工作模式。实验表明,模型不仅能准确的描述呼... 采用非线性集总参数模型实现了对呼吸机的系统仿真,目的是为呼吸机的系统控制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仿真环境。该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软件对参数进行设置,能方便地改变模型的动静态特性和相应的工作模式。实验表明,模型不仅能准确的描述呼吸道阻力的非线性特征和肺的动态顺应性,而且能与实测数据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模型 人工机械通气 顺应性 病人通气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初级耦合直线感应电动机集总参数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名中 马伟明 +2 位作者 张育兴 王公宝 李卫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在动子进行高速大推力运动场合,直线感应电动机可以设计为N(N≥2)台电机初级绕组上下并联布置共用一个次级的结构形式。本文针对N=2的情形,分析了双初级耦合直线感应电动机上下初级绕组边缘气隙磁场耦合和次级涡流路径耦合关系,在此基... 在动子进行高速大推力运动场合,直线感应电动机可以设计为N(N≥2)台电机初级绕组上下并联布置共用一个次级的结构形式。本文针对N=2的情形,分析了双初级耦合直线感应电动机上下初级绕组边缘气隙磁场耦合和次级涡流路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双初级耦合直线感应电动机中双初级上下定子单独通电、双初级同时通入同向电流、双初级同时通入反向电流等不同工况,建立了统一的集总参数模型,并进行了耦合参数的辨识。模型计算和小型试验样机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参数模型 参数辨识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分相集总参数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旭东 赵丹 +1 位作者 丁国良 胡海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7-222,共6页
采用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冰箱得到快速发展,对于该类冰箱的动态特性仿真需要建立可以实现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性能快速与准确预测的模型。首先将微通道冷凝器单个流程内的所有扁管简化成一根单管,每个流程简化为一个单元,进而建立... 采用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冰箱得到快速发展,对于该类冰箱的动态特性仿真需要建立可以实现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性能快速与准确预测的模型。首先将微通道冷凝器单个流程内的所有扁管简化成一根单管,每个流程简化为一个单元,进而建立微通道冷凝器的分相集总参数模型,并基于能量收敛准则对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开发的模型嵌入已有的冰箱动态仿真平台,模拟24h的冰箱动态性能耗时小于3min;计算实例显示,预测的冰箱整体能耗与实验结果误差小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冷凝器 冰箱 动态仿真 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守平 刘志久 +5 位作者 王贻荪 徐建 刘静 周慧 张谞博 胡二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3-537,共5页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推演明置基础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通过采用不同尺寸的块体模型基础,在明置和埋置情况下施加初速度,使基础发生自由振动,将实验结果与采用基础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推演明置基础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通过采用不同尺寸的块体模型基础,在明置和埋置情况下施加初速度,使基础发生自由振动,将实验结果与采用基础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利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均质半空间上块体基础在竖向扰力作用下任意频率、任意形状(不包括环型)的明置和埋置基础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参数模型 弹性半空间 块体模型基础 明置 埋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固耦合有限元仿真的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振华 上官文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7,共9页
探讨应用非线性固体有限元和液—固耦合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预测与识别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的主要参数 (如上液室的体积刚度和等效活塞面积、惯性通道中的液体和解耦板及其附连液体的惯性系数与流量阻尼系数等 )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 探讨应用非线性固体有限元和液—固耦合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预测与识别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的主要参数 (如上液室的体积刚度和等效活塞面积、惯性通道中的液体和解耦板及其附连液体的惯性系数与流量阻尼系数等 )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 ,利用集总参数分析模型对一种轿车用液阻悬置的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数值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或近似解析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 ,基于液—固耦合有限元仿真方法的液阻悬置集总参数模型动特性分析技术是可行、有效的 ,其预测结果精度特性满足工程要求。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在液阻悬置的设计开发阶段较精确地预测产品的性能和进行优化设计 ,有利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阻悬置 液-固耦合 有限元 参数模型 参数识别 动特性 轿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解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丽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孟祥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38-341,346,共5页
建立了重油催化裂解七集总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反应网络和数学表达式。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对大庆常压渣油进行了催化裂解实验,获得求取动力学参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的裂解催化剂失活模型。... 建立了重油催化裂解七集总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反应网络和数学表达式。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对大庆常压渣油进行了催化裂解实验,获得求取动力学参数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的裂解催化剂失活模型。结合实验数据,编程求取了集总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催化裂解的反应活化能基本上都大于100 kJ/mol,介于催化裂化活化能和热裂化活化能之间。根据所建立的集总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原料转化率、裂解产品产率和分布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趋势,发现重油催化裂解宜采用高温、短油气停留时间的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重油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