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车用内燃机传热计算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以贤 毕小平 +1 位作者 刘西侠 王普凯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9-243,共5页
针对车用内燃机某些部件不能直接应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传热的问题,根据集总参数法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将集总参数法用于内燃机所有部件研究传热问题的方法。将车用内燃机的流动问题与传热问题耦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了车用内燃机的流动... 针对车用内燃机某些部件不能直接应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传热的问题,根据集总参数法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将集总参数法用于内燃机所有部件研究传热问题的方法。将车用内燃机的流动问题与传热问题耦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了车用内燃机的流动与传热问题的综合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型坦克内燃机的传热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坦克内燃机传热不但与内燃机的工况有关,还与外界环境中的大气压力与大气温度有关,文中给出了坦克内燃机传热随外界环境中大气压力与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作了比较,其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集总参数法 传热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IGBT模块温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2
作者 魏克新 杜明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9-84,共6页
从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和故障机理分析,得到影响IGBT模块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结论,而IGBT模块各层的温度是很难用实验的方法测取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IGBT模块内部导热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瞬时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法建立热网... 从IGBT模块的内部结构和故障机理分析,得到影响IGBT模块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结论,而IGBT模块各层的温度是很难用实验的方法测取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IGBT模块内部导热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瞬时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法建立热网络模型,并给出热损耗值、等效热阻、等效热容的提取方法。通过与制造商提供的IGBT模块结温实验数据、实测的底板温度和有限元模型相比较,热网络模型温度预测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网络模型 集总参数法 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发动机热性能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毕小平 赵以贤 +1 位作者 刘西侠 李海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发展了一个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发动机热性能模型,考虑了发动机燃烧室的传热、发动机主要部件的传热、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作及坦克动力舱内的空气流动,建立了燃烧气体与发动机部件、各部件之间、部件与冷却液、部件与润滑油、部件... 发展了一个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发动机热性能模型,考虑了发动机燃烧室的传热、发动机主要部件的传热、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作及坦克动力舱内的空气流动,建立了燃烧气体与发动机部件、各部件之间、部件与冷却液、部件与润滑油、部件与动力舱空气之间的热耦合计算公式.对一台坦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热性能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证实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坦克发动机热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发动机 热性能 模型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层集总参数法的微小卫星简化热分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然 孙鹏 +1 位作者 周宇鹏 范庆梅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微小卫星方案设计阶段热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化热分析方法,适用于热耦合性较好的微小卫星热分析。该方法将卫星的温度分析分为稳态温度水平分析和温变幅度分析两方面,可实现小时级的热分析且结果准确。经对比某微小卫星的简化... 针对微小卫星方案设计阶段热分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简化热分析方法,适用于热耦合性较好的微小卫星热分析。该方法将卫星的温度分析分为稳态温度水平分析和温变幅度分析两方面,可实现小时级的热分析且结果准确。经对比某微小卫星的简化分析结果与基于物理模型的全数字仿真分析以及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简化分析计算结果偏差小于3 ℃,满足工程计算需求,能够真实反映卫星的温度水平,可应用于微小卫星方案阶段的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耦合性 微小卫星 双层集总参数法 简化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庆林 李琼 《南方建筑》 2015年第6期70-73,共4页
文章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采用集总参数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对其夏季室外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估和优化设计,研究证实了基于集总参数法的DUTE1.0软件在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中的可行... 文章以厦门科技创新园为例,采用集总参数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对其夏季室外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估和优化设计,研究证实了基于集总参数法的DUTE1.0软件在中尺度城市热环境评价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绿化、遮阳、渗透等技术手段在城市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热环境 集总参数法 评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总参数法适用条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亚才 翁海勇 屠传经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70-475,共6页
本文详细给出了物体在对流换热环境下的非稳态导热适用集总参数法的条件.论述了目前各种集总参数法适用判据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以物体内部最大温差与物体和环境最大温差之比小于某一常数作为适用集总参数法的判据.并分... 本文详细给出了物体在对流换热环境下的非稳态导热适用集总参数法的条件.论述了目前各种集总参数法适用判据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以物体内部最大温差与物体和环境最大温差之比小于某一常数作为适用集总参数法的判据.并分析了凡数与Bi数对该判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总参数法 适用条件 导热 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集总参数法离散转子系统公式的分析
7
作者 马艳萍 张功学 马希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用集总参数法离散转子提出了一些假设,详细推导了赤道集总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证明了钟一谔、虞列等人提出的赤道集总转动惯量公式的正确性,并指出了该公式的有效使用条件.
关键词 转子 转动惯量 集总参数法 离散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参数法的坦克装甲传热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胡金锁 周国印 +3 位作者 王普凯 吴行 陈庆昌 褚庆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0-1614,共5页
为研究坦克装甲热特征,基于集总参数法进行坦克装甲单元划分,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搭建了坦克装甲热网络,确定了热平衡计算求解方法。对某型坦克在设计工况下的装甲温度进行计算,得出了热特征明显的高温区域,并分析了原因。对某型坦克装甲... 为研究坦克装甲热特征,基于集总参数法进行坦克装甲单元划分,建立了热平衡方程,搭建了坦克装甲热网络,确定了热平衡计算求解方法。对某型坦克在设计工况下的装甲温度进行计算,得出了热特征明显的高温区域,并分析了原因。对某型坦克装甲温度进行试验测量,将测量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最大误差为6.92%,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集总参数法 坦克装甲 热网络 模型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燃油齿轮泵泵壳扫膛方位的理论预测及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建森 雷震宇 +3 位作者 司国雷 陈君辉 周焱 李涛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164,共7页
泵在出厂前通常会采用跑合扫膛工艺来改善燃油齿轮泵的径向密封性,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但扫膛产生的金属切屑为泵的装机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探索新的可行结构及工艺,需准确预测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以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为对象,将... 泵在出厂前通常会采用跑合扫膛工艺来改善燃油齿轮泵的径向密封性,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但扫膛产生的金属切屑为泵的装机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探索新的可行结构及工艺,需准确预测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以某型航空燃油齿轮泵为对象,将每一个齿轮齿槽视为独立可变容腔,以啮合线及密封线为界对啮合区齿槽进行等压区划分,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各容腔的压力瞬态方程,进而推导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与容腔压力的关系式,计算得到齿槽压力、齿轮所受径向力的大小及方向随齿轮转角的变化规律,并对比理论计算及泵壳扫膛实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泵壳内壁扫膛的方位与主、从动齿轮所受径向力的方位一致性良好,验证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后续泵壳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燃油齿轮泵 扫膛方位 集总参数法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热物性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景玲 王谦 +3 位作者 吴明作 袁远 寇渊博 赵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448,共4页
采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了几种植物叶片的热时间常数、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1)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符合传热学规律,可以用集总参数法分析其传热特性;(2)叶片热时间常数碧玉为(298±38.9)s,长寿花为(263±40.9)s,绿萝为(108.7... 采用集总参数法研究了几种植物叶片的热时间常数、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1)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符合传热学规律,可以用集总参数法分析其传热特性;(2)叶片热时间常数碧玉为(298±38.9)s,长寿花为(263±40.9)s,绿萝为(108.7±9.9)s,番茄为(75±22.9)s,(3)静风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对流换热系数,碧玉为(8.23±2.07)W·m-2·℃-1;长寿花为(8.67±1.66 W·m-2·℃-1;绿萝为(7.06±2.43)W·m-2·℃-1;番茄为(6.8±1.34)W·m-2·℃-1.(4)热时间常数与叶片厚度有较明显的关系,二者线性回归方程为τ=137.23TH+44.92,在0.01信度下通过检验,叶片越厚,热时间常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静风 热物性 集总参数法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射流作动器参数分析
11
作者 何高让 汪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0-143,共4页
使用集总参数法 ,建立了描述微射流作动器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 ,对于给定的驱动模式 ,作动器各工作参数基本上随驱动频率同步发展。另外存在着最佳的驱动电压频率和开口大小 。
关键词 微射流作动器 集总参数法 参数分析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端口声表面波谐振器在片去嵌方法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晓宇 帅垚 +3 位作者 吴传贵 罗文博 潘忻强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5,共4页
为了准确地设计声表滤波器,需要从参考声表面波(SAW)谐振器的测量值中提取精确的材料参数。测量SAW谐振器时,单个谐振器无法直接进行测试,需要引出传输线并使用GSG或GS探针进行测量,消除传输线影响的去嵌入过程对于SAW谐振器材料参数的... 为了准确地设计声表滤波器,需要从参考声表面波(SAW)谐振器的测量值中提取精确的材料参数。测量SAW谐振器时,单个谐振器无法直接进行测试,需要引出传输线并使用GSG或GS探针进行测量,消除传输线影响的去嵌入过程对于SAW谐振器材料参数的准确提取非常重要。该文介绍了几种声表面波谐振器的去嵌入技术,包括Open-Short算法、电磁仿真方法、分段等效电路模型方法、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法。通过实例验证了几种常用的去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嵌入 SAW谐振器 机电耦合系数 等效电路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腔型PCR集成芯片的设计及其热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亦敏 聂金泉 +1 位作者 赵玉龙 彭年才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硅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芯片。该芯片采用掺杂半导体作为加热电阻来提高加热效率,改善反应腔内的温度均匀性。集成在芯片底部的Pt温度传感器与微加热器组成温度控制单元,为PCR反应过程提供所需的三种特定温度。此外,...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硅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芯片。该芯片采用掺杂半导体作为加热电阻来提高加热效率,改善反应腔内的温度均匀性。集成在芯片底部的Pt温度传感器与微加热器组成温度控制单元,为PCR反应过程提供所需的三种特定温度。此外,为了便于温度校准,设计了敞开式的反应腔,其容积约1.78μL。采用集总参数法计算了芯片在加热和冷却循环过程中的功率和速率,使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芯片的热力学特性和热循环过程,优化了加热器的设计方法并获得了合适的加热功率。最后设计了芯片版图及一套可行的工艺流程。本芯片具有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加热效率高和高度集成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 集总参数法 热分析 微机械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热电偶的瞬态流体温度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水汀 丁凯 邱天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瞬态温度测试频响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双热电偶的瞬态流体温度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结点大小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热电偶测量流体同一空间点的温度,并基于集总参数法反推出流体真实温度,并给出考虑误差的后...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瞬态温度测试频响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双热电偶的瞬态流体温度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两个结点大小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热电偶测量流体同一空间点的温度,并基于集总参数法反推出流体真实温度,并给出考虑误差的后处理算法。基于固体导热数值计算,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及相关后处理方法的可用性。采用双热电偶装置,对管道流动温度变化进行测量,基于微细热电偶的测量结果标定两支热电偶的物性参数比,应用后处理程序实现流体温度的反推。试验结果表明:标定段的反推流体温度平均测量误差率为0.52%,校验段的反推流体温度平均测量误差率为1.6%,反推流体温度的响应速度与微细热电偶响应速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温度测试 双热电偶方 集总参数法 后处理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激光吸收率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陈君 张群莉 +1 位作者 姚建华 傅纪斌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93-798,共6页
针对菲涅耳公式计算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测得的吸收率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一问题,在详细分析了激光热处理中金属材料吸收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改进了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此激光吸收率计算模... 针对菲涅耳公式计算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测得的吸收率值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一问题,在详细分析了激光热处理中金属材料吸收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改进了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此激光吸收率计算模型(以铝、铜、铂、铁4种金属材料为例)进行激光吸收率的计算和分析,进而计算了3Cr13不锈钢激光吸收率的理论值,该值与用集总参数法测得的3Cr13不锈钢材料激光吸收率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改进的金属材料激光吸收率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金属激光吸收率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建模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义斌 黄荣华 +1 位作者 王兆文 程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4,38,共5页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提出简化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若干假定,在此基础上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一台发动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适用于发动机冷...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提出简化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若干假定,在此基础上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一台发动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适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动态传热计算;设计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进行控制仿真;在传热稳态工况下,进行了冷却系统的能耗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冷却系统 集总参数法 建模 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带连铸Kiss点前界面热流模型与凝固过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高飞 张卫 +2 位作者 于艳 王成全 方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1-1404,1409,共5页
设计了一套可测定双辊薄带连铸Kiss点之前钢液-铜辊界面热流的模拟装置,重点分析了模拟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对一种低碳钢的实例分析演示了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建立了双辊薄带连铸Kiss点之前的界面热流分布模型,给出了液态接触、... 设计了一套可测定双辊薄带连铸Kiss点之前钢液-铜辊界面热流的模拟装置,重点分析了模拟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对一种低碳钢的实例分析演示了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建立了双辊薄带连铸Kiss点之前的界面热流分布模型,给出了液态接触、凝固过程以及坯壳生长等3个阶段的热流密度,并由此计算了凝固前沿的生长速率与凝固速率.结果表明,集总参数法适用于计算界面热流密度,低碳钢界面传热分为3个阶段:①热流密度随着时间逐渐增大,12 ms时到达最大值18 MW/m2;②热流密度随着时间快速下降,30 ms时达到相对稳定值,约7 MW/m2;③随着时间延长,热流密度呈轻微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带连铸 界面热流 凝固 低碳钢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毅 周大森 张红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集总参数法的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考虑了内燃机燃烧室、散热器和水泵的传热和冷却系统的工作,建立了机体、散热器、水泵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耦合计算公式。对一台单缸柴油机冷却系的稳态及动态温度进行了计算... 提出了一个基于集总参数法的车用内燃机冷却系统动态传热模型。考虑了内燃机燃烧室、散热器和水泵的传热和冷却系统的工作,建立了机体、散热器、水泵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耦合计算公式。对一台单缸柴油机冷却系的稳态及动态温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证实该模型可用于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动态传热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冷却系统 模型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锅炉燃烧优化的炉膛动态建模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博群 沈炯 +2 位作者 李益国 刘西陲 吴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3-909,共7页
为了设计炉膛燃烧动态优化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结合NOx产生机理的锅炉炉膛一维建模方法.通过将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进行分层,并采用集总参数法分别描述锅炉各层内的流动、燃烧、传热和NOx生成过程,建立了能够表征锅炉燃烧特性的一维动态模... 为了设计炉膛燃烧动态优化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结合NOx产生机理的锅炉炉膛一维建模方法.通过将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进行分层,并采用集总参数法分别描述锅炉各层内的流动、燃烧、传热和NOx生成过程,建立了能够表征锅炉燃烧特性的一维动态模型.通过对某HG220/100-10燃煤锅炉的建模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出炉膛沿高度方向的一维温度分布及NOx分布,并能够准确反映不同配风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以及各层风煤变化时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飞灰含碳量及NOx浓度的动态响应特性.相比传统三维模型,所建模型形式简单、计算量小,对于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设计能够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总参数法 炉膛一维模型 NOx产生机理 燃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式内齿行星齿轮减速器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锁怀 张江峰 李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532-2534,2538,共4页
在考虑齿轮啮合刚度、啮合阻尼以及轴承刚度的情况下,使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轴式内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不同内齿板结构下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动力学响应。研究发现,在相同内齿板厚度、不同安装方式下,系统的固有频... 在考虑齿轮啮合刚度、啮合阻尼以及轴承刚度的情况下,使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轴式内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不同内齿板结构下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动力学响应。研究发现,在相同内齿板厚度、不同安装方式下,系统的固有频率非常接近;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惯性力不但会引起弯曲振动,还会引起扭转振动;具有三相内齿板的减速器动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齿行星齿轮减速器 集总参数法 三轴式 固有频率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