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激素受体与PI3K/AKT通路相互作用机制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天宇 赵有权 +1 位作者 谢萍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2,共14页
雄激素受体通路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AKT通路均在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两条通路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彼此间展现出相互制约的负向调节关系。鉴于此,针对这两条通... 雄激素受体通路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AKT通路均在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两条通路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彼此间展现出相互制约的负向调节关系。鉴于此,针对这两条通路的联合抑制策略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雄激素受体与PI3K/AKT通路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受体 PI3K AKT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技术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发展及应用
2
作者 王思佳 徐成 陈文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3,共11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中的异常信号转导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控制雄激素抑制AR活性,是前期控制前列腺癌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6~20个...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中的异常信号转导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因此,通过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e therapy,ADT)控制雄激素抑制AR活性,是前期控制前列腺癌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6~20个月内复发并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手术和放疗仍是CRPC的治疗方法,但有泌尿系统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第一代和第二代新型AR抑制剂可治疗CRPC,然而,对这些化学制剂的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许多患者可能会经历复发。对AR抑制剂的耐药性主要包括AR突变、剪接变异体的形成和扩增,这表明在CRPC中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s)的异常激活及表观遗传改变(例如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也被报道与前列腺癌进展相关。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靶向不可成药蛋白质的能力和特异性结合靶标的特征,在CRPC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针对AR不同结构域、CDKs及表观遗传标记等靶点治疗CRPC的PROTAC技术发展情况,并讨论了PROTAC在治疗领域的未来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前列腺 激素受体 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SRP通过ANK3调节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的反应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蔡人杰 徐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目的·研究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KHSR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考察KHSRP在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型向非依赖型转变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重组慢... 目的·研究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KHSR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考察KHSRP在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型向非依赖型转变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重组慢病毒感染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145细胞,分别构建KHSRP功能性缺失/获得的稳定细胞株,并比较KHSRP在2种细胞之间的功能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稳定细胞株中KHSRP、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锚定蛋白3(ankyrin 3,ANK3)的表达量。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小鼠成瘤实验等检测KHSRP对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KHSRP影响的下游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KHSRP下游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合癌细胞系百科全书(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研究ANK3和KHSRP在前列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NK3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结果·GEO数据分析结果显示KHSRP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提示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小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KHSRP的表达与LNCaP细胞增殖能力呈负相关,提示KHSRP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且KHSRP对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强于对DU145细胞的影响。对LNCaP稳定细胞株的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显示KSHRP过表达后LNCaP细胞中AR蛋白质水平下降,但mRNA水平未产生变化,提示KHSRP可以间接调节AR的蛋白质水平。RNA-seq和RT-qPCR结果显示KHSRP与影响AR蛋白稳定性的调节因子ANK3的表达呈正相关,随后的Western blotting证明KHSRP过表达后ANK3蛋白质的表达量明显升高,TCGA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KHSRP与ANK3的mRNA表达的相关性。根据CCLE和GEO数据,ANK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也密切相关。结论·KHSRP可能通过ANK3间接调控AR的蛋白稳定性,影响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介导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反应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型剪接调节蛋白(KHSRP) 激素受体(AR) 锚定蛋白3(ANK3) 前列腺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在雄激素非依赖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娟 史圣甲 +6 位作者 王乐 谢彦菊 白娥 周霞 李萌 金桂花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C4-2中PRNCR1的表达情况,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C4-2中PRNCR1的表达情况,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C4-2细胞中的PRNCR1,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4-2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MTT实验检测沉默PRNCR1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细胞系C4-2中高表达,干扰其表达可以明显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及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 PRNCR1介导AR在前列腺癌去势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非编码RNA1 LNCAP C4-2 激素受体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前奔 吴大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02-1006,共5页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是指经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继续发展的致命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激活途径仍是这一阶段前列腺癌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抗雄激素治疗仍然是重要的...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是指经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继续发展的致命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激活途径仍是这一阶段前列腺癌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抗雄激素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许多新型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但同时耐药也频繁出现。本文就近年来几种主要抗雄激素治疗药物的作用及相应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前列腺 激素受体 激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67-667,共1页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是指经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继续发展的致命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R)激活途径仍是这一阶段前列腺癌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抗雄激素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许多新型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在临床治...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是指经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继续发展的致命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R)激活途径仍是这一阶段前列腺癌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抗雄激素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许多新型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但同时耐药也频繁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治疗 前列腺 药物治疗 抵抗 去势 激素受体 激活途径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或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19
7
作者 叶定伟 张海梁 +7 位作者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陈羽 夏峥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多西他赛为核心的化疗方案已经成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的一线方案。本文初步比较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或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在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疗效差异,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方案的毒副反应。方法:入选雄激素抵抗... 背景与目的:以多西他赛为核心的化疗方案已经成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的一线方案。本文初步比较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或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在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疗效差异,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方案的毒副反应。方法:入选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共83例,其中44例给予多西他赛75mg/m2d1静脉滴注联合泼尼松,5mg,每天2次,d1~21口服方案治疗(简称多西他赛组),39例给予米托蒽醌12mg/m2d1静脉滴注联合泼尼松,5mg,每天2次,d1~21口服方案治疗(简称米托蒽醌组)。两方案均以21天为1周期,平均治疗5周期。结果:多西他赛组中13.6%(6/44)完全缓解(治疗后PSA下降至4.0ng/ml以下),29.5%(13/44)部分缓解,29.5%(13/44)稳定,27.3%(12/44)进展。缓解和稳定患者的PSA进展中位时间是37.8周(12~101周)。进展的12例患者接受了后续的米托蒽醌组挽救治疗,结果部分缓解16.7%(2/12),稳定25.0%(3/12),2例患者死于疾病进展。米托蒽醌组中7.7%(3/39)完全缓解,25.6%(10/39)部分缓解,25.6%(10/39)稳定,41.0%(16/39)进展。缓解和稳定患者的PSA进展中位时间是25.3周(8~61周)。进展的14例患者接受了后续的多西他赛组方案的挽救治疗,结果完全缓解7.1%(1/14),部分缓解35.7%(5/14),稳定21.4%(3/14),4例患者死于疾病进展。毒性评估:接受多西他赛组治疗者44例,Ⅲ~Ⅳ度骨髓抑制9例(2例因不能耐受化疗退出),Ⅱ度骨髓抑制14例;接受米托蒽醌组治疗者39例,Ⅲ~Ⅳ度骨髓抑制4例,Ⅱ度骨髓抑制12例。结论:多西他赛组或米托蒽醌组均是治疗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化疗方案。两种方案对中国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接近,但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的治疗方案的副作用略轻。两种方案交替使用仍可产生部分的反应率,两种方案可以互为挽救方案,且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作为挽救方案疗效好于米托蒽醌联合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抵抗 化疗 多西他赛 米托蒽醌 泼尼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军 王洛夫 +3 位作者 方玉华 靳风烁 靳文生 李彦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 观测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导入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 ,PCR检测AR目的片段在重组LNCaP细胞基因组中的存在 ,RT PCR检测AR反义... 目的 观测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导入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 ,PCR检测AR目的片段在重组LNCaP细胞基因组中的存在 ,RT PCR检测AR反义RNA表达和ARmRNA水平 ,Westernblot检测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R在LNCaPas AR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AR目的片段 ,表明AR目的片段整合到了细胞基因组。RT PCR证实LNCaPas AR有AR反义RNA表达 ,且其ARmRNA水平较LNCaP和空载体转染的LNCaPNeo显著下调 (P <0 .0 5 ) ,Westernblot证实LNCaPas AR细胞AR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苷酸 激素受体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剂量比卡鲁胺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附44例报告)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忠全 钱伟庆 +3 位作者 盛璐 汪东亚 张豪杰 张正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治疗我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a)患者的疗效。方法遴选AIPCa患者44例,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mg/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前列腺抗原(prostat... 目的探讨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治疗我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a)患者的疗效。方法遴选AIPCa患者44例,采用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mg/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前列腺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作为主要疗效评估指标,PSA下降≥50%为治疗有效,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常规剂量比卡鲁胺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SA总有效率为38.6%(17/44),中位有效时间5个月。治疗前出现氟他胺撤除综合征(flutamindewithdrawl syndrome,FWS)者以及入组PSA水平较低者(≤20 ng/mL),有效率高于无氟他胺撤除综合征者和PSA较高者(64.7%vs.7.4%,61.1%vs.23.1%)。另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无氟他胺撤除综合征者和入组PSA水平较高者(>20 ng/mL)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度(P=0.044 9,0.025 2)。结论常规剂量比卡鲁胺(50 mg/d)作为二线内分泌治疗方案应用于中国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治疗前是否有氟他胺撤除综合征及入组PSA水平可能是预测疗效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卡鲁胺 激素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早期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靳松 张天 +5 位作者 郑颖洁 宋黎明 平浩 瓦斯里江.瓦哈甫 牛亦农 邢念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ve modulation radiotherapy,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并随访放射治疗期间的相关合并症、术后及放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与生存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5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在放射治疗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频、尿急,2例出现轻度腹泻、腹胀,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发生;1例患者放射治疗疗后24个月,PSA由最低0.056 ng/m L升高至6 ng/m L,但无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恢复比卡鲁胺及亮丙瑞林治疗5个月后,PSA降至1.539 ng/m L。其他13例患者无生化指标反弹及临床局部复发。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辅助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前列腺 前列腺根治术 放射治疗 激素剥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伟 邓哲宪 +5 位作者 余志贤 张方毅 陈盛烨 李叶平 吴秀玲 翁志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调查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IAB)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ORTCQLQ-C30总量表和QLQ-PR25子量表对51例接受IAB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 目的:调查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IAB)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ORTCQLQ-C30总量表和QLQ-PR25子量表对51例接受IAB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3次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尽管IAB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P<0.05),但在间歇期负担减轻(P<0.05)。IAB治疗6个月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P<0.01),尤其在治疗间歇期更加明显(P<0.05);全身或局部疼痛缓解(P<0.01);排尿症状改善(P<0.01);虽然治疗6个月时患者躯体(P<0.05)、角色(P<0.05)、情绪(P<0.01)、社会(P<0.01)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疲倦加剧(P<0.01),但在12个月进入间歇期后这些功能逐渐恢复。治疗相关症状如潮红与乳房胀痛等在6个月时显著出现(P<0.01),但12个月时减轻(P<0.01)。治疗期性趣明显下降(P<0.01)、性生活丧失,但在间歇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结论:虽然IAB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机体与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是可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前列腺 间歇性激素阻断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华茂 孙颖浩 +5 位作者 许传亮 王林辉 侯建国 高旭 杨庆 刘智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方法:长期在去雄激素的血清环境下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P细胞,培养出能够适应无雄激素环境的LNCaP-AI细胞亚系。MTT、RT-PCR、免疫荧光方法观察LNCaP-AI细胞在无雄激素环境下的... 目的: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方法:长期在去雄激素的血清环境下培养雄激素依赖性LNCaP细胞,培养出能够适应无雄激素环境的LNCaP-AI细胞亚系。MTT、RT-PCR、免疫荧光方法观察LNCaP-AI细胞在无雄激素环境下的增殖能力和表达及分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结果:LNCaP前列腺癌细胞在无雄激素中培养3个月后逐渐适应了无雄激素的环境,成为雄激素非依赖的LNCaP-AI细胞亚系。LNCaP-AI细胞在无雄激素的环境下迅速增殖,能够分泌PSA,但其PSA mRNA的表达水平是正常生长LNCaP细胞的44%。结论:成功构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亚系模型LNCaP-AI,可以模拟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非依赖 L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CGEM1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的共定位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竹先 余晨 +3 位作者 邱忠民 吕寒静 关广聚 张子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0-325,共6页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参与肿瘤调控,有研究提示lnc RNA PCGEM1可能影响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通路。本研究拟检测前列腺癌lnc RNA PCGEM1和A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参与肿瘤调控,有研究提示lnc RNA PCGEM1可能影响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通路。本研究拟检测前列腺癌lnc RNA PCGEM1和A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构建RNA核酸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前列腺癌lnc RNA PCGEM1的表达情况,并使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AR的表达;采用RNA-pull down技术检测PCGEM1和AR的共同作用。结果:依赖AR的LNCa P细胞的PCGE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AR依赖性的PC3和DU145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PCGEM1的表达与AR表达程度显著相关。与良性前列腺肿瘤相比,转移性肿瘤中的PCGEM1细胞核内定位显著不同,雄激素去势显著影响PCGEM1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而共定位检测发现,PCGEM1与AR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现象。结论:本研究通过FISH研究发现,PCGEM1表达在雄激素去势条件下显著上调,而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PCGEM1和AR的共定位表达表明,lnc RNA PCGEM1和AR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调控前列腺癌的恶性进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激素受体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致瘤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军 王洛夫 +2 位作者 方玉华 靳风烁 靳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 观察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ceptor ,AR)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致瘤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裸鼠接种实验观察前列腺癌细胞LNCaP、LNCaPNeo和LNCaPas AR 细胞致瘤性的变化。结果 LNCaPas AR细胞的克... 目的 观察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ceptor ,AR)反义RNA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致瘤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裸鼠接种实验观察前列腺癌细胞LNCaP、LNCaPNeo和LNCaPas AR 细胞致瘤性的变化。结果 LNCaPas AR细胞的克隆形成效率显著低于LNCaPNeo细胞 (P <0 .0 1)。LNCaPas AR细胞在雄性裸鼠体内形成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LNCaPNeo细胞并且形成瘤体的时间延长。结论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 反义RNA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晶 王娟 牛远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7-550,共4页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是上皮腔样细胞的存活因子,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及上皮基底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A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向当前ADT传统的疗法提出挑战,为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以A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AR在前列腺癌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受体 细胞 激素剥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异常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佳奇 张晓威 +1 位作者 徐涛 王晓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8-472,共5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迅速升高。目前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但雄激素剥夺治疗引起的代谢异常,如代谢综合征等,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剥夺治疗 代谢综合征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银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78-1881,共4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以欧美发病率最高[1],亚洲及北非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亦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较欧美更为迅速。
关键词 激素受体 靶向药物治疗 抵抗 泌尿生殖系统 双氢睾酮 比卡鲁胺 前列腺肿瘤 居第 ANDROGEN 近距离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与骨质丢失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燕华 刘伟 郝文科(审)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采取雄激素剥夺治疗,与化疗相比,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毒副作用较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仍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前列腺癌雄...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采取雄激素剥夺治疗,与化疗相比,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毒副作用较轻,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仍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骨质丢失的情况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剥夺治疗 激素 骨质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全阻断对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狂飚 李维 +2 位作者 桂明 龙智 何乐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寻雄激素全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达到最大改善的时间,为其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并发下尿路症状的45例PCa患者... 目的:探寻雄激素全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达到最大改善的时间,为其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并发下尿路症状的45例PCa患者进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分别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前、雄激素全阻断3,6,9个月及以后的随访中观察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分析两者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前、雄激素全阻断3,6,9个月及以后的阶段中是否存在差异,并观察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分析雄激素全阻断对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45例患者雄激素全阻断前和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后患者IPSS,Q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和6个月相比,IPSS,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在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与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9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激素全阻断能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主要表现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后的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激素全阻断 下尿路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最大尿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增强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双林 王志华 +5 位作者 胡志全 曾星 李有元 李恒 章传华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4-287,295,共5页
目的检测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抗人TfR mAb对姜黄素抗瘤作用的协同效应。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人TfR mAb,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Ⅴ-PI染色和PI染色法流式... 目的检测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抗人TfR mAb对姜黄素抗瘤作用的协同效应。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人TfR mAb,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Ⅴ-PI染色和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FITC标记的鼠抗人TfR mAb检测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抗人TfR mAb联合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姜黄素能够显著上调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P<0.05)。抗人TfR mAb可显著增强姜黄素对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P<0.05),而不影响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导致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增高。抗人TfR mAb单独作用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影响,但抗人TfR mAb可以增强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转铁蛋白受体 单克隆抗体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