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IECA对小麦雄性育性的影响 |
刘海英
孔陈源
茹振钢
董娜
陈向东
陈芸
黄康兴
黄紫薇
聂莹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ABCG转运蛋白参与植物雄性育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
王梦龙
翁灵灵
吴淑英
许泽芬
戴天佑
彭小群
|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粗厚山羊草(Ae.crassa)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在中国不同光温条件地点的雄性育性变异 |
何蓓如
孟荣华
宋喜悦
胡银刚
马翎建
奚亚军
徐浩
刘曙东
杨存义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1999 |
19
|
|
|
4
|
桃雄性育性与花器官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关系 |
罗来水
霍光华
刘勇
肖德兴
辜青青
|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9
|
|
|
5
|
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雄性育性对光周期的反应 |
何蓓如
董普辉
马翎健
宋喜悦
胡银岗
康海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6
|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3A双亲雄性育性基因的SSR标记 |
李曙光
赵团结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7
|
桃雄性育性与花器官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关系 |
罗来水
霍光华
刘勇
肖德兴
辜青青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5
|
|
|
8
|
马来酰肼对小麦雄性育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刘海英
文昭普
段世齐
闫君
周永泽
刘阳
吴冰蕊
黄培新
樊锦鹏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
1
|
|
|
9
|
辣椒雄性育性的调查方法研究 |
张宝玺
王立浩
郭家珍
杨桂梅
堵玫珍
|
《中国辣椒》
|
2002 |
4
|
|
|
10
|
温光条件对胞质不育系V_(太911289a)雄性育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
王丰青
魏荷
何觉民
何仪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1
|
温度对油菜核不育系贵引AB育性转换不育株雄性育性的影响 |
武爱龙
何觉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2
|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Ⅴ.雄性育性广义空间 |
戴君惕
何觉民
张淑芝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6
|
|
|
13
|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tpa1的表型鉴定与精细定位 |
万应春
班义结
蒋钰东
王亚欣
刘晶晶
刘晓晴
程育林
王楠
冯萍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4
|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的感温性 |
赵坚义
陈曼玲
张冬青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3
|
|
|
15
|
小麦雄性不育系周13S-1的育性与形态特征初步研究 |
王丰青
何觉民
魏荷
莫俊杰
何仪
|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7 |
3
|
|
|
16
|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 |
常青山
余增亮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17
|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杨木军
顾坚
刘琨
李绍祥
田玉仙
杨和仙
周金生
刘大钧
陈佩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
18
|
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小孢子囊发育的电镜研究 |
吕洪飞
余象煜
李平
何福基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
1997 |
10
|
|
|
19
|
萍乡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超微结构研究 |
贺浩华
贺国良
朱昌兰
刘宜柏
彭小松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13
|
|
|
20
|
甜菜雄性核不育基因的SRAP标记 |
伊六喜
斯钦巴特尔
孟显光
赵瑞哗
张惠忠
田自华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