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感染病学会关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指引(2022版)摘要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园园 谭彩霞 +1 位作者 李春辉 吴安华(编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7-1276,共10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与之前的指南比,已发表的关于AmpC-E、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最佳治疗的数据相对较少,因此指引文件是基于临床经验、专家意见和对现有文献的回顾而提供的“指引”。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和特定抗感染药物的可获得性存在地区差异,指引文件主要侧重于美国的抗感染治疗,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对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建议咨询感染病专家。此指引将每年更新。最新版本于2022年3月7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和2022年3月31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革兰阴性 多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目细 碳青霉烯类肠杆目细 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目细 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 嗜麦芽窄食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感染病学会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和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指导原则 被引量:81
2
作者 袁瑾懿(编译) 林东昉(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3-638,共6页
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发展迅猛,治疗困难,病死率高。随着一些新的抗菌药物上市,目前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是如何用好这些药物,证据仍然比较局限。为此,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 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发展迅猛,治疗困难,病死率高。随着一些新的抗菌药物上市,目前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是如何用好这些药物,证据仍然比较局限。为此,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和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指导原则[Clin Infect Dis,2021,72(7):1109-1116.DOI:10.1093/cid/ciab295.]。根据ESBL-E、CRE和DT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部位、耐药性制定了抗菌药物选择和疗程的推荐方案。现将其中要点作成编译,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 肠杆目细 铜绿假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和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指导 被引量:9
3
作者 袁瑾懿(编译) 林东昉(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1,共7页
抗菌药物耐药性(AMR)上升是全球性的危机。由于新建或更新临床实践指南(guidelines)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及时解决AMR等快速进展的问题,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决定由一个小型专家组根据对文献的全面(但不一定是系统)审查,编写、制定更为... 抗菌药物耐药性(AMR)上升是全球性的危机。由于新建或更新临床实践指南(guidelines)需要较长的时间,无法及时解决AMR等快速进展的问题,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决定由一个小型专家组根据对文献的全面(但不一定是系统)审查,编写、制定更为狭义的临床实践指导文件(guidance),作为对综合临床实践指南的替代和补充,解决了目前指南未涵盖的难以处理的感染的具体临床问题。此类指导文件不包括证据的正式分级,至少每年在线更新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 肠杆目细 铜绿假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基因分析
4
作者 邓嫦姿 孙毓锴 +3 位作者 黄晓春 万玉香 林佳 马炜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 目的了解上海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连续不重复CRPA菌株(共94株),统计分析CRPA的科室分布、样本来源等。采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扩增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膜孔蛋白基因。采用基于k-mer算法的kSNP3软件对筛选菌株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基于PubMLST数据库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方案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94株CR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92.6%,87株)、美罗培南(87.2%,82株)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10.6%,10株)、庆大霉素(20.2%,19株)、妥布霉素(20.2%,19株)的耐药率较低。科室分布排名前3位的是急救监护室(9.6%,9株)、脑血管外科(8.5%,8株)和呼吸科(8.5%,8株)。PCR检出外膜蛋白D2(OprD2)基因缺失菌株47株(50.0%),13株(13.8%)blaKPC阳性菌,4株(4.3%)blaVIM阳性菌,2株(2.1%)blaIMP阳性菌,1株(1.1%)blaNDM阳性菌,12株(12.8%)blaTEM阳性菌,4株(4.3%)blaPER阳性菌,2株(2.1%)blaGES阳性菌,blaOXA-48、blaBIC、blaSIM、blaVEB、blaSHV等基因未检出。MLST分析鉴定出36种不同的序列类型(ST),其中最常见的是ST463和ST274,并首次发现了2种新的ST(ST4023和ST4024)。结论 临床分离的CRPA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同时耐药,其耐药主要与细菌携带blaKPC、blaVIM、blaTEM基因和缺失OprD2基因有关。临床应加强对CRPA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其在院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 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静 晏丹 +2 位作者 江珍玉 于志君 邓海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PA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PA耐药机制复杂,膜相关蛋白、灭活酶及其调控蛋白、靶蛋白和双组份调节系统等基因的突变,以及位于可移动遗传元件上编码灭活和修饰抗生素的酶基因,靶标保护和修饰相关蛋白基因的水平转移等均可导致PA耐药性的产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两个方面综述PA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为PA感染的临床防治选药及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机制 基因突变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张郴燕 孙峥科 +2 位作者 梁文娟 龙文芳 黄海溶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71-785,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患者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搜集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1日~2024年11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负责查找和...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患者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搜集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1日~2024年11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负责查找和筛选文献、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再评价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然后用R语言4.4.版本对所有纳入文献的具体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研究,共计2483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eta分析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高的前3类抗生素分别为:氨曲南24%(95%CI 18%~29%)、环丙沙星23%(95%CI 17%~30%)、哌拉西林18%(95%CI 13%~24%);耐药率较低的三类抗生素为:亚胺培南7%(95%CI 3%~12%)、美罗培南6%(95%CI 2%~10%)、阿米卡星6%(95%CI 3%~9%)。对耐药率高的3类抗生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之前的耐药率普遍低于2011~2024年耐药率;华东和华北地区的耐药率高于西南地区耐药率。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我国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相对敏感。不同时间、地区耐药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 抗生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SPM)基因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马玲 杨清 +5 位作者 韦珊珊 覃绍敏 许力士 韦珏 陈凤莲 林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旨在开展环境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致病性及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菌种,随后进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MIC测定、耐药基因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毒力因子检... 旨在开展环境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致病性及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通过分离纯化、形态特征、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菌种,随后进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MIC测定、耐药基因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毒力因子检测及细菌和胞外产物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到1株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PA/GX912;该菌对头孢噻呋钠和亚胺培南敏感,对美罗培南中介,对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脂肽类、单环内酯类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PCR检测发现,菌株同时携带bla_(SPM-1)、bla_(OXA-48)和bla_(GIM-1)共3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以及aph(3′)-Ⅱa、SulⅠ和norA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耐药表型一致;群体感应系统lasR基因检测阳性,rhlR基因阴性,生物膜形成能力强,对4周龄昆明小鼠有一定致病性,LD_(50)为2.51×10^(8)CFU/mL,胞外产物对小鼠无致病性。结果表明,从养殖场环境中分离鉴定到1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lasR基因,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一定的致病性。研究结果为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耐药机制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碳青霉烯酶 多重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婷婷 李亚 +2 位作者 李素云 李高峰 韩冰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机理研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建立MDR-PA(9×10^(8) CFU/mL,0.5 mL)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宣肺解毒方低剂量组、宣肺解毒方中剂量组、宣...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机理研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建立MDR-PA(9×10^(8) CFU/mL,0.5 mL)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宣肺解毒方低剂量组、宣肺解毒方中剂量组、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每组12只;以上除空白组与模型组外,剩余给药组统称为干预治疗组。造模1 d后,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宣肺解毒方(Xuanfei Jiedu Formula,XFJDF)灌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mipenem,IPM)腹腔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持续7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肺湿重/肺干重(W/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于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6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GSH含量与MPO活性,采用TB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试剂盒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蛋白进行定位与半定量观察,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反应迟缓,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杂音增多且出现不同程度寒颤,饮食饮水减少,体重下降;肺W/D(P<0.01)显著升高,肺组织的肺泡腔以及肺支气管周围存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壁出现断裂融合形成气腔并伴有炎性渗出,肺间质增厚,局部可见肺纤维形成等;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MPO活性增强、GSH含量与T-AOC能力降低(P<0.01),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以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最为显著(P<0.05,P<0.01)。结论宣肺解毒方能够显著改善MDR-PA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肺W/D以及肺病理,降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宣肺解毒方抑制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铜绿假单 肺炎 宣肺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潋滟 孙景勇 +86 位作者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付盼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张峰波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CHINET 51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按照CHINET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药... 目的了解2015—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CHINET 51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按照CHINET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从51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29701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8.6%,历年该菌检出率在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次于不动杆菌属排第二位。其中(91.4±1.0)%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66.4±2.8)%菌株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所下降,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率>90%。分离自门急诊的菌株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0%~19.8%,分离自ICU的菌株耐药率为0.6%~40.5%,分离自内科和外科的菌株耐药率分别为0.8%~28.8%和1.2%~23.3%。分离自儿童的菌株耐药率在0.8%~18.8%,成人株为1.2%~26.1%,老年株为1.0%~28.5%。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儿童医院分离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2.5%~24.2%、0.7%~27.6%和0.6%~20.3%。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35153株,检出率为27.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检出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之一,该菌对各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下降,耐药监测是控制细菌耐药发生和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自不同标本类型、不同科室及患者年龄的菌株耐药性相差较大,临床中更应该加强监测,协助医师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铜绿假单 物敏感性 性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6—2021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俊伟 周璐 +3 位作者 瞿志鹏 洪捷 鲍倡俊 谈忠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合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库(CARD)扫描分析耐药基因。结果2016—2021年通过致病菌识别网12个市的哨点医院收集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0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共计6类8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包括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四环素类的四环素、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54%的分离株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分别达45.54%、39.60%;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63.36%;共发现35种耐药表型,其中1株菌对19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耐药谱为AMC-AM-SAM-CZ-CTX-C-TE-SXT的菌株最多(31.69%,32株)。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75个ST型,聚类发现ST 262处于中心点,并遗传进化出11个亚型或分支。全基因组扫描发现6类18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crp P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表型完全一致。结论2016—2021年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比例高于国内其他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碳青霉烯共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玲霞 邹雪寒 +2 位作者 张晓璠 李曦 潘红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对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CZA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体外杀菌活性,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的一家三甲医院收集了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了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5株代表性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包括携带bla_(KPC-2)的PA4696、携带bla_(KPC-90)的PA2207、携带bla_(KPC-33)的PA1308、携带bla_(VIM)的PA2070、携带bla_(IMP-45)的PA6227。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了实验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对COL敏感的菌株进行重复的时间杀菌实验。结果 5株CRPA菌株均对CZA耐药(MIC≥16/4 mg/L),对COL敏感(MIC≤2 mg/L);其中携带bla_(IMP-45)的菌株PA6227表现出特殊的药敏表型(ISMR),对亚胺培南(IPM)敏感(MIC=2 mg/L)而对美罗培南(MEM)(MIC=128 mg/L)等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时间杀菌曲线显示,5株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前2~8 h被不同浓度的COL完全抑制,但随后恢复生长。结论 COL对CZA耐药的CRPA菌株具有体外杀菌活性,但不能单独使用。不同类型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会影响CZA的作用效果,但与COL的杀菌活性无关,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分离株均在不同时间恢复生长。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以调整给药间隔或药物浓度,以维持COL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具有ISMR这一特殊药敏表型的CRPA在临床上的出现,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铜绿假单 时间杀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肺损伤
12
作者 韩冰洋 沈婷婷 +3 位作者 范正媛 李高峰 李亚 李素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40,共12页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XFJDF-low/medium/high dose)组、亚胺培...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XFJDF-low/medium/high dose)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组以及NF-κB抑制剂(PDTC)组,每组12只。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建立MDR-PA肺炎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灌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给予IPM腹腔注射,而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7 d;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在模型构建前1 h、模型建立后12 h和24 h给予PDTC腹腔注射。观察大鼠的行为状态、体重变化、脾和胸腺指数、肺湿重/肺干重比例。通过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RT-qPCR技术分析肺组织IKKβ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肺组织中IKKβ、p-IKKβ、NF-κBp65、p-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饮食减少、毛发缺少光泽、反应迟钝、活动度降低、呼吸频率加快,并伴有杂音,体重显著降低(P<0.01);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肺湿重/肺干重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肺泡腔分泌物增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MPO活性增强、GSH水平与T-AOC能力降低(P<0.01);肺组织IKKβ、NF-κBp65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IKKβ/IKKβ和p-NF-κBp65/NF-κBp65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P<0.05,P<0.01),其中以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较为显著。结论宣肺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多重 肺损伤 宣肺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毒理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毅 张琪 +3 位作者 胡力凡 刘凤燕 肖国生 戚文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造成感染,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对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三峡水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重要的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造成感染,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对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三峡水库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对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致病性,从三峡水库采集水样进行细菌分离,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和oprI特异性基因鉴定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菌,研究分离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并利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进行毒理评价。结果显示,从三峡水库分离鉴定出1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卡那霉素、红霉素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耐药基因bla TEM、aac(6′)-Ⅰ、qacEΔ1-sull、qnrS、mexR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呈阳性;耐药基因aac(3)-Ⅱ、tetA、tetB、tetD、tetE、cat、cmlA、qnrA、qnrD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呈阴性;此外,分离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分离菌PA7、PA8、PA12使秀丽线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下降15%、14%、16%(P<0.05),身体弯曲频率分别下降18%、33%、23%(P<0.05),头部摆动频率分别下降10%、13%、11%(P<0.05),最长寿命缩短约3 d。三峡水库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部分菌株对秀丽线虫有致病性,可为水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基因 秀丽线虫 毒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醇提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
14
作者 周鸿威 王成祥 +8 位作者 吕思缘 林英 张悦 刘国星 李磊 王玉婷 郭雨菲 薛贝 于会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592-3596,共5页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孢他啶时的最小抑菌浓度;蟾酥醇提物干预前后用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检测MDRPA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mexB、mexR、oprM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蟾酥醇提物对MDRPA的最小抑菌浓度值是6.25 mg/mL。蟾酥醇提物联合头孢他啶的联合指数低于1,两药联合应用时存在相加作用。随蟾酥醇提物浓度升高,MDRPA外排泵MexAB-OprM的mexB、oprM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exR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蟾酥醇提物通过抑制MexABOprM外排泵的表达提高MDRPA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醇提物 多重铜绿假单 体外抑 肉汤稀释法 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铜绿假单主动外排系统 作用 逆转外排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性和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李连敏 马玉忠 +1 位作者 刘月 杨威 《北方牧业》 2024年第9期18-18,共1页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损害机体组织,给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的报道很多,但有关羊感染该菌的相关资料与调查研究较少。本试验采集保定地区病羊的组织器官,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检...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损害机体组织,给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的报道很多,但有关羊感染该菌的相关资料与调查研究较少。本试验采集保定地区病羊的组织器官,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检测致病性、耐药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期为羊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病料来自于保定市某羊场。2×Taq PCR MasterMix、DNA Marker购自北京天根生化公司。16SrDNA通用引物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公司。6~7周龄SPF级Balb/c小鼠,体重20~24克,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因子 河北医科大学 毒力基因 铜绿假单 基因 生物工程 生化公司 保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泛耐株”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茶 黄彬 +2 位作者 蓝锴 庞雪云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3,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2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 目的研究"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2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22株菌中oprD2、blaCARB、gyrA、aac(6')-Ⅰb、ant(2″)-Ⅰ和qacE△1-sul1基因均阳性;blaSHV、blaSPM、blaGIM、blaDHA、blaOXA-10、blaGES、blaPER、aac(3')-Ⅰ和aac(6')-Ⅱ基因均阴性;blaIMP、blaTEM、blaVEB、aac(3')-Ⅱ、ant(3″)-Ⅰ、intⅠ1和blaVIM阳性率分别为95.5%、77.3%、13.6%、4.5%、4.5%、4.5%和4.5%。结论oprD2基因阳性说明这些泛耐菌株中外膜蛋白并未缺失,多种耐药基因同时存在是本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泛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基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丁艳苓 陈亚红 +1 位作者 姚婉贞 宁永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分析2007年—2009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 3年来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2... 目的分析2007年—2009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 3年来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22株,其中MDR菌株100株,占23.70%。分离出的MDR菌株分布在呼吸科普通病房(13.00%)、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29.00%)、外科病房(9.00%)、外科监护病房(SICU)(20.00%)、急诊科(5.00%)和其他内科病房(14.00%)。各科室中,分离出的MDR菌株数占所有标本分离的该菌株数的比例最高的是RICU(42.39%,39/92),其次为SICU(37.04%,20/54)。痰标本分离的MDR菌株占76.00%(76/100),其次为尿液(5.00%,5/100)。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的分离率在3年期间无显著性差异。3年期间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5.00%、37.93%、40.48%);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各年间无显著性差异。RICU与SICU分离的MDR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普通病房,对其余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其他病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的耐药情况近年来十分严峻,在RICU与SICU,MDR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严重,因此需严密监测细菌耐药性,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袁莉莉 丁百兴 +3 位作者 沈震 吴湜 徐晓刚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5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9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5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9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 CRPA感染组在神经外科(40.0%)和ICU(22.4%)的占比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16.0%和9.6%);CRPA感染组原发疾病主要为脑外伤(30.6%)和脑血管意外(21.2%),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11.7%和8.5%;CRPA感染组患者的发热、意识状态改变及严重低蛋白血症占比明显高于CSPA感染组;CRPA感染组39例(45.9%)存在复数菌感染,高于CSPA感染组的23例(24.5%);CRPA感染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38例(44.7%),低于CSPA感染组的74例(78.7%);CRPA感染组病情恶化47例(55.3%),包括死亡14例(16.5%)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20例(21.3%)和1例(1.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临床感染CRP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鼻饲管和机械通气。结论 CRPA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但治疗困难,预后更差,其控制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医院感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碳青霉烯类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张瑞琴 陈灿 +1 位作者 王凤芝 武卫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9-544,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内科系统9年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调查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消耗... 目的分析我院内科系统9年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调查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消耗量,采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科患者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2%,且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与其它部位感染的该菌,在耐药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9年间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氨基糖苷类外,均呈上升趋势;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30%,可作为我院内科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2005-2006年间使用达高峰,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发现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现负相关,其余抗菌药物使用对其耐药率的增加均呈正相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定期监测本地区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对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物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诸葛青云 黄支密 +5 位作者 糜祖煌 仵蕾 秦玲 陈榆 吴晶 单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7-681,共5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中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28株IRPa和19株Sm,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中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28株IRPa和19株Sm,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8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 P、blaV IM、blaTEM、blaSHV、blaOXA、blaPER、blaVEB和blaGES)、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 E 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外膜孔蛋白D 2基因(op 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 l1)、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 tB)、氯霉素外排蛋白基因(cm l1)。结果28株IRPa中blaTEM、blaOXA、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和qacE△1-su l1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20株(71.4%)、1株(3.6%)、23株(82.1%)、10株(35.7%)、15株(53.6%)、8株(28.6%)和24株(85.7%),AM E s基因总阳性率为89.3%,blaOXA基因经序列分析确认为blaOXA-10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25株(89.3%)发生op rD基因缺失突变。19株Sm中aac(6′)-Ⅱ、ant(2")-Ⅰ及qacE△1-su l1基因的阳性株数(%)均为2株(10.5%);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IRPa中存在blaTEM、blaOXA-10、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和qacE△1-su l1基因,op rD基因缺失突变率很高。Sm中存在aac(6′)-Ⅱ、ant(2")-Ⅰ及qacE△1-su l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铜绿假单 嗜麦芽寡养单 Β-内酰胺酶类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