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林妥欧单抗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王健 张亚停 +2 位作者 王开美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8-705,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1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除2例为衔接仓位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1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除2例为衔接仓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且未联合鞘内化疗,1例因经济问题而缩短疗程,其余患儿均按照标准方案予1个疗程(28d)的贝林妥欧单抗同步鞘内化疗,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从疗效来看,对于治疗前骨髓已达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的患儿,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可全部有效维持CMR状态;对于未达CMR的患儿,1个标准疗程贝林妥欧治疗后的CMR率可达66.7%(4/6);对于有微小残留病(MRD)的复发/难治ALL(R/RALL)患儿,MRD清除率可达75.0%(3/4)。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结果显示,13.3%(2/15)的患儿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73.3%,11/15)及转氨酶升高(26.7%,4/15);33.3%(5/15)的患儿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均在对症治疗后痊愈。对IgG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其于贝林妥欧用药起4-7周明显下降,8周起逐渐恢复。结论:贝林妥欧单抗可作为诱导R/R-ALL患儿达深度缓解及化疗不耐受患儿的过渡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贝林妥欧单抗 鞘内化疗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难治/复发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柳 苏萌 +5 位作者 张婧 安康 蔡娇阳 钱娟 汤燕静 李本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 目的 分析双靶点CD19/CD22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难治/复发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双靶点CD19/CD22 CAR-T治疗的MLL-r阳性R/R 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7例MLL-r阳性R/R B-ALL患儿,男24例、女13例,诊断时中位年龄1.2(0.5~2.6)岁,其中17例(45.9%)为婴儿白血病。CAR-T细胞输注后中位时间9(7~13)天,37例患儿的完全缓解率达100%。中位随访时间28.2(11.3~30.9)个月,3年总体生存(OS)率为67.6%(95%CI:52.5%~82.7%),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9.5%(95%CI:43.6%~75.4%)。75.7%(28/37)的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距离CAR-T细胞输注的中位时间为83(61~92)天。接受巩固性移植与未接受患儿的2年OS分别为75.0%(95%CI:58.9~91.1%)与44.4%(95%CI:11.9%~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35.1%(13/37)的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56(86~202)天,其中4例为CD19、CD22双阳性复发,2例CD19、CD22双阴性复发,4例单纯CD19阴性复发,1例淋系向髓系转化,另2例不明确。97.3%(36/37)患儿发生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1例(29.7%)达到了3~4级,5例(13.5%)患儿出现了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无CAR-T细胞治疗合并症导致的死亡。结论 CD19/CD22 CAR-T细胞治疗可有效诱导MLL-r阳性儿童R/R B-ALL获得快速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MLL基因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帆 王天怡 +6 位作者 杜薇薇 何海龙 肖佩芳 陆叶 胡绍燕 李本尚 卢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725,共8页
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r/r B-ALL患儿行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复发、死亡为终点事件,评估CAR-T细胞治疗r/r B-ALL的疗效及... 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r/r B-ALL患儿行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复发、死亡为终点事件,评估CAR-T细胞治疗r/r 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共32例r/r B-ALL患儿接受CAR-T细胞治疗,中位年龄7.5(2-17.5)岁。32例患儿共回输CAR-T细胞40次,回输中位CAR-T细胞总量0.9×10^(7)/kg(患儿体重)。结果显示,2例患儿在评估前死亡,其余30例患儿3、6、9个月RFS分别为(96.3±3.6)%、(81.4±8.6)%和(65.3±12.5)%;3、6、9个月OS均为100%,12个月OS(94.7±5.1)%,24个月OS(76±12.8)%。回输前骨髓肿瘤负荷≥36%、CAR-T细胞回输2周内铁蛋白峰值≥2500 ng/ml与复发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CAR-T治疗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26例在CAR-T细胞回输1周内出现CRS反应,12例出现CRES反应。18例给予托珠单抗静滴,其中12例联合糖皮质激素,CRS反应及CRES反应经治疗后大多1周内缓解。激素使用剂量与患儿持续缓解时间相关,甲泼尼龙累积剂量≥8 mg/kg预后不佳。结论:CAR-T细胞治疗儿童r/r B-ALL有效且安全,CRS及CRES反应经治疗后均可缓解;回输前骨髓肿瘤负荷≥36%、回输后甲泼尼龙累积剂量≥8 mg/kg预后不佳;回输后两周内铁蛋白峰值≥2500 ng/ml与疾病复发相关,且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难治复发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L-2和MCL-1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倩英 魏自秀 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8-921,共4页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没有标准的挽救疗法。作为一种逃避凋亡的方法,癌细胞通常会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近年来,含维奈克拉(VEN)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VEN的普遍使用带来了新的耐药挑战,而MCL-1和/或BCL-XL高表达是VEN耐药的主要原因,早期靶向BCL-2/BCL-XL/MCL-1能够延缓或阻止耐药的产生。因此,选择性靶向BCL-2和MCL-1治疗R/RAML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围绕靶向BCL-2和MCL-1用于R/RAML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急性髓系白血病 MCL-1 bCL-2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辉晟 李雨晴 +5 位作者 王雨欣 狐亚磊 闵凯莉 高春记 刘代红 高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 目的:评价DCAG(地西他滨、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R/R 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终点包括疗效,通过总反应率(ORR)和安全性来衡量。次要观察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患者从入组开始随访至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结束(2023年6月1日),以最先发生者为准。结果:纳入64例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64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周期的治疗,26例和5例患者分别完成2个周期和3个周期DCAG方案的治疗。ORR为67.2%[39例完全缓解(CR)/CR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i),4例部分缓解(PR)]。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2.0(1.0-12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23.3和10.6个月。有应答者(CR/CRi/PR)的中位OS为51.7(3.4-100.0)个月,而无应答者的中位OS为8.4(6.1-10.7)个月(P<0.001)。在所有患者中均观察到3-4级的血液学毒性。4例患者在化疗后8周内死于病情快速进展。结论:DCAG方案是治疗R/R AML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急性髓系白血病 D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纳吐单抗治疗成人复发/难治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敏 张亚运 +9 位作者 史琳 刘建新 王春键 王芳 张瑶 李燕 张梅香 胡文青 任汉云 江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 目的:探讨CD19/CD3双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治疗成人难治和复发性Ph阴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10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每治疗周期用药28 d,停14 d。第1个周期的d 1-7 d剂量为9μg/d,如无不良反应,d 8-28剂量为28μg/d。从第2个周期开始,每日剂量均为28μg。观察治疗后白血病缓解情况、生存期(EFS和OS)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9例,4例在1个疗程后获得CR,1例在2个疗程后获CR,总缓解率为55.6%(5/9例),中位EFS为4(1-12)个月,中位OS为6(2-44)个月。10例患者中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血清IL-6、IL-10、IL-17和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发现不同程度升高;2例患者分别因神经毒性和CRS中断治疗1周后恢复用药;1例患者因3级CRS停药并死于热带念珠菌血症。结论:博纳吐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获得较好的缓解率,但缓解期维持时间较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CRS和神经毒性,细胞因子IL-6、IL-10、IL-17和IFN-γ可以作为监测CRS的指标。该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R/R-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纳吐单抗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复发/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前状态对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晶 唐晓文 +10 位作者 崔巍 朱霞明 孙爱宁 仇惠英 金正明 苗瞄 陈锋 马骁 薛胜利 吴小津 吴德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研究所不同缓解状态下行all...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研究所不同缓解状态下行allo-HSCT的52例难治复发ALL患者,其中19例处于未缓解(non-remission,NR)状态,33例达到第2次及以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其中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37例,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14例。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死亡外,其余51例均获得造血重建,NR和≥CR2患者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为10.5%和12.1%(P=1.000)。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为52.6%和57.6%(P=0.730),其中Ⅰ~Ⅱ度为42.1%和33.3%(P=0.527),Ⅲ~Ⅳ度为10.5%和24.3%(P=0.399),慢性GVHD发生率为41.6%和57.9%(P=0.660)。中位随访时间为12(1.8~44.5)个月,26例患者无白血病生存至今。NR与≥CR2患者的预计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白血病生存(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分别为42.6%、45.7%(P=0.740)和46.3%、46.2%(P=0.998),累积复发率为47.0%、34.3%(P=0.42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缓解状态与生存无关,移植后发生慢性GVHD才是影响OS、L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移植前NR患者与≥CR2患者相比,移植预后无统计学差异,提示allo-HSCT挽救性治疗NR状态下难治复发的ALL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缓解状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1例临床治疗分析
9
作者 曾庆曙 任立奋 +2 位作者 杨明珍 夏海龙 蔡学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5期579-580,共2页
报道81例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以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结果。发现长春新硷(VCR)强的松(P)联合中或大剂量氨甲蝶呤加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VP+M-HD-MTX-CFR)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较米托蒽醌、足叶乙... 报道81例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以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结果。发现长春新硷(VCR)强的松(P)联合中或大剂量氨甲蝶呤加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VP+M-HD-MTX-CFR)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较米托蒽醌、足叶乙甙联合阿糖胞苷(NVT+VP16+Ara-c)以及常规一线化疗方案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赵厚力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估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白血病存活率,观察不同部位的髓外病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期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血液学毒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3~71)个月,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11例(73.3%),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为6(2~27)个月;部分缓解3例(20.0%);疾病进展1例(6.7%)。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达93.3%(14/15),随访终点总存活率为80.0%(12/15)。15例患者累计复发率和复发病死率分别为40.0%(6/15)和20.0%(3/15),目前9例(60.0%)患者无病生存。15例患者中,13例(86.7%)发生CRS,其中1~2级7例,3级6例;1例(6.7%)出现可逆性ICANS;15例(100.0%)出现B细胞发育不全;12例(80.0%)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13.3%)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6.7%)出现肾功能异常;4例(26.7%)发生感染。上述不良反应均控制良好。结论: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 髓外复发 CD19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18例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萍 王艳玲 任苏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 联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作者 尚倩雯 张永湛 +5 位作者 陆爱东 贾月萍 左英熹 丁明明 张乐萍 曾慧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9-594,599,共7页
目的探讨减低化疗剂量的改良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3年4月接受改良CLAG方案治疗的R/R-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总体... 目的探讨减低化疗剂量的改良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3年4月接受改良CLAG方案治疗的R/R-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总体反应率(ORR)、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OS)率和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26例患儿中复发17例,其中1例为睾丸白血病复发,3例为骨髓2次复发,余均为骨髓首次复发,难治9例。所有患儿均完成1疗程改良CLAG方案化疗,1例未评估治疗反应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余25例患儿ORR为84.0%(21/25)。复发患儿的ORR为81.3%(13/16),难治患儿的ORR为88.9%(8/9)。细胞遗传学分层为低危的患儿ORR为76.9%(10/13),中高危患儿ORR为91.7%(11/12)。所有患儿64个月的OS率和EFS率分别为69.7%和63.3%,15例治疗有反应并顺利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64个月OS率和EFS率均为92.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0%)和胃肠道反应(100%),其次为感染(57.7%)、转氨酶升高(34.6%)、出血(19.2%),1例患儿因4级颅内出血放弃,其他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减低化疗剂量的改良CLAG方案是儿童R/R-AML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疗效 安全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程拖延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璐 高静 +8 位作者 高伟 刘虎 卢俊 王易 何海龙 肖佩芳 李捷 李建琴 胡绍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CCLG-ALL-2008方案疗程拖延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并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化疗疗程拖延...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采用CCLG-ALL-2008方案疗程拖延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并接受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化疗疗程拖延与复发的关系,并探究导致疗程拖延引起复发的原因,随访至2019年7月。结果:疗程拖延周数对复发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风险率比提示大于4周影响显著。第12周微小残留病阳性(1×10^(-4)≤微小残留病≤1×10^(-2))对复发率的影响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1)。在疗程拖延原因中,单纯骨髓抑制对复发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疗程拖延4周以上、第12周微小残留病阳性和单纯骨髓抑制是影响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CLG-ALL-2008方案 儿童 疗程拖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CA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文静 杨晶晶 +7 位作者 李猛 温亚男 焦一帆 乐凝 刘宇辰 王楠 黄赛 窦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CA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均符合R/R AML诊断标准。采用阿扎胞苷(75 mg/m^(2),d 1-7)、阿糖胞苷(75-100 mg/m^(2),q12h,d 1-5)...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CA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均符合R/R AML诊断标准。采用阿扎胞苷(75 mg/m^(2),d 1-7)、阿糖胞苷(75-100 mg/m^(2),q12h,d 1-5)、阿柔比星(20 mg,d 1、3和5)、西达本胺(30 mg,d 1和4)、维奈克拉(100 mg d 1,200 mg d 2,400 mg d 3-14,与唑类药物联用,减量为100 mg/d)、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直至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治疗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为1疗程后总反应率。结果:自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共入组19例患者,1个疗程后总反应率为81.3%(13/16),完全缓解率为68.8%(11/16),部分缓解率为12.5%(2/16),在11例获得完全缓解(CR/CRi)的患者中,达CRm 8例,未达CRm 3例。截至2023年3月2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11(19-406)d。6个月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为55.7%;1年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6.4%和47.7%。此外,相比于未达CRm组,CRm组患者具有较高的PFS(377 vs 111 d,P=0.046)。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是3-4级骨髓抑制,并发不同程度的感染(n=12)、低钾血症(n=12)、低钙血症(n=10)和肝酶升高(n=8)等,其中3-4级占比为47.4%(9/19)。结论:维奈克拉联合CACAG方案是R/R AML患者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方案,缓解率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联合CAC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相关死亡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韧 孙竞 +7 位作者 毛玉景 赵梦霞 刘启发 周红升 黄芬 宋晓玲 李含 马庆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相关死亡(IRM)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7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相关死亡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内67例... 目的探讨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相关死亡(IRM)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7例接受allo—HSCT的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相关死亡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内67例死亡。5年总生存率为(35.2±5.3)%,无病生存率为(30.8±5.6)%。28.3%(36/127)患者发生感染相关死亡。Ⅱ~Ⅳ。aGVHD(P=0.049,OR=3.017)和移植后IFI(P=0.032,OR=3.223)是IR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作为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对于标危患者,在难治复发患者中占更高的比例。更多的关注严重GVHD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力度是目前减少IRM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相关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E强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善东 宋立孝 +5 位作者 邓媛 陈月 张欣 丁邦和 王春玲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684,共8页
目的:观察CLAE强烈化疗方案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leukemia,R/R A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LAE方案[克拉屈滨5 mg/(m^(2)·d),d 1-5;阿糖胞苷1.5 g/(m^(2)... 目的:观察CLAE强烈化疗方案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leukemia,R/R A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LAE方案[克拉屈滨5 mg/(m^(2)·d),d 1-5;阿糖胞苷1.5 g/(m^(2)·d),d 1-5;依托泊苷100 mg/(m^(2)·d),d 3-5]序贯allo-HSCT治疗3例R/R AL患者。3例患者在复发难治状态接受CLAE化疗后行骨髓穿刺判断骨髓增生程度,间歇3-5 d后,序贯allo-HSCT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30mg/(m^(2)·d),d-7至d-3;白消安注射液0.8 mg/kg q6h,d-6至d-3或d-5至d-2。若骨髓增生低下,原始细胞小于10%,应用3 d白消安注射液;若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大于10%,应用4 d白消安注射液],采用环孢素、麦考酚吗乙酯、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3例患者移植后规律监测微小残留病与骨髓嵌合状态,并于移植后3个月应用去甲基化药物或达沙替尼预防复发。结果:2例患者为t(11;19)易位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均在诱导缓解后半年内复发,分别接受CLAE方案强烈化疗序贯单倍体与非血缘供者allo-HSCT,移植后半年再次复发,采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干扰素、白介素-2等方法再次获得缓解,移植后无病生存2年。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淋变,伴有ABL1激酶区T315I、E255K突变及附加染色体异常,经诱导化疗获得形态学缓解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微小残留病阳性状态下采用CLAE方案强烈化疗序贯同胞全相合allo-HSCT,移植后3个月再次复发,采用CAR-T治疗后获得缓解,并发严重细胞因子反应综合征(CRS)与GVHD,于移植后5个月死亡。结论:CLAE方案序贯allo-HSCT可以延长R/R AL患者的总生存期,可能是R/R AL患者挽救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E方案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娄典 刘利 +3 位作者 严学倩 谷芳娜 张阳萍 秦炜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7-1585,共9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0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者总体生存(...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80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者总体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及移植相关死亡(TRM)率,并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8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3年OS、DFS率分别为(48.8±6.3)%和(40.8±6.7)%,3年累积复发率为33.8%(95%CI:0.254-0.449),3年累积TRM率为15.0%(95%CI:0.114-0.1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未达完全缓解、合并DNMT3A R882突变和移植后合并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影响患者OS和DFS的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DNMT3A R882突变和移植后合并II-IV度aGVHD是影响患者OS(HR=0.253,95%CI:0.092-0.695,P=0.008;HR=5.681,95%CI:2.101-15.361,P=0.001)和DFS(HR=0.200,95%CI:0.071-0.569,P=0.003;HR=7.117,95%CI:2.556-19.81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胞遗传学高危组患者的复发风险为71.4%(95%CI:0.610-0.836),较中危组患者的23.3%(95%CI:0.147-0.370)和低危组患者的23.5%(95%CI:0.127-0.437)明显增加(P=0.006)。结论:Allo-HSCT是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的有效手段,合并DNMT3A R882突变和移植后合并II-IV度aGVHD是影响难治/复发AML患者移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治疗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靖彧 朱成英 +5 位作者 张琪 牛建花 杨华 刘世研 朱海燕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5-125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对该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8月5例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分析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 本研究旨在分析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对该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8月5例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分析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初诊时伴随症状、外周血和骨髓特点等;同时分析地西他滨联合改良的CAG方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5例患者中复发2例,难治合并复发3例,初治时白细胞中位数12.55(7.8-66.55)×109/L、血小板中位数44(20-72)×109/L,血红蛋白中位数110(77-128)g/L、乳酸脱氢酶中位数312.9(123.6-877.8)μ/L。治疗结果表明:经过1个疗程地西他滨联合改良的CAG方案治疗后4例完全缓解,1例未缓解,总缓解率为80%;治疗的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1例未缓解经FLAG方案治疗后在移植动员过程中突发心衰死亡。结论:初步结果表明AML1-ETO阳性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经本方案治疗后,其缓解率比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改良的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朱成英 刘世研 +5 位作者 牛建花 张琪 杨华 朱海燕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的C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 L)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3年1月至7月收治的10例复发、难治AM L,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的CAG方案对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 L)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13年1月至7月收治的10例复发、难治AM L,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7∶3,中位年龄45(17-61)岁。结果:10例患者经过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治疗后7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总缓解率80%(8/10)。白细胞数恢复中位时间18.5(5-28)d,血小板水平恢复中位时间19(12-29)d。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10例治疗中未出现新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由于化疗原发肺部感染加重死亡。结论:地西他滨结合改良CAG治疗复发、难治AML具有高缓解率,低副反应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改良CAG 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利军 丁洁 +4 位作者 朱成英 杨华 王红新 靖彧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FLAG治疗方案对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及患者预后,探讨患者的治疗选择及治疗时机。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38名初治诱导失效及难治/反复AML...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FLAG治疗方案对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及患者预后,探讨患者的治疗选择及治疗时机。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38名初治诱导失效及难治/反复A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0.5(13-69)岁,根据疾病状态分为初次诱导失败组、再次诱导失败组、早期复发组、晚期复发组;根据危险分层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中等和预后不良组。结果:22例达CR(complete remission),5例达PR(partial remission),CR率为57.9%,总有效率OR(overall response)为71.1%。初次诱导失败组的CR率(12/16,75%)高于再次诱导失败组(3/7,42.9%)和晚期复发组(6/12,50%),预后较好组和预后中等组的CR率(5/8,62.5%,16/26,61.5%)高于预后不良组(1/4,25%)。危险分层与CR有关(P=0.03)[OR 25.9,(95%CI 1.2-545.4)],预后中等是CR的有利因素。在22例CR患者中,12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6例存活,另10例以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其它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总生存期为25月。单因素分析FLAG方案治疗反应与生存相关[HR=0.246,CR vs NR(95%CI 0.07-0.79)],(P=0.03),CR组和PR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和48%。预后良好、预后中等和预后不良组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73%、52%和36%(P=0.17);初次诱导失败组和再次诱导失败组18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和32%(P=0.19)。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疗效确切,通过化疗获得缓解的患者可进一步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其它方案以巩固化疗效果和延长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AG方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