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的传热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鄢瑛 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22,共6页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未配有和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时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的变化;结合人体产热...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未配有和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时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的变化;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发现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建模计算分析表明,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的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相变材料 制冷背心 生理评价 隔绝式防护服 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着隔绝式防护服时身体冷却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毕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8-941,共4页
研究自然冷却法、水喷雾冷却法、手臂浸泡冷却法和储冷块冷却法的冷却效果,比较消防员在常温下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间歇作业后采用不同冷却方法时人体核心温度、加权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以及全身温度感觉评分等级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 研究自然冷却法、水喷雾冷却法、手臂浸泡冷却法和储冷块冷却法的冷却效果,比较消防员在常温下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间歇作业后采用不同冷却方法时人体核心温度、加权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以及全身温度感觉评分等级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方法均能降低人体皮肤温度及核心温度,减轻消防员的热应激,提高主观舒适度。其中手臂浸泡冷却法冷却效果最好,储冷块冷却法和水喷雾冷却法冷却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热应激 隔绝式防护服 身体冷却 核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李可欣 严庆帅 +4 位作者 戴红芳 徐文俊 刘丽芳 徐广标 沈华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当前全球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生化威胁日益严重,国内对于防护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此背景,文章介绍了传统和新型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的常用材料,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化学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相关工艺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 当前全球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生化威胁日益严重,国内对于防护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此背景,文章介绍了传统和新型隔绝式化学防护服的常用材料,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化学防护服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相关工艺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当前隔绝式化学防护服存在的缺陷及相关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绝化学防护 防护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烟硝酸防护服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丛继信 张光友 +4 位作者 陈培让 曹晔 陆宁 陆振光 王月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复合氟橡胶为主体材料、527锦丝绸为骨架织物、活性SiO2为填充剂,采用双面涂底胶单面压延贴胶工艺,研制了一种连体式形式结构的隔绝式防护服,耐红烟硝酸“液气”透过时间不小于150min,可用于红烟硝酸作业人员的皮肤防护。
关键词 隔绝式防护服 红烟硝酸 防护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