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隔离度的三陷波UWB-MIMO天线设计
1
作者 南敬昌 苏东蕊 +2 位作者 高明明 潘俊汝 王艺扉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5-8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三陷波超宽带(UWB)—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整体尺寸为23 mm×31 mm×1.6 mm。通过对辐射贴片底部两侧进行倒“W”型切角和窄化馈线,实现了UWB;将接地板改进为阶梯“T”型去偶结构,并开半圆形凹槽,... 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三陷波超宽带(UWB)—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整体尺寸为23 mm×31 mm×1.6 mm。通过对辐射贴片底部两侧进行倒“W”型切角和窄化馈线,实现了UWB;将接地板改进为阶梯“T”型去偶结构,并开半圆形凹槽,实现了较高隔离度;在馈线上刻蚀类“回”字型缝隙、在辐射贴片上刻蚀“U”型缝隙以及在右侧加载类“U”型寄生枝节,实现了WLAN(5.15-5.85 GHz)、X波段(7.25-7.75 GHz)和国际电信联盟(ITU)(8.01-8.5 GHz)3个频段的陷波。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频段为3.09-12 GHz(相对带宽达到118%),隔离度小于-21.55 dB,包络相关系数(ECC)小于0.01,辐射效率高,辐射特性良好,设计的天线可以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 三陷波 隔离 类“U”型枝节 半圆形凹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时空序列相似度算法的高压隔离开关合闸状态识别
2
作者 彭诗怡 廖昊爽 +4 位作者 刘源 欧阳文华 李长东 阮江军 何松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针对GIS隔离开关合闸过程中驱动电机功率曲线的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时空序列相似度算法(MGSSA)的状态识别方法。该算法引入时间与空间双维粒度调节机制,通过调整匹配权重与间隙罚分,实现对功率曲线局部异常与全局趋势的同... 针对GIS隔离开关合闸过程中驱动电机功率曲线的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时空序列相似度算法(MGSSA)的状态识别方法。该算法引入时间与空间双维粒度调节机制,通过调整匹配权重与间隙罚分,实现对功率曲线局部异常与全局趋势的同步感知。在实验平台中采集合闸正常与不到位2类功率数据,结合MGSSA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功率末段异常、识别接触不良等故障方面具有较高准确率和良好鲁棒性。与传统时序比对算法相比,MGSSA在处理高噪声、非平稳序列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可用于隔离开关合闸状态的在线识别与故障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隔离开关 多粒时空序列相似算法 功率曲线 调整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超宽带高隔离度MIMO二阻带槽天线设计
3
作者 王庆祥 任永立 杜成珠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超宽带(UWB)天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2端口的MIMO二阻带UWB槽天线。该天线由2个单元槽天线组成,通过栅格形隔离枝节连接两单元天线的地板,使天线具有高隔离度;并在天线辐射贴片上刻蚀2个C型槽,使天线产生2个阻带,这2... 超宽带(UWB)天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2端口的MIMO二阻带UWB槽天线。该天线由2个单元槽天线组成,通过栅格形隔离枝节连接两单元天线的地板,使天线具有高隔离度;并在天线辐射贴片上刻蚀2个C型槽,使天线产生2个阻带,这2个阻带可以避免无线局域网(WLAN)和X波段的窄带系统信号的干扰。该天线的实测工作带宽为2.8~10.3 GHz,阻带为5.3~6.3 GHz和7.5~8.8 GHz,实测隔离度在工作范围内均大于21 dB;天线的最高增益为6.9 dB。天线的尺寸为30 mm×56 mm×0.8 mm。该天线适用于UWB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天线 超宽带 多输入多输出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电隔离度Ka波段上变频SIP模块
4
作者 邓学群 王彤 程广智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42-1047,共6页
针对传统变频组件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高集成、高电隔离度的Ka波段上变频系统级封装(SIP)模块。该模块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采用扇形枝节电源滤波电路并进行层间走线,既减小了电... 针对传统变频组件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高集成、高电隔离度的Ka波段上变频系统级封装(SIP)模块。该模块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基板,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采用扇形枝节电源滤波电路并进行层间走线,既减小了电路面积,又满足了高电隔离度。测试结果表明,在中频为3.8 GHz±200 MHz、输出频率为27.5~31 GHz时,增益≥21 dB,频带内任意400 MHz范围内增益平坦度小于1 dB,1 dB压缩点输出功率≥14.5 dBm,杂散抑制优于60 dBc,隔离度优化了25 dB以上。该SIP模块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卫星互联网终端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系统级封装(SIP) 上变频 高电隔离 高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的隔离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业辉 闫钧华 +1 位作者 张超 刘剑峰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伴随激光通信组网和轻量化的需求以及收发一体化模式的普遍应用,实现光学天线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高效隔离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对同轴天线与离轴天线的隔离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分别设计了1550 nm波段的同轴天线和离轴... 伴随激光通信组网和轻量化的需求以及收发一体化模式的普遍应用,实现光学天线发射和接收之间的高效隔离至关重要,为此文章对同轴天线与离轴天线的隔离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分别设计了1550 nm波段的同轴天线和离轴两反式天线,视场角为±1.5 mrad,接近衍射极限;再根据杂散光散射模型,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光线追迹,模拟出隔离度;然后分别研究了在同轴天线次镜中心放置遮拦来规避开孔风险,以及在离轴天线中调整离轴量和曲率半径的方法,使同轴和离轴天线的隔离度分别提升至−69 dB和−89 dB。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光学天线的隔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隔离 杂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式导引头隔离度模型在线辨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博文 马泽远 +1 位作者 鲁天宇 夏群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95-3604,共10页
针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模型在线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导引头隔离度模型辨识方法,实现对不同干扰力矩以及天线罩误差等干扰参数影响下产生的隔离度模型高效辨识。首先,建立平台导引头模型,推导出隔离度传递函数,并搭建基... 针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模型在线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导引头隔离度模型辨识方法,实现对不同干扰力矩以及天线罩误差等干扰参数影响下产生的隔离度模型高效辨识。首先,建立平台导引头模型,推导出隔离度传递函数,并搭建基于隔离度寄生回路的制导回路平台,获取弹体扰动下的视线角速率信息作为训练和测试数据。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视线角速率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降维。最后,经分类输出模型诊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法对隔离度模型识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9.7%,相较于传统方法提高了模型辨识准确率和快速在线辨识能力,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导引头 隔离 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螺旋线实现高隔离度的车载多频宽带MIMO天线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振坤 林福民 张华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为解决车载天线工作带宽窄和MIMO天线低频段隔离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多频宽带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其工作频段为824~960 MHz和1710~6000 MHz,可覆盖民用移动通信的2G/3G/4G/5G和无线局域网/车联网等频段。单极子天... 为解决车载天线工作带宽窄和MIMO天线低频段隔离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多频宽带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其工作频段为824~960 MHz和1710~6000 MHz,可覆盖民用移动通信的2G/3G/4G/5G和无线局域网/车联网等频段。单极子天线单元采用弯曲、开槽等诸多技术实现多频宽带,还通过添加接地枝节来降低天线高度和提高物理稳定性;在MIMO天线设计上采用螺旋线来提高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段内的反射系数小于-10 dB,隔离度小于-20 dB,低频段增益和辐射效率略低,中高频段的增益均大于4 dBi,最高达到7 dBi,效率均高于70%,最高可以达到96%。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研制的天线可满足车载天线对多频段通信和高隔离度MIMO天线的技术要求,其结构和尺寸专为安装于汽车内部中控台背面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天线 多频段天线 宽带天线 单极子天线 MIMO天线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冬笋探测的高隔离度和高灵敏度天线设计
8
作者 周凯琪 余铖 +5 位作者 袁彪 吕艳 倪益华 倪忠进 严雪纯 赵鹏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05-2616,共12页
为满足微波法冬笋探测的高灵敏度与低成本需求,设计一种加载扼流槽的背腔收发天线,该天线采用蝶形偶极子天线作为辐射单元,通过使用四面折叠的金属屏蔽盒围绕辐射单元与馈电结构耦合实现天线的定向辐射并提高增益,同时在双天线单元之间... 为满足微波法冬笋探测的高灵敏度与低成本需求,设计一种加载扼流槽的背腔收发天线,该天线采用蝶形偶极子天线作为辐射单元,通过使用四面折叠的金属屏蔽盒围绕辐射单元与馈电结构耦合实现天线的定向辐射并提高增益,同时在双天线单元之间加载扼流槽,改善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借助电磁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了设计,并进行实物加工与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回波损耗S_(11)<-10 dB时,天线的工作频率为0.94~1.49 GHz,绝对带宽达到0.55 GHz,相对带宽为45%,工作频段内增益为6.40~10.80 dBi,收发隔离度最高达到-51.6 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较贴合,天线在各方面性能良好。在土壤中测试该天线对冬笋的探测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天线可以较好地分辨出有无冬笋的信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笋 探测 收发天线 微波法 灵敏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安全度理论的采场隔离矿柱厚度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成哲 纪帅杰 张殿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58,163,共5页
为了研究西北某铜锌矿开采由崩落法向充填法过渡时采场预留隔离矿柱厚度对开采作业的影响,根据矿区开采现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设计6种隔离矿柱厚度方案,通过3Dmine-Rhinocero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引入安全系数概念与单元安全度理论,运用... 为了研究西北某铜锌矿开采由崩落法向充填法过渡时采场预留隔离矿柱厚度对开采作业的影响,根据矿区开采现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设计6种隔离矿柱厚度方案,通过3Dmine-Rhinocero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引入安全系数概念与单元安全度理论,运用FLAC^(3D)对上部中段采空区未充填条件下210 m中段3个连续矿房间隔开采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矿山开采后隔离矿柱的顶板沉降位移、安全系数以及单元安全度变化。结果表明,当隔离矿柱厚度大于12 m时,能够满足过渡阶段采场留设层的稳定性要求。因此,建议留设厚度不小于12 m的隔离矿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矿柱 安全系数 单元安全 沉降位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开关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
10
作者 李虹 梁一迪 +2 位作者 尹成东 郑琼林 张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5-1427,共13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 随着新能源发电、电气化交通等领域的兴起,电能变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要更多的隔离型直流变换器(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解决基于人工经验生成拓扑的偶然性和无法进行拓扑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顶点素数度的两开关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自生成方法。提出双顶点对变压器模型,利用图论将电路转换为图;将构成电路的元器件的数量和种类作为输入条件,利用所提的拓扑自生成方法遍历生成具有给定元器件的所有可用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以隔离型T^(1)S^(2)D^(2)L^(1)C^(1)DC-DC变换器为例,即变换器电路由1个变压器、2个开关管、2个二极管、1个电感、1个电容、1个输入直流源和1个输出直流源组成,可一次生成87种可用正激变换器和97种反激变换器拓扑,以正激变换器为例,根据电压增益可分为25种升压正激变换器、24种降压正激变换器、32种升降压正激变换器和6种等压正激变换器。所提方法实现了基于计算机编程快速、量化生成新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拓扑,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拓扑库,为拓扑优化选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DC-DC变换器 两开关 拓扑 自生成 顶点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宽带耦合抑制结构提高天线端口互隔离度的方法
11
作者 黄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6-1523,共8页
由于通信任务的多样化需求,同一系统中会集成多个不同频段的天线.相邻天线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导致天线端口的互隔离度下降.为提高双频段天线端口之间的互隔离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加载于低频单元上的平面、宽带耦合抑制结构(Planar/Wide... 由于通信任务的多样化需求,同一系统中会集成多个不同频段的天线.相邻天线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导致天线端口的互隔离度下降.为提高双频段天线端口之间的互隔离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加载于低频单元上的平面、宽带耦合抑制结构(Planar/Wideband Coupling Suppression Structure,PWCSS),该耦合抑制结构谐振在高频段,可以有效减小低频单元在高频段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使低频单元辐射的高频能量被吸收,进而提升两天线单元在高频段的端口互隔离度.本文提出的PWCSS有以下优点:不会给低频单元带来额外的增益损失、不会对天线原有辐射方向图产生影响;不需要分层加工,成本低,集成度高;包含不同长度、不同位置的开路微带,可以有效地扩展耦合抑制的作用带宽.对天线进行了仿真、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PWCSS可使高频范围内平均互隔离度、最大互隔离度分别提高16.6 dB和30 dB.该耦合抑制方法可用于基站、探测、雷达等多天线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化天线 双频天线 隔离 平面宽带耦合抑制结构 天线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研究
12
作者 王栋 陈代尧 +2 位作者 卢朝保 谭荣 黄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针对传统微波光子应用平衡光电探测器体积大、集成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混合集成封装技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通过集成多个平衡光电二极管芯片及其偏置与匹配电路,实现了4个独立通道的平衡光电探测功能,每... 针对传统微波光子应用平衡光电探测器体积大、集成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混合集成封装技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通过集成多个平衡光电二极管芯片及其偏置与匹配电路,实现了4个独立通道的平衡光电探测功能,每个通道平均体积仅为588 mm3。此外,搭建了测试系统,对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各个通道的响应度大于0.9 A/W,3 dB带宽约为12 GHz,带宽范围内的通道一致性优于±0.43 dB,共模抑制比大于30 dB,通道隔离度在50 dBc以上,在10 GHz处的饱和输入光功率大于8.4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 小型化 隔离 光电混合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冯泽涛 夏岩 +3 位作者 杨铠 陈仁钊 李珂 石进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5-633,共9页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由3个采用Heric拓扑的单相逆变器组成,每相均可独立运行。为解决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离网运行时,由于三相所带负载不对称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改进下...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由3个采用Heric拓扑的单相逆变器组成,每相均可独立运行。为解决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离网运行时,由于三相所带负载不对称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将传统的有功-频率(P-f)下垂曲线替换为神经网络激活函数反平方根曲线(ISRU),寻找有功中间相P_(mid)和无功中间相Q_(mid)以改进有功-频率(P-f)和无功-电压(Q-U)下垂曲线,从而得到三相平衡参考电压,同时引入电压幅值补偿环节进一步确保输出电压的对称性。在Matlab/Simulink以及StarSim HIL半实物平台中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同时能有效减小输出电压的不平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不平衡负载 隔离 组合式三相逆变器 电压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隔离度相位滞后对寄生回路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杜运理 夏群利 祁载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分析隔离度对制导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概念,在考虑隔离度相位滞后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对寄生回路无量纲化并采用劳斯稳定判据计算得到了寄生回路负反馈和正反馈时的稳定域,在复... 为了分析隔离度对制导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概念,在考虑隔离度相位滞后的基础上,建立了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对寄生回路无量纲化并采用劳斯稳定判据计算得到了寄生回路负反馈和正反馈时的稳定域,在复频域分析了不同隔离度滞后角对寄生回路稳定域的影响。仿真证明相位滞后角的增大会降低系统的稳定域,但稳定域最小点不是出现在-180°相位滞后,而是出现在大约-140°时。所得结论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初步方案确定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导引头隔离 隔离寄生回路 稳定性 隔离相位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伺服系统隔离度与测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华征 范大鹏 +1 位作者 马东玺 周晓尧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93-1998,共6页
角扰动隔离是导引头的一个重要功能,通常用隔离度来评价导引头的扰动隔离性能。为了实现对导引头隔离度的快速测试,本文分析了导引头直接稳定和间接稳定的扰动隔离原理,建立了导引头的隔离度模型,最后通过分析导引头的稳定回路结构,提... 角扰动隔离是导引头的一个重要功能,通常用隔离度来评价导引头的扰动隔离性能。为了实现对导引头隔离度的快速测试,本文分析了导引头直接稳定和间接稳定的扰动隔离原理,建立了导引头的隔离度模型,最后通过分析导引头的稳定回路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导引头伺服系统调试阶段的,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隔离度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稳定回路中施加干扰信号实现隔离度的快速测试,不需要使用飞行仿真转台模拟载体运动。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具有系统组成简单、测试速度快的特点。采用该方法对某红外成像导引头稳定回路进行了隔离度测试,测试结果接近于传统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其误差<2dB,表明使用该方法测量导引头或其他动载体光电平台的隔离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伺服系统 扰动隔离 隔离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N技术的配电通信网隔离度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薛金 余江 +2 位作者 常俊 施继红 练柱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0-65,共6页
针对PTN技术构建的智能配电通信网的隔离度的大小,提出了一种数学评估模型来评估智能配电通信网隔离效果。结合互信息的特征,利用事件X受到事件Y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率频率来评估信道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互信息的大小来反映隔离度。并在OP... 针对PTN技术构建的智能配电通信网的隔离度的大小,提出了一种数学评估模型来评估智能配电通信网隔离效果。结合互信息的特征,利用事件X受到事件Y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率频率来评估信道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互信息的大小来反映隔离度。并在OPNET上对南方电网云南分公司的实验网络架构图进行仿真统计,利用此方法比较了PTN技术和二层交换机技术各自组网的隔离效果。实验的统计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估计隔离度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评估网络隔离提供了一种可量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可量化 互信息 PTN OP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导引头隔离度对导弹制导系统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韬 林德福 王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4-1241,共8页
弹簧力矩和阻尼力矩是平台导引头产生隔离度问题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平台导引头隔离度对导弹制导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包含隔离度寄生回路的制导系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隔离度与制导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在雷达导引头典型噪声输入... 弹簧力矩和阻尼力矩是平台导引头产生隔离度问题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平台导引头隔离度对导弹制导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包含隔离度寄生回路的制导系统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隔离度与制导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在雷达导引头典型噪声输入条件下,仿真得出了不同隔离度时对应的导弹脱靶量.结果表明:制导系统主要参数的变化会引起隔离度寄生回路稳定域的变化;弹簧力矩引起的隔离度越大,随着弹目距离接近制导系统越早发散,而阻尼力矩引起的隔离度变大时,制导系统发散时间推迟;导引头噪声输入下弹簧力矩引起的隔离度越大,脱靶量越大,阻尼力矩引起的隔离度越大,而脱靶量则变小.所得结论可以为导弹总体设计以及导引头相关指标论证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力矩 阻尼力矩 平台导引头隔离 隔离寄生回路 制导系统稳定性 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嘉鑫 林德福 +1 位作者 祁载康 程振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4-1129,共6页
针对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问题,分析了造成隔离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量纲一化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利用伴随函数法研究了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导... 针对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问题,分析了造成隔离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建立了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量纲一化分析了隔离度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利用伴随函数法研究了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引头的不完全解耦和测角误差是产生隔离度问题的主要原因;相比负反馈,正反馈时寄生回路的稳定性对隔离度更敏感,临界失稳频率更接近控制系统频率;隔离度寄生回路将改变比例导引制导系统的性能参数,影响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捷联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隔离 比例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导引头隔离度模型辨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宋韬 林德福 祁载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580,共6页
通过对隔离度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基于惯性基准和基于弹体基准的隔离度模型之间的区别.在基于惯性基准的隔离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干扰力矩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的影响,并设计滞后校正降低了干扰力矩引起的隔离度.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隔离度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基于惯性基准和基于弹体基准的隔离度模型之间的区别.在基于惯性基准的隔离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干扰力矩对平台导引头隔离度的影响,并设计滞后校正降低了干扰力矩引起的隔离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弹体基准的隔离度模型相比,基于惯性基准的隔离度模型对隔离度产生机理的描述更为合理;在导引头稳定回路上增加滞后校正可以有效降低干扰力矩引起的隔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模型 弹簧力矩 阻尼力矩 滞后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高隔离度SPDT开关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晨新 麻来宣 +1 位作者 梁建刚 龙戈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5-328,共4页
采用多个P IN管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串/并联结构的宽带高隔离度微带单刀双掷(s ing le po le doub le throw,SPDT)开关.首先建立了所用型号的P IN管开路、短路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借助于CAD软件Serenade进行了电路仿真和参数优化,得到了很... 采用多个P IN管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串/并联结构的宽带高隔离度微带单刀双掷(s ing le po le doub le throw,SPDT)开关.首先建立了所用型号的P IN管开路、短路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借助于CAD软件Serenade进行了电路仿真和参数优化,得到了很好的仿真结果;最后设计出电路制版图并制作了经济实用的微带开关,经过实验测量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单刀双掷开关 插损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