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并网附加成本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的模拟仿真 被引量:10
1
作者 柴大鹏 史慧 +1 位作者 薛松 曾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693,共7页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电的经济性,因此,研究风力发电并网附加成本与其影响因素,找到降低风力发电成本的途径,对于促进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电力系统运行的角度,以电网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资源储量...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电的经济性,因此,研究风力发电并网附加成本与其影响因素,找到降低风力发电成本的途径,对于促进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电力系统运行的角度,以电网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资源储量、电力电量平衡、备用容量和水电调度为约束,构建了研究风电附加成本的确定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情景树来描述风力发电的特殊性,建立随机性模型。运用CPLEX求解器辅以算例仿真了规划期内不同能源政策对各类型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及风电并网附加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确定性模型,在研究含风电的电力系统时,随机性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并网附加成本 确定性模型 随机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模型随机性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志浩 徐浩军 孟捷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3-455,共3页
通过系统辨识求取驾驶员频率特性,对已知结构的驾驶员模型,采用模型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法计算驾驶员操纵行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驾驶员操纵行为参数随机性存在的规律。提出了基于对数正态分布与截尾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建模方法... 通过系统辨识求取驾驶员频率特性,对已知结构的驾驶员模型,采用模型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法计算驾驶员操纵行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驾驶员操纵行为参数随机性存在的规律。提出了基于对数正态分布与截尾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建模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推导出了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与截尾正态分布随机数的产生方法,并对随机驾驶员模型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模型 概率分布 随机 驾驶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步行力随机性的单人步行力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建伟 陈莹 +1 位作者 潘宁 夏荣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7-410,共4页
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步行力模型是最为常用的单人步行力模型,但是该模型忽略了人实际行走过程中的随机性,往往导致较为保守的计算结果;ivanovic提出的时域随机性模型过于繁琐,不便于应用。本文在ivanovi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 傅里叶级数形式的步行力模型是最为常用的单人步行力模型,但是该模型忽略了人实际行走过程中的随机性,往往导致较为保守的计算结果;ivanovic提出的时域随机性模型过于繁琐,不便于应用。本文在ivanovi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单人步行力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实际步行力的非周期性、又可以直接用于时程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步行力模型 傅里叶级数模型 Zivanovic模型 随机性模型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的伤病员后送运力预计及优化配置仿真模型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秦超 陈国良 +1 位作者 方影 陆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设计仿真模型用于大批伤病员后送动力预计及配置优化。方法:分析了目前运力预计方法的不足,引入运筹学中的选址问题,选用应用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解决后送运力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分析探讨了伤病员后送中的若干不确定因素,包括后送... 目的:设计仿真模型用于大批伤病员后送动力预计及配置优化。方法:分析了目前运力预计方法的不足,引入运筹学中的选址问题,选用应用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解决后送运力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分析探讨了伤病员后送中的若干不确定因素,包括后送工具的可获得性、后送工具的容量及速度、有效工作时间。根据这些随机变量的特征,确定相应的理论概率分布。结果:按照蒙特卡罗仿真的原理,以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为基础,用随机数模拟上述不确定因素,形成后送运力优化配置的仿真模型。结论:本模型可作为今后开发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基础,并供各级卫勤机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病员后送 运力预计 优化 系统仿真 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电力消费和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建军 李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8-632,共5页
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的电能,其消费使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因此,电力消费强度和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是电力工业低碳之路需要考虑的... 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的电能,其消费使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因此,电力消费强度和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是电力工业低碳之路需要考虑的问题。利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RIPAT),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测算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碳排放影响系数。研究发现,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比值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碳排放总量1.207%、0.901%以及?1.188%的变化,因此,在未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国民经济保持7%以上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应该从技术因素入手,通过提高电能占使用能源的比率、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碳排放 电力消费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性存储模型在水量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春 王振 +1 位作者 高祀敏 王延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5期128-130,共3页
为了节约用水,减少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将连续型的随机性存储模型应用到水量调度中,对水库水量的存储进行优化,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结果表明:此模型在水量调度中的应用是适合的,通过计算得到调水量Q值并加... 为了节约用水,减少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将连续型的随机性存储模型应用到水量调度中,对水库水量的存储进行优化,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结果表明:此模型在水量调度中的应用是适合的,通过计算得到调水量Q值并加以限定,使水量损失的期望值最小。该研究可为水库的水量调度、生产性企业存储水量、各用水户用水分配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存储模型 水资源 调度 有效利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荷载随机性的人行桥人致振动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红利 陈政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31,共10页
随着人行桥大跨轻柔化的发展趋势,行人动力荷载逐渐攀升为人行桥设计中的控制荷载.然而,受行人荷载随机性的影响,如何计算人行桥的人致振动响应却成为桥梁工程设计人员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了建立准确实用的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计算方法,首... 随着人行桥大跨轻柔化的发展趋势,行人动力荷载逐渐攀升为人行桥设计中的控制荷载.然而,受行人荷载随机性的影响,如何计算人行桥的人致振动响应却成为桥梁工程设计人员最为棘手的问题.为了建立准确实用的人行桥人致振动响应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了改进后的基于瞬时步行参数的行人步行力随机性时域模型,并通过实测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模型中包括个体间差异性以及个体内部变异性在内的行人步行参数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行人流步行过程模态力的集成,建立了行人作用下的人行桥人致振动的模态叠加分析法.本文以43#人行桥为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人致振动试验数据以及现有各国人行桥设计规范进行了综合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考虑随机性后的人行桥人致振动时域分析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人致振动 模态叠加分析法 随机性行人步行力模型 行人步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建明 刘明柱 +1 位作者 刘方圆 丁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31-18134,共4页
把地下水动态模型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并列举了目前较常运用的几种理论方法,然后简要介绍各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原理、优缺点和应用领域等。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 确定性模型 随机性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溢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若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外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外溢性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 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兴波 李俊 +2 位作者 李雁冰 魏祥 黄晓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74,184,共10页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法等多种涌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当前涌水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结果表明:解析公式法应用简单,但结果偏差较大;经验公式法源于工程案例总结,适用于相似条件下隧道涌水量预测;数值法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可以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涌水量预测,但对勘察设计阶段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提出更高的要求;随机性数学模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其他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同位素分析法等手段,通过科学分析来识别并判断地下水量及其流动通道的地质特征,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详尽的地下勘探结果作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量预测 经验公式预测 解析公式预测 数值法预测 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 复杂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种群存活力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昊 李松岗 潘文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6-761,共6页
以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多年研究的资料 ,建立了一个机理性的随机模型 ,并用此模型对秦岭大熊猫种群进行了种群动态的模拟。分析了该种群的存活力 ,结果显示 :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正的增长潜力 ;在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 ,秦岭大熊猫种群以小... 以对秦岭野生大熊猫多年研究的资料 ,建立了一个机理性的随机模型 ,并用此模型对秦岭大熊猫种群进行了种群动态的模拟。分析了该种群的存活力 ,结果显示 :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正的增长潜力 ;在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 ,秦岭大熊猫种群以小于 5 %的灭绝概率维持 2 0 0年所需的最小种群规模为 2 8~ 30只 ,低于此数值 ,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 ,种群会有较高的灭绝概率 ;在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 ,种群维持需要 5 0~ 6 0只个体 ;在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下 ,每年由种群中减少的个体不应超过种群数量的 1%。结合秦岭目前大熊猫种群的实际数量 ,秦岭的大熊猫种群由于种群统计学随机性而发生灭绝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能够在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 ,并且能够逐步恢复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随机性模型 种群存活力分析 秦岭 种群动态 模拟 种群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筋混凝土码头保护层锈胀开裂计算时长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灵杰 寇新建 +1 位作者 周拥军 蒋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5,共5页
为评估北部湾某在役混凝土码头的耐久性状态,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现场检测结果,通过确定性预测模型和随机性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该混凝土码头的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结果表明,在确定性预测模型中,根据列举的8种模型计算... 为评估北部湾某在役混凝土码头的耐久性状态,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本文基于现场检测结果,通过确定性预测模型和随机性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该混凝土码头的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结果表明,在确定性预测模型中,根据列举的8种模型计算得到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为2.09-22.77a.对于较为恶劣的氯离子侵蚀环境,学者和工程师给出的经验值2-5a是合理的.在随机性预测模型中,本文考虑了裂缝宽度限值的随机性以及腐蚀速率时变特性,计算得到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约为12.7a,该值与确定性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吻合.裂缝宽度限值和腐蚀速率对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的预测有着显著影响.当腐蚀速率从0.5μA/cm^2上升到1.0μA/cm^2时,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减少了14.75%;而当裂缝宽度限值从0.15 mm增加到0.5 mm时,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长则增加了39.13%.研究显示被检测混凝土码头能很好地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 腐蚀发展 随机性模型 确定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岩层隧道区域涌水量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健华 李术才 +2 位作者 李利平 许振浩 石少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0-45,共6页
为预测穿越富水岩层区域隧道的涌水量,依据工程实例提出随机性数学模型和确定性数学模型进行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理论解析公式和数值解等确定性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隧道单位长度涌水量,并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隧道半径、地下水位高度、... 为预测穿越富水岩层区域隧道的涌水量,依据工程实例提出随机性数学模型和确定性数学模型进行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理论解析公式和数值解等确定性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隧道单位长度涌水量,并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隧道半径、地下水位高度、隧道含水层厚度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除佐藤邦明公式外,各影响参数有较强的敏感性。单位长度涌水量随各影响因素的增大而增大,数值解的增长趋势最为显著,佐藤邦明公式的增长趋势最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富水区隧道突涌水灾害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随机性数学模型 确定性数学模型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的不经意传输(英文)
14
作者 黄琼 赵一鸣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5-1025,共11页
针对DeSantis给出的开放问题,提出了公开密钥公开随机性模型下的独立的不经意传输(简称PKPRIOT).首先,给出了IOT的一个非交互式实现,它能够独立地不经意传输多项式条消息.该实现是基于二次剩余假设.由于它受限于多项式次,所以又给出了IO... 针对DeSantis给出的开放问题,提出了公开密钥公开随机性模型下的独立的不经意传输(简称PKPRIOT).首先,给出了IOT的一个非交互式实现,它能够独立地不经意传输多项式条消息.该实现是基于二次剩余假设.由于它受限于多项式次,所以又给出了IOT的另一个非交互式实现,它能够独立地传输任意次消息.但是这个实现要求发送者是诚实的,并且接收者不能独立地选择接收哪条消息.因此给出了第三个交互式的实现.它基于Rivest的BBCS不经意传输,并且比上面两个非交互式实现的效率高得多.这3种实现对于具有无限计算能力的接收者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经意传输 零知识证明 二次剩余假设 公开密钥公开随机性模型 GM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2020—2100年碳排放预测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帆 徐宁 吴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91-9704,共14页
碳排放和减碳经济代价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关于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未来长时间序列碳排放的情景预测具有切实意义。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 碳排放和减碳经济代价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中国政府做出的关于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在此背景下,开展中国未来长时间序列碳排放的情景预测具有切实意义。基于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评估了人口、经济和受教育程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比历史数据并验证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情景的设定和模型参数,预测了5种情景下中国2020年至2100年的碳排放轨迹及经济代价。结果表明:(1)考虑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实现,SSP3情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佳情景,在此情景下,中国有望提前三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2)SSP3情景可使中国年度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处于相对其他四种情景的最低值,但需要付出累积GDP下降5.49%至8.80%的代价;(3)为完成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政府在未来的40年需面对409.36—467.42 Gt的碳中和量;(4)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40.52%至41.39%,2030年碳排放强度将会较2005年水平下降59.64%至60.75%。5种情境中,SSP5情景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最佳情景,可最大程度地超额实现碳排放强度目标。未来,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重要因素影响,中国政府减碳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后疫情时代,考虑到能源供应的减少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碳排放社会成本的上升将为中国创造一个使能源系统脱碳的机遇。中国应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升级产业结构、提倡低碳消费、实施隐含碳战略,以尽快实现碳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承诺 碳排放预测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质不确定性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守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0-210,共11页
近年来,水质数学模拟被用于预测和控制河流有机污染的水平。本文提出三种描述河流水质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即:(a)描述水体污染迁移和污染浓度随机变化的随机性模型;(b)运用模糊集理论,描述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模糊系统模型... 近年来,水质数学模拟被用于预测和控制河流有机污染的水平。本文提出三种描述河流水质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即:(a)描述水体污染迁移和污染浓度随机变化的随机性模型;(b)运用模糊集理论,描述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模糊系统模型;(c)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识别模型参数的灰色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模型 河流水质 模糊集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 数学模拟 随机性模型 模型参数 污染浓度 水体污染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居民用电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振 龚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2-1258,共7页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分析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家庭用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用电具有显著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家庭中增加一名成员将使家庭人均用...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分析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家庭用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用电具有显著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家庭中增加一名成员将使家庭人均用电降低10%~20%,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居民家庭电力消费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同年龄常住人口对居民用电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具有不同的贡献,其中儿童>少年>中年>老年>青年。家庭人均用电受家庭人均支出和制冷度日数的影响,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政府在实际调控过程中应制定一种同时考虑到家庭异质性和居民用电消费习惯的综合措施来控制城市居民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电力消费 年龄结构 家庭规模经济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劣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晏骏 陈党生 +1 位作者 孙忠民 丁凯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98-202,共5页
鉴于硫酸根离子在扩散过程中会与混凝土材料的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在扩散方程中引入关于扩散系数的化学反应劣化效应系数,建立了考虑化学反应因素影响的混凝土硫酸根粒子扩散确定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解决了Fick第二定理在混凝土中的适... 鉴于硫酸根离子在扩散过程中会与混凝土材料的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在扩散方程中引入关于扩散系数的化学反应劣化效应系数,建立了考虑化学反应因素影响的混凝土硫酸根粒子扩散确定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解决了Fick第二定理在混凝土中的适应性问题,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确定性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值。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在其形成之初的微孔洞、微裂缝等初始缺陷具有随机性,采用高斯随机分布来描述初始扩散系数,研究建立了考虑化学反应因素影响的混凝土硫酸根离子扩散随机性理论模型。通过与实验值对比,验证了随机性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根离子扩散系数 化学反应 劣化效应系数 确定性理论模型 随机性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based robust multi-obj 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5-DOF vehicle vibration model subjected to random road profiles 被引量:2
19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Morteza Sarmadi Sina Yousef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Ride and handling are two paramount factors i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Conflicting trends in ride an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propel engineers toward employ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 Ride and handling are two paramount factors i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Conflicting trends in ride and handling characteristics propel engineers toward employ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s capable of providing the best trade-off designs compromising both criteria simultaneously.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only a few of them have used probabilistic approaches considering effects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design. However,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optimum point obtained from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ies may lead to high-risk points instead of optimum ones. In this work, reliability-based robus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5 degree of freedom (5-DOF)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is performed using method of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 (NSGA-II) in conjunction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to obtain best designs considering both comfort and handling. Road profile is modeled as a random function using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which is in better accordance with reality. To accommodate the robust approach, the variance of all objective functions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minimized. Also,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liability criterion, a reliability-based constraint is considered in the optimization. A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has also been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probabilistic study and some other deterministic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In addition,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sign variables on objective functions. To introduce the best trade-off points from the obtained Pareto fronts, TOPSIS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Results show that optimum design point obtained from probabilistic optimization in this work provides better performance while demonstrating very good reliability and robustness. However, other optimum points from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s violate the regarded constraints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optimization vehicle suspension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RIDE handling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被引量:3
20
作者 柯世堂 葛耀君 +2 位作者 赵林 陈少林 Y.Tamur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16-3228,共13页
Traditional gust load factor(GLF)method,inertial wind load(IWL)method and tri-component method(LRC+IWL)canno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so the real combination formula... Traditional gust load factor(GLF)method,inertial wind load(IWL)method and tri-component method(LRC+IWL)canno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so the real combination formulas of fluctuating wind-induced responses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ESWLSs)were derived based on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random vibration theory.The consistent coupled method(CCM)was presented to compensate the coupled term between background and resonant response.Taking the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H=215 m)of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iangxi Province,China,which is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in China,as the example,based on modified equivalent beam-net design method,the aero-elastic model for simultaneous pressure and vibration measurement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 is firstly carried out.Then,combining wind tunnel test and CCM,the effects of self-excited force on the surface pressures and wind-induced responses are discussed,and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background component,resonant component,coupled term between background and resonant response,fluctuating responses,and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are discuss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ind-induced response mechanism must be understood to direct the wind resistant design for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wind-induced responses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aero-elastic model consistent couple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