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振动台试验模态参数识别——以超高层建筑缩尺模型为例
1
作者 张国伟 李建赢 +2 位作者 张宏 秦昌安 杨昕雨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5,共9页
白噪声激励是振动台试验获取模态参数常用的识别方法,但其长时间激励可能对主频较低(如缩尺超高层)的模型造成轻微损伤,间接影响后续地震波工况抗震性能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振动台试验的地震波工况中,基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了模... 白噪声激励是振动台试验获取模态参数常用的识别方法,但其长时间激励可能对主频较低(如缩尺超高层)的模型造成轻微损伤,间接影响后续地震波工况抗震性能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振动台试验的地震波工况中,基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了模型的模态参数,并与对应震级后的白噪声工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7度小震、中震及大震的地震波工况下,随机子空间法能够稳定、有效识别缩尺超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模态参数,为同类模型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随机子空间 超高层缩尺模型 相似关系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滑动轴承运行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澎 张浩 +2 位作者 李欣 肖森 刘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滑动轴承的运行模态参数是其状态监测和早期故障诊断的重要指标,利用随机子空间法识别滑动轴承运行模态参数时,环境噪声和阶数过估计引起的虚假模态会影响真实模态参数的识别。为减少虚假模态的干扰,首先对振动信号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 滑动轴承的运行模态参数是其状态监测和早期故障诊断的重要指标,利用随机子空间法识别滑动轴承运行模态参数时,环境噪声和阶数过估计引起的虚假模态会影响真实模态参数的识别。为减少虚假模态的干扰,首先对振动信号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将预处理后的信号分段并分别进行模态参数识别,通过对比同阶极点获得更清晰的稳定图,最后采用谱聚类算法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选择。通过数值仿真和相关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滑动轴承 随机子空间 降噪 虚假模态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3
作者 罗杰 康杰 +1 位作者 孙嘉宝 曾舒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79,共8页
基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强鲁棒性、高精度的优势,在结构工作模态分析中应用广泛。为保证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新近提出的基于随机子空间(... 基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识别(covariance-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COV)方法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强鲁棒性、高精度的优势,在结构工作模态分析中应用广泛。为保证模态参数识别的准确性,新近提出的基于随机子空间(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的模态参数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可有效估计模态参数的方差,但由于其计算各中间变量时,需显式表示出Jacobian矩阵,导致矩阵运算维度高、计算效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SI-COV的模态参数不确定度高效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振动响应相关函数的方差,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选取合适的奇异值截断阶数,由每阶奇异向量组装出多组Hankel矩阵的扰动。其次,根据一阶矩阵摄动理论,隐式计算SSI-COV算法各中间变量的一阶扰动,最终,由多组模态参数的扰动叠加计算出方差。最后,以桁架结构模型为例,采用所提方法辨识结构模态参数并计算模态参数方差,分析了Hankel矩阵维度及相关函数奇异值截断阶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模态参数方差与蒙特卡洛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结果非常接近,且模态参数不确定度可作为剔除虚假模态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随机子空间 不确定度量化 非白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和最小二乘法的介质损耗角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天云 袁明哲 +1 位作者 蔡国伟 白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33,共6页
介质损耗角是判断高压设备绝缘状况的有效参数之一,而准确地提取基波电压和电流信号是检测介损角的关键。为精确检测介损角,提出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与最小二乘(leastsquare,LS)法的介损角检测... 介质损耗角是判断高压设备绝缘状况的有效参数之一,而准确地提取基波电压和电流信号是检测介损角的关键。为精确检测介损角,提出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与最小二乘(leastsquare,LS)法的介损角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提取基波电压和电流分量,得到基波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从而实现介损角的准确检测。当介损角真实值、电压频率、3次谐波、直流分量、采样频率、采样点数以及白噪声等状态变化时,对SSI-LS法基本无影响;当白噪声的信噪比>25 dB时,其计算结果满足介损角的误差精度;经与谐波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此算法的速度和精度较优。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损角 随机子空间 最小二乘 谐波分析 基波 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应变模态识别的随机子空间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细荣 路新瀛 陈肇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共3页
利用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以应变及应变率为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随机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比拟实验位移模态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方法,建立了实验应变模态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方法。数值仿真表明此算法可以准确辨识结构应变模态。由于此方法... 利用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以应变及应变率为状态变量表示的系统随机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比拟实验位移模态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方法,建立了实验应变模态分析的随机子空间方法。数值仿真表明此算法可以准确辨识结构应变模态。由于此方法仅需要结构输出量,可应用于环境激励下结构应变模态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模态 随机子空间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窗OPTICS算法和DATA-SSI算法的桥梁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
6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罗晓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合理划分,以避免虚假模态和模态遗漏现象的出现;其次通过引入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密度聚类算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最后将所提算法运用于某实际大型斜拉桥主梁结构的频率和模态振型识别过程中。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识别的频率值结果与理论值(MIDAS有限元结果)以及实际值(现场动力特性实测结果)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且识别的模态振型图与理论模态振型图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随机子空间(ssi) 滑窗原理 密度聚类算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子空间法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袁荣湘 江保锋 +4 位作者 赵树华 陈剑锋 方永康 吴路力 黄凯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5,共5页
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低频振荡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文中将随机子空间法应用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通过随机子空间辨识得到系统的状态矩阵,由其特征值可求得信号的频率和阻尼比,再... 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低频振荡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文中将随机子空间法应用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通过随机子空间辨识得到系统的状态矩阵,由其特征值可求得信号的频率和阻尼比,再由最小二乘法可得到各分量的幅值和相角。通过一合成信号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再利用四机两区系统的仿真数据,采用随机子空间法和Prony方法分别进行辨识,结果表明,随机子空间法辨识正确,快速有效,可以应用于低频振荡的在线监测和离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子空间 低频振荡 在线辨识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子空间深度回归方法在紫外光谱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鸿 石光耀 +1 位作者 金莹莹 何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20-3023,共4页
紫外光谱法进行TOC浓度分析时存在数量多、维数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子空间深度回归的分析方法。该算法首先采集TOC标准溶液的紫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吸光度数据;然后在高维数据空间随机选取低维子空间来构造... 紫外光谱法进行TOC浓度分析时存在数量多、维数高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子空间深度回归的分析方法。该算法首先采集TOC标准溶液的紫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吸光度数据;然后在高维数据空间随机选取低维子空间来构造不同的特征子集,并采用深度信念网络对各子集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将得到的低维特征进行组合后送入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建立TOC浓度反演模型。在构建的水质分析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随机子空间深度回归的水质分析方法对每种TOC浓度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且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要优于常规的水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随机子空间 深度信念网络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随机子空间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章国稳 汤宝平 孟利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78,共5页
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随机子空间算法,该方法通过对CH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得到扩展可观测矩阵Tmi,进而识别出系统模态参数。相比于传统算法,该算法免去了对Hankl矩阵的QR分解及投影... 针对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解的随机子空间算法,该方法通过对CH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得到扩展可观测矩阵Tmi,进而识别出系统模态参数。相比于传统算法,该算法免去了对Hankl矩阵的QR分解及投影矩阵的SVD运算,从而大大节省了内存和计算时间。通过一个7自由度的数值仿真和重庆朝天门大桥模型的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升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随机子空间 特征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禹丹江 任伟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共6页
提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环境激励结构模态参数随机子空间识别(SSI)方法。该方法用设置间断频率的EMD将结构环境振动响应原始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基本模式分量(IMF),使每一个基本模式分量仅为结构的某一阶固有模态,进而用随机子空间... 提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的环境激励结构模态参数随机子空间识别(SSI)方法。该方法用设置间断频率的EMD将结构环境振动响应原始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基本模式分量(IMF),使每一个基本模式分量仅为结构的某一阶固有模态,进而用随机子空间方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实桥环境振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结构各阶模态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更清晰方便地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环境激励 经验模式分解(EMD) 基本模式分量(IMF) 随机子空间识别(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olesky分解的改进的随机子空间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兴汉 王跃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8-612,652,共6页
基于数据的随机子空间法是计算精度较高的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之一。该方法的缺点是当响应数据量很大时,对Hankel矩阵(Y矩阵)进行QR分解的计算效率不够理想。对YYT矩阵元素进行合理简化,再对YYT简化矩阵进行乔利斯基(Choles... 基于数据的随机子空间法是计算精度较高的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之一。该方法的缺点是当响应数据量很大时,对Hankel矩阵(Y矩阵)进行QR分解的计算效率不够理想。对YYT矩阵元素进行合理简化,再对YYT简化矩阵进行乔利斯基(Cholesky)分解。理论推导和算例分析结果均表明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同时,新方法的计算效率至少提高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模态参数辨识 随机子空间 CHOLESKY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改进随机子空间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雄江 顾明 秦仙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随机子空间算法在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已能较好地识别出系统的频率和阻尼比,但在低风速条件下模态振型的识别精度尚无法令人满意。气动导数对模态振型相对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模态振型对气动导数识别结果影... 随机子空间算法在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已能较好地识别出系统的频率和阻尼比,但在低风速条件下模态振型的识别精度尚无法令人满意。气动导数对模态振型相对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模态振型对气动导数识别结果影响显著。在传统的基于输出协方差的随机子空间方法(SSI)基础上,引入一种新的稳定图,同时将频率、阻尼比和振型这3种模态参数的相对误差作为形成稳定轴的标准来获取气动导数。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平板节段模型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模态振型的识别精度,进而提高气动导数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断面 气动导数 随机子空间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子空间法的弧形闸门模态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木生 杨志泽 +1 位作者 徐俊 张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4-167,158,共5页
针对弧形闸门模态参数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计算误差及环境激励干扰导致的虚假模态等问题,提出改进随机子空间法,即在弧形闸门模态参数辨识过程中引进随机子空间法,并利用时频分布——Gabor展开作为数据前处理,采用特征参数随数据量增加而... 针对弧形闸门模态参数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计算误差及环境激励干扰导致的虚假模态等问题,提出改进随机子空间法,即在弧形闸门模态参数辨识过程中引进随机子空间法,并利用时频分布——Gabor展开作为数据前处理,采用特征参数随数据量增加而变化的稳定图有效区分了物理模态和虚假特征,剔除虚假模态,辨识弱小特征,提高了辨识精度。以某水电站泄洪表孔弧形闸门为例进行模态参数辨识,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随机子空间法辨识结果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可见所提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模态参数辨识 随机子空间 GABOR展开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对称结构随机子空间法模态分析及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褚志刚 刘心 +1 位作者 夏金凤 姜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1-634,共4页
为探究仅基于响应测量的随机子空间法能否准确识别循环对称结构的重根模态,以制动盘为例,分别对其进行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模态分析及传统的试验模态分析,并提取了相应的模态参数,结果显示二者前9阶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仅为0.66%,且振型吻... 为探究仅基于响应测量的随机子空间法能否准确识别循环对称结构的重根模态,以制动盘为例,分别对其进行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模态分析及传统的试验模态分析,并提取了相应的模态参数,结果显示二者前9阶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仅为0.66%,且振型吻合。表明仅基于响应测量的随机子空间法同样适用于循环对称类结构的模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随机子空间 重根模态 循环对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团结 刘伟萌 +1 位作者 唐雅琼 高利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0,58,共6页
随机子空间法可有效地从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响应中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但在识别过程中需要构造高维矩阵,对高维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需要大量内存与计算时间,严重影响该算法的计算效率.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研究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中Toep... 随机子空间法可有效地从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响应中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但在识别过程中需要构造高维矩阵,对高维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需要大量内存与计算时间,严重影响该算法的计算效率.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研究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中Toeplitz矩阵奇异值的分解过程,发现其中一个子矩阵对于模态参数识别结果无影响,故而提出一种新的构造Toeplitz矩阵的方法,从而降低了Toeplitz矩阵的维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实例分析证明,改进的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在保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计算时间是原来的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子空间 计算效率 数据驱动 协方差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与改进随机子空间算法相结合的次同步振荡模态辨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雨虹 宋志超 +1 位作者 孟宪敬 孙少华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129,共10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精度,针对次同步振荡采样信号存在强噪声干扰和系统模态阶数定阶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和精确模态定阶改进随机子空间相结合的次同步振荡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对...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参数辨识精度,针对次同步振荡采样信号存在强噪声干扰和系统模态阶数定阶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和精确模态定阶改进随机子空间相结合的次同步振荡辨识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对采样信号进行噪声和原信号的分离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新的信号输入到随机子空间算法,针对随机子空间算法存在系统模态阶数定阶难的问题,用精确模态定阶方法予以改进,避免出现虚假模态和模态遗漏的现象,最终快速确定主要模态,准确地辨识出信号的模态参数。通过理想算例、风电场标准模型和电网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干扰,缩短辨识时间,准确地辨识出信号的主要模态,提高了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 精确模态定阶 随机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子空间方法在去极化电流解谱中的应用
17
作者 周凯 王亚兰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在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对去极化电流进行解谱可以有效评估电缆绝缘状态,针对传统方法中去极化电流的子谱线总数和对应谱线参数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型幅值法结合随机子空间识别的去极化电流解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去极化... 在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对去极化电流进行解谱可以有效评估电缆绝缘状态,针对传统方法中去极化电流的子谱线总数和对应谱线参数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型幅值法结合随机子空间识别的去极化电流解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去极化电流中子谱线总数,计算各子谱线的振型幅值,相比虚假子谱线,真实子谱线的振型幅值比较大,因此振型幅值图可以准确反映去极化电流中真实子谱线的数目;然后根据真实子谱线数目结合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计算各子谱线参数,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可以在无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准确实现子谱线的参数识别,进而完成整个去极化电流解谱操作;最后,利用该方法对仿真和实测的去极化电流数据进行解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奇异值法和微分法,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对去极化电流进行解谱,进而为有效评估电力电缆绝缘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极化电流解谱 随机子空间识别 振型幅值 电力电缆 子谱线参数计算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辛峻峰 王树青 刘福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0,共5页
针对能有效从环境激励结构振动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法,传统观点认为无论在理论上或应用中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在模态参数识别过程中表现一致,实际应用中表现不一致问题,理论上探讨两种方法出现差... 针对能有效从环境激励结构振动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法,传统观点认为无论在理论上或应用中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在模态参数识别过程中表现一致,实际应用中表现不一致问题,理论上探讨两种方法出现差异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QR分解的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无论计算精度或对较弱势模态的识别能力均明显优于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识别 随机子空间 数据驱动 协方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矩阵维数选择与噪声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辛峻峰 盛进路 张永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52-157,共6页
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作为一种线性系统辩识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环境激励的结构振动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其中,Hankel矩阵维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消噪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噪声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Hankel矩阵维数之... 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作为一种线性系统辩识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环境激励的结构振动响应中获取模态参数。其中,Hankel矩阵维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消噪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噪声与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Hankel矩阵维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归一化奇异值(SVD)、稳定图以及有限元模态识别结果(FE),提出了一种评估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矩阵维数选择优劣的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和导管架平台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非方阵的Hankel矩阵使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具备更强的消噪能力和更高的模态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KEL矩阵 消噪 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爱群 张超 +2 位作者 邓扬 钟国强 柳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稳定点自动分析方面存在的抗噪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按照新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采用改进的OPTICS算法对稳定点进行清洗、聚类.然后,采用基于频率...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稳定点自动分析方面存在的抗噪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按照新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采用改进的OPTICS算法对稳定点进行清洗、聚类.然后,采用基于频率中值的自适应合并方法,对未完全合并的簇进行有效聚合,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完全无人工干预的自动化模态识别.最后,以Lysefjord悬索桥模型为例进行模态识别,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频率值最大误差仅为1.926%,且在各程度噪声干扰下都能以较高的成功率自动、准确地识别模态参数,相比于对照方法,其鲁棒性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自动化模态参数识别 OPTICS算 随机子空间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