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不同地区烟草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菌株的随即多态性DNA扩增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宁 张修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6,共6页
来自中国云南、辽宁、山东 3省的烟草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菌株的致病性已被划分为 3种致病类型组 ,即强致病性组、中致病性组和弱致病性组。上述省是中国的烟草主产区 ,选自云南省的 15个烟草寄生疫霉菌株... 来自中国云南、辽宁、山东 3省的烟草寄生疫霉 (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菌株的致病性已被划分为 3种致病类型组 ,即强致病性组、中致病性组和弱致病性组。上述省是中国的烟草主产区 ,选自云南省的 15个烟草寄生疫霉菌株、山东省的 13个烟草寄生疫霉菌株和辽宁省的 2 0个烟草寄生疫霉菌株 ,选择 3个烟草栽培品种在温室内进行接种试验测定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分化。提取受试菌株的DNA ,利用PCR技术对受试菌株的模板DNA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分析 ,对扩增DNA片段谱带借助于UPGMA分析法构建遗传树 ,结果表明 ,受试菌株被划分为4个遗传聚类组 ,每个遗传聚类组内包括不同的烟草寄生疫霉致病性菌株 ,而且来自于不同烟区相同的致病性菌株和每种致病性的不同菌株皆不属于同一个遗传聚类组内。结果表明RAPD -PCR的遗传标记分析结果与不同致病性组的划分未有明显的区别。因此 ,随机多态性DNA图谱的相同与不同不能当作区分来自不同烟区的烟草寄生疫霉的致病性分化的分子检测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烟草寄生疫霉 随机多态性分析 DNA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金禄 王蕾 李采青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利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和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调查了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结果表明耐药谱分6型,Ⅰ型占44.5%,Ⅱ型占18.5%,Ⅲ型占7.... 利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和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调查了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以期建立稳定的临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结果表明耐药谱分6型,Ⅰ型占44.5%,Ⅱ型占18.5%,Ⅲ型占7.4%,Ⅳ型占7.4%,Ⅴ型占11.1%,Ⅵ型(不定型)占11.1%;RAPD分9型,A型占51.9%,B型占7.4%,C型占7.4%,D型占7.4%,E型占7.4%,F型占3.7%,G型占3.7%,H型占7.4%,I型占3.7%.说明基因型A型、耐药谱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此次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菌株,其他型别为非流行相关菌株.比较结果还说明RAPD基因分型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可靠性优于耐药谱分型,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 基因分型 抗生素耐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用于结核暴发流行点传染源鉴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匡铁吉 董梅 +5 位作者 张青霞 雷红 张翠英 薛建莉 孟祥红 宋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 生物学鉴定方法 传染源 结核暴发流行点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来源肠球菌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4
作者 宋连花 王彦文 +1 位作者 牟志美 黄艳红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78-80,82,共4页
通过调整Mg2+、DNA模板、引物、T aqDNA聚合酶和dNTPs的浓度及PCR反应循环次数,建立并优化了家蚕来源肠球菌的RAPD-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下,当Mg2+的浓度为3.5 mmol/L、DNA模板加入量为50 ng、引物浓度为15 pmo... 通过调整Mg2+、DNA模板、引物、T aqDNA聚合酶和dNTPs的浓度及PCR反应循环次数,建立并优化了家蚕来源肠球菌的RAPD-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下,当Mg2+的浓度为3.5 mmol/L、DNA模板加入量为50 ng、引物浓度为15 pmol/L、T aqDNA聚合酶加入量为3U、PCR反应循环次数为45时,扩增结果最好。在本实验室,为家蚕来源肠球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了一种最佳RAPD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球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environments by three PCR-based methods
5
作者 吴学玲 刘莉莉 +2 位作者 张真真 邓凡凡 刘新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55-465,共11页
PCR-based DNA fingerprinting, REP-PCR(repetitive element PCR), 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d16 S r DNA sequence analys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23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trains isolated from... PCR-based DNA fingerprinting, REP-PCR(repetitive element PCR), 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d16 S r DNA sequence analys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23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environments.(GTG)5 and BOXA1 R primer were selected for REP-PCR. Twenty arbitrary primers were used for RAPD to acquire DNA profiles from A. ferrooxidans. Both RAPD and REP-PCR produce complex banding patterns and show good discriminatory ability in differentiating closely related strains of A. ferrooxidans. The strains are clustered into 4 or 5 major groups and reveal genomic diversity using(GTG)5-PCR, BOX-PCR and RAPD analysis.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 S r DNA sequences of 23 strains and related strains shows that they are clustered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Twelve strains are highly related to a new Acidithiobacillus named Acidithiobacillus ferrivora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CR-based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revealing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A. ferrooxid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repetitive element PCR(REP-PCR)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16S r DNA sequence analysis genetic 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