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红外陶瓷微珠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骨骼肌CK、CK-MM、LDH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庆雷 何建伟 杨金龙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9,共5页
运用新型康复材料远红外陶瓷微珠作为干预手段探讨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骨骼肌CK、CK-MM、LDH指标的影响。将88只雄性SD大鼠分成11组(A组:安静对照组:1组;B组:运动后自然恢复组,即模型组:4组;C组:运动后+热水组,即模型+热水组:3组;D组:... 运用新型康复材料远红外陶瓷微珠作为干预手段探讨对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骨骼肌CK、CK-MM、LDH指标的影响。将88只雄性SD大鼠分成11组(A组:安静对照组:1组;B组:运动后自然恢复组,即模型组:4组;C组:运动后+热水组,即模型+热水组:3组;D组:运动后远红外陶瓷微珠干预组,即模型+陶瓷微珠组:3组)。利用跑台实验大鼠运动至力竭,各组大鼠分别于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48和72 h,测各个时相点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远红外陶瓷微珠组运动后24和48 h各时相血CK、CK-MM、LDH酶活性均低于常规恢复组与运动组。结果表明:远红外陶瓷微珠疗法具有减小骨骼肌细胞膜通透性,有利于骨骼肌微损伤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远红外陶瓷微珠 骨骼肌微损伤 康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陶瓷微珠干预对主动、被动肌力及PAR、AAR和TDPM指标效果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建伟 杨金龙 +1 位作者 王安利 曹庆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62,84,共10页
目的:以远红外陶瓷微珠为干预手段,探讨对肌肉损伤后主动、被动肌力以及PAR、AAR和TDPM指标效果的影响,验证远红外陶瓷微珠对肌肉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经过严格筛选符合实验条件的损伤运动员24人随机分A组、B组、C组3组,每... 目的:以远红外陶瓷微珠为干预手段,探讨对肌肉损伤后主动、被动肌力以及PAR、AAR和TDPM指标效果的影响,验证远红外陶瓷微珠对肌肉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经过严格筛选符合实验条件的损伤运动员24人随机分A组、B组、C组3组,每组8人,A组进行按摩治疗;B组进行普通远红外治疗仪治疗;C组进行远红外陶瓷微珠治疗,连续干预2周,采集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14天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表明:1)陶瓷微珠试验组治疗3、7天后,各项指标与A、B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14天后,陶瓷微珠试验C组各项指标与A、B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远红外陶瓷微珠干预后,PAR、AAR和TDPM及主动、被动肌力指标显著改善,从而验证远红外陶瓷微珠能够促进股后肌群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陶瓷微珠 主动角度重现 被动角度重现 被动运动阈值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Zn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梁 王建江 +2 位作者 许宝才 李志广 高海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90-2495,共6页
首先以Fe+Fe2O3+Zn O+Co+Ba CO3为反应体系,KCl O4为营养剂制备团聚粉。用自反应淬熄法并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o-Zn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接着通过SEM、EDS、XRD等手段,表征了空心陶瓷微珠的形貌、成分和结构。最后通过... 首先以Fe+Fe2O3+Zn O+Co+Ba CO3为反应体系,KCl O4为营养剂制备团聚粉。用自反应淬熄法并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o-Zn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接着通过SEM、EDS、XRD等手段,表征了空心陶瓷微珠的形貌、成分和结构。最后通过网络矢量分析仪测试电磁参数并分析其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自反应淬熄法及1300℃热处理后得到的产物基本为单一的六角片状Ba(Zn0.7Co0.3)2Fe16O27空心陶瓷微珠。空心陶瓷微珠在3~5 GHz和9~12 GHz表现出明显的磁损耗峰,当样品的厚度为3 mm时,在10.6 GHz处吸收峰值最低为-14d B,小于-10 d B的有效吸收带宽为2 GHz,Co-Zn掺杂的W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在实现轻质化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钡铁氧体 自反应淬熄法 空心陶瓷微珠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珠改性MC尼龙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慧波 孙向东 陈亚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7-30,共4页
考察了陶瓷微珠对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微珠改性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当陶瓷微珠的质量分数为10%时,制品的收缩率下降,热变形温度提高25℃以上,制品具有填料分布均匀、外观光泽性好等优点;弯曲强度、弯... 考察了陶瓷微珠对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微珠改性MC尼龙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当陶瓷微珠的质量分数为10%时,制品的收缩率下降,热变形温度提高25℃以上,制品具有填料分布均匀、外观光泽性好等优点;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冲击强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弯曲强度提高15%以上,冲击强度也提高7%以上。综合考虑,质量分数10%的DT型陶瓷微珠改性MC尼龙的力学性能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尼龙 改性 己内酰胺 陶瓷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反应淬熄法制备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吸波剂的凝固组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娄鸿飞 王建江 +2 位作者 赵志宁 蔡旭东 侯永伸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1424,共6页
本文以Al-TiO2-Fe-MnO2-Fe2O3-蔗糖和O2为反应体系与送粉气,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合成了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借助SEM、EDS与XRD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微珠的凝固过程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高热的空心陶瓷熔滴进入冷却介质(蒸馏水)后,... 本文以Al-TiO2-Fe-MnO2-Fe2O3-蔗糖和O2为反应体系与送粉气,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合成了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借助SEM、EDS与XRD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微珠的凝固过程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高热的空心陶瓷熔滴进入冷却介质(蒸馏水)后,发生快速淬熄转变,发生表面枝晶长大及纳米条状晶形成,内部柱状晶形成,内部纳米等轴晶粒形成等现象形成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同时共晶组织的形成伴随凝固全过程。微珠由Al2O3与呈尖晶石结构的Fe3O4、Mn3O4、(Fe2.5Ti0.5)O4、Mn2AlO4组成,其中呈尖晶石结构的后四种成分形成固溶体,并与Al2O3形成共晶组织。超大过冷度条件可能是产生以上组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复相陶瓷微珠 凝固 自反应淬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钡铁氧体陶瓷微珠核壳腔结构吸波材料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广 王建江 米伟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4,共5页
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一种M 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表面进行超声波化学镀Ni-Co复合层,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壳/腔结构的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中空结构,主要物相BaFe12... 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一种M 型钡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表面进行超声波化学镀Ni-Co复合层,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壳/腔结构的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中空结构,主要物相BaFe12O19为M 型钡铁氧体,经过化学镀后,在其表面形成了-层Ni-Co复合层;经过吸波性能测试,化学镀Ni-Co复合层后,在2~18GHz范围内,当厚度为2.10mm 时,最低反射率达到了-28.62dB,反射率小于-10dB的带宽为3.33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钡铁氧体 空心陶瓷微珠 核/壳/腔结构 自反应淬熄法 超声波化学镀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折射率透明陶瓷微珠制备新技术简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广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以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为核心元件的回归反光材料是现代标识用的新型光功能复合材料。在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将回归反光材料作为高科技新材料进行研制和开发,已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对高折射率... 以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为核心元件的回归反光材料是现代标识用的新型光功能复合材料。在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特别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将回归反光材料作为高科技新材料进行研制和开发,已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对高折射率玻璃微珠材料的制备关键技术封锁,有关专利报道无外乎采用熔融法、溶胶-凝胶法和粉末冶金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合成 热喷造珠 光功能复合材料 透明陶瓷微珠 制备技术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研究
8
作者 葛圣松 孟庆超 +1 位作者 邵谦 关少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73-76,85,共5页
研究了采用均相沉积法在空心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在SnO2的诱导作用下将锐钛相TiO2转化为金红石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珠表面薄膜的微观结构和TiO2晶型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 研究了采用均相沉积法在空心陶瓷微珠表面包覆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薄膜的工艺,在SnO2的诱导作用下将锐钛相TiO2转化为金红石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珠表面薄膜的微观结构和TiO2晶型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陶瓷微珠表面包覆了结构致密、包覆均匀的金红石相TiO2薄膜,以此陶瓷微珠作为填料添加在涂料中所得涂层在近红外光区反射比高达77%,较未包覆二氧化钛薄膜陶瓷微珠的涂层高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积法 化学诱导法 二氧化钛 陶瓷微珠 金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对自蔓延火焰淬熄法合成空心陶瓷微珠的影响
9
作者 娄鸿飞 王建江 +2 位作者 胡文斌 霍兴键 殷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为基础,采用自反应淬熄法研究TiO2+蔗糖,TiO2+蔗糖+Al两种体系下空心陶瓷微珠的反应生成情况。以SEM、XRD、EDS为手段分别测试所得产物的形貌、主要相组成以及微区成分组成。结果表明:TiO2+蔗糖体系所得产物...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为基础,采用自反应淬熄法研究TiO2+蔗糖,TiO2+蔗糖+Al两种体系下空心陶瓷微珠的反应生成情况。以SEM、XRD、EDS为手段分别测试所得产物的形貌、主要相组成以及微区成分组成。结果表明:TiO2+蔗糖体系所得产物由不规则的块状物质与表面凹凸不平的类球形物质组成;TiO2+蔗糖+Al体系熔射产物全部由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组成。球形颗粒为空心结构,主要组成为Al2O3-TiC复相和少量的铝钛合金、AlN以及Ti(C,N)。Al的加入大大改善了空心微珠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反应 空心陶瓷微珠 自蔓延反应淬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n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核/壳/腔结构材料的研究
10
作者 李志广 米伟娟 王建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104,共3页
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一种Ba-Zn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超声波化学镀,在其表面进行镀Ni-Co合金层。通过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中空结构,主要物相为Ba2Zn2Fe12O22、BaFe12O19、Fe3O4、Fe2O3,经过化学... 利用自反应淬熄法制备了一种Ba-Zn铁氧体空心陶瓷微珠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超声波化学镀,在其表面进行镀Ni-Co合金层。通过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中空结构,主要物相为Ba2Zn2Fe12O22、BaFe12O19、Fe3O4、Fe2O3,经过化学镀后,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Ni-Co合金层,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壳/腔结构的材料。由于该材料的核、壳、腔均可能具有吸波性能,因此,该材料有望作为轻质吸波材料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Zn铁氧体 空心陶瓷微珠 核/壳/腔结构 自反应淬熄法 超声波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珠直接堆烧制备多孔莫来石陶瓷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兰天 张笑妍 +3 位作者 李娜 杨金龙 黄勇 王修慧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09-1214,共6页
以高纯石英粉、氧化铝粉以及玻璃粉作为主要原料,首先通过颗粒稳定泡沫法结合离心雾化干燥装置制备得到SiO_2-Al_2O_3陶瓷微珠,然后将其紧密堆积于坩埚中,随后经1500℃下直接堆积烧结1 h,利用空心微珠高温下自发泡,成功制备孔分布均匀... 以高纯石英粉、氧化铝粉以及玻璃粉作为主要原料,首先通过颗粒稳定泡沫法结合离心雾化干燥装置制备得到SiO_2-Al_2O_3陶瓷微珠,然后将其紧密堆积于坩埚中,随后经1500℃下直接堆积烧结1 h,利用空心微珠高温下自发泡,成功制备孔分布均匀的多孔莫来石陶瓷。研究了SiO_2-Al_2O_3陶瓷微珠中高纯石英粉、氧化铝粉和玻璃粉组成对多孔莫来石陶瓷性能的影响。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控性强。通过该方法可制得气孔率高达85.4%,抗压强度为(3.69±0.86)MPa,低介电常数为1.70的多孔莫来石陶瓷,有望应用于透波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珠 多孔陶瓷 莫来石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级氧化锆陶瓷微珠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纪军 邓一星 +3 位作者 孙国梁 肖卓豪 李秀英 李飞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以丙烯酰胺体系为基础,以柠檬酸铵(AC)为分散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液体石蜡,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外部介质体系,将钇稳定氧化锆(YSZ)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 以丙烯酰胺体系为基础,以柠檬酸铵(AC)为分散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液体石蜡,催化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为外部介质体系,将钇稳定氧化锆(YSZ)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氧化锆陶瓷微珠。采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阿基米德排水法等测试手段分别对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锆微珠生坯在260~600℃进行排胶,整个烧成过程质量减少约16.5%;在1525℃下,样品晶粒发育良好;同时,AM含量为1%~5%时,获得烧成线收缩率平均为22.4%、对应相对体积密度平均为97.5%、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颗粒尺寸集中于0.2~0.3mm的氧化锆陶瓷微珠,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氧化锆 亚毫米 陶瓷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方式对空心陶瓷微珠填充聚丙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赏 钱永红 +2 位作者 王大中 叶南飚 陈延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4,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空心陶瓷微珠(HCB)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对比了主喂料和侧喂料两种加料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喂料比主喂料更能使HCB保持其完整性;与采用主喂料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空心陶瓷微珠(HCB)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对比了主喂料和侧喂料两种加料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喂料比主喂料更能使HCB保持其完整性;与采用主喂料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虽然采用侧喂料方式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熔体流动速率、冲击性能偏低,但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较高,尤其是白度较高,其L值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陶瓷微珠 聚丙烯 加料方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熄距离对自反应淬熄法制备Al-Cr_2O_3系空心陶瓷微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霍兴键 王建江 +1 位作者 许宝才 娄鸿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205,共4页
以Al-Cr2O3为主反应体系,采用自反应淬熄法,研究了120 mm、170 mm、220 mm、400 mm不同淬熄距离对制备空心陶瓷微珠的影响。采用SEM、XRD、EDS、水淬熄等方法对淬熄产物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20 mm距离下喷射,淬熄产物较原始团聚... 以Al-Cr2O3为主反应体系,采用自反应淬熄法,研究了120 mm、170 mm、220 mm、400 mm不同淬熄距离对制备空心陶瓷微珠的影响。采用SEM、XRD、EDS、水淬熄等方法对淬熄产物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20 mm距离下喷射,淬熄产物较原始团聚粉变化不大;170 mm下喷射,团聚粉粒径相对减小并有熔融现象,出现球形颗粒;220 mm下喷射,规则球形颗粒明显增加但仍有一部分不规则状团聚颗粒,400 mm下喷射,淬熄产物基本由球形或类球形颗粒组成,粒径分布较均匀且内部为空心结构。不同淬熄距离下完成自蔓延反应的程度与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影响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陶瓷微珠 自反应淬熄法 淬熄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珠包覆铜的制备及激光光谱特性研究
15
作者 傅成武 张拴勤 +1 位作者 孟俊芳 陈明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6,20,共4页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陶瓷微珠包覆铜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EDS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对陶瓷微珠包覆铜的形貌及包覆情况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包覆条件。采用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O2激光器和激光能量计检测了不同硫酸铜浓度下陶瓷微珠包覆铜在1...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陶瓷微珠包覆铜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EDS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对陶瓷微珠包覆铜的形貌及包覆情况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包覆条件。采用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O2激光器和激光能量计检测了不同硫酸铜浓度下陶瓷微珠包覆铜在1.06μm附近的光谱反射率和10.6μm的激光反射率,随硫酸铜浓度的增大,1.06μm附近的光谱反射率和10.6μm的激光反射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珠包覆铜 1.06μm光谱反射性能 10.6μm的激光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陶瓷空心微珠对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霞 白明迅 +2 位作者 李宏伟 吕进锋 李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18,222,共3页
为了降低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并优化其综合性能,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中引入陶瓷空心微珠替代部分高铝矾土粉,研究陶瓷空心微珠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对该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常温强度、热导率、烧... 为了降低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并优化其综合性能,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中引入陶瓷空心微珠替代部分高铝矾土粉,研究陶瓷空心微珠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对该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常温强度、热导率、烧后线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中引入陶瓷空心微珠替代部分高铝矾土粉,可以降低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的体积密度和热导率,但耐压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也稍有降低。从综合性能来看,氧化铝空心球轻质浇注料中陶瓷空心微珠的最佳加入量为2%~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空心微珠 氧化铝空心球 体积密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空心微珠包衣鱼蛋白氨基酸复合缓释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雄 黄吉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陶瓷空心微珠包衣鱼蛋白氨基酸复合缓释肥并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缓释效果评价,发现陶瓷空心微珠包衣的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陶瓷空心微珠包衣鱼蛋白氨基酸复合缓释肥与其他...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陶瓷空心微珠包衣鱼蛋白氨基酸复合缓释肥并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缓释效果评价,发现陶瓷空心微珠包衣的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在番茄种植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陶瓷空心微珠包衣鱼蛋白氨基酸复合缓释肥与其他肥料相比,对番茄植株的长势、番茄果实的品质、产量有更明显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蛋白 氨基酸 陶瓷空心微珠 缓释肥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透明陶瓷反光材料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大力 柯家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8-29,22,共3页
由透明陶瓷微珠制造的反光材料比用玻璃微球制造的反光材料有更高的耐磨性、更长的反光使用寿命,更好的反光性能,是有待开发的新型优质反光材料。
关键词 透明陶瓷 反光材料 机械韧性 陶瓷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建筑节能热反射隔热涂料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学梅 李兵 +1 位作者 曹红锦 林牧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1,共3页
以高温烧结彩色陶瓷空心微珠为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功能填料,制备了各色热反射隔热涂料,对涂层结构和组成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颜色条件下,添加有彩色陶瓷空心微珠的涂层热传导率低,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高于普通涂层,与染色的... 以高温烧结彩色陶瓷空心微珠为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功能填料,制备了各色热反射隔热涂料,对涂层结构和组成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颜色条件下,添加有彩色陶瓷空心微珠的涂层热传导率低,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高于普通涂层,与染色的空心微珠相比,耐酸碱性、耐候性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在建筑节能、工业仓储保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空心微珠 热反射 隔热 涂料 近红外反射率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设备用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刘明光 郭亮亮 +2 位作者 赵茹 周如东 朱亚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5,共6页
针对各类舰船设备对隔热保温的需求,开展高性能隔热涂料研制,以硅酸钾无机树脂作为成膜物,以空心陶瓷微珠作为主要隔热功能填料,添加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辅助以合适的补强纤维和功能助剂,制备出了一种耐温性能优异的隔热保温涂料。对涂... 针对各类舰船设备对隔热保温的需求,开展高性能隔热涂料研制,以硅酸钾无机树脂作为成膜物,以空心陶瓷微珠作为主要隔热功能填料,添加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辅助以合适的补强纤维和功能助剂,制备出了一种耐温性能优异的隔热保温涂料。对涂层的常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耐湿热以及防火性能;同时对涂层的施工性能以及隔热效果进行了评估,涂层的隔热效果突出同时具有优异的抗流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隔热 陶瓷微珠 硅酸钾 舰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