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和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若干构想 被引量:2
1
作者 万里鹏 王建华 衷维平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陪审制度为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加强审判监督、保障司法公正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 改进 完善 陪审制 陪审 参审 人民陪审制 司法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普森案与陪审制度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家弘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2,共4页
陪审制是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折中。世界各国的陪审制度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分工式陪审制度";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无分工式陪审制度"。二十年前,陪审制度在轰动一时的美国辛... 陪审制是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折中。世界各国的陪审制度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分工式陪审制度";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无分工式陪审制度"。二十年前,陪审制度在轰动一时的美国辛普森涉嫌杀妻案的审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下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良可借鉴法国和日本的改良思路,先增加参加参审陪审员的数量,从少数人参审到多数人参审,让陪审员真正发挥"促进司法公正"的陪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普森案 陪审制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施佳 《安康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27-29,48,共4页
人民陪审制度"可有可无"的立法现状,已为我国近十几年司法实践认同。虽然我国目前对关于是否应保留人民陪审制度存在争论,但由于此项制度具有有利于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及有利于弥补法官知识不足等价值,因... 人民陪审制度"可有可无"的立法现状,已为我国近十几年司法实践认同。虽然我国目前对关于是否应保留人民陪审制度存在争论,但由于此项制度具有有利于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及有利于弥补法官知识不足等价值,因此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就其现阶段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人民陪审制 陪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陪审制度完善构想 被引量:3
4
作者 汤轶群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案件审判活动的一项司法制度。随着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陪审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微弱,而其固有的缺点却不断显现。因此陪审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我国的陪审制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案件审判活动的一项司法制度。随着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陪审制度的作用越来越微弱,而其固有的缺点却不断显现。因此陪审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我国的陪审制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及其自身不足的不断突显,人民陪审制度的作用开始减弱。本文对陪审制度的几点学说加以评说,继而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期从本质上变革现有人民陪审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独立行使 审判权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影视中英美陪审制度的文化异同
5
作者 淮艳梅 袁庆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0-81,共2页
法律影视是感受和透视中外法律文化异同的窗口。《十二怒汉》和《真相》两部法律影视中,通过陪审员之间的案情辩论与说服过程,彰显出同一英美法系框架下,不同地区(美国和香港)的陪审制度,对司法正义的共同追求。本文以上述两部法律影... 法律影视是感受和透视中外法律文化异同的窗口。《十二怒汉》和《真相》两部法律影视中,通过陪审员之间的案情辩论与说服过程,彰显出同一英美法系框架下,不同地区(美国和香港)的陪审制度,对司法正义的共同追求。本文以上述两部法律影视为语料,从背景与场景、法官指引内容、司法推理模态和法律理念四个视角,剖析两种现行陪审制度的文化异同,归纳司法推理的逻辑和规律,以推进大众法律意识的发展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怒汉》 真相 法律影视 陪审制 异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民事陪审制度及其价值
6
作者 谢九华 邹大虬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3期53-54,共2页
本文阐述了美国民事陪审制度的起源,发展,陪审团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其制度价值。
关键词 美国 民事陪审制 陪审 权力制约机制 制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
7
作者 罗本琦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21-25,共5页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需要。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发展的价值目标只能是民主与科学的统一。这就决定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界定人民陪审员的资格;规范人民陪审员产生的程序;... 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审判公正的需要。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发展的价值目标只能是民主与科学的统一。这就决定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界定人民陪审员的资格;规范人民陪审员产生的程序;建立人民陪审队伍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制 人民陪审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陪审制的完善 被引量:2
8
作者 姚莉英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于陪审制,我国法学界历来存在保留论和废除论的学术之争。作者既不主张原样保留也不主张废除陪审制,而是认为应在改进其弊端的基础上予以完善。
关键词 陪审制 存废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陪审制度的历史考察和实践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东春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4-68,共5页
陪审制度的存废众说纷纭。本文摒弃单纯的理论思辨,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从历史发展和实践检验中考察了陪审制度在中国及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阐释了它的历史基础,指出了它在司法实践检验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探讨其客... 陪审制度的存废众说纷纭。本文摒弃单纯的理论思辨,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从历史发展和实践检验中考察了陪审制度在中国及世界范围的发展过程,阐释了它的历史基础,指出了它在司法实践检验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矛盾,探讨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趋势,从而显现其应有的现实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陪审制 历史考察 实践检验 马克思主义 内外因关系 司法 发展规律 基本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审制度的价值重述——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10
作者 苏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60-62,共3页
在现实当中,一方面法院对外宣传自己极高的陪审率,另一方面公众和学者认为陪审员"陪而不审"。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全面地认识陪审制度的价值。陪审制的政治价值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但是... 在现实当中,一方面法院对外宣传自己极高的陪审率,另一方面公众和学者认为陪审员"陪而不审"。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我们并没有全面地认识陪审制度的价值。陪审制的政治价值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但是诉讼价值是政治价值的基础,缺少对诉讼价值的认识,政治价值便如空中楼阁。因此对陪审制度的诉讼价值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价值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民事陪审制度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李英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0-82,共3页
中、美两国民事陪审制度从立法与司法两方面来看,均存在巨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十分复杂。我国民事陪审制度与其形同虚设,不如彻底子以废弃。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陪审制 比较 废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我国人民陪审制改革——以区分事实审为视角
12
作者 肖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2-45,共4页
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审是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当前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人民陪审员职能的单一化是基于司法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提出的,对于该问题和原因的把握有助于把握改革思路与方向。此外,在推进人民陪审... 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审是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当前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人民陪审员职能的单一化是基于司法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提出的,对于该问题和原因的把握有助于把握改革思路与方向。此外,在推进人民陪审制改革的过程中,以区分事实审为视角提出方向性建议,可促进具体制度的完善和建立,有助于强化人民陪审员事实审职能,进而实现人民陪审员事实审职能单一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制 人民陪审 事实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陪审制度的思考
13
作者 阮利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我国进行司法民主与公正为核心的司法制度改革,陪审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与促进政治民主方面的固有价值又被社会重新唤起。在近几年陪审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一些地方实践探索中,有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关键词 陪审制 司法改革 民主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陪审制度评析
14
作者 王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0-82,共3页
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经过漫长历史发展、传播,已为绝大多数国家司法审判制度所采用。试图介绍这两种陪审制度、分析各自功能,以期能够找到其中蕴含的普适性内容。
关键词 陪审制 参审制 陪审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陪审制度及其改革
15
作者 陈小艳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8-40,共3页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利用没有专业知识和司法经验的普通公民参与案件审理,扩大司法民主,监督审判机关公正地实施法律。
关键词 陪审制 审判机关 普通公民 中国 大陆法系 参审制 陪审 审判权 司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陪审制的缺陷及重塑
16
作者 陈云英 万丽丽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
我国陪审制在我国遭遇了尴尬局面,陪审制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司法公正,该制度在我国就有存在的必要性。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陪审制的历史沿革,并分析其立法和司法上存在的缺陷。在立法上,该制度没有宪... 我国陪审制在我国遭遇了尴尬局面,陪审制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司法公正,该制度在我国就有存在的必要性。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陪审制的历史沿革,并分析其立法和司法上存在的缺陷。在立法上,该制度没有宪法和相关的法律依据;在司法上,陪而不审的现象严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重塑我国陪审制的对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重塑我国陪审制度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历史沿革 缺陷分析 制度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陪审制度的供给与法官精英化的改造
17
作者 陈嘉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年第24期244-244,共1页
陪审制度的供给与法官精英化的改造之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制度配套模式。陪审制度的供给与法官精英化的改造的关系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必定能完善我国的审判组织,从而完善我国刑事程序制度,实践程序... 陪审制度的供给与法官精英化的改造之间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制度配套模式。陪审制度的供给与法官精英化的改造的关系如果达到平衡状态,必定能完善我国的审判组织,从而完善我国刑事程序制度,实践程序公正。也有利于我国僵化的陪审制度的改革,同时能够深化法官制度及合议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程序公正 法官精英化 供给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的思考
18
作者 孙跃进 《改革与开放》 1999年第12期31-31,共1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前苏联移植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将陪审制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认,一方面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前苏联移植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将陪审制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认,一方面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审判机关的有效制约,是保证司法公正、监督司法、抑制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制度 审判员 合议庭 陪审制度改革 司法公正 具体体现 重要手段 法律知识 人民主权 第一审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陪审制度与人民陪审员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9
作者 周晓丽 陈翔宇 《职业技术》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人民陪审制度推动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也给审判机关司法公开、公正增加了透明度。目前伊春市各基层法院都实行了陪审制度,115名人民陪审员通过培训、地方人大任命全部上岗,切实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 人民陪审制度推动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也给审判机关司法公开、公正增加了透明度。目前伊春市各基层法院都实行了陪审制度,115名人民陪审员通过培训、地方人大任命全部上岗,切实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为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作用,给伊春法制建设带来特定的效用和满足,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法制素养,共同致力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制度 人民陪审制 和谐社会建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民主与法制建设 基层人民法院 司法公正 司法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设计与功能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明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诞生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历史上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05年的立法与2010年的司法解释,从国家层面表明了推进与加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态度。但在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作却出现了应然与实然间的分离与差距,在实现... 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诞生于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历史上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05年的立法与2010年的司法解释,从国家层面表明了推进与加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态度。但在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作却出现了应然与实然间的分离与差距,在实现民主、反映大众智慧、保障审判公正和诉讼效率等方面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与诉讼体制相结合的改革,从重视人员遴选、强化诉讼原则到发挥其身份优势等多方面对该制度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制 人民陪审员制度 诉讼模式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