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性斑纹蚕品种“P803×P804”在川南蚕区的应用调查
1
作者 郑晓丽 杨忠生 +4 位作者 吴佩霜 曹雪 汪文祥 贾晓虎 李冬兵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为了解蚕桑新品种“P803×P804”在宜宾蚕桑生产上的表现,2023年秋季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底洞镇锦绣村和高县落润镇湾滩村进行了饲养调查。从饲养情况来看,该品种具有容易饲养、茧层率高、丝质优良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家蚕 限性斑纹 优质高产 高品位生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限性斑纹品种省力化制种初报
2
作者 岳小凡 李伟元 李晓英 《四川蚕业》 2015年第1期45-46,共2页
本试验利用现行家蚕品种限性斑纹的特点,在饲育期鉴蚕,种茧不削茧、不鉴蛹,采用蚕蛾自行破茧发蛾制种,与常规削茧、鉴蛹发蛾制种的过程进行了比较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削茧、不鉴蛹的相应技术管理配套措施,以期减少削茧、鉴蛹人工... 本试验利用现行家蚕品种限性斑纹的特点,在饲育期鉴蚕,种茧不削茧、不鉴蛹,采用蚕蛾自行破茧发蛾制种,与常规削茧、鉴蛹发蛾制种的过程进行了比较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不削茧、不鉴蛹的相应技术管理配套措施,以期减少削茧、鉴蛹人工,提高蚕种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蚕种生产的省力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限性斑纹 省力化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限性斑纹蚕品种“秦月×汉辉”的育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义方 张京国 +1 位作者 赵春晓 许启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通过杂交、回交、纯系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的四元杂交种"秦月×汉辉",进行实验室、农村区域饲养,表现出强健好养、抗病性强、产茧量高、茧丝质较好等特点,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73×874"... 通过杂交、回交、纯系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的四元杂交种"秦月×汉辉",进行实验室、农村区域饲养,表现出强健好养、抗病性强、产茧量高、茧丝质较好等特点,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73×874"高3.13%和7.29%;粒茧丝长1 199.3m,解舒丝长964.6m,净度95.7分,均高于对照。2012年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了品种审定,登记为陕西省级科技成果,适合秦巴山区饲养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品种 春秋兼用 限性斑纹 秦月×汉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限性斑纹蚕品种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和宝 周奇迹 +3 位作者 曹志清 葛秀春 任云良 许龙英 《蚕桑茶叶通讯》 1990年第3期16-20,共5页
自1940年日本诱发限性斑纹蚕品种以来,国内外学者育成了不少限性斑纹蚕品种,为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开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限性斑纹蚕品种,可在蚕期将雌雄蚕分养,不仅能节省鉴别蛹体雌雄的人力、
关键词 限性斑纹 品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通过审定
5
作者 刘彬斌 《四川蚕业》 2025年第2期38-38,共1页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于2025年3月成功通过四川省省级审定(川蚕品审证字2025年第02号)。新品种锚定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重点针对四川蚕区夏秋季节生产环境,通过人为设置恶劣的小气候条件,历经10余年,选育成功。该品...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造A×兰B”于2025年3月成功通过四川省省级审定(川蚕品审证字2025年第02号)。新品种锚定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重点针对四川蚕区夏秋季节生产环境,通过人为设置恶劣的小气候条件,历经10余年,选育成功。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逆性强、强健性好、丝质成绩优、龄期经过较短,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理想原料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健性斑纹限性新蚕品种 造A兰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6
作者 姚陆松 杜鑫 +3 位作者 陈金娥 何秀玲 沈爱琴 王永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4-597,共4页
利用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优良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杂交组合,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 利用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获得优良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杂交组合,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农科2号。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质性状优。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其龄期经过相仿,虫蛹率高出0.43百分点,万蚕产茧量提高3.74%,万蚕产茧层量提高4.49%,洁净94.6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蚕种生产过程中,4龄初期即可通过蚕体斑纹鉴别雌雄,并且其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在大蚕期可适当多养雌蚕而少养雄蚕,有效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与杂交率,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新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浙蚕区春季及晚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纹限性 四元杂交 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粤蚕9号的育成 被引量:2
7
作者 肖阳 叶明强 +3 位作者 李庆荣 吴福泉 邢东旭 杨琼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 采用杂交以及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9、限3和日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限7、限镇,并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限9·限3×限7·限镇,命名为粤蚕9号。新品种杂交组合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饲养鉴定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均表明其具有蚕卵孵化整齐,幼虫生长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茧量高,以及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其中,实验室共同鉴定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为:虫蛹率97.78%;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提高9.06%、10.81%;一粒茧丝长1 002m,解舒率76.83%,茧丝纤度2.675 dtex,洁净98.00分。此外,斑纹全限性的特点能在原蚕饲养过程中通过幼虫斑纹鉴别雌雄,可有效缓解蚕种生产过程劳动力紧张的压力和减少用工成本。粤蚕9号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等华南蚕区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粤蚕9号 四元杂交组合 夏秋用品种 斑纹限性 高产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家蚕品种夏芳×秋白的斑纹限性化改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2 位作者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家蚕品种资源材料K304、川30为母本,以西南蚕区推广应用的强健性无斑纹(姬蚕)家蚕品种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赋予现行家蚕优良品种便于雌雄鉴别的性能。经过连续3代回交和多代系统选择,初步选育出主要经济性状接近...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家蚕品种资源材料K304、川30为母本,以西南蚕区推广应用的强健性无斑纹(姬蚕)家蚕品种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赋予现行家蚕优良品种便于雌雄鉴别的性能。经过连续3代回交和多代系统选择,初步选育出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斑纹限性家蚕品种蜀63、限16,并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新的杂交组合蜀63×限16。室内饲养鉴定表明,蜀63×限16的健康性和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夏芳×秋白的水平,解舒丝长、解舒率、洁净、万蚕产丝量分别提高3.96%、2.73个百分点、1.05分、2.77%,改育前后的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也表现一致。改育品种的杂交组合蜀63×限16达到了既可通过斑纹限性实现雌雄鉴别,并且主要经济性状又优于原雄性亲本杂交组合夏芳×秋白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斑纹限性 改良育种 回交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眠性斑纹限性家蚕育种材料及杂交组合的选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4 位作者 龚大刚 肖文福 陈义安 邹邦兴 肖金树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5-1049,共5页
三眠性家蚕品种可生产用于缫制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培育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又可以在蚕种繁育中依据幼虫斑纹区分雌雄降低制种成本。以四眠性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资源限3、限8为母本,以显性三眠性家蚕品种资源309C、川32为父本进行杂交,育... 三眠性家蚕品种可生产用于缫制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培育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又可以在蚕种繁育中依据幼虫斑纹区分雌雄降低制种成本。以四眠性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资源限3、限8为母本,以显性三眠性家蚕品种资源309C、川32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了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限309、限32。与亲本限3、限8比较,限309的全龄经过时间比限3缩短了96 h,限32的全龄经过时间比限8缩短了76 h;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低于其亲本限3、限8,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将育成的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组配成二元杂交组合限309×限32,三眠率达到98%以上,与四眠性亲本组配的二元杂交组合限3×限8(对照)比较,幼虫全龄经过时间缩短了90 h,万蚕收茧量下降了0.40 kg,万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与对照基本相当,茧丝长、解舒丝长比对照分别长21 m、12.9 m,解舒率比对照低0.65百分点,出丝率比对照提高0.23百分点,茧丝纤度2.952 dtex,洁净93.25分,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 三眠性 育种材料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云蚕8的斑纹限性定向转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鹏飞 朱水芬 +7 位作者 黄平 董占鹏 刘敏 白兴荣 罗顺高 杜伟 李涛 陈松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针对云南省现行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制种过程需鉴别雌雄蛹的问题,以保存的强健性斑纹限性家蚕基础品种H05和2032分别与云蚕8A及云蚕8B杂交,采用回交并结合标志基因选择的方法进行斑纹限性定向转育,获得了新的斑纹限性品种云蚕8A限和云蚕8... 针对云南省现行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制种过程需鉴别雌雄蛹的问题,以保存的强健性斑纹限性家蚕基础品种H05和2032分别与云蚕8A及云蚕8B杂交,采用回交并结合标志基因选择的方法进行斑纹限性定向转育,获得了新的斑纹限性品种云蚕8A限和云蚕8B限。新品种的经济性状与原品种相仿,组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限的健康性优于原品种的杂交组合云蚕7×云蚕8,且茧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了8.75%、5.44%、0.94%。定向转育的家蚕斑纹限性品种不仅具有可在幼虫期通过斑纹鉴别雌雄的特点,而且主要经济性状成绩接近或超过原品种,特别是强健性有所提高,将在降低蚕种生产成本以及实现雌雄茧分别缫丝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云蚕8 斑纹限性 定向导入 杂交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斑纹限性蚕种质材料创新及其杂交组合性状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2 位作者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0-313,共4页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0.21%、3.36%,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纹(皮斑)限性蚕品种 种质材料 回交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斑纹双限性家蚕品种蜀63×限16的育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友洪 肖金树 +2 位作者 肖文福 周安莲 邹邦兴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将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夏秋用素斑(姬蚕p)家蚕品种夏芳、秋白改育成2个斑纹限性家蚕品种,从而可依据2个品种雌、雄幼虫差异明显的斑纹,使蚕种生产过程易于鉴别雌雄。经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的2个斑纹限性...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将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夏秋用素斑(姬蚕p)家蚕品种夏芳、秋白改育成2个斑纹限性家蚕品种,从而可依据2个品种雌、雄幼虫差异明显的斑纹,使蚕种生产过程易于鉴别雌雄。经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的2个斑纹限性家蚕新品种蜀63、限16的主要经济性状超过夏芳、秋白,并组配成春秋兼用双限性杂交组合蜀63×限16。经四川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蜀63×限16具有健康好养、茧丝品质优良的特点。春季虫蛹率96.65%,茧层率23.76%,万蚕收茧量20.02 kg,茧丝长1 206 m,解舒率76.11%,洁净93.10分;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解舒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11%、3.77%、2.07个百分点,洁净也优于对照品种。秋季虫蛹率94.07%,茧层率23.10%,万蚕收茧量18.31 kg,茧丝长1 140 m,洁净93.00分;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与对照品种夏芳×秋白相当,解舒率、洁净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4.02个百分点、4.69分。蜀63×限16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四川省及西南蚕区的春季和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斑纹限性 蜀63×限16 春秋兼用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斑纹双限性秋用品种荆研×楚星的选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瑜 魏群 +3 位作者 叶芊芊 秦喜秀 程薇 陈登松 《湖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47-50,共4页
用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普通蚕品种连续回交基础斑纹限性蚕品种,使其回交后代保留基础限性品种的斑纹限性性状,其他经济性状大部分都替换成普通实用蚕品种的血统,并采用对回交后代设置特殊培育环境,充分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定向培... 用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普通蚕品种连续回交基础斑纹限性蚕品种,使其回交后代保留基础限性品种的斑纹限性性状,其他经济性状大部分都替换成普通实用蚕品种的血统,并采用对回交后代设置特殊培育环境,充分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定向培育的方法,选育出了能够在幼虫期根据斑纹准确地鉴别雌雄性别的斑纹双限性秋用品种荆研×楚星。该品种各主要经济性状不仅显著超过国家夏秋蚕品种审定对照种苏3秋3×苏4,而且也超过我省现行夏秋普通蚕品种黄鹤×朝霞。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夏秋蚕新品种审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品种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快速选育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4期371-373,共3页
该研究采用了连续回交法,快速有效地选育出中、日系二个系列限性实用品种。中系回交方法简单易行。日系限性普斑浓淡不同,连续回交的表型遗传规律不相同,其选择连续回交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也论述了限性多元组合的快速选育和组配方法。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品种 杂交 快速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先燕 钟苏苑 +2 位作者 张桂玲 邱国祥 郭定国 《广东蚕业》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系数法对6个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的虫蛹率、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各经济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差异极显著,且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各品种间的各经济性状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中系品种119...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系数法对6个家蚕斑纹限性种质资源的虫蛹率、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各经济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差异极显著,且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各品种间的各经济性状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中系品种1193和日系品种1275因强健性好且综合性状稳定,可作为强健性品种培育的亲本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 种质资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四元杂交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的选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大刚 鲜跃荣 冯光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9-1044,共6页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 以体质强健好养、茧丝优质高产、蚕种易繁育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对蚕茧产量高的家蚕品种锦7进行纯系分离育成新品种锦,将茧丝品质优的家蚕品种绫14与绫4杂交育成新品种绫,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7与限1杂交育成新品种苑,将强健多丝量斑纹限性品种318与限2杂交育成新品种州,并将4个新品种组配成具有幼虫斑纹限性特色性状的春秋兼用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锦·苑×绫·州。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实验室共同鉴定中的成绩良好:春季饲养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6.42%,全茧量2.10 g,四龄万蚕产茧量20.86 kg,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06 g、0.67 kg;秋季饲养的茧层率23.68%,四龄万蚕产茧量18.16 kg,鲜茧出丝率17.89%,与对照夏芳×秋白比较,分别提高0.51个百分点、0.4 kg、0.4个百分点。此外,利用限性斑纹性状在幼虫期区分雌雄,可节省蚕种生产过程中雌雄蛹鉴别用工成本及提高杂交率。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四川、重庆等省(市)蚕区推广饲养100余万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锦·苑×绫·州 斑纹限性 春秋兼用 丰产 体质强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斑纹双限性品种云限1号的选育
17
作者 廖鹏飞 朱水芬 +6 位作者 黄平 董占鹏 刘敏 白兴荣 罗顺高 钟健 陈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3928-3930,3935,共4页
[目的]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和产量,拓宽茧丝产品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系统筛选和配合力测试,采用795、H05、日新A和云蚕7A为亲本,根据家蚕杂交育种原理,组配成斑纹双限品种云限1号。[结果]经实验室鉴定、蚕种繁育和农村试... [目的]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和产量,拓宽茧丝产品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系统筛选和配合力测试,采用795、H05、日新A和云蚕7A为亲本,根据家蚕杂交育种原理,组配成斑纹双限品种云限1号。[结果]经实验室鉴定、蚕种繁育和农村试验发现,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雌雄鉴别容易、繁育系数高。综合各地各季的试养成绩,云限1号的虫蛹率为93.09%~99.07%,万头产茧量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头茧层量高于对照3.84%~6.40%,张种产茧量高于对照0.69%~13.31%,茧丝长约1 100 m,洁净在92分以上。[结论]云限1号的经济性状与云南省现行品种菁松×皓月相当,符合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 云限1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多丝量斑纹全限性家蚕新品种武·陵×映·秀的选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行健 艾均文 +7 位作者 朱勇 唐芸 张高军 薛宏 龚竞 贾超华 龚椿营 陈卓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552,共8页
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为育种目标,利用优良多丝量蚕品种与强健性品种为亲本,杂交后代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交替培育,经连续多代攻毒和活蛹缫丝筛选,育成了具有抗血液型脓病特点的斑纹限性新品种N33改K、8535CK、湘34K和湘48K等,最... 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为育种目标,利用优良多丝量蚕品种与强健性品种为亲本,杂交后代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交替培育,经连续多代攻毒和活蛹缫丝筛选,育成了具有抗血液型脓病特点的斑纹限性新品种N33改K、8535CK、湘34K和湘48K等,最终通过多元组配方式组配成了一代杂交新组合N33改K·8535CK×湘34K·湘48K(武·陵×映·秀)。实验室鉴定、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优、抗逆性强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省级实验室鉴定新组合的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为17.36 kg和3.81 kg,茧丝长为1 212.7 m,洁净为96.0分,均与对照品种871×872相仿;虫蛹统一生命率为95.63%,比对照高7.14百分点;春季主要经济性状也和对照品种相仿。新品种对BmNPV的耐受能力显著增强,BmNPV对2龄起蚕的LD_(50)为6.45×10^(10)mL^(-1),是对照品种秋丰×白玉LD_(50)的1.09×10^(5)倍。该杂交组合已于2021年通过重庆市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秋季饲养,也可在"秋种春养"区域春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武·陵×映·秀 强健性 多丝量 斑纹限性 耐血液型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斑纹限性家蚕品种521B和523B的选育及皖·丰×夏·晖的组配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凤 石凉 +7 位作者 童晓琪 张彦 夏家凤 黄浩 张远祥 张世应 俞宗斌 黄德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4-550,共7页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 根据家蚕斑纹限性遗传规律,采用杂交、连续回交及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强健性中系斑纹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521B、523B,再将2个新品种与保育并改良的日系品种524、526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皖·丰×夏·晖。新品种杂交组合不仅具有强健好养、丝质优、繁育系数高的特点,而且可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在幼虫5龄期准确鉴别雌雄,能有效降低蚕种繁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蚕种的杂交率。新品种杂交组合在安徽省农村试养鉴定试验中,亦表现出孵化和发育齐一、食桑旺盛、强健好养、老熟齐涌、产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主要成绩为:虫蛹率98.44%,万蚕收茧量19.110 kg,茧层率21.02%,鲜毛茧出丝率16.22%,茧丝长1 124.4 m,解舒丝长899.3 m,解舒率79.77%,纤度2.983 dtex,洁净95.09分。皖·丰×夏·晖于2018年1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的夏季及中晚秋季节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夏秋用品种 皖·丰×夏·晖 斑纹限性 强健性 丰产性 连续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家蚕品种锦·绣×潇·湘的选育 被引量:22
20
作者 艾均文 司马杨虎 +4 位作者 何行健 薛宏 李章宝 黄仁志 李学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9-506,共8页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锦"、"绣"和日系斑纹限性品种"湘",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锦·绣×潇·湘。实... 采用杂交、回交与系统选育等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家蚕中系斑纹限性品种"锦"、"绣"和日系斑纹限性品种"湘",并组配四元杂交组合锦·绣×潇·湘。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蚕种场繁育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原蚕体质强健、繁育过程中雌雄易鉴别。在夏秋季进行的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新品种杂交组合的万蚕产茧量与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组合洞·庭×碧·波高3.0%和4.1%,一粒茧丝长1 167.0 m,解舒丝长1 007.0 m,洁净95.1分。新品种于2012年10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南省等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锦·绣×潇·湘 斑纹限性 强健性 夏秋用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