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种金花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陈锦媚 苏梦雪 +6 位作者 姚涵雅 董志鹏 高慧 李双双 侯小涛 邓家刚 谢阳姣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45-48,共4页
研究22种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为建立金花茶PCR-RFLP生物鉴定方法提供依据。选用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和限制... 研究22种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为建立金花茶PCR-RFLP生物鉴定方法提供依据。选用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和限制性内切酶Sacll,研究限制性内切酶Sacll对22种金花茶rbcL引物PCR扩增序列的酶切反应。结果表明,用Sacll限制性内切酶对22种金花茶rbcL引物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扶缓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的扩增序列不能被酶切,其余20种金花茶酶切位点基本一致,均可被切为大小不等的2个片段,其中较小片段出现在100~250 bp,较大片段出现在250~500 bp。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cll对22种金花茶rbcL引物PCR扩增序列进行酶切,可将扶绥金花茶和中东金花茶与其他种金花茶进行区分,该方法可用于补充和完善金花茶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为金花茶良种的繁育与推广做好良种资源贮备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 PCR-RFLP 生物鉴定 RBCL序列 限制性内切Sac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规范编排
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一、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的命名,1973年由Smith和Nathans提出:用属名的头1个字母和种名的头2个字母,组成3个字母的略语,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称;如有菌株名,再加上一个字母,即第4个字母表示菌株;1种特殊的菌株,具有几个不同的限制与修饰体... 一、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的命名,1973年由Smith和Nathans提出:用属名的头1个字母和种名的头2个字母,组成3个字母的略语,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称;如有菌株名,再加上一个字母,即第4个字母表示菌株;1种特殊的菌株,具有几个不同的限制与修饰体系,则以罗马数字表示在该菌株中发现某种酶的先后次序。例如:Eco R I,第1个大写字母E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属名的第1个字母;第2、3两个小写字母co为其种名的2个字母;第4个字母大写R表示所用大肠杆菌的菌株编号。再如,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用Hin表示。例如,从流感嗜血杆菌d株(Haemophilus influenzad d)中先后分离到3种限制酶,则分别命名为Hin d I、Hin dⅡ和Hin d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写字母 限制性内切 流感嗜血杆菌 DNA聚合 限制 罗马数字 规范编排 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两个蛋鸭品种和常见野鸭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奕欣 赵扬 +1 位作者 吕良炬 赖垣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ocRⅤ、PstⅠ、SacⅠ、XbaⅠ)分析了蛋鸭(金定鸭、莆田黑鸭)、野鸭(斑嘴鸭、绿头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ocRⅤ、PstⅠ、SacⅠ、XbaⅠ)分析了蛋鸭(金定鸭、莆田黑鸭)、野鸭(斑嘴鸭、绿头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蛋鸭与野鸭在mtDNA结构上发生了明显分岐.比较两种野鸭和金定鸭的图谱,发现金定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类 线粒体DNA 限制性图谱 野鸭 品种 蛋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汪铭书 郭万柱 +5 位作者 冯炳芳 王印 娄高明 费恩阁 宣华 韩素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应用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KpnI,SalI、BglⅡ和HindⅢ)建立了伪狂犬病毒闽A株DNA的内切酶图谱,并与Buk株、Shope株、Norden株、S株,台湾NTU株进行比较,认为闽A株与美国或欧洲... 应用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KpnI,SalI、BglⅡ和HindⅢ)建立了伪狂犬病毒闽A株DNA的内切酶图谱,并与Buk株、Shope株、Norden株、S株,台湾NTU株进行比较,认为闽A株与美国或欧洲毒株无关,而与台湾株同源,表明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在伪狂犬病病毒研究中是一种毒株鉴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限制性 内切分析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廖顺尧 刘运强 +2 位作者 鲁成 周泽扬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利用 2 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 34个不同品种家蚕卵mtDNA进行酶切分析 ,发现一化、二化品种与多化品种的HaeⅢ酶切图谱有差异 ,但不同的地理品种间没有出现酶切多态性现象。另外 ,一些家蚕品种的受精卵和非受精卵mtDNA在BglⅠ和PstⅠ酶切下 ... 利用 2 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 34个不同品种家蚕卵mtDNA进行酶切分析 ,发现一化、二化品种与多化品种的HaeⅢ酶切图谱有差异 ,但不同的地理品种间没有出现酶切多态性现象。另外 ,一些家蚕品种的受精卵和非受精卵mtDNA在BglⅠ和PstⅠ酶切下 ,呈现不同的酶切带型。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线粒体DNA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限制性内切 蚕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平 李晓迎 熊全沫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用BamHⅠ,BglⅠ,BglⅡ,EcoRⅠ,HpaⅠ,KpnⅠ,PstⅠ,SacⅠSalⅠ,XbaⅠ,和XhoⅠ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的线粒体DNA(mt... 用BamHⅠ,BglⅠ,BglⅡ,EcoRⅠ,HpaⅠ,KpnⅠ,PstⅠ,SacⅠSalⅠ,XbaⅠ,和XhoⅠ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单酶切,其切点数依次为2,3,2,3,3,1、0,1,0,0和0;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测算出各酶切片断大小,得出团头鲂mtDNA分子长约16020±356碱基对(bp),分子量6.37×1018u(原子质量),构建了团头鲂mtDNA的限制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鱼纲 MTDNA 线粒体DNA 限制性内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7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普通小麦叶绿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隽敏 孔青 徐乃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6,共3页
云南小麦(Triticumaestivumssp.yunnanenseKing)和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aestivumssp.tibetanumShao)是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两个普通小麦(T.aestiv... 云南小麦(Triticumaestivumssp.yunnanenseKing)和西藏半野生小麦(Triticumaestivumssp.tibetanumShao)是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两个普通小麦(T.aestivumL.)亚种。我们采用改进的高离子强度法,提取云南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普通小麦的两个品种(中国春和鄂恩1号)的叶绿体DNA,并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它们的叶绿体DNA进行了酶切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普通小麦及其两个亚种中没有叶绿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差异,反映了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相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绿体DNA 限制性 内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蚕蛹mt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被引量:14
9
作者 凌建华 陈元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41-646,共6页
采用碱变性法制备蓖麻蚕蛹mtDNA,经九种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和双酶酶解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位点数和酶切片段长度,根据片段的大小确定消失片段与新生片段关系,通过对片段重叠、拼接、判断各片段邻近位置,从而构建了9种限制性内切酶、... 采用碱变性法制备蓖麻蚕蛹mtDNA,经九种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和双酶酶解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位点数和酶切片段长度,根据片段的大小确定消失片段与新生片段关系,通过对片段重叠、拼接、判断各片段邻近位置,从而构建了9种限制性内切酶、共24个酶切位点蓖麻蚕蛹mtDNA酶切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蚕蛹 MTDNA 限制性内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晏勇 张兴忠 龙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报道了用BamHⅠ,BglⅠ,BglⅡ,ClaI,EcoRI,HindⅢ,PvuⅡ,SacⅠ,XbaⅠ,XhoⅠ等十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草鱼线粒体DNA,计算出各酶切片段长度及草鱼mtDNA大小。其中六种酶有多个切... 本文报道了用BamHⅠ,BglⅠ,BglⅡ,ClaI,EcoRI,HindⅢ,PvuⅡ,SacⅠ,XbaⅠ,XhoⅠ等十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草鱼线粒体DNA,计算出各酶切片段长度及草鱼mtDNA大小。其中六种酶有多个切点,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未发现碱基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线粒体 DNA 限制性内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内切酶缓冲液诱导人和家兔染色体显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新 李虹 陈文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共3页
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缓冲液或空白处理人染色体标本,发现AluI及缓冲液均能诱导出类C和G带,其中缓冲液诱导的类C带频率虽低于酶原液,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而G带的诱导率无明显差异.此外,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fI及其缓冲液处理... 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缓冲液或空白处理人染色体标本,发现AluI及缓冲液均能诱导出类C和G带,其中缓冲液诱导的类C带频率虽低于酶原液,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而G带的诱导率无明显差异.此外,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fI及其缓冲液处理中国小型白兔外周血染色体标本,也诱导出了相应的类C和G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内切 缓冲液 家兔 染色体 显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谱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源倩 王国庆 +3 位作者 米建萍 周颖 曾红燕 张朝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 LIFD)分析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新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枝杆菌hsp65基因的长度为439bp的片段,该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EⅡ和HaeⅢ酶切后,分别用CE LIFD...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 LIFD)分析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新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枝杆菌hsp65基因的长度为439bp的片段,该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EⅡ和HaeⅢ酶切后,分别用CE LIFD装置和常规琼脂糖电泳(AGE)对比检测酶切片段。对PCR扩增片段的酶切样品的预处理和CE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8种分枝杆菌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图。DNA片段相对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 6%。结果表明,CE的分离效能明显高于AGE,是研究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更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限制性内切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昆明(KM)小鼠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顺娣 谢清梅 +1 位作者 赵宏旭 沈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8-41,共4页
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不同的种系及亚种间存在多态性。我们分别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Ⅱ、HidⅢ、PstⅠ、MspⅠ对60只中国KM小鼠(雌雄各半)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电泳分析,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且这五种限制性内切酶图... 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不同的种系及亚种间存在多态性。我们分别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Ⅱ、HidⅢ、PstⅠ、MspⅠ对60只中国KM小鼠(雌雄各半)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电泳分析,结果未发现多态性,且这五种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均与BALB/c小鼠相同。这表明中国KM小鼠与绝大多数实验小鼠一样,均起源于欧州的野鼠M.m.domesticu。未见到KM小鼠经其它亚种野鼠母系遗传污染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内切 KM小鼠 野鼠 线粒体DNA 多态性 实验小鼠 图谱 亚种 电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及其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棋斌 裴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扩增检测体系 ,六个识别碱基的PstI和EcoRI的SADF均能得到丰富稳定的带形 ,四个识别碱基的MseI不能得到明显谱带。SADF扩增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 :PstI一般在 2 0 0~ 2 0 0 0bp ,而EcoRI在 2 0 0~ 10 0 0bp ;两者在不同大麦品种中均能检测到多态性 ,可用于不同大麦品种的检测 ,但PstI得到的带型明显优于EcoRI,在大麦中得到的片段具有范围宽、分布均匀、易于观察、多态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分子标记 PCR 遗传多态性 DNA 限制性选择性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建华 陈德威 +1 位作者 陈明勇 张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0-563,共4页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和HindⅢ消化鸡毒支原体DNA,其电泳图谱能区别鸡毒支原体各株,比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更敏感,表明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为鉴别鸡毒支原体毒株,进行分...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和HindⅢ消化鸡毒支原体DNA,其电泳图谱能区别鸡毒支原体各株,比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更敏感,表明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为鉴别鸡毒支原体毒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确定在商品代鸡中是否疫苗株代替了MG野毒株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限制性内切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获得木霉菌插入变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捷 刘限 +3 位作者 徐书法 刘海南 黄玉茜 周晓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18-1923,1928,共7页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 I)技术,通过插入线性化质粒DNA获得了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B otry tis cinerea)效果优于初发菌T richod erm a v irid e T 21菌株(初发菌)的3个变异株T trm 31、T trm 34和T trm 55.变异株本身产生的和诱...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 I)技术,通过插入线性化质粒DNA获得了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B otry tis cinerea)效果优于初发菌T richod erm a v irid e T 21菌株(初发菌)的3个变异株T trm 31、T trm 34和T trm 55.变异株本身产生的和诱导番茄植株产生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比初发菌高,因此,通过REM I技术可以获得新的有益变异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水平,尤其是提高诱导番茄抗病水平.对侵染花器和叶片的灰霉病防效分别比原生物防治木霉菌株提高了16.9%和8%,说明REM I技术可以用于改良生防木霉菌株的功能,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内切介导整合 生物防治 木霉菌 番茄灰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绍辉 彭和禄 +1 位作者 王文 刘爱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碱性变性法提取来自于龙陵县不同地区的18只黄山羊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并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Ⅰ,Hind... 采用碱性变性法提取来自于龙陵县不同地区的18只黄山羊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并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Ⅰ,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maⅠ,StuⅠ和XhoⅠ等20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结果发现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的分子量大小约为158Kb;不同酶的酶切位点分别为:DraⅠ有7个酶切位点,AvaⅡ有6个酶切位点,EcoRⅤ和StuⅠ共有5个酶切位点,HindⅢ和HeaⅡ有4个酶切位点,BamHⅠ,BglⅡ,PstⅠ和PvuⅡ有3个酶切位点,ApaⅠ,ClaⅠ有2个酶切位点,其余有1个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陵黄山羊 线粒体DNA 限制性类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四明 龙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39,共2页
用BamHⅠ,EcoRⅠ,HindⅡ,HinfⅠ,MspⅠ,PstⅠ,SmalⅠ,XhoⅠ,DraⅠ,SalⅠ等十种限制内切酶对纯化后的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线粒体DNA(mtDNA)进行酶切,然后用电泳技术分离酶切片段。结果表明,十种限制性内切酶只有DraⅠ,SalⅠ两种限... 用BamHⅠ,EcoRⅠ,HindⅡ,HinfⅠ,MspⅠ,PstⅠ,SmalⅠ,XhoⅠ,DraⅠ,SalⅠ等十种限制内切酶对纯化后的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线粒体DNA(mtDNA)进行酶切,然后用电泳技术分离酶切片段。结果表明,十种限制性内切酶只有DraⅠ,Sal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有多个酶切位点,且计算出乌鳢mtDNA大小约由17200个碱基对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线粒体 DNA 限制性 内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梅花鹿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显带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德梅 蔡志华 +4 位作者 韩莉 陶红梅 姜计 温兴福 樊汝权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分别处理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标本,发现HaeⅢ处理标本21h左右,显出类似G带、C带带型,第1、4、11、18、27、28、31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aeⅢ敏感而浅染,而HindⅢ处理标本18h左右能诱导梅花鹿中期染色...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分别处理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标本,发现HaeⅢ处理标本21h左右,显出类似G带、C带带型,第1、4、11、18、27、28、31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aeⅢ敏感而浅染,而HindⅢ处理标本18h左右能诱导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显出类似G带、C带,第2、6、15、18、29、32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indⅢ较敏感而浅染,性染色体Y对HaeⅢ敏感呈浅染,性染色体X对HindⅢ敏感呈浅染。表明东北梅花鹿1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在这两种酶处理时表现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梅花鹿 限制性内切 染色体 显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同序异尾限制性内切酶快速克隆多基因片段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广营 朱乃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4-588,共5页
介绍一种可以快速进行多基因片段克隆的新方法——同序异尾限制性内切酶(isoschizomer-heterotailrestrictionendonuclease,IHRE)一步克隆法,该方法可以一步完成多达6个DNA片段的连接,具有简单快速、节省试剂、成功率高、不引入非目的... 介绍一种可以快速进行多基因片段克隆的新方法——同序异尾限制性内切酶(isoschizomer-heterotailrestrictionendonuclease,IHRE)一步克隆法,该方法可以一步完成多达6个DNA片段的连接,具有简单快速、节省试剂、成功率高、不引入非目的基因序列等很多优点.应用该方法已经成功完成对人肠激酶轻链多基因克隆、HSV多表位DNA疫苗的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同序异尾限制性内切(IHRE) 克隆 多片段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