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功能区划中限制开发生态区的细分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米楠 杨美玲 +3 位作者 樊新刚 米文宝 李同昇 王婷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058-5066,共9页
限制开发生态区是主体功能区划中介于优先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间的一大类生态区,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存在区域范围大、实施操作困难等问题,因此非常必要对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细化。在总结现有县域尺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方法基础上,构建了细... 限制开发生态区是主体功能区划中介于优先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间的一大类生态区,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存在区域范围大、实施操作困难等问题,因此非常必要对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细化。在总结现有县域尺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方法基础上,构建了细分限制开发生态区的生态保护导向和生态优先原则,提出了利用综合指数法和景观指数法分别细化限制开发生态区,二者细化结果叠加后,通过专家系统和政策需求修正,形成了限制开发生态区四类区域单元: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区、中限制开发区和弱限制开发区,作为现有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的补充,从更为微观的尺度反映了主体功能的差异和发展潜力,促进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限制开发生态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细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生态区 主体功能区 细分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2 位作者 李同昇 朱志玲 王婷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中。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及生态服务功能,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等相关技术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 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中。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及生态服务功能,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等相关技术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生态服务功能,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各乡镇生态重要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2)研究区各乡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系统类型高度相关,主要取决于林地面积比;(3)研究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相一致,各乡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即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区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生态区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重要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2 位作者 李同昇 周民良 王婷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8,321,共7页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针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针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各乡镇均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生态敏感程度分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4个等级,且94.34%的面积属于中度以上敏感性。(2)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位于中部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的各乡镇,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沙漠化;位于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各乡镇,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3)以市(县)为基本空间单元所得的评价结果,没有考虑县内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可操作性较差,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所得的评价结果因均质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 限制开发生态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架构下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周民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9,36,共7页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的地区,也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区域之一。文章在总结限制开发区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域研究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加强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2)限制开发区域细分的理论方法及细分后不同区域发展机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3)限制开发区农户生计问题研究;(4)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区域 主体功能区建设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村社区发展能力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仲俊涛 米文宝 +1 位作者 樊新刚 宋永永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8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按居住地形对农村社区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影响不同类型社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区实际,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山地社区发展能力显著弱于川道社区;不同类型社区,影响其发展能力的因素差异显著;区位因素是决定社区发展能力的关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本研究可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提供参考,为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能力 农村社区 参与式农村评估 限制开发生态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分类发展模式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美玲 李同昇 +2 位作者 米文宝 周民良 王婷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6-242,共7页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生态压力、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3个因子对宁夏限制开发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其区域发展模式。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可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度脆弱、低...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生态压力、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3个因子对宁夏限制开发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其区域发展模式。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脆弱性可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度脆弱、低度脆弱共4个等级,其中,极度脆弱区面积达到研究区总面积的51.76%,高度脆弱区占21.15%,中度脆弱区占15.56%,低度脆弱区占11.52%。针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状态提出了5种区域发展模式(即以生态补偿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生态移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型发展模式,以生态草畜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生态脆弱性 发展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锋 吴映梅 +1 位作者 武友德 金桂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6,共5页
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下,确保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与维持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这一类主体功能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基础薄弱、投入产出规模小、可进入性差、生态功能地位突出等成为影响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限制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下,确保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与维持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成为这一类主体功能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基础薄弱、投入产出规模小、可进入性差、生态功能地位突出等成为影响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限制开发区域格局下,拟以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整合与战略定位,尤其是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区域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结构整合 金沙江中上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生态经济位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仲俊涛 米文宝 +1 位作者 吴昕燕 马振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4-237,245,共5页
随着国家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开展,限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基于生态经济位理论,运用生态经济位模型,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生态位维中选取24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2005年和2010年宁夏限... 随着国家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开展,限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基于生态经济位理论,运用生态经济位模型,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生态位维中选取24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2005年和2010年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生态经济位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2个县区生态经济位由2005年的0.062I~0.1034变为2010年的0.063O~0.1175,其中盐池等5县为增长状态,海原等7县出现了下降,仍表现出混沌无序状态,且整体偏低、相差不大。表明宁夏限制开发区县域生态经济系统都非常不健康,对周同资源的利用范围很窄,辐射影响有限,普遍存在发展的瓶颈,并对其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各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位 限制开发 县域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评价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自强 李静 吴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8-434,共7页
从生态保育、粮食安全维护、人口承载、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5个方面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为例,在加权求和测算各功能指数的基础上,利用ESDA法分析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2013年宁夏限制开发区各县地域功能存在... 从生态保育、粮食安全维护、人口承载、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5个方面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为例,在加权求和测算各功能指数的基础上,利用ESDA法分析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2013年宁夏限制开发区各县地域功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集聚现象,地域多功能性的强弱势与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因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地域功能 ESDA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育填 刘婧 刘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46,153,共4页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生态限制开发区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低,部分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枯竭和地域功能的转变,矿产资源产业逐步退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生态限制开发区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低,部分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枯竭和地域功能的转变,矿产资源产业逐步退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门头沟区的矿产资源产业在地区功能定位由"能源矿产基地"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转变、矿产资源枯竭导致开发成本高等推力因素,以及当地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安置等阻力因素的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逐渐退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提供了重要保障。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是地域功能、产业特性和政府管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限制开发区域 矿产资源产业 产业退出 北京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永杰 米文宝 +1 位作者 赵莹 郑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0-294,共5页
基于2000—2012年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模型(SPA)和优劣解距离模型(TOPSIS)并结合熵值法,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对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的经济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13年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 基于2000—2012年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模型(SPA)和优劣解距离模型(TOPSIS)并结合熵值法,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对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的经济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13年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同心县经济系统脆弱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SPA和TOPSIS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有着高度一致性,并具有"三段性"的特征。(2)障碍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工业发展水平偏低、城镇化率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普遍制约着研究区经济系统健康的发展,积极提高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是降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聚居 限制开发 经济系统脆弱性 模型 同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格局演变及障碍因素识别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平 佟连军 +1 位作者 范围广 郭艳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0-739,共10页
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2017年各市(州)的截面数据,从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3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 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2017年各市(州)的截面数据,从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3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探究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2017年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呈现"N"字型波动上升的时序演化特征,总体上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较慢。②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总体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特征,且两级分化特征更加明显。③人均工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人数、人均水资源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是研究期内制约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指标层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熵权-TOPSIS模型 限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限制开发区域林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晓光 朱晓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介绍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着重从补偿标准、资金渠道、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适应性三个层面四个维度分析了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限制开发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特点,从明确重点领域、补偿标准的分类动态调整、... 介绍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着重从补偿标准、资金渠道、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适应性三个层面四个维度分析了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限制开发区域林业生态建设的特点,从明确重点领域、补偿标准的分类动态调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开展横向生态补偿的实践以及市场化补偿平台的创建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限制开发区域林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林业生态建设 生态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 财政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映梅 陈贻娟 牛静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34-37,共4页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始终是影响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定位下,协调好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关系着国家主体功能区...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始终是影响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定位下,协调好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关系着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区域实践意义。研究尝试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为实现该地区山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 人地关系 主体功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苏颖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7-165,共9页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走绿色发展道路。该研究采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36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一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各影响因...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走绿色发展道路。该研究采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36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进一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各影响因素联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全流域限制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流域内各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差异明显,下游限制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效率最高,中游限制开发区次之,上游限制开发区最低。②全流域限制开发区高绿色发展效率地区由集群分布向连片分布转变,效率有效地区从集中在上中游地区转变成集中在中下游地区,黄河南岸限制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效率显著高于黄河北岸区域。③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贸易开放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教投入均无法单独成为推动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形成高绿色发展效率的必要条件。④存在4种模式可以促进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分城市类型看,环境规制+外向经济联动模式能够推动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的农业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基础动力+环境规制+外向经济+产业升级联动模式能够推动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外向经济+产业升级联动和基础动力+产业升级+科教投入联动两种模式可以助推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的老工业基地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该研究基于组态关联视角为黄河流域限制开发区农业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助推绿色发展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限制开发 绿色发展效率 非期望产出SBM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与新型农民就业转型协调机制研究——农业限制开发区视角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保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农业限制开发区对农村土地的非农用化使用有着刚性规定,这就使得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应由传统的"外延式"、"速度型"向未来的"内涵式"、"质量型"转变,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新型农民的... 农业限制开发区对农村土地的非农用化使用有着刚性规定,这就使得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应由传统的"外延式"、"速度型"向未来的"内涵式"、"质量型"转变,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新型农民的就业方式也应有所调整,让其成为支撑农业限制开发区主要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进而带动周边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具体思路主要包括:从科学角度引导新型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改革和完善相关体制,创造平等、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新型农民职业素养;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重构与拓展社会资本,完善就业服务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限制开发 城镇化 新型农民 就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道路探讨——基于功能定位的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晓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204,208,共4页
限制开发区是西部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区域,要积极稳妥推进其城镇化,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选择。本文旨将西部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与其城镇化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联系起来,以期探讨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之路,即按照国家主体功能... 限制开发区是西部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区域,要积极稳妥推进其城镇化,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选择。本文旨将西部限制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与其城镇化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联系起来,以期探讨西部限制开发区新型城镇化之路,即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划分、培育、建立和完善限制开发区的城镇职能,以"生态资源的经济化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培育和建立服务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摒弃以污染型、镶嵌式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西部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限制开发 主体功能定位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安顺“镇关紫”限制开发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及经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立 杨丽雪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9,共4页
限制开发区是基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特色、资源禀赋、开发承载能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宏观层面规划的国土开发功能区,又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区。结合"镇关紫"限制开发区的区情,对其生态功能的定位进行... 限制开发区是基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特色、资源禀赋、开发承载能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宏观层面规划的国土开发功能区,又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区。结合"镇关紫"限制开发区的区情,对其生态功能的定位进行了探讨,在生态和经济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分析了以建设生态经济系统为经济开发目标的经济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生态功能定位 经济发展 “镇关紫” 安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权补偿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黎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限制开发区放弃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权。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城市化地区以其工业品和服务品交换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利益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限制开发区放弃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权。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城市化地区以其工业品和服务品交换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城市化地区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关联、空间关联、政策关联、项目合作、企业合作、园区共建、资金及资本输出等方式,带动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既是妥善处理区域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的要求,也是弥补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权损失,使不同区域共享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权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地区 限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土地利用政策的理性思考
20
作者 王湃 栾乔林 凌雪冰 《农学学报》 2013年第7期62-66,共5页
为实现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避免土地过度开发,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对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理性思考。从重视立法、设置土地发展权、设立农地保护机构、土地利用分类管制、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以及... 为实现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避免土地过度开发,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对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理性思考。从重视立法、设置土地发展权、设立农地保护机构、土地利用分类管制、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以及通过经济补偿激励农民等7个方面对限制开发区的土地保护及经济补偿政策提出了建议。从构建农地保护评价体系、提高农地质量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农地整理力度、鼓励全民参与土地保护、组建农地保护基金会等5个方面提出了禁止开发区的土地保护及经济补偿政策的建议。以期为主体功能区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 禁止开发 土地保护 经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