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双层平板技术评估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芘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蕴
郑天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应用双层平板计数技术对厦门西海域海水沉积物中 4环多环芳烃 芘降解菌数量调研结果表明 ,除靠近马銮湾养殖区站位Ⅵ外 ,芘污染较严重站位Ⅳ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4 .7万个 /g(干物质量 ) ,而芘污染相对较轻站位Ⅱ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
应用双层平板计数技术对厦门西海域海水沉积物中 4环多环芳烃 芘降解菌数量调研结果表明 ,除靠近马銮湾养殖区站位Ⅵ外 ,芘污染较严重站位Ⅳ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4 .7万个 /g(干物质量 ) ,而芘污染相对较轻站位Ⅱ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1.2万个 / g(干物质量 ) ,海水沉积物中芘含量与芘降解菌数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沉积物
多环芳烃
芘
海洋污染
环境污染评价
双层平板计数技术
芘
降解菌数量
芘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强化去除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玥
吴蔓莉
+3 位作者
刘泽梁
段旭红
易宁
肖贺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7-574,共8页
为探究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降解特性,向含油水相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LW-10(Accession number:SRR15082184)进行降解实验.利用GC-MS研究了LW-10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性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降解体系...
为探究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降解特性,向含油水相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LW-10(Accession number:SRR15082184)进行降解实验.利用GC-MS研究了LW-10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性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降解体系中的菌量变化.利用qPCR技术对控制不同组分烃降解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油浓度为5000 mg·L^(-1)的含油废水中接种LW-10降解17 d,对原油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率分别为96.7%和28.4%.体系中的降解菌总浓度与高活性菌浓度由接种时的1.0×10^(8)cfu·mL^(-1)增加至2.1×10^(9)cfu·mL^(-1)和8.3×10^(8)cfu·mL^(-1).检测的3种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中,烷烃单加氧酶基因alkB2拷贝数由1.06×10^(8)copy·mL^(-1)变为2.84×10^(8)copy·mL^(-1);芳烃双加氧酶基因Ahd由1.06×10^(8)copy·mL^(-1)降低至1.65×10^(7)copy·mL^(-1);氧化还原酶基因PA4513由4.09×10^(6)copy·mL^(-1)增加增加至9.26×10^(8)copy·mL^(-1).结果表明降解菌群LW-10对含油废水中的烷烃组分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对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能力较差.LW-10在降解石油烃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发生增殖,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效果与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石油烃
降解
菌
群
降解
基因
定量PCR
降解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修复对黄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3
作者
吴蔓莉
张晨
+2 位作者
祁燕云
叶茜琼
祝长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利用微生物法对石油污染黄土壤进行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通过测定修复过程中的不同组分烃、不同形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对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经过5周的修复处理,生物刺激法处理的土壤中总石油烃、烷...
利用微生物法对石油污染黄土壤进行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通过测定修复过程中的不同组分烃、不同形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对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经过5周的修复处理,生物刺激法处理的土壤中总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14.54%、21.98%、33.14%,土壤铵态氮含量由初始添加的210.4 mg·kg-1降低至97.2 mg·kg-1,土壤硝态氮含量在修复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经过生物刺激修复的土壤中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降解菌数分别为1.60×105、3.09×105、7.08×103,而未经修复处理的土壤中三种烃降解菌数量分别为2.69×10~4、2.57×10~4、4.07×103。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刺激法可有效去除黄土壤中的石油烃。影响石油污染黄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限制性因素为土壤中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与未经修复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相比,生物刺激处理使土壤中烃降解菌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黄土壤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
铵态氮
降解菌数量
限制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双层平板技术评估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芘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蕴
郑天凌
机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0 70 15 7)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
文摘
应用双层平板计数技术对厦门西海域海水沉积物中 4环多环芳烃 芘降解菌数量调研结果表明 ,除靠近马銮湾养殖区站位Ⅵ外 ,芘污染较严重站位Ⅳ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4 .7万个 /g(干物质量 ) ,而芘污染相对较轻站位Ⅱ样品中芘降解菌数量为 1.2万个 / g(干物质量 ) ,海水沉积物中芘含量与芘降解菌数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海水沉积物
多环芳烃
芘
海洋污染
环境污染评价
双层平板计数技术
芘
降解菌数量
芘含量
Keywords
Overlayer technique, Pyrene, Degrading bacteria, Pollution
分类号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强化去除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玥
吴蔓莉
刘泽梁
段旭红
易宁
肖贺月
机构
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7-5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0154,21577109)资助。
文摘
为探究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降解特性,向含油水相中接种石油烃降解菌群LW-10(Accession number:SRR15082184)进行降解实验.利用GC-MS研究了LW-10对原油中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性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降解体系中的菌量变化.利用qPCR技术对控制不同组分烃降解的关键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油浓度为5000 mg·L^(-1)的含油废水中接种LW-10降解17 d,对原油中烷烃和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率分别为96.7%和28.4%.体系中的降解菌总浓度与高活性菌浓度由接种时的1.0×10^(8)cfu·mL^(-1)增加至2.1×10^(9)cfu·mL^(-1)和8.3×10^(8)cfu·mL^(-1).检测的3种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中,烷烃单加氧酶基因alkB2拷贝数由1.06×10^(8)copy·mL^(-1)变为2.84×10^(8)copy·mL^(-1);芳烃双加氧酶基因Ahd由1.06×10^(8)copy·mL^(-1)降低至1.65×10^(7)copy·mL^(-1);氧化还原酶基因PA4513由4.09×10^(6)copy·mL^(-1)增加增加至9.26×10^(8)copy·mL^(-1).结果表明降解菌群LW-10对含油废水中的烷烃组分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对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能力较差.LW-10在降解石油烃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发生增殖,不同组分烃的降解效果与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含油废水
石油烃
降解
菌
群
降解
基因
定量PCR
降解菌数量
Keywords
oily wastewater
petroleum-degrading flora
degradation gene
real-time PCR
degradation bacteria number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修复对黄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9
3
作者
吴蔓莉
张晨
祁燕云
叶茜琼
祝长成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71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M5163)
文摘
利用微生物法对石油污染黄土壤进行实验室模拟修复研究,通过测定修复过程中的不同组分烃、不同形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石油烃降解菌数量对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经过5周的修复处理,生物刺激法处理的土壤中总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的去除率分别为14.54%、21.98%、33.14%,土壤铵态氮含量由初始添加的210.4 mg·kg-1降低至97.2 mg·kg-1,土壤硝态氮含量在修复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经过生物刺激修复的土壤中石油烃、烷烃、多环芳烃降解菌数分别为1.60×105、3.09×105、7.08×103,而未经修复处理的土壤中三种烃降解菌数量分别为2.69×10~4、2.57×10~4、4.07×103。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刺激法可有效去除黄土壤中的石油烃。影响石油污染黄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限制性因素为土壤中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与未经修复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相比,生物刺激处理使土壤中烃降解菌数量增加。
关键词
石油污染黄土壤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
铵态氮
降解菌数量
限制性因素
Keywords
petroleum contaminated cultivated loessial soil
bioaugmentation
biostimulation
ammonium nitrogen
hydrogen-degrading population
limiting factor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双层平板技术评估海水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芘的污染研究
田蕴
郑天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浓度含油废水中不同组分烃的生物强化去除特性
邢玥
吴蔓莉
刘泽梁
段旭红
易宁
肖贺月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修复对黄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作用及影响因素
吴蔓莉
张晨
祁燕云
叶茜琼
祝长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