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一水土保持一径流统计模型在潮河流域的应用
1
作者 李子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密云水库以上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流域1961—2005年的还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年水土保持措施(水平梯田和造林)面积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降水—水土保持—径流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对流... 以密云水库以上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流域1961—2005年的还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年水土保持措施(水平梯田和造林)面积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降水—水土保持—径流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模型评估结果表明,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5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分别为2.54%,3.52%,28.71%,6.87%和48.02%;1981—2005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比较显著为22.96%。2001—2005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大,1981—199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次之,1991—200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小。水土保持措施对枯水时段的减水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 降水—水土保持—径流统计模型 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分析径流对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娟 穆兴民 +1 位作者 高鹏 赵广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4,共8页
确定自然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是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研究难点。根据1996-2012年黄土高原三条黄河支流的径流、降水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采用VAR模型方法评价降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对年降水量和... 确定自然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是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研究难点。根据1996-2012年黄土高原三条黄河支流的径流、降水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采用VAR模型方法评价降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对年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响应均具有滞后性,对当年各措施面积变化均不响应;各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15年滞后期内径流有增有减,时间越长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越小。1996-2012年间林地是减少径流的主导因素;采用方差分解可知,各因素相对贡献程度依次为:草地<封禁<林地<梯田<坝地<降水。从长期来看,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可达6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贡献度有所增加。径流量减小是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降水 水土保持措施 VAR模型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强度-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彦婷 张富 +4 位作者 罗珠珠 靳峰 周蕊 赵秀兰 包炳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6-1434,共9页
为研究不同时期及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降水量、水土保持措施强度与径流的演变规律,运用泰森多边形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构建多元功效函数,进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60 a年降水量、措施强度与径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957—... 为研究不同时期及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降水量、水土保持措施强度与径流的演变规律,运用泰森多边形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构建多元功效函数,进行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60 a年降水量、措施强度与径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957—2016年年径流量呈递减趋势,达极显著水平(P<0.001);在22~24 a、8 a、4 a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和径流具有明显的震荡周期,平均周期为15 a、5 a、3 a左右。梯田、造林、种草及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度逐年递增,分别达36.14 hm^2·km^-2、25.26 hm^2·km^-2、11.56 hm^2·km^-2和3.22 hm^2·km^-2。随周期(3 a、5 a、15 a)的变长,同等降水量对产流量影响有所增大;同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度对产流量影响有所减小;降水量和措施强度组合解释了径流模数总方差的57.46%~85.80%;降水量对径流模数的影响约低于40%,措施强度的影响约高于60%,说明措施强度对径流的影响较降水量更大。近60 a径流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的递增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规律 降水 水土保持措施强度 径流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和水土保持对黄土区流域水沙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晏清洪 原翠萍 +3 位作者 雷廷武 雷启祥 张满良 苏广旭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4期9-16,共8页
流域水沙关系对降水量变化和水土保持的响应可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典型小流域桥子东沟和桥子西沟1987—2010年的水文泥沙数据,用Mann-Kendall法检验流域年降水量和水沙变化趋势,采用双累积曲线... 流域水沙关系对降水量变化和水土保持的响应可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典型小流域桥子东沟和桥子西沟1987—2010年的水文泥沙数据,用Mann-Kendall法检验流域年降水量和水沙变化趋势,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径流量和输沙量之间的关系,探讨降水量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沙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和水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是流域产流和输沙的主要影响因素。桥子东沟在1987—2006年和桥子西沟在1987—2010年时期的年单位径流输沙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明降水量变化、坡面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对流域水沙关系没有显著影响;桥子东沟在2007—2010年期间的年单位径流输沙量显著减小,表明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显著改变,这是由于2006年建设的淤地坝通过拦蓄径流泥沙和减少下游沟道侵蚀,导致流域减沙比例大于减水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输沙 水沙关系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秃尾河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白桦 穆兴民 王双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是影响流域产汇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双累积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秃尾河流域降水及河川径流、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及其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6.4mm,河道多... 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是影响流域产汇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双累积曲线、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秃尾河流域降水及河川径流、暴雨洪水特征变化及其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6.4mm,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3.4亿m3,1977年后年径流量呈显著性减小趋势。与1977年之前相比,在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下,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下降,枯水期径流量比例上升,季节分配趋于均匀。相似降水条件下,场次洪水总量、洪峰流量减少,洪水过程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水土保持 双累积曲线 距平累积曲线 秃尾河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的延河流域治理水文响应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学选 穆兴民 王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20-24,共5页
以建立一种科学的较简单的评价方法为目的,以延河流域水文站20世纪50-80年代30余年降水、径流、水土保持主体措施面积(梯田、造林、种草、淤堤坝)资料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流域雨量站各月降雨量权重指标体系、流... 以建立一种科学的较简单的评价方法为目的,以延河流域水文站20世纪50-80年代30余年降水、径流、水土保持主体措施面积(梯田、造林、种草、淤堤坝)资料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流域雨量站各月降雨量权重指标体系、流域4大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权重指标值,并构建了以水土保持面积指标、降雨量指标为参数的流域水文响应评价模型,进而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径流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量的作用,在过去30余年逐渐增强,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量,占降雨径流量各时段平均值为6.48%。各年代分别为:50年代0.74%,60年代3.11%,70年代8.84%,80年代16.52%。20世纪70年代,由于降雨量减少引起的径流量减少幅度为12.9%,80年代为14.0%。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与降雨量减少,使径流量在20世纪70年代较50-60年代为基期减少了20.6%,80年代初则减少了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降雨量 流域径流 径流 延河流域 梯田 种草 年代 雨量站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沙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石生新 蒋定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82-88,共7页
采用人工降雨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田间工程措施、工程整地造林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少径流泥沙的影响。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强化降水入渗 径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对场降雨径流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军 纳磊 +1 位作者 张波 张瑞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26-31,共6页
合理的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关键。在对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中的适用性,模拟水土保持林覆被率以及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对场降雨径流的影响... 合理的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功能持续提高的关键。在对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的基础上,探讨该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中的适用性,模拟水土保持林覆被率以及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对场降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黄土高原小流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径流系数、洪峰流量均随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土保持林覆被率的提高,流域对高强度暴雨的调控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当水土保持林位于流域的上游、中游时,场降雨的径流量、洪峰流量均降低,水文调节效果较好。因此,在干旱的黄土高原应该适度造林,在小流域中配置水土保持林时,应该配置在上中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空间配置 径流 分布式水文模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对偏关河径流和泥沙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飞 穆兴民 +1 位作者 张晓萍 李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偏关河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从1959年的1万1593hm2增加到1996年的5万5338hm2,占流域面积的28.90%。年径流量、常水径流量与年份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常... 偏关河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从1959年的1万1593hm2增加到1996年的5万5338hm2,占流域面积的28.90%。年径流量、常水径流量与年份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常水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关系很弱;偏关河流域小型蒸发器测定的蒸发量与年份呈显著负相关,但径流和泥沙变化并没有增加,说明水土保持是引起径流量和泥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洪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洪水输沙量变化一致,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有效降水 汛期降水 降水 径流 1996年 小型蒸发器 负相关 流域面积 泥沙变化 年输沙量 河流域 正相关 水流量 蒸发量 量变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0
作者 许炯心 孙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0-695,共6页
以黄河流域的降水、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净引水量以及上中游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经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近50年来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径流来源区降水的变化对... 以黄河流域的降水、实测径流量、天然径流量、净引水量以及上中游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经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近50年来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变化及其与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径流来源区降水的变化对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引水所形成的侧支循环强度的急剧增大,使入海径流通量大幅度下降。上中游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效后,这一地区的天然年径流有所减少,也导致入海径流通量的减少,入海径流通量与历年梯田、造林、种草面积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以入海径流通量作为因变量,以净引水量、流域年降水量和上中游梯田、林草面积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入海径流通量 降水 水土保持 天然年径流 引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未来降水径流预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郭靖 郭生练 +2 位作者 张俊 陈华 陈桂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汉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情况。首先应用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统计降尺度法在全球气候模式CGCM2和HadCM3的A2气候情景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日降水... 本文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汉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情况。首先应用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统计降尺度法在全球气候模式CGCM2和HadCM3的A2气候情景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日降水、气温过程,然后将预测降水过程作为VIC模型的输入,模拟预测未来汉江流域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CGCM2气候模式下,2020s(2011~2040年)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2041~2070年)时期与基准年基本相当,2080s(2071~2100年)时期大于基准年;在HadCM3气候模式下,2020s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和2080s时期均比基准年增加;降水、气温预测结果与径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统计降尺度法 VIC模型 GCM 降水 径流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9-813,共5页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1—1990、1991—2000、2001~2005、1981—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1.32、0.67、1.46、1.09×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95.1%,98.9%,60.7%和83.2%;受降水变化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0.07、0.01、0.95、0.22×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4.9%,1.1%,39.3%和16.8%。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 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7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袁喆 杨志勇 董国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9,80,共5页
近47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林草地的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现基于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的构建,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降水变... 近47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林草地的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现基于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的构建,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地区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1983年以前,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1983年以后,年径流量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显著;②1984年-2006年期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为11.97亿m3,占该时段减水量的84.42%,受降水变化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为2.21亿m3,占该时段减水量的15.58%,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北洛河径流变化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赫晓慧 郑紫瑞 高亚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径流变化是降水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分离其单独的水文效应是水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北洛河流域1954—2011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采用M-K趋势分析法确定了突变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双累计曲线法和AWY(annual water yi... 径流变化是降水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分离其单独的水文效应是水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北洛河流域1954—2011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采用M-K趋势分析法确定了突变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双累计曲线法和AWY(annual water yield)模型法分离出了由降水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实测径流变化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洛河流域实测径流呈减少趋势,2004年为突变年份;人类活动是引起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双曲线分析法中,人类活动的影响量为6.4mm,贡献率为56%;AWY模型法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量为7.6mm,贡献率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人类活动 径流 双曲线统计 AW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风沙区地表径流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维江 李娟 +2 位作者 王东 卜崇德 郭文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0,43,共3页
宁夏中部干旱与半干旱风沙区属于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改善该地区乃至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开发的径流曲线模型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得到该地区地表径流预报模型。该模型可利用年降... 宁夏中部干旱与半干旱风沙区属于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改善该地区乃至所处的区域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利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开发的径流曲线模型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得到该地区地表径流预报模型。该模型可利用年降雨量推求大、中流域的年地表径流量,资料易于获得,经检验具有较好的精度。在模型推导过程中,还得出该地区有效降雨量(产流降雨量)为12.7mm,多年平均产流降雨次数为3.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表径流 预报模型 水土保持 干旱风沙区 风蚀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罗玉沟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秦瑞杰 陆广勇 +2 位作者 安乐平 李雷 蔡玖锱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期19-22,69,共5页
根据罗玉沟流域1986—2010年降水、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分析1986—2010年观测期,以及1986—1999、2000—2010年的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径流量、输沙量与降水量之间均表现为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而年输沙... 根据罗玉沟流域1986—2010年降水、径流、泥沙观测数据,分析1986—2010年观测期,以及1986—1999、2000—2010年的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径流量、输沙量与降水量之间均表现为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而年输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则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受流域内梯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以及坡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泥沙 水土保持措施 罗玉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干旱区出山口年径流组成统计分析
17
作者 梁忠民 陈元芳 董增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时间系列的组成项分析法对西北内陆干旱区出山口年径流系列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相应的统计拟合模型 ,并由此进行了两步预报 .结果表明 ,用时间组成项分析法基本上能描述西北干旱区大多数站的统计变化特性 ,预报的结果有一定精度 ... 采用时间系列的组成项分析法对西北内陆干旱区出山口年径流系列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相应的统计拟合模型 ,并由此进行了两步预报 .结果表明 ,用时间组成项分析法基本上能描述西北干旱区大多数站的统计变化特性 ,预报的结果有一定精度 .拟合的统计模型及所得结论可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径流 降水 统计拟合模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文效应分析
18
作者 李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2期43-45,72,共4页
水土保持林以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是构成山丘区域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其自身特征可以改变地表覆被和土壤特性,从而影响流域的水文循环要素。通过分析唐山市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对降水再分配、径流和流域水沙变化的影... 水土保持林以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是构成山丘区域生态系统的主体,通过其自身特征可以改变地表覆被和土壤特性,从而影响流域的水文循环要素。通过分析唐山市山地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对降水再分配、径流和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阐述水土保持林在调节径流、防治洪水,改善局部地区水文循环、流域产沙过程的作用机理和产生的水文作用,目的为山地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在改善区域小气候条件和改良土壤水文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降水 再分配 径流 水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沙关系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妍 苏鹏飞 +1 位作者 刘思君 曹夏雨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2期40-45,I0001,共7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流域韭园沟及其对比流域裴家峁沟为研究对象,基于韭园沟和裴家峁沟1986—2015年长序列水文泥沙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水文泥沙要素的变化趋势,针对存在显著变化趋势的...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流域韭园沟及其对比流域裴家峁沟为研究对象,基于韭园沟和裴家峁沟1986—2015年长序列水文泥沙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水文泥沙要素的变化趋势,针对存在显著变化趋势的水文泥沙要素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识别突变时间,并通过Kendall相关系数分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计算韭园沟和裴家峁沟的降水—径流—输沙关系,分析流域产流产沙能力的变化,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黄土区小流域水沙关系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韭园沟年输沙量仅为裴家峁沟的5.35%,表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大幅度减少流域出口断面输沙量;生物措施在短期内即可明显改善流域径流调节能力,流域固沙抗蚀能力则随着退耕还林后林草逐年生长渐增,说明退耕还林具有可持续的环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水土保持措施 降水 径流 输沙 小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不同植被覆盖地域径流特征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一平 张克映 +2 位作者 马友鑫 刘玉洪 刘文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30,共6页
选择西双版纳热带地区3类不同植被覆盖小流域水文观测点,利用1995年7月~10月的水文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月径流特征,并选取了大暴雨、连续降水后降大雨和连续无降水后降中雨等3种情况,对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径... 选择西双版纳热带地区3类不同植被覆盖小流域水文观测点,利用1995年7月~10月的水文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月径流特征,并选取了大暴雨、连续降水后降大雨和连续无降水后降中雨等3种情况,对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径流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的水土保持、森林功效等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西双版纳地区的森林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土地覆盖 森林 降水 径流 西双版纳 植被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