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弱受端交流系统下LCC-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燕宁 郭春义 +1 位作者 郑安然 殷子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9-1520,共12页
针对换相换流器(LL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联接极弱受端交流系统时容易出现的系统小信号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SFVDC)。该控制方法基于逆变站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锁相环的角频率偏差信息产生... 针对换相换流器(LLC)-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联接极弱受端交流系统时容易出现的系统小信号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SFVDC)。该控制方法基于逆变站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锁相环的角频率偏差信息产生附加直流电压阻尼分量,引入外环定直流电压控制器中,用以抑制极弱受端交流系统时LCC-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失稳现象,从而提升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FVDC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极弱受端交流系统下容易出现的系统小信号失稳现象,降低了系统稳定运行对于受端交流系统强度的要求,同时能够保证系统在较大的功率扰动下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在受端交流系统故障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 弱受端交流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MMC-HVDC联接弱受端交流电网的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春义 殷子寒 +1 位作者 王烨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020-5028,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frequency-voltage damping control,SFVDC),可以有效改善联接弱受端交流系统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的小干扰稳定性... 提出一种新型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frequency-voltage damping control,SFVDC),可以有效改善联接弱受端交流系统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的小干扰稳定性。该控制方法基于锁相环的输出角频率和引入的阻尼系数,产生交流电压的附加阻尼分量,用以抑制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低而导致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首先建立了包含SFVDC在内的MMC系统的详细小干扰模型,并与PSCAD/EMTDC中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采用特征根分析法研究了阻尼系数对MM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短路比下的可行范围。最后,针对交流系统频率变化,研究了SFVDC控制下MMC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SFVDC控制可以有效抑制MMC联接弱系统时出现的小干扰不稳定现象,明显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弱交流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 附加频率电压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联接弱交流系统下的新型附加频率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烨 宁琳如 +1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89-2998,共10页
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联接弱交流系统时,很容易受到锁相环(phase.10ckedloop,PLL)特性的影响而使传输功率受限甚至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现象。该文从传统交流发电机的运行原... 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联接弱交流系统时,很容易受到锁相环(phase.10ckedloop,PLL)特性的影响而使传输功率受限甚至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现象。该文从传统交流发电机的运行原理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且适用于VSC-HVDC联接弱交流系统时的附加频率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frequency-based damping control,SFDC)方法,该方法基于PLL的输出频率特征量同时引入阻尼系数仇,产生了有功功率的附加阻尼分量来抑制或消除由于PLL引起的系统失稳现象。首先,建立了基于传统电流矢量控制的VSC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采用特征根分析和参与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PLL参数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短路比(short circuit ratio,SCR)下PLL参数的可行域。然后,建立了含有SFDC控制的VSC系统联接弱受端交流系统时的小信号模型,并通过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特征根分析方法研究了阻尼系数仇对VS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参数可行域。最后,对比研究了SFDC控制闭锁和投入时,VSC系统在不同SCR下的最大传输有功功率及不同PLL参数下所允许的最小短路比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系数Dk的临界短路比裕度增加量指标,来定量评价所提出的SFDC控制对VSC系统稳定裕度的提升能力。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FDC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或消除弱交流电网下由于PLL引起的VSC系统失稳现象,而且可以提升VSC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及临界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弱交流系统 锁相环 附加频率阻尼控制 最大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无功电压控制对频率振荡的影响及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小菊 李青兰 +3 位作者 詹航 司萌 陈磊 闵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7,共7页
频率振荡属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控制过程的小扰动稳定问题。具有电压调节效应的负荷使得无功电压控制和有功频率控制产生耦合,因此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也可以对频率振荡产生影响。分析了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通过附加控制产生频率振荡... 频率振荡属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控制过程的小扰动稳定问题。具有电压调节效应的负荷使得无功电压控制和有功频率控制产生耦合,因此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也可以对频率振荡产生影响。分析了动态无功电压控制设备通过附加控制产生频率振荡阻尼转矩的原理和过程,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策略。对于采用电力电子接口的快速无功控制设备,在原有无功电压控制环节中附加以系统频率偏差为输入的比例环节,即可为频率振荡提供正阻尼。提出了系统中不同位置无功电压控制设备对频率振荡影响大小的评估方法,应选择影响大的设备进行附加阻尼控制。所提方法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网中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振荡 无功电压控制 动态无功补偿 阻尼控制 电压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参数方法的VSC-HVDC变增益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马锋 李国杰 +1 位作者 阮思烨 孙元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7,共5页
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系统的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够提高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增大系统区域间的阻尼,但VSC-HVDC的非线性特性,使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性能... 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系统的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够提高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增大系统区域间的阻尼,但VSC-HVDC的非线性特性,使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性能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文中通过选取并联交流线路的有功功率作为变参数向量,应用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方法,设计了VSC-HVDC的变增益附加阻尼控制器。仿真系统的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均表明:在系统运行方式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文中所设计的LPV附加阻尼控制器能有效抑制交流系统区域间的低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 线性变参数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S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罗尼辨识的VSC-HVDC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1
6
作者 郑超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5-30,共6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具有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相似的有功功率控制能力,同时还具有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synchronousc...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具有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相似的有功功率控制能力,同时还具有与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TATCOM)相似的无功功率控制能力。在VSC-HVDC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提供的用户自定义功能(PSASP/UD),实现了含有VSC-HVDC的多机系统动态仿真。以定有功功率控制VSC的有功设定值信号为输入端,VSC-HVDC并列交流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为输出端,通过对指定输入下输出端时域响应数据的普罗尼(Prony)辨识,获取了两端口间的等值降阶线性开环模型。并利用该降阶开环模型以及极点配置技术,设计了VSC-HVDC单输入单输出结构的附加阻尼控制器。以修改后的CEPRI-36交直流并列输电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VSC-HVDC配备该阻尼控制器后,可显著增加系统振荡阻尼,快速恢复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新型高压直流输电 附加阻尼控制 普罗尼辨识 低频振荡 多机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世宇 谢小荣 +3 位作者 张东辉 郭锡玖 李英伟 张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62,共5页
内蒙古上都电厂由于采用固定串补面临次同步谐振(SSR)威胁,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拟实施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SEDC属于励磁系统的附加控制,其控制输出与励磁系统常规控制输出叠加,在励磁电压上形成次同步频率分量... 内蒙古上都电厂由于采用固定串补面临次同步谐振(SSR)威胁,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拟实施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SEDC属于励磁系统的附加控制,其控制输出与励磁系统常规控制输出叠加,在励磁电压上形成次同步频率分量,进而产生次同步频率阻尼电磁转矩以抑制SSR。分析并避免SEDC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是SEDC方案工程实施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SEDC限幅及增益,系统稳态、暂态下,SEDC均不会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自动电压调节器 电力系统稳定器 强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MTDC互联系统频率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39
8
作者 朱瑞可 李兴源 应大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29-2734,共6页
直流系统的定有功控制方式牺牲了交流侧系统在发生事故时相互支援的能力。根据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度可控、灵活高效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直流系统的定有功控制方式牺牲了交流侧系统在发生事故时相互支援的能力。根据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度可控、灵活高效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MTDC)互联系统的频率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不需要站间通信,通过附加频率控制使换流站可对交流侧系统的频率做出响应,通过直流电压斜率控制使多个换流站共同分担直流网络中的不平衡功率,从而实现了一侧交流系统频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其余交流系统可通过VSC-MTDC进行功率支援,缓解事故系统的有功不平衡状况。最后通过仿真软件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充分利用了VSC-MTDC互联系统的频率调整能力,减小了故障端系统的频率变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多端高压直流 直流电压斜率控制 附加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附加阻尼的微网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野 郭力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5-30,共6页
采用传统有功频率、无功电压幅值下垂控制时,若下垂系数选取不合理,逆变器输出功率会出现持续振荡,当微网离网运行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振荡会导致微网系统频率出现波动,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出现功角稳定性问题。文中基于储能逆变器动态... 采用传统有功频率、无功电压幅值下垂控制时,若下垂系数选取不合理,逆变器输出功率会出现持续振荡,当微网离网运行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振荡会导致微网系统频率出现波动,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出现功角稳定性问题。文中基于储能逆变器动态频率特性的概念,根据其产生正阻尼作用的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提出了基于附加阻尼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影响系统稳态频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系统的阻尼,从而抑制逆变器输出功率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微电网) 下垂控制 动态频率特性 储能逆变器 附加阻尼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阻尼特性与阻尼控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瑞华 周孝信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37,共6页
利用复数力矩分析方法近似推导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VSC-HVDC)系统的电磁力矩,定性分析了VSC-HVDC的快速功率控制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电气阻尼变弱或负阻尼现象。在建立包括VSC-HVDC及控制器... 利用复数力矩分析方法近似推导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VSC-HVDC)系统的电磁力矩,定性分析了VSC-HVDC的快速功率控制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电气阻尼变弱或负阻尼现象。在建立包括VSC-HVDC及控制器在内的AC/DC混合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优阻尼控制器,交直流并联系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附加阻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阻尼 小信号模型 附加阻尼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阻尼对巨—子型有控结构的振动控制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相军 张洵安 +1 位作者 刘新爱 谷文成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3-567,共5页
建立随机脉动风载下巨—子型有控结构(meg-sub-controlled structure,MSCS)的动力方程;基于复模态理论,推导MSCS在随机风载激励下的协方差函数、位移及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和均方响应表达式;讨论附加阻尼对MSCS振动控制特性的影响。计算结... 建立随机脉动风载下巨—子型有控结构(meg-sub-controlled structure,MSCS)的动力方程;基于复模态理论,推导MSCS在随机风载激励下的协方差函数、位移及加速度响应功率谱和均方响应表达式;讨论附加阻尼对MSCS振动控制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巨—子型有控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对附加阻尼非常敏感,随附加阻尼取值的变化形成三个不同的控制机理区域;选取合适的附加阻尼,可以改善结构的控制效果,给出合理的参数选取范围。其控制特性分析可为该新型结构的振动控制、抗风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特性分析 -子型有控结构 附加阻尼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附加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昊宇 刘崇茹 蒋思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附加频率控制利用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直流电压变化传递故障交流系统频率变动,促使非故障交流系统所连电压源型换流器(VSC)消纳不平衡功率参与频率调节。然而固定下垂系数灵活性不足,在不平衡功率分配... 附加频率控制利用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直流电压变化传递故障交流系统频率变动,促使非故障交流系统所连电压源型换流器(VSC)消纳不平衡功率参与频率调节。然而固定下垂系数灵活性不足,在不平衡功率分配时忽略VSC实时运行状态与交流网络稳定性,无法保证系统参与频率调整的同时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研究频率变动造成的功率不平衡量分配和直流电压下垂系数的定量关系,提出一种计及系统运行状态的VSC-MTDC动态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将VSC功率裕度和交流网络频率变化量引入下垂系数,动态调整不平衡功率的分配比例。仿真结果证明,应用动态附加频率控制进行频率调节后,频率偏差较小的交流网络在所连VSC功率裕度较大时能承担更多不平衡功率,而频率偏差较大的交流网络所连换流站不平衡功率配比下降,VSC-MTD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动态附加频率控制 动态直流电压下垂系数 频率偏差量 功率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兆赫兹级频率范围多相谐振电压整流模块的新颖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威 吕征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6,共6页
采用交错并联结构多相谐振型拓扑的DC-DC变流器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和更高的功率密度,因而非常适合作为电压整流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VRM)而为新一代微处理器提供电源,从而满足其飞速增长的高动态和高效率要求。为了解决交错... 采用交错并联结构多相谐振型拓扑的DC-DC变流器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和更高的功率密度,因而非常适合作为电压整流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VRM)而为新一代微处理器提供电源,从而满足其飞速增长的高动态和高效率要求。为了解决交错并联结构多相谐振型VRM变流器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控制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控制策略思路。在任意情况下,该策略均能实现每一相驱动信号的频率自动跟踪一个中心频率而变化,并保持和该中心频率的相位角固定不变,从而在电路构造简单和低成本的优势下实现多相信号的调制。同时,该控制策略还具有极佳的可扩展性,易于构造成为任意相数从而配合主电路拓扑的需要。该文在给出了详细分析设计思路后,用频率高达1.1MHz的实验结果和实际样机数据及波形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因此,该新颖的控制策略非常有利于多相交错并联结构的谐振型VRM在新一代微处理器架构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电感-电感-电容谐振变流器 控制策略 兆赫兹级频率范围 电压整流模块 电流纹波滤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打捆传统直流外送系统中控制环节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春义 刘晓颖 +1 位作者 吕乃航 张加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63-3475,I0010,共14页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中风电场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控制系统可能会激发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文章首先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值分析法识别出LCC-HVDC定电流、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是影响轴系-控制交互模式的关键控制环节。然后,通过推导系统传递函数,提取出反映LCC-HVDC定电流和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对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影响的多条关键控制路径,包括HVDC定电流控制路径、风机直流电压外环控制路径和两者间交互控制路径。进一步,定量计算每条作用路径在轴系-控制交互模式处的阻尼系数,并通过相位补偿在关键控制路径上分别设计附加阻尼控制来提高对应阻尼系数,从而抑制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 轴系-控制交互模式 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路径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定子侧变流器的附加阻尼抑制次同步振荡方法 被引量:31
15
作者 董晓亮 谢小荣 田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85-2791,共7页
为了抑制次同步振荡,基于双馈风机定子侧变流器提出了一种新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从双馈风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出发,把风机转速变化时导致的转矩变化分为转子变化量和定子变化量两部分,通过在定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中引入附加控制... 为了抑制次同步振荡,基于双馈风机定子侧变流器提出了一种新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从双馈风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出发,把风机转速变化时导致的转矩变化分为转子变化量和定子变化量两部分,通过在定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中引入附加控制,从而产生一个与转速增量反相的附加转矩,为系统提出正阻尼。然后,通过PSCAD/EMTDC时域仿真,对比附加阻尼控制前后抑制效果。研究表明:通过风机自身控制抑制次同步振荡,具有很好的相应速度和抑制效果,可以使风机在低转速或者高串补度的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可以降低成本,具有很强的工程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次同步振荡 抑制策略 定子侧变流器 附加阻尼控制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功率与电压均衡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耿志清 卓放 +3 位作者 宁改娣 师洪涛 张东 翟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8,共8页
针对微电网中采用传统双环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均分精度较低以及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偏移问题,分析了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机理及输出电压外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和输出电压-频率瞬时值调节的逆变器并联运行功率与电压均衡控制... 针对微电网中采用传统双环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均分精度较低以及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偏移问题,分析了并联系统的功率均分机理及输出电压外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和输出电压-频率瞬时值调节的逆变器并联运行功率与电压均衡控制策略。在传统的双环控制器中增加虚拟阻抗环,改善了输出阻抗特性,采用P-ω、Q-V下垂控制法提高了功率均分精度;同时加入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调节环,对由下垂引起的电压、频率的偏移进行二次调节,能保证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功率与电压均衡控制策略使孤岛微网中的并联逆变器较好地均分负载功率,同时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并联 功率均分 电压-频率调节 均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多端MMC交直流混合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萍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零转动惯量特性,使其无法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支撑,导致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惯性下降,影响并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文章将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零转动惯量特性,使其无法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支撑,导致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惯性下降,影响并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文章将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在系统直流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对交流电网进行频率调节,同时对各变换器间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无需通讯系统即可建立有效的能量管理体系。与传统双闭环控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系统由低惯量、欠阻尼引起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 虚拟同步机技术 频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阻尼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进锋 唐爱红 +3 位作者 郭国伟 陆志欣 杨熠 周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71,共9页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具有很好的潮流调控性能和安装运维便捷性,已在国内外多个工程进行示范应用。为分析DPFC的阻尼作用机理,基于简单电力系统,构建了含DPFC的系统方程。以表征DPFC子单元对系统... 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DPFC)具有很好的潮流调控性能和安装运维便捷性,已在国内外多个工程进行示范应用。为分析DPFC的阻尼作用机理,基于简单电力系统,构建了含DPFC的系统方程。以表征DPFC子单元对系统调制深度的DPFC输出电压幅值和相角为控制变量,推导了含DPFC简单电力系统的线性化状态方程。构建了DPFC输出电压幅值和相角对系统发电机的电角速度增量、交轴暂态电动势以及强制空载电动势控制作用的表达式。提出了DPFC具备阻尼转速变化能力的判据,得出了当DPFC总输出电压往容性电压方向增大时,系统阻尼也会随之增大的结论。在DPFC输出电压控制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相位补偿的DPFC附加阻尼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将发散的振荡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拉回新的稳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潮流控制 DPFC输出电压 阻尼作用机理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中高频谐振附加阻尼抑制措施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威 汪娟娟 +3 位作者 叶运铭 刘岳坤 冯俊杰 傅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1-161,共11页
中国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和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均发生过高频谐振现象,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链路延时是导致高频谐振现象发生的关键因素。文中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中高频谐振问题,基于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中国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和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均发生过高频谐振现象,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链路延时是导致高频谐振现象发生的关键因素。文中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中高频谐振问题,基于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从交流侧端口看过去的等效详细阻抗模型,并分析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阻抗在中高频段呈现负阻尼特性的原因。然后,对比分析了在电压前馈环节采用低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和非线性滤波器等控制方式对MMC阻抗特性的改善作用与谐波抑制效果,并提出3种附加阻尼控制器,分析了其对MMC阻抗特性的改善作用。最后,以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广西侧模型为例,通过PSCAD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详细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和附加阻尼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高频谐振 阻抗模型 电压前馈环节 附加阻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附加控制抑制直流输电连续换相失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佳浩 王琦 +1 位作者 朱鑫要 李宁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共7页
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HVDC)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而我国特高压直流在控保系统内设置了连续换相失败启动直流主动闭锁的逻辑,连续换相失败及其可能造成的直流闭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威胁。国内外关于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研... 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HVDC)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而我国特高压直流在控保系统内设置了连续换相失败启动直流主动闭锁的逻辑,连续换相失败及其可能造成的直流闭锁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威胁。国内外关于抑制连续换相失败的研究已经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就谐波对HVDC连续换相失败的影响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文中从HVDC换相过程出发,通过换相电压-时间面积分析法,推导出直流输电附加控制回路的各次谐波控制参数,并考虑低压限流控制对直流输电换相失败恢复过程的影响,提出一种谐波附加控制抑制直流输电连续换相失败的方法。最后,基于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利用PSCAD/EMTDC对所提控制方法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HVDC) 连续换相失败 谐波 换相电压-时间面积 低压限流控制 附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