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瘦素与前阿黑皮素原、胰岛素等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良杰 张敬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37-3339,共3页
瘦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诸多生理功能的作用。这些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位点主要包括含有其受体的弓状核、腹侧正中下丘脑核、边下丘脑核和背中... 瘦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诸多生理功能的作用。这些调节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位点主要包括含有其受体的弓状核、腹侧正中下丘脑核、边下丘脑核和背中线下丘脑核等下丘脑位点。而下丘脑是调控机体摄食量、能量消耗和体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关键部位,除此之外,瘦素的调节与其他肥胖因子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本文主要综述瘦素与其他肥胖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黑皮素原 瘦素 因子 胰岛素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内分泌激素 外周神经系统 丘脑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和下丘脑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调节
2
作者 何晓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近年来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调节受到广泛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抑制和促进垂体前叶阿黑皮素原基因的表达。多巴胺、γ-氨基丁酸对垂体中间叶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性激素可以调节下丘脑阿黑... 近年来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的调节受到广泛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抑制和促进垂体前叶阿黑皮素原基因的表达。多巴胺、γ-氨基丁酸对垂体中间叶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性激素可以调节下丘脑阿黑皮素原基因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多巴胺等对下丘脑阿黑皮素原基因表达也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下丘脑 阿黑皮素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阿黑皮素原cDNA序列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宏 李创举 +1 位作者 危起伟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6-782,共7页
通过构建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垂体的SMART cDNA质粒文库,首次从文库中筛选得到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阿黑皮素原A型基因(Proopiomelanocortin I,AsPOMC-A,EV824935)和阿黑皮素原B型基因(Proop... 通过构建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垂体的SMART cDNA质粒文库,首次从文库中筛选得到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阿黑皮素原A型基因(Proopiomelanocortin I,AsPOMC-A,EV824935)和阿黑皮素原B型基因(Proopiomelanocortin II,AsPOMC-B,EV825368)。其中,AsPOMC-A和AsPOMC-B分别在文库中出现128次和19次。AsPOMC-A全长1122 bp,有792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64个氨基酸。AsPOMC-B全长1216 bp,有792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64个氨基酸。以其氨基酸序列为分子标记,比较了3种鲟鱼的共6种POMC的氨基酸同源性,并利用已报道的鱼类的POMC氨基酸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可识别2个大的单系类群,即类群I:非新鳍亚纲类群(仅包含辐鳍亚纲的长吻雀鳝),类群II:新鳍亚纲类群。AsPOMC可能是一种进化上更原始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阿黑皮素原 AsPOMC-A AsPOM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东湖杂种羊POMC基因外显子3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春玲 孟晨玲 +6 位作者 曹少先 张俊 孟春花 王慧利 方永飞 朱冬冬 茆达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95-1100,共6页
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在动物采食和能量平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绵羊POMC基因外显子3进行扩增和测序,筛选多态性位点,并分析多态位点与湖羊和东弗里生×湖羊杂种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测序后发现湖羊POMC基... 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在动物采食和能量平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绵羊POMC基因外显子3进行扩增和测序,筛选多态性位点,并分析多态位点与湖羊和东弗里生×湖羊杂种羊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测序后发现湖羊POMC基因外显子3有2个单碱基突变(g.273T/C和g.456G/A),根据273位点处发生的T/C突变,建立PCR-RFLP分析方法,并对162只湖羊和130只东湖杂种羊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在湖羊群体中检测到TT(0.469)、TC(0.438)和CC(0.093)3种基因型,而在东湖杂种羊群体中仅检测到TT(0.754)和TC(0.246)两种基因型。POMC基因外显子3的273位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湖羊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的2月龄断奶重、4月龄尻高及TC基因型个体4月龄体长和管围均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5);CC基因型个体的4月龄重、6月龄重极显著高于TT和TC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的4月龄体高和体长极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1),且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P<0.05)。此外,CC型个体的管围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东湖杂种羊群体中TC基因型个体的2月龄断奶重、4月龄重及4月龄体高、体长、胸深和管围都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5),TC型个体的6月龄重极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1)。研究结果表明,POMC基因外显子3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C等位基因对体重及体尺性状的增加更有利。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POMC基因作为绵羊生长性状的辅助选育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黑皮素原 PCR-RFLP 绵羊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黑皮质素及中脑多巴胺系统对奖赏行为的调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颖 刘超 +4 位作者 林青华 张建军 杜文洁 梁璟 隋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1-549,共9页
动机行为受生理需求相关神经环路的调控,包括管理摄食、能量代谢等内在动机行为的下丘脑黑皮质素(melanocortin,MC)系统和负责奖赏环路的中脑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MC系统中前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神经元与刺豚鼠相... 动机行为受生理需求相关神经环路的调控,包括管理摄食、能量代谢等内在动机行为的下丘脑黑皮质素(melanocortin,MC)系统和负责奖赏环路的中脑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MC系统中前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神经元与刺豚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神经元合成与分泌的递质及神经肽协同完成了对摄食等动机行为的调控,且DA系统通过调节奖赏环路参与摄食等动机行为的发生过程.此外,高强度的激活DA系统是成瘾性药物的共同特征,当DA系统激活与用药行为反复关联后,部分使用者进入药物成瘾状态,他们表现出强迫性的觅药动机.已有研究提示,药物成瘾的过程可能是药物导致动机行为调控中枢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过程,这个变化反之促发了强迫性觅药行为的形成.本文将从下丘脑黑皮质素系统两种主要的神经元——POMC神经元和AgRP神经元——在对于摄食和用药相关的奖赏行为调控作用入手,分析它们与DA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论述下丘脑黑皮质素系统的功能失调与药物成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行为 药物成瘾 多巴胺 黑皮质素系统 阿黑皮素原神经元 刺豚鼠相关蛋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通过p-STAT3-SOCS3途径调节下丘脑神经元食欲及抑制信号肽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春秀 周永 +3 位作者 黄荣凤 王妙然 李月 李继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探索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对小鼠下丘脑GT1-7细胞食欲抑制信号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实验分为3组,每组3个平行样本。空白对照组:仅给予含10%胎牛血清高糖培养基培养GT1-7细胞。胆汁酸牛磺石胆酸处理组:分别... 目的探索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对小鼠下丘脑GT1-7细胞食欲抑制信号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实验分为3组,每组3个平行样本。空白对照组:仅给予含10%胎牛血清高糖培养基培养GT1-7细胞。胆汁酸牛磺石胆酸处理组:分别采用10 nmol/L,100 nmol/L,1μmol/L和10μmol/L浓度的胆汁酸牛磺石胆酸处理GT1-7细胞12、24和48 h。鹅去氧胆酸处理组:分别采用10 nmol/L,100 nmol/L,1μmol/L和10μmol/L浓度的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12、24和48 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GT1-7细胞食欲抑制信号肽阿黑皮素原(POMC)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OMC剪切产物抑制食欲肽α-促黑素细胞激素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和法呢醇X受体表达以及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表达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丘脑神经元GT1-7细胞能表达TGR5和FXR两种胆汁酸受体,且表达量受胆汁酸调节。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 tLCA或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24 h后POMC mRNA表达水平上升,ElISA结果也发现10μmol/L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处理GT1-7细胞24 h后具有抑制食欲作用的POMC衍生肽[α]-MSH释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胆汁酸处理可上调GT1-7细胞p-STAT3和p-AKT蛋白表达,且调控STAT3信号通路的SOCS3蛋白表达也有增加。结论胆汁酸牛磺石胆酸或鹅去氧胆酸通过GT1-7细胞胆汁酸受体TGR5和FXR促进POMC mRNA表达,增加[α]-促黑素细胞激素水平,提示胆汁酸具有通过抑制食欲信号肽表达调节食欲的潜在作用,该作用是通过p-AKT和p-STAT3-SOCS3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神经元 GT1-7细胞 胆汁酸 牛磺石胆酸 鹅去氧胆酸 阿黑皮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HA脂质体对高脂饮食小鼠食欲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瑞利 刘芳 +4 位作者 张慧 周赛楠 王志广 卢娜 唐庆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0-346,共7页
目的:制备TG-DHA脂质体并探究其对高脂饮食小鼠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G-DHA脂质体。然后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TG-DHA脂质体组(L-DHA)。灌胃剂量1000 mg/kg.bw,灌胃8周后,用酶联... 目的:制备TG-DHA脂质体并探究其对高脂饮食小鼠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G-DHA脂质体。然后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TG-DHA脂质体组(L-DHA)。灌胃剂量1000 mg/kg.bw,灌胃8周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胰岛素、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水平;用RT-PCR法检测下丘脑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α-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肽YY(Peptide YY,PYY)、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 GLP-1)的mRNA表达。结果:TG-DHA脂质体的包封率高达85.83%。与M组相比,L-DHA组显著上调了血清瘦素(23.03%)、POMC(1.30倍)含量(P<0.01)以及α-MSH(1.60倍)、PYY(1.32倍)、GLP-1(78.10%)mRNA的表达量(P<0.05)。结论:TG-DHA脂质体可通过改善实验小鼠血清食欲激素,下丘脑神经肽及脑-肠肽等食欲调节因子表达异常,抑制高脂饮食小鼠的食欲,从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DHA脂质体 高脂饮食 食欲 调节作用 阿黑皮素原(POMC) 外周激素 脑-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肥胖大鼠下丘脑POMC、AgRP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任加凤 陈瑞 +7 位作者 黄琪 彭苗 李伦 宋燕娟 陈丽 李佳 吴松 梁凤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79,共5页
目的观测电针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前阿黑皮素(POMC))和刺鼠相关肽(AgRP)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肥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高脂饮食喂养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电针组动... 目的观测电针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前阿黑皮素(POMC))和刺鼠相关肽(AgRP)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肥胖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高脂饮食喂养造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电针组动物足三里、丰隆、关元和中脘电针10 min,3次/周,总疗程为8周。每2周记录大鼠体质量和进食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POMC、AgRP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POMC、AgRP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从干预前到干预结束后均升高(P<0.05);进食量始终较高(P<0.01);下丘脑POMC蛋白、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AgRP蛋白、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4周后,电针组大鼠进食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该差异一直持续至干预8周后;干预6周后,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开始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8周后,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大鼠下丘脑POMC蛋白、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下丘脑AgRP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能够改善肥胖大鼠下丘脑食欲肽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下丘脑抑食欲肽POMC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下调下丘脑促食欲肽AgR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进食欲望,减少其进食量,控制体质量增长、改善肥胖状态,这可能是针刺改善肥胖能量代谢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电针 阿黑皮素原 刺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Y和POMC基因在生长差异与饥饿再摄食鳙个体中的表达分析
9
作者 张一帆 高一凡 +3 位作者 王俊如 俞小牧 张正 童金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8-1236,共9页
为研究摄食促进基因和摄食抑制基因对鱼类生长调控和饥饿再摄食过程的影响,研究克隆了鳙神经肽Y(HynNPY)基因和前阿黑皮素原(HynPOMC)基因cDNA序列,采用qRT-PCR技术分析它们在生长显著差异鳙个体下丘脑、肠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设置对照组... 为研究摄食促进基因和摄食抑制基因对鱼类生长调控和饥饿再摄食过程的影响,研究克隆了鳙神经肽Y(HynNPY)基因和前阿黑皮素原(HynPOMC)基因cDNA序列,采用qRT-PCR技术分析它们在生长显著差异鳙个体下丘脑、肠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设置对照组(连续投喂4周)、饥饿组、饥饿再摄食组,分析NPY和POMC在不同处理组鳙的下丘脑、肠中的基因表达变化。鳙NPY和POMC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839和799 bp,开放阅读框有291和657 bp,分别编码96和21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鳙NPY和POCM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鳙NPY在下丘脑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和脑;POMC在肠道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下丘脑和肝脏。在相同环境下生长差异鳙个体的下丘脑和肠中,NPY在极大个体的表达量高于极小组个体,POMC在极小个体中的表达量高于极大个体。饥饿导致NPY在下丘脑表达上升,在肠表达量显著上升,恢复摄食后,NPY在下丘脑和肠中表达量下降;POMC在饥饿组下丘脑和肠中都表现为表达量呈显著上升,复投喂后POMC表达量逐步下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肠组织学观察显示,极大个体的肠腔直径、肠绒毛长度、肠壁厚度均优于极小个体;饥饿胁迫导致的肠绒毛断裂、黏膜白细胞浸润等损伤能在再摄食后逐步恢复。研究结果表明,NPY促进摄取更多食物,POMC抑制食欲,二者共同参与鳙中枢神经和外周组织摄食调控,并可能通过影响摄食行为、营养吸收和GH分泌从而直接或间接调控鳙生长。研究结果对加深鳙生长调控分子机制的理解及遗传改良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阿黑皮素原 生长 饥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与POMC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导致的代谢失衡
10
作者 杨晓宁 郑瑞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8-428,共1页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是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调控"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element,UPRE)的转录过程,参与蛋白质折叠和内质网构建。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 "剪切型X-盒结合蛋白1"(spliced 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s)是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调控"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element,UPRE)的转录过程,参与蛋白质折叠和内质网构建。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Kevin W.Williams等研究人员发现了Xbp1s的一个新功能:Xbp1s可显著改善下丘脑神经元"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导致的机体能量与糖稳态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型 POMC 丘脑神经元 阿黑皮素原 结合蛋白 基因操作技术 endoplasmic reticulum 蛋白质折叠 机体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发现机体能量代谢和肥胖调控新机制
11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27,共1页
复旦大学吴晓晖课题组利用piggy Bac转座子插入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45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GPR45调控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及机体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研究人员... 复旦大学吴晓晖课题组利用piggy Bac转座子插入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45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GPR45调控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及机体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研究人员利用piggy Bac转座子插入诱变小鼠资源筛选体重和体脂含量异常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座子 机体能量代谢 插入诱变 插入突变 阿黑皮素原 基因突变 体脂含量 胰岛素抵抗 吴晓 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