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4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碱能神经系统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思宇 孙璇 +2 位作者 王欢 李姿涵 贾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基底前脑胆碱能功能低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AD早期就可以观察到患者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变性,胆碱乙酰转移酶减少。同时,研究证实,药物破坏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可以导致记忆和注意... 基底前脑胆碱能功能低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AD早期就可以观察到患者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变性,胆碱乙酰转移酶减少。同时,研究证实,药物破坏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可以导致记忆和注意力缺陷。因此,形成了所谓的“胆碱能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前脑 胆碱能神经元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与额颞叶痴呆(FTD)均为常见痴呆类型。MRI、PET及PET/MRI可无创精准评估AD及FTD患者脑结构、功能及分子水平改变,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MR、PET及PET/MR脑成像鉴别AD与FTD现状进行述评。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
3
作者 张楠 解恒革 +3 位作者 王刚 周炯 郑坤木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5-919,共5页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 目的观察仑卡奈单抗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的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24年6月26日至2025年3月1日在全国84个医学中心就诊并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64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分别计算CDR总评分(CDR-global score,CDR-GS)和CDR各项目总分(CDR-sum of box,CDR-SB)。观察治疗3个月内静脉滴注相关反应(infusion-related reactions,IRR)和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发生情况。ARIA包括ARIA水肿(ARIA with edema and effusion,ARIA-E)和ARIA出血(ARIA with hemosiderin deposit,ARIA-H)。454例患者进行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检测。对基线特征和短期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基线CDR-GS为0.5分和1分的患者分别为301例(46.59%)和345例(53.41%);ApoEε4携带者202例(31.27%),其中ApoEε4纯合子携带患者17例(8.42%)。发生IRR 32例(4.95%),其中90.63%(29/32)发生于首次静脉滴注,轻度IRR 31例(96.88%),中度IRR 1例(3.1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呕吐等。发生ARIA 16例(2.48%),其中ARIA-E 5例(31.25%),ARIA-H 10例(62.50%),ARIA-E伴ARIA-H 1例(6.25%)。5例ARIA-E中2例为症状性ARIA-E;影像学上,3例为轻度、2例为中度ARIA-E。10例发生ARIA-H的患者均无临床症状;影像学上,6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ARIA-H。17例ApoEε4纯合子患者中发生ARIA-H 1例(5.88%),其影像学严重程度为中度。年龄增长有增加ARIA发生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AD患者具有年龄较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特征,短期随访数据提示仑卡奈单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特征 仑卡奈单抗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欣波 齐明明 +2 位作者 邵音 赵宇 朴勇洙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0-75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并评估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在改善AD相关病理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2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并评估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在改善AD相关病理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2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安神定志方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定量表的认知部分(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LT)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通过Aβ1⁃42侧脑室注射制备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以Morris及巴恩斯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H&E染色与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和尼氏体的含量,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和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ADAS⁃Cog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MMSE、ADL和AVLT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动物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安神定志方能显著减少Morris水迷宫和巴恩斯迷宫逃避的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左下象限停留的时间及正确进入洞口的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安神定志方还能显著增加海马CA1区尼氏小体数量和减少老年斑的数量和炎症因子的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神定志方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减轻神经元损伤,从而改善AD认知功能障碍,达到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定志方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疗效 神经炎症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安神定志方抑制神经炎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欣波 齐明明 +2 位作者 邵音 赵宇 朴勇洙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9-598,共10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进一步明确安神定志方抑制神经炎症治疗AD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安神定志方组,通过Aβ_(1-42)侧脑室注射制备大鼠...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安神定志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进一步明确安神定志方抑制神经炎症治疗AD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安神定志方组,通过Aβ_(1-42)侧脑室注射制备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安神定志方对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和老年斑的影响。同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差异代谢筛选明确安神定志方对血清代谢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分为空白组、脂多糖组、安神定志方组和二氢山柰酚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脂多糖诱导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并给予安神定志方含药血清和二氢山柰酚进行干预,采用ELISA和RT-qPCR法检测安神定志方和二氢山柰酚对BV2细胞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随后将上述BV2与Neuro-2a细胞系共培养,采用CCK8、免疫荧光检测安神定志方和二氢山柰酚对Neuro-2a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安神定志方能够显著改善海马CA1区病理形态,恢复海马CA1区尼氏小体数量,抑制老年斑的形成和细胞凋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的差异代谢物共813个,安神定志方组和模型组间的差异代谢物共774个,通过交集后得到378个关键差异代谢物。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脂多糖组,安神定志方和二氢山柰酚均能显著抑制BV2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与IL-6的含量,上调BDNF和VEGF mRNA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安神定志方和二氢山柰酚均能显著改善Neuro-2a的细胞活性和抑制细胞凋亡(P<0.01)。结论:安神定志方能够通过增加血清中二氢山柰酚的水平,从而达到抑制神经炎症改善神经元凋亡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定志方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神经炎症 二氢山柰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验证肉苁蓉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赵杰 霍东升 +2 位作者 祝洪博 张士滨 贾建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中药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挖掘肉苁蓉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肉苁蓉...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中药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挖掘肉苁蓉有效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肉苁蓉和AD相关靶标,并对两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对肉苁蓉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在网络药理学预测基础上,采用8月龄SAMP8系小鼠建立A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测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ELISA、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肉苁蓉可能通过8种活性成分作用于74个AD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等活性成分与ESR1、BDNF、MAPK1、APP等核心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KEGG结果分析主要涉及癌症的通路、cAMP信号通路、AD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能有效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认知功能障碍,改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ELISA、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能显著提高cAMP通路cAMP、PKA、P-CREB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下游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肉苁蓉可以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认知障碍,并且可能通过上调cAMP信号通路及下游BDNF蛋白靶点的表达,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cAMP信号通路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类方法
7
作者 韩亮 刘媛 +2 位作者 蒲秀娟 谈云帆 任青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0-1013,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准确分类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从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最近邻域聚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with nearest Neighborhood AgGrEgation,GraphNAGE)的AD分类新方法.首先进行图数据建模,将AD数据样本表示为图数据.采用基于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的特征选择方法,从样本的114维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感兴趣区域(Cerebral Cortex and Subcortical Regions Of Interest,CCS-ROI)的体积特征中选取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并将其用于节点建模.提出基于相似性度量的关系建模方法,利用重要性高的体积特征、遗传基因、人口统计信息和认知评分对样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构建GraphNAGE,针对每个节点,基于与该节点相关的边的权重进行最近邻域采样,然后使用均值聚合方法对采样得到的邻居节点和中心节点的数据进行聚合,最后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Softmax层实现AD分类.在TADPOLE(The Alzheimer’s Disease Prediction Of Longitudinal Evoluti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的准确率(ACCuracy,ACC)为98.20%,F_(1)分数为97.3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97.8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D分类方法充分利用了AD数据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其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AD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图神经网络(GNN) 节点建模 关系建模 相似性度量 最近邻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治疗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范顺太 王婷 闻公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治疗对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中度老年AD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治疗对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4例中度老年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研究组9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氧化应激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低于对照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丙二醛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低于对照组[(9.1±2.1)ng/L vs(11.3±2.2)ng/L,P=0.027;(11.1±3.4)μg/L vs(16.5±3.1)μg/L,P=0.000;(21.0±4.7)μg/L vs(27.2±5.0)μg/L,P=0.000;(6.3±1.2)μmol/L vs(7.0±1.3)μmol/L,P=0.009;(38.2±4.8)μg/L vs(45.7±6.2)μg/L,P=0.000],研究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高于对照组[(104.3±8.9)U/L vs(80.2±7.5)U/L,P=0.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丙二醛及同型半胱氨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及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能明显改善中度老年AD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鼠李糖乳杆菌 粪菌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9
作者 王杰 刘健 +6 位作者 朱晓婷 李云强 张馨月 李凡 吴佳丽 李威 黎明全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3-1852,共10页
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1.78、3.56、7.12 g/kg),每组10只,另取WT小鼠10只为空白组,各组... 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低、中、高剂量组(1.78、3.56、7.12 g/kg),每组10只,另取WT小鼠10只为空白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8周后麻醉取材。Morris水迷宫实验及筑巢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HE、Nissl、IHC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情况及Aβ表达;IF及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总距离、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筑巢实验得分均较低(P<0.05,P<0.01),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脑组织内锥体细胞排列杂乱、固缩深染、分界不清、细胞形状不规则、尼氏小体减少、Aβ沉积增多(P<0.01);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CD16/32及lba-1表达升高(P<0.01),M2型标志物CD206水平降低(P<0.05),TNF-α及IL-1β水平升高(P<0.01),IL-13及IL-4表达降低(P<0.01),PI3K、Akt、mTOR mRNA及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解毒益智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以上指标(P<0.05,P<0.01)。结论 解毒益智方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促进M2型极化,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脑组织中Aβ沉积,改善AD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益智方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AΒ沉积 神经炎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10
作者 张琦 孙文玉 +2 位作者 高振梅 刘睿 张天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目的分析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4.R1对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 目的分析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4.R1对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731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Harvard University是高产机构,Giacomo Koch是高产作者,Brain Stimulation是引用频次最多的期刊。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认知障碍、记忆、痴呆、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主要为经颅交流电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氧化应激。结论NIBS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研究热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NIB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刺激不同脑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未来与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结合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刺激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非侵入性脑刺激 经颅脉冲刺激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徐明胜 孙开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6,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是当前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运动可作为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证实,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多模式运动组合均可显著改善AD。分析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运动抑制炎症反应...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是当前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运动可作为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证实,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多模式运动组合均可显著改善AD。分析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运动抑制炎症反应、优化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促进海马神经发生以及改善血脑屏障功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不同运动方式在改善A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做出展望,以期为AD的运动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神经发生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的合成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活性
12
作者 孙斌 蒋和雁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8-1350,共13页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合成了3个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通过比浊度分析、HRP/Amplex Red实验、DCFH-DA荧光探针实验、NBT分析法以及MTT实验检测它们抑制金属离子诱导的Aβ聚集、减少活性氧(ROS)生成及抑制Aβ聚集产生的细胞毒性。发现...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合成了3个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通过比浊度分析、HRP/Amplex Red实验、DCFH-DA荧光探针实验、NBT分析法以及MTT实验检测它们抑制金属离子诱导的Aβ聚集、减少活性氧(ROS)生成及抑制Aβ聚集产生的细胞毒性。发现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都能有效抑制金属离子(Zn^(2+)、Cu^(2+))诱导的Aβ_(1~40)的聚集,降低Cu^(2+)-Aβ加合物催化产生ROS水平、提高Cu^(2+)-Aβ作用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有效抑制Zn^(2+)或Cu^(2+)诱导Aβ聚集而产生的神经细胞毒性并大幅提高细胞存活率。作为对比,我们也检测了相同条件下的氯碘羟喹(cliquinol,CQ)和没有葡萄糖修饰的同类双席夫碱的活性,发现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各方面活性均好于CQ;葡萄糖修饰的双席夫碱自身毒性小、抗氧化和提高Aβ与金属离子共同处理的细胞的存活率方面均优于未葡萄糖官能化的同类双席夫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葡萄糖 阿尔茨海默病 双席夫碱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应用进展
13
作者 王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3,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渐进性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是AD的标志^([1])。据评估,AD影响全球约4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渐进性记忆丧失和认知能力下降是AD的标志^([1])。据评估,AD影响全球约4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调节 认知功能障碍 淀粉样β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促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BDNF表达的机制
14
作者 王世军 李经烨 +1 位作者 李梅杰 蔡向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发生、树突和突触生长、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和兴奋性的关键分子。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β-淀粉样蛋白(Aβ)与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积、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发生、树突和突触生长、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和兴奋性的关键分子。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β-淀粉样蛋白(Aβ)与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积、免疫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等因素作为主要病理特征,使得AD患者脑中BDNF表达减少。运动诱导产生的骨钙素(OCN)、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5(FNDC5)/鸢尾素、乳酸均可促进BDNF的表达。此外,BDNF可以通过改变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过程,从而减少Aβ产生,改善认知功能。本文探讨了运动诱导BDNF上调改善学习和记忆的机制以及对AD的病理影响,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侣明 侯军文 +9 位作者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淀粉样物质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颜 张俊磊 +4 位作者 倪敬年 李婷 时晶 田金洲 魏明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5~12月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三科收治的患者151例,轻中度AD患者纳入AD组(59例),认知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92例)。所有...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4年5~12月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三科收治的患者151例,轻中度AD患者纳入AD组(59例),认知正常患者纳入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完成神经心理学测评和睡眠质量测评,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等。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睡眠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D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AD组受教育程度、MMSE评分、MoCA评分、即刻故事回忆评分、延迟故事回忆评分、画钟试验评分、波士顿命名测试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AD组PSQI总分、睡眠效率评分、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D患者睡眠总时间与延迟故事回忆评分、画钟试验评分呈正相关(r=0.300,P=0.021;r=0.308,P=0.018);AD患者催眠药物与MMSE评分、即刻故事回忆评分、延迟故事回忆评分呈负相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一0.320,P=0.013;r=一0.400,P=0.002;r=一0.331,P=0.010;r=0.355,P=0.00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和受教育程度是AD患者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AD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效率降低,夜间睡眠障碍加重及日间功能障碍加重。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加重AD患者的认知损害,建议AD患者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认知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早期诊疗专家共识(2025) 被引量:1
17
作者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痴呆高危人群早筛系统及早期干预设备应用推广组 +13 位作者 江西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与人工智能学组 戴西件 骆嵩 张华 朱佳佳 李征军 赵艺蕾 李宏伟 张灵艳 胥化虎 王茜 罗艳 刘风 刘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20多年,脑组织己可能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即AD源性认知障碍,也是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阿尔茨海默病(AD)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20多年,脑组织己可能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即AD源性认知障碍,也是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最重要的窗口期。对早发性痴呆症和AD(65岁以前)发病率的可靠评价很少,其中约30%归因于AD源性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及地域差异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不同人群、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发病率和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制订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医疗工作者对AD源性认知障碍的认知,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制订《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早期诊疗专家共识》,以期为A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精准治疗提供共识和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诊断 治疗 早期预防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G PET/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脑区占全脑百分比与脑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胤琰 张焱 +8 位作者 黄干 辛玫 袁沛哲 王悦 万良荣 王成 黄钢 刘建军 张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体积,计算占比%及平均SUV(SUV mean),分析各脑区占比%与其SUV mean的相关性;以基于正常大脑的数据库为参照,计算AD患者各脑区占比%的Z值及SUV mean的Z值,分别以之代表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观察二者相关性。结果29个脑区占比%与SUV mean原始值之间,以及占比%与SUV mean的Z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288~0.778,P均<0.05),其中双侧颞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及右侧海马旁回共7个脑区的相关系数均>0.6。结论FDG PET/MR所示AD患者大脑结构与代谢功能,以及二者改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钰梦 田雨闪 +4 位作者 李洁 牟文君 尹长锋 陈欢 侯宏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7,共1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AD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关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对AD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多。槲皮素是一种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醇,具有抗癌、...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AD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关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对AD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不断增多。槲皮素是一种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醇,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槲皮素可以抵抗AD中的氧化应激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对Nrf2-ARE、JNK、p38 MAPK、PON2、PI3K/Akt和PKC等信号通路的调节。此外,槲皮素还能抑制与AD病理相关的Aβ蛋白聚集和tau蛋白磷酸化,以及β分泌酶1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减缓疾病进展,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荣鑫 黄丽 +4 位作者 曾悦阳 张淑慧 陈怡然 刘玉丽 马铁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脾俞、足三里对Aβ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从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1区注射Aβ1-42溶液制备AD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PF级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盐酸多奈哌齐),每组8只。电针组予“百会”、“脾俞”和“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西药组予药物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用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β含量;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海马区NF-κB p65、NLRP3及Caspase-1的蛋白和荧光双标共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细胞核形态改变,海马周围神经元出现坏死、空泡变性,染色质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大鼠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有缩短趋势(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少许细胞核轻度不规则,染色质部分边集;血清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海马区NF-κB p65、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荧光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NF-κB/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