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春沟区块页岩气超临界CO_(2)增能压裂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余前港 荣双 +4 位作者 毛国扬 崔连文 彭根博 向传刚 王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3,共7页
目的目前,超临界CO_(2)压裂应用前景广阔,为更好地指导现场应用,亟需明确超临界CO_(2)压裂的起裂压力和裂缝扩展规律。方法考虑压裂过程温度变化对CO_(2)物性的影响以及岩石中的热应力作用,建立热流固耦合超临界CO_(2)压裂模型。探究了... 目的目前,超临界CO_(2)压裂应用前景广阔,为更好地指导现场应用,亟需明确超临界CO_(2)压裂的起裂压力和裂缝扩展规律。方法考虑压裂过程温度变化对CO_(2)物性的影响以及岩石中的热应力作用,建立热流固耦合超临界CO_(2)压裂模型。探究了水平应力差、天然裂缝逼近角以及CO_(2)注入温度对裂缝起裂的影响。结果在阳春沟Y井开展的现场试验表明:与水力压裂相比,超临界CO_(2)压裂可以明显降低裂缝起裂压力,即使在高水平应力差下,仍可以获得复杂的裂缝形态;天然裂缝逼近角增大,起裂压力随之增大,裂缝复杂程度增加;CO_(2)注入温度与地层温差越大,热应力作用越明显,裂缝形态越复杂。结论现场应用显示注入前置超临界CO_(2)可以有效降低起裂压力,有利于提高后续水力压裂的缝内净压力,增强储层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压裂 热流固多场耦合 热应力 相场模型 阳春沟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构造变形作用下的页岩气差异富集响应——以川东阳春沟断裂为例
2
作者 叶欣 胡涛 +2 位作者 闫思雨 刘成林 姜福杰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5期713-723,共11页
阳春沟地区是我国川东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接替区域,阳春沟断裂为影响研究区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构造,但研究程度整体较低。为明确阳春沟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地质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刻画了阳春沟断裂的... 阳春沟地区是我国川东页岩气勘探的重点接替区域,阳春沟断裂为影响研究区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构造,但研究程度整体较低。为明确阳春沟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地质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刻画了阳春沟断裂的几何学特征,结合断层性质及活动时期分析了成因机制,探讨了阳春沟断裂与遵义断裂的关系以及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1)阳春沟断裂主要为自东向西逆冲构造,具有左行压扭特征,纵向上表现为沿志留系、寒武系发生滑脱的多条叠置、近乎平行的逆冲滑脱断层带,控制了中浅层形变层的断展背斜;(2)阳春沟断裂不属于遵义断裂的一部分,二者变形特征差异巨大,具有完全不同的构造样式;(3)阳春沟断裂形成于雪峰造山导致遵义断层左行逆冲走滑和晚期弧形褶皱过程中,经历了晚侏罗世—晚白垩世的不均匀收缩和晚白垩世自东向西逆冲滑脱;(4)阳春沟断层形成了阳春沟背斜和复杂缝网,其中阳春沟背斜降低了页岩埋深、减缓了页岩热演化,复杂缝网增加了储集空间,但未严重破坏保存条件,二者有利于页岩气运移和聚集成藏,而地层高陡和压扭断层的发育则对页岩气藏起破坏作用。研究结果对认识盆山耦合过程及页岩气勘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沟断层 双重逆冲滑脱 成因机制 页岩气勘探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对阳春砂仁出苗的影响
3
作者 施云凤 李文秀 +3 位作者 贺军军 罗萍 张华林 张凤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47-51,共5页
阳春砂仁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我国春砂仁种质资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以期筛选出诱变阳春砂仁种子最合适的EMS浓度和诱变时间,从而为EMS诱变新种质奠定基础。以阳春砂仁种子为试材,采用EMS进行诱变处... 阳春砂仁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我国春砂仁种质资源单一,遗传基础狭窄,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以期筛选出诱变阳春砂仁种子最合适的EMS浓度和诱变时间,从而为EMS诱变新种质奠定基础。以阳春砂仁种子为试材,采用EMS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了不同EMS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阳春砂仁种子萌发出苗率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体积比浓度为0.2%~0.4%,不同处理时长对出苗数影响较小,但EMS处理浓度为0.8%以上时,随着处理时长的增加,其出苗数大幅度降低,甚至不出苗。因此,EMS对砂仁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经过研究得出,EMS诱变砂仁的适宜浓度为0.2%~0.4%,适宜时间为4~12 h,EMS处理后55~67 d生长势最快。研究结果可为阳春砂仁化学诱变及新种质资源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仁 甲基磺酸乙酯(EMS) 出苗率 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集》考辨
4
作者 许骥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现传诸本冯延巳《阳春集》俱出自北宋陈世修所编嘉祐本,而此本互见词甚多,因此其真实性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质疑与争讼。通过对陈世修所作序言的分析并结合其生平事迹可知,陈世修并无作伪动机,其序言可信,而嘉祐本中词多互见重出现象... 现传诸本冯延巳《阳春集》俱出自北宋陈世修所编嘉祐本,而此本互见词甚多,因此其真实性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质疑与争讼。通过对陈世修所作序言的分析并结合其生平事迹可知,陈世修并无作伪动机,其序言可信,而嘉祐本中词多互见重出现象或由陈氏为推美其曾外祖父而“疑以传疑”所致。此外,《阳春集》曾为冯延巳生前手定,且在南宋多有善本流传的文献记载,与死后由他人编辑且同样互见词众多的欧阳修词集相比,其可靠性更强,因此《阳春集》中与欧词互见的十余首作品应归为冯延巳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延巳 阳春集》 嘉祐本 互见词 真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特征对南川阳春沟地区页岩气钻遇率的影响
5
作者 陈涛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阳春沟区块再度分区,深入分析分区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春沟主要构造特征形成于中燕山期;阳春沟地区自东向西共分为4个构造区,其构造受力逐渐增强,优质页岩段钻遇率逐渐降低;阳春沟西段的中部区域属于冲断构造... 通过对阳春沟区块再度分区,深入分析分区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春沟主要构造特征形成于中燕山期;阳春沟地区自东向西共分为4个构造区,其构造受力逐渐增强,优质页岩段钻遇率逐渐降低;阳春沟西段的中部区域属于冲断构造带,整体保存条件较差,不利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阳春沟东段具有构造稳定、埋深适中、保存条件好等特点,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阳春 页岩气 钻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的山水和石头
6
作者 胡红拴(文/图)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多年前,笔者曾在《文艺报》发表过一篇散文《阳春三洞》,顾名思义,当然是写阳春,是谈阳春山水的。其实,与其说是说山水,不如说是谈喀斯特地貌的石头来的直接。阳春地处粤西,一条漠阳江贯穿南北,犹如一个热恋中的情人,爱,让这一江春水深... 多年前,笔者曾在《文艺报》发表过一篇散文《阳春三洞》,顾名思义,当然是写阳春,是谈阳春山水的。其实,与其说是说山水,不如说是谈喀斯特地貌的石头来的直接。阳春地处粤西,一条漠阳江贯穿南北,犹如一个热恋中的情人,爱,让这一江春水深深地融入阳春这方天地,不能自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春水 《文艺报》 喀斯特地貌 漠阳江 石头 阳春 山水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市春砂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7
作者 马华明 林漫婷 方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3期187-190,共4页
春砂仁是广东省重要林下经济植物和我国四大南药之一。通过全面阐述当前广东省春砂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品牌体系和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春砂仁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春砂仁 产业现状 发展路径 广东省阳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证《阳春》三种流传琴谱之异同
8
作者 丁华华 杨鹏 《艺术家》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古琴《阳春》流传出了诸多版本,其中关于《阳春》的题解,有以下几个。在《神奇秘谱》中有记载:“臞仙按,琴史曰:‘刘涓子善鼓琴,於郢中奏阳春白雪之曲。’琴集曰:‘白雪师旷所作,商调曲也。’宋玉对楚襄王曰:‘阳春、白雪,曲弥高而和弥... 古琴《阳春》流传出了诸多版本,其中关于《阳春》的题解,有以下几个。在《神奇秘谱》中有记载:“臞仙按,琴史曰:‘刘涓子善鼓琴,於郢中奏阳春白雪之曲。’琴集曰:‘白雪师旷所作,商调曲也。’宋玉对楚襄王曰:‘阳春、白雪,曲弥高而和弥寡。’”张华的《博物志》有:“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奏阳春白雪之曲。”由此可知,《阳春》琴曲是由刘涓子或素女所作,表达了曲弥高而和弥寡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弦之琴 《博物志》 阳春白雪 琴史 素女 《神奇秘谱》 琴曲 鼓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阳春砂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建设 李海涛 +3 位作者 唐德英 杜凡 赵荣华 李学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7期690-693,703,共5页
阳春砂为传统常用中药材。云南是我国阳春砂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产区砂仁病虫害加剧,产量不断减少,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市场供需矛盾加大。本研究在对云南省各产区阳春砂种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 阳春砂为传统常用中药材。云南是我国阳春砂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产区砂仁病虫害加剧,产量不断减少,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市场供需矛盾加大。本研究在对云南省各产区阳春砂种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阳春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砂促进消化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阴文娅 曾果 +1 位作者 郑卫东 芮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大鼠的消化酶活性,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观察阳春砂对实验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动物经口灌胃不同剂量的阳春砂浸提物,30 d后测定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小肠墨汁推进率、胃液量、胃蛋白酶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单位等指标的情况。3个... 通过大鼠的消化酶活性,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观察阳春砂对实验动物消化功能的影响。动物经口灌胃不同剂量的阳春砂浸提物,30 d后测定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小肠墨汁推进率、胃液量、胃蛋白酶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单位等指标的情况。3个剂量组的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高于复方地芬诺酯模型对照组(P<0.01),大鼠高剂量组胃蛋白酶排出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阳春砂在促进动物消化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 保健食品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农家种热科2性状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军军 姚艳丽 +2 位作者 李文秀 张华林 罗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8-35,共8页
【目的】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是砂仁中的佳品,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通过系统分析阳春砂农家种热科2特征性状,为阳春砂品种识别和生产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对阳春砂农家种热科2植株、花、果实等性状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与对比... 【目的】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是砂仁中的佳品,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通过系统分析阳春砂农家种热科2特征性状,为阳春砂品种识别和生产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对阳春砂农家种热科2植株、花、果实等性状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与对比分析。【结果】热科2阳春砂植株高大粗壮,株高2.84 m,茎粗13.12 mm;叶片大而厚,叶长43.52 cm、宽6.46 cm,外侧叶缘波状不明显、叶面具平行于主脉的突起线,叶舌长椭圆形、棕色、长0.95 mm;花序“曲线型”,花梗长9.70 mm,小花数9.3朵,唇瓣长2.24 mm、宽2.39 mm,中脉黄色而染紫红色、顶端黄色外延、基部紫红色“八”字型痂状斑;果实扁圆形、褐色,内含种子23.2粒,千粒质量14.14 g,种子团挥发油体积分数3.6%;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晚。【结论】明确了热科2阳春砂的形态特征性状,可作为砂仁DUS测试指南的标准品种,为该品种的精准识别以及阳春砂优异资源保护与选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 农家种 热科2 性状 标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阳春砂仁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丽霞 彭建明 +2 位作者 高微微 马洁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5,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缺素症状。结果表明:12种营养元素中,以缺N,P,K,Fe对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影响最大,幼苗在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干重等生长指标上均与对照形成显著差... 采用溶液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缺素症状。结果表明:12种营养元素中,以缺N,P,K,Fe对阳春砂仁幼苗的生长影响最大,幼苗在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干重等生长指标上均与对照形成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形态特征上表现出各自典型的缺素症状。缺Ca和缺Mg在培养中表现出徒长现象,植株纤弱,干物质积累较少。缺素对阳春砂仁幼苗根系发育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缺B和缺Fe受抑制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仁 溶液培养 缺素症状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砂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林霞 阮英恒 +2 位作者 高昭 刘军民 赖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83-84,156,共3页
[目的]研究制定阳春砂种子质量的分级标准。[方法]以《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国家标准为依据,参照优选出的阳春砂种子品质检验方法,分别测定了31批阳春砂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发芽率等4项指标,并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各项指... [目的]研究制定阳春砂种子质量的分级标准。[方法]以《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国家标准为依据,参照优选出的阳春砂种子品质检验方法,分别测定了31批阳春砂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发芽率等4项指标,并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31批种子的质量参次不齐,其中发芽率、千粒重及生活力的差异最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阳春砂种子质量分为3类。[结论]结合阳春砂种子生产实际及聚类分析结果,以发芽率及千粒重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可将阳春砂种子质量初步分为3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 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春双滘原产地产品沙姜的特征元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慧 常向阳 +3 位作者 付善明 陈南 赵晓峰 张红英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7-322,共6页
植物特征元素及其组合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区域对该地植被生长产生的影响。为了探讨元素及其组合能否作为原产地产品的元素指纹标记,分析了广东阳春双滘地区沙姜与土壤中十多种元素的含量、相关性及元素吸收系数。该研究中微量元素在... 植物特征元素及其组合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区域对该地植被生长产生的影响。为了探讨元素及其组合能否作为原产地产品的元素指纹标记,分析了广东阳春双滘地区沙姜与土壤中十多种元素的含量、相关性及元素吸收系数。该研究中微量元素在沙姜和土壤中均具有较好的传承性;沙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具有差异性,沙姜与土壤中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权重分析初步认定该区域沙姜特征元素为Mn、Zn、Mg、Sr、Cu、Ni、Fe。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对原产地产品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产地产品 特征元素 沙姜 广东阳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熟洋葱阳春黄的选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沁滨 缪美华 +1 位作者 薛萍 陈振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1,T001,共3页
阳春黄是以港葱2号为母本,汉城极早为父本配组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生育期220d(天),比对照港葱2号提早15~18d(天)。鳞茎外皮金黄色,有光泽,内部鳞片白色,辛辣味淡,有甜味,球形指数0.8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4100kg左右,适于长... 阳春黄是以港葱2号为母本,汉城极早为父本配组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择育成。生育期220d(天),比对照港葱2号提早15~18d(天)。鳞茎外皮金黄色,有光泽,内部鳞片白色,辛辣味淡,有甜味,球形指数0.8以上。平均每667m^2产量4100kg左右,适于长江流域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极早熟性 阳春黄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养分对土壤碳氮储量及阳春砂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鹏 张广宇 +4 位作者 陈兵 刘敏 覃姜薇 胡聃 张永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54-63,共10页
【目的】基于橡胶-阳春砂生态系统,探究外源养分对林下土壤环境及作物养分转化的影响。【方法】设不施肥(CK)、施农家肥(M)、施化肥(F)、施有机肥+无机肥(O+C)4个处理,连续2年进行养分输入,分析土壤碳氮储量的变化以及影响阳春砂养分吸... 【目的】基于橡胶-阳春砂生态系统,探究外源养分对林下土壤环境及作物养分转化的影响。【方法】设不施肥(CK)、施农家肥(M)、施化肥(F)、施有机肥+无机肥(O+C)4个处理,连续2年进行养分输入,分析土壤碳氮储量的变化以及影响阳春砂养分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自然生长条件下土壤碳、氮储存量和输出量随阳春砂种植年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其中不施肥对照2019年土壤碳、氮储量分别比2017年下降4.08%、3.57%,植物样地上部分碳、氮储量分别显著增加32.03%、40.20%,地下部分碳、氮储量分别显著增加35.47%、42.58%。外源养分的输入加快了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碳氮固化,与CK相比,M、F、O+C处理总生物量增加显著,增幅分别为5.52%、9.61%和11.89%;M、O+C处理土壤碳储量分别提高9.90%和12.72%,土壤氮储量分别提高2.75%和4.09%,差异显著;O+C处理对土壤养分转化吸收的影响最为明显,土壤碳、氮输出量均表现为O+C>F>M>CK,土壤碳、氮固化量均表现为O+C>M>F>CK。【结论】阳春砂长期林下栽培会造成土壤固有的碳氮储量下降,输入外源养分能有效提升土壤碳氮储量和作物养分吸收效率,维持土壤碳氮库容平衡,其中有机物质起主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 外源养分 土壤碳氮储量 养分吸收效率 土壤碳氮固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农家栽培种‘热科1’特征性状初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军军 姚艳丽 +6 位作者 李文秀 张华林 罗萍 唐明尧 刘杰 许英权 吴莹莹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我国阳春砂栽培种源混杂、退化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其品质与药效的提升,亟待加强优质资源的筛选与改良。本研究通过调查阳春砂农家栽培种‘热科1’植物学性状,发现:...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我国阳春砂栽培种源混杂、退化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其品质与药效的提升,亟待加强优质资源的筛选与改良。本研究通过调查阳春砂农家栽培种‘热科1’植物学性状,发现:阳春砂主茎高度208㎝,叶缘波状程度强且整齐,叶舌椭圆形、棕色,叶鞘绿黄色、边缘轻度棕色带;新抽芽被鲜艳棕红色膜质鳞片;花序"L"型、花梗长8.46㎝,小花数11.9朵;唇瓣中脉黄染深紫红,花粉囊覆盖处中部黄色、边缘染微红色;果实椭圆形、基部微三棱形,种子团挥发油含量3.7%,乙酸龙脑酯含量1.68%;种子褐色、不规则形状,千粒重11.42 g。本研究对阳春砂农家栽培种‘热科1’植株、花、果实与种子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有鲜明的特征,作为砂仁DUS测试指南的标准品种,为识别‘热科1’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为砂仁品种保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 栽培种 ‘热科1’ 标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裂缝成因及其对含气性影响——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五峰-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3期126-134,共9页
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段页岩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地质解释剖面、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解释(FMI)、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宏观、微观综合研究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形成主要... 以渝东南地区阳春沟构造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段页岩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地质解释剖面、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解释(FMI)、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宏观、微观综合研究手段,对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形成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有效性对含气性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阳春沟构造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发育剪切缝、层理缝、滑脱缝、解理缝、收缩缝等多种裂缝。裂缝产状受地层产状影响,页理缝和层间滑动缝呈现为中高角度—垂直裂缝,剪裂缝反而呈现为水平—低角度缝。多处呈现多期裂缝交错切割形成复杂缝网,并可见揉皱、微断层等现象。影响该构造带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形态的主控因素有构造地质作用、页岩矿物成分和力学性质、斑脱岩出现频次。构造地质作用是裂缝发育的外因,阳春沟构造带呈现为断展褶皱构造样式,受到多期构造作用的影响,剪切缝、网状缝、复杂缝网带及揉皱带等非常发育。页岩矿物成分和力学性质是裂缝发育的内因,控制解理缝、晶间缝和收缩缝等微观裂缝及层理缝的发育,阳春沟地区龙一段页岩泊松比较小,杨氏模量较大,脆性指数较高,有利于各类裂缝形成。页岩层内斑脱岩出现越频繁、越靠近五峰组与临湘组之间的主滑脱面,滑脱现象越明显,相应的层间滑脱缝越发育。虽然阳春沟构造带天然裂缝非常发育,但是该地区保存条件并未遭受严重破坏,仍具备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钻探揭示龙一段页岩总含气量与邻区相当,气测全烃优于邻区,游离气占比也高于邻区,说明本地构造裂缝的形成扩展了页岩气中游离气的储集空间,有利于页岩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裂缝 五峰—龙马溪组 渝东南地区 阳春沟构造带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阳春盆地旗鼓岭铜多金属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龙 陈友良 +2 位作者 梁家山 彭渤洋 刘堃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8年第1期64-69,74,共7页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区是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区.在对该矿区岩石样品进行镜下薄片和光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其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前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区是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区.在对该矿区岩石样品进行镜下薄片和光片鉴定的基础上,对其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前期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302~401℃,盐度变化范围为3.87%~13.72%NaCleqv;成矿早期石英-氧化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4~396℃,盐度分布范围为3.71%~7.71%NaCleqv;主成矿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55~301℃,盐度变化范围为1.24%~6.16%NaCleqv;成矿晚期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17~269℃,盐度变化范围为0.88%~8.28%NaCleqv.主成矿阶段包裹体类型多种多样,L型、V型、C型都发育,沸腾作用是该矿区金属矿物的主要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矽卡岩 阳春盆地 旗鼓岭铜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阳春白雪》的曲式结构及技法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150-151,共2页
《阳春白雪》是传统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是琵琶学习中的必修曲目。此曲采用中国传统"起承转合"曲式,通过清新流畅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加上半轮、夹扫、推拉音、绞弦、拍、泛音等技法的运用,将乐曲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 《阳春白雪》是传统琵琶曲中的经典之作,是琵琶学习中的必修曲目。此曲采用中国传统"起承转合"曲式,通过清新流畅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加上半轮、夹扫、推拉音、绞弦、拍、泛音等技法的运用,将乐曲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盎然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曲 阳春白雪》 曲式结构 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