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
作者 杜少波 鄂崇毅 +2 位作者 祁姝瑾 赵天悦 谢惠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和防治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探讨当代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研究应用,为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沙漠化防治 土地退化监测 植被恢复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气象灾害与沙漠化防治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阎德仁 武智双 石瑾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35-37,40,共4页
本文回顾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探讨了达拉特旗降水特征和旱涝指标。表明达拉特旗近50年来的降水趋势正常,土地沙漠化过程与自然降水量变化没有必然联系。并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气象灾害 降水趋势 防治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防治区划与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波 李晓松 +2 位作者 刘文 杨晓晖 卢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70,共6页
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制定沙漠化防治区划的原则,并对该地区进行沙漠化防治分区,提出不同区域的沙漠化防治战略对策。根据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地貌类型以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将京... 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制定沙漠化防治区划的原则,并对该地区进行沙漠化防治分区,提出不同区域的沙漠化防治战略对策。根据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地貌类型以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将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划分为6个治理区,即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北部退化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治理区、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治理区、坝上高原-雁北高原风蚀、水蚀治理区和燕山山地水蚀治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工程区 沙漠化防治区划 区划原则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的沉积学记录与沙漠化防治途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贾铁飞 赵明 +1 位作者 包桂兰 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51-54,57,共5页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全新世风成砂的沉积记录和湖相沉积中风积物的沉积记录 ,认为历史时期以来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主要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制约 ,沙漠化过程也是一个以自然作用为主、人为作用为辅的过程 ,沙漠化防治的基本途径是建立稳定...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全新世风成砂的沉积记录和湖相沉积中风积物的沉积记录 ,认为历史时期以来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主要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制约 ,沙漠化过程也是一个以自然作用为主、人为作用为辅的过程 ,沙漠化防治的基本途径是建立稳定的绿洲生态农业 ,以“绿洲化”防治“沙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历史时期 风沙活动 沉积学记录 沙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 被引量:7
5
作者 胡孟春 贺昭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总结了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地防治的5大系列、14项适用技术,指出技术推广应解决的问题,并阐述了西部不同气候区沙漠化防治成功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介绍了国外利用龟裂地集水、太阳能脱盐建立牲畜饮水点工程典型技术模式。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沙漠 防治模式 土壤改良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双全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1期5-7,共3页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尤其晋西北土地沙漠化已很严峻。分析了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动态变化,指出了沙漠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关键词 晋西北 土地沙漠化 防治沙漠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化防治植被建设问题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阎德仁 刘洪波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5-30,共6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沙漠化防治历史,探讨现代沙地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防沙治沙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历史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晏高寒沙区沙漠化防治成效与问题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文虎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66-68,共3页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斜麻、沙岛、甘子河等地区,共有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6.62×10~4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4.7%。经过40多年的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沙漠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80...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在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斜麻、沙岛、甘子河等地区,共有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6.62×10~4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4.7%。经过40多年的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沙漠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9.91×10~4hm^2,减少到目前的6.62×10~4hm^2,39年间年均减少840hm^2。初步遏制了青海湖北岸沙漠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晏高寒沙区 沙漠化防治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市沙漠化防治调查研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雷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章介绍了赤峰市沙漠化现状,分析了赤峰沙漠化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沙漠化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 赤峰 沙漠化 沙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沙漠化防治与发展沙产业的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正晔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34-36,共3页
介绍了河西走郎沙漠区多年来防沙治沙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采用的防沙治沙技术,从提高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沙产业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小花 许小东 《国土绿化》 2012年第9期45-46,共2页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使原有的脆弱植被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形成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土地沙化现象,并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目前,土地沙...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的人为活动,使原有的脆弱植被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形成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土地沙化现象,并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自然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目前,土地沙漠化是世界上一个极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防治 榆阳区 榆林市 生态环境退化 土地生产力 地表环境 人为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项目在民勤启动 被引量:1
12
《甘肃林业》 2008年第3期27-27,共1页
3月21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启动仪式在民勤县举行。副省长郝远、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武威市和民勤县政府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试验示范 技术集成 生态修复 计划项目 民勤县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科技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县沙漠化防治刻不容缓
13
作者 张学杰 冯光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数千年来顽强地阻隔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浮游沙漠的汇合,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民勤县 巴丹吉林沙漠 石羊河流域 河西走廊 民勤绿洲 生态格局 东北部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尘天气监测的开展及沙漠化防治对策
14
作者 陈凯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第3期42-43,48,共3页
论述了宁夏沙尘暴监测网络在全区范围内的建立 ,沙尘天气监测的开展。宁夏为防治沙尘天气及沙漠化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宁夏 沙尘天气 监测 沙漠化防治 沙尘暴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和沙漠化防治
15
作者 杜新胜 许金梅 王海青 《内蒙古林业》 2010年第3期24-25,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周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 北方 沙质荒漠化 土地生产潜力 自然环境 荒漠化过程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包慧娟 李振山 王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就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了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与沙漠化防治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与沙漠化防治尽管目标不同,可内容一致、手段相同,就沙漠化地区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沙漠化... 就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了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与沙漠化防治实现途径之间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与沙漠化防治尽管目标不同,可内容一致、手段相同,就沙漠化地区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沙漠化土地的治理过程、是消除沙漠化发生隐患的过程,也是确保区域发展不受沙漠化困扰、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概念模型 可持续发展 沙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赴巴基斯坦信德省干旱地区沙漠化考察报告
17
作者 郭志中 《甘肃林业科技》 1990年第3期45-49,共5页
1989年8月28日至9月15日,由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建的咨询考察组一行三人,赴巴基斯坦信德省,对该省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一、信德省的基本情况(一)位置、面积与人口信德省位于巴基斯坦南部。
关键词 信德 土地沙漠化 塔尔 考察报告 中国甘肃 傅路 植被覆盖度 饲草饲料基地 沙漠化防治 丘间低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Maps API的沙漠化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超然 蒙嘉文 +4 位作者 王朱涛 白松 蔡应君 熊惠君 尹忠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8-51,共4页
基于Google Maps API的Web地图服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大的门户网站扩展到小的个性社区、博客站点,成为网站构建者十分青睐的一种方式,但在备受关注的沙漠化研究领域却很少涉足。沙漠化是人类当今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已经成... 基于Google Maps API的Web地图服务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大的门户网站扩展到小的个性社区、博客站点,成为网站构建者十分青睐的一种方式,但在备受关注的沙漠化研究领域却很少涉足。沙漠化是人类当今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为例,提出以Google Maps Web地图做为信息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拥有视图、属性表、统计图表和图形等功能,为研究沙漠化的现状及危害程度,预测沙漠化发展趋势并规划防沙治沙措施提供了数据和图表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沙漠化防治 GOOGLE MAPS API ZK框架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在民勤沙漠化治理中的优化作用
19
作者 牟德生 富远年 来锡福 《甘肃林业》 2009年第2期37-38,共2页
民勤沙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处于全国沙漠化监测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防治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修复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 民勤沙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处于全国沙漠化监测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防治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修复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沙漠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有效保护民勤绿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稳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治理 生态修复 民勤绿洲 优化作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石羊河流域 沙漠化防治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固沙林恢复土壤矿物颗粒固定碳氮效应及机制
20
作者 郭雯娴 马艳霞 +4 位作者 刘晓琛 刘玥婷 刘洋 杨珂 佟小刚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7-285,共9页
[目的]揭示沙漠化逆转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固定碳氮的效应与机制,为评估固沙造林对沙漠化土壤质量的恢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榆林毛乌素沙地流沙地、半固定沙地以及恢复20~50 a的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地,采用离心分组法,分析0—10 cm... [目的]揭示沙漠化逆转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固定碳氮的效应与机制,为评估固沙造林对沙漠化土壤质量的恢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榆林毛乌素沙地流沙地、半固定沙地以及恢复20~50 a的灌木和乔木固沙林地,采用离心分组法,分析0—10 cm和10—20 cm土层全土及砂粒、粉粒、黏粒矿物颗粒结合态碳氮的含量演变、密度增速及贡献比例的特征。[结果]随固沙林恢复年限延长,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及矿物颗粒碳氮密度呈线性增长,砂粒碳增速最高[0.14 mg/(hm^(2)·a)],粉粒次之,黏粒最低。恢复50 a的乔木林总有机碳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灌木林高26.9%和18.5%。灌木林上层(0—10 cm)砂粒、粉粒和黏粒碳含量较流沙地分别提高13.75,11.37,5.24倍,乔木林则达13.73,24.78,5.82倍;砂粒和粉粒碳氮固定作用在乔木林上层显著强于灌木林,而黏粒及次表层颗粒作用无显著差异。砂粒贡献了42.36%~48.70%的碳氮增量,但粉粒和黏粒(占全土质量8.1%)固持了56.12%的有机碳和57.13%的全氮,显示出“低量高效”特征。全土及颗粒组分C/N在恢复20~30 a时出现拐点,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粉粒C/N最高(26.6~39.9),黏粒最低(10.7~18.4),表明不同矿物颗粒结合有机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固沙林植被恢复通过促进砂粒碳氮快速积累及粉黏粒吸附固持成为沙漠化区植被恢复土壤碳氮库累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毛乌素沙地 植被恢复 固沙林 土壤颗粒 矿物结合态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