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乙烯利诱导玉米化学防御作用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梅 王建武 徐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87-893,共7页
为探明外源乙烯利对玉米化学防御作用诱导的浓度和时间效应,本文采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玉米后,叶片乙烯释放量及其合成调控关键基因ACS和ACO表达的变化,典型化感物质丁布的含量及其关键调控基因BX1... 为探明外源乙烯利对玉米化学防御作用诱导的浓度和时间效应,本文采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玉米后,叶片乙烯释放量及其合成调控关键基因ACS和ACO表达的变化,典型化感物质丁布的含量及其关键调控基因BX1和BX9表达的变化,以及其他调控次生代谢物的关键基因表达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利处理玉米12h时,玉米叶片中丁布含量明显增加;24h后,丁布含量反而大量降低,48h后对丁布含量影响不大。外源乙烯利对合成丁布的调控基因BX1没有诱导作用,但处理12h和24h对BX9有明显诱导作用。外源乙烯利处理12h能够使ACS和ACO表达量上升,浓度为40μL.L-1和60μL.L-1乙烯利处理使玉米叶片丁布含量大量降低,BX1和BX9的表达量有所下调。外源乙烯利能够使蛋白酶抑制剂MPI表达量升高,且乙烯利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明显,但对调控挥发物的FPS和TPS基因表达没有影响。说明外源乙烯利能够启动玉米体内的乙烯途径,诱导玉米启动化学防御过程,但这种作用很可能是负反馈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乙烯利 玉米 化学防御 丁布 防御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海藻糖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仁风 黄宇宁 +3 位作者 姜珊 赵阳 陈剑 葛维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7,共7页
6-磷酸-海藻糖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为研究6-磷酸-海藻糖调控普通菜豆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的功能,采用外源6-磷酸-海藻糖溶液喷施方法,揭示其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饭豆1号... 6-磷酸-海藻糖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为研究6-磷酸-海藻糖调控普通菜豆生长发育和抗病反应的功能,采用外源6-磷酸-海藻糖溶液喷施方法,揭示其对普通菜豆籽粒产量和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饭豆1号和红芸豆的百粒质量分别达到42.7 g和43.2 g,分别比对照(蒸馏水)提高18.6%和20.7%,产量可达2250.5 kg/hm^(2)和2549.6 kg/hm^(2),分别提高14.5%和19.2%。6-磷酸-海藻糖处理后,普通菜豆叶片可溶性糖类含量显著提升,红芸豆海藻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水平最高,分别达37.4 nmol/g、4.3μmol/g、5.5μmol/g、3.6μmol/g;龙饭豆1号果糖含量最高,达到8.4μmol/g。龙饭豆1号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高,分别达到18.6、249.6、6.5μmol/(m^(2)·s),红芸豆气孔导度最大,达0.57μmol/(m^(2)·s)。外源6-磷酸-海藻糖的喷施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同时显著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向籽粒转运。此外,接菌48 h后,6-磷酸-海藻糖处理的菜豆根中防御因子活性或含量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别达到78.3、32.9、0.054 nk at/mg,H_(2)O_(2)含量达到0.33 ng/mg。PR1、PR2、PR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为接种0 h基因表达量的8.3、13.2、9.4倍。接菌28 d后植株发病级别显著低于对照,仅为4.2。综上,6-磷酸-海藻糖可能通过调节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光合效率促进产量提升,通过诱导植物防御因子的表达激活寄主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菜豆 6-磷酸-海藻糖 籽粒产量 镰孢菌枯萎病抗性 生理分析 防御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