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控制丘陵茶园杂草效果
被引量:
47
1
作者
肖润林
向佐湘
+4 位作者
徐华勤
单武雄
陈佩
王桂雪
程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开展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减少对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野外应用小样方多点采样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和茶芽密度等指标,结合实验室的茶叶内含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审。结...
开展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减少对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野外应用小样方多点采样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和茶芽密度等指标,结合实验室的茶叶内含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茶园共有杂草16科31属31种,春季(4月)以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小、株高在30cm以下的杂草为主,夏季(7月)以生长快、植株高和生物量大恶性杂草为主,秋季(9月)恶性杂草开始减少,酢浆草、白花蛇舌草等生物量小、株高矮的杂草逐渐增多;稻草覆盖处理茶园春、夏和秋季3个观测时期杂草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H)、均匀度(J)等指数均高于清耕对照,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于清耕对照;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夏和秋季3个观测时期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清耕对照,夏、秋季杂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清耕对照;稻草覆盖和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季茶芽重和产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清耕对照,茶叶感官评审得分高于清耕对照处理。这表明稻草覆盖和间种白三叶草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控
草
稻
草
覆盖
间种白三叶草
丘陵茶园
杂
草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42
2
作者
向佐湘
肖润林
+4 位作者
王久荣
彭晚霞
夏艳珺
徐华勤
黎星辉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9-35,共7页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清耕茶园相比.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土壤孔隙度高4.4%.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24.1%,38.2%和16.2%,提高了表层土壤(0~20cm)和春茶采摘期(4—6月)的土壤水分含量,延缓并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营造了有利于蚯蚓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亚热带丘陵幼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可整体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有助于茶叶的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间种白三叶草
生态效应
亚热带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42
3
作者
向佐湘
单武雄
+4 位作者
何秋虹
肖润林
徐华勤
陈佩
程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7-861,共5页
实现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有效减少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本研究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覆盖稻草和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两种杂草生态控制技术,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
实现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有效减少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本研究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覆盖稻草和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两种杂草生态控制技术,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采用小样方多点取样连续两年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等指标,发现茶园共有杂草16科31属31种;3个处理春季(4月)发生的杂草特征表现为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小、株高在30cm以下;夏季(7月)和秋季(9月)对照的优势恶性杂草多度(Pi)高达0.788和0.759,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0.256和0.420,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恶性杂草种类较少发生(Pi值均低于0.050);稻草覆盖处理茶园春、夏和秋季杂草物种丰富度(S)、种群多样性(H)、均匀度(J)等指数均高于对照,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于对照;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夏和秋季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夏、秋季杂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表明两种生态控草处理措施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茶园
杂
草
群落
多样性
生态控
草
稻
草
覆盖
间种白三叶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控制丘陵茶园杂草效果
被引量:
47
1
作者
肖润林
向佐湘
徐华勤
单武雄
陈佩
王桂雪
程孝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8)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070514-11)
文摘
开展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减少对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野外应用小样方多点采样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和茶芽密度等指标,结合实验室的茶叶内含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茶园共有杂草16科31属31种,春季(4月)以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小、株高在30cm以下的杂草为主,夏季(7月)以生长快、植株高和生物量大恶性杂草为主,秋季(9月)恶性杂草开始减少,酢浆草、白花蛇舌草等生物量小、株高矮的杂草逐渐增多;稻草覆盖处理茶园春、夏和秋季3个观测时期杂草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H)、均匀度(J)等指数均高于清耕对照,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于清耕对照;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夏和秋季3个观测时期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清耕对照,夏、秋季杂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清耕对照;稻草覆盖和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季茶芽重和产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清耕对照,茶叶感官评审得分高于清耕对照处理。这表明稻草覆盖和间种白三叶草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
关键词
生态控
草
稻
草
覆盖
间种白三叶草
丘陵茶园
杂
草
群落
多样性
Keywords
ecological control of weeds, straw mulching, intercropping White Clover, hilly tea garden, weed community, diversity
分类号
S47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42
2
作者
向佐湘
肖润林
王久荣
彭晚霞
夏艳珺
徐华勤
黎星辉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9-35,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8)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070514-1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B01)资助
文摘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清耕茶园相比.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土壤孔隙度高4.4%.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24.1%,38.2%和16.2%,提高了表层土壤(0~20cm)和春茶采摘期(4—6月)的土壤水分含量,延缓并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营造了有利于蚯蚓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亚热带丘陵幼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可整体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有助于茶叶的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关键词
茶园
间种白三叶草
生态效应
亚热带丘陵
Keywords
tea plantation
interplanting
Trifolium repens
soil ecology
subtropical hilly region
分类号
S54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42
3
作者
向佐湘
单武雄
何秋虹
肖润林
徐华勤
陈佩
程孝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7-861,共5页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DA7B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48)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070514-11)资助
文摘
实现丘陵茶园杂草生态控制,可有效减少茶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本研究根据生态位先估和生态位竞争原理,设计覆盖稻草和间种豆科绿肥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两种杂草生态控制技术,同时设置清耕对照(CK),采用小样方多点取样连续两年调查茶园杂草种群数量、生物量、平均株高等指标,发现茶园共有杂草16科31属31种;3个处理春季(4月)发生的杂草特征表现为生长速度较慢、生物量小、株高在30cm以下;夏季(7月)和秋季(9月)对照的优势恶性杂草多度(Pi)高达0.788和0.759,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0.256和0.420,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恶性杂草种类较少发生(Pi值均低于0.050);稻草覆盖处理茶园春、夏和秋季杂草物种丰富度(S)、种群多样性(H)、均匀度(J)等指数均高于对照,优势集中性指数(C)低于对照;间种白三叶草处理春、夏和秋季杂草总数量和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夏、秋季杂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表明两种生态控草处理措施能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关键词
丘陵茶园
杂
草
群落
多样性
生态控
草
稻
草
覆盖
间种白三叶草
Keywords
Hilly tea plantation
Weed community
Weed diversity
Ecologically-based weed management
Straw mulching
White clover intercropping
分类号
S541.2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控制丘陵茶园杂草效果
肖润林
向佐湘
徐华勤
单武雄
陈佩
王桂雪
程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向佐湘
肖润林
王久荣
彭晚霞
夏艳珺
徐华勤
黎星辉
《草业学报》
CSCD
2008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生态控草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向佐湘
单武雄
何秋虹
肖润林
徐华勤
陈佩
程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