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间接氧化法处理H_2S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鄂利海 周定 +1 位作者 雒怀庆 栾耕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填料塔对铁盐溶液吸收 H2 S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考察了气液比、填料层高度、吸收温度、Fe3+浓度、进气 H2 S浓度和 H+浓度等因素对 H2 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气液比、填料层高度和吸收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过正... 采用填料塔对铁盐溶液吸收 H2 S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 ,考察了气液比、填料层高度、吸收温度、Fe3+浓度、进气 H2 S浓度和 H+浓度等因素对 H2 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气液比、填料层高度和吸收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过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在此工艺条件下 H2 S的去除率接近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盐 废气处理 氧化吸收 硫化氢 电化学间接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阳极间接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月锋 金一中 徐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22-24,共3页
通过在废水中加入NaCl电解质 ,考察了电解阳极间接氧化法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分析了废水中电解质NaCl对制药废水电解过程中CODCr、色度去除的影响 ,并对不同用量NaCl电解效果进行了对比。另外还用电解质Na2 SO4 、NaNO3 作了对比... 通过在废水中加入NaCl电解质 ,考察了电解阳极间接氧化法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分析了废水中电解质NaCl对制药废水电解过程中CODCr、色度去除的影响 ,并对不同用量NaCl电解效果进行了对比。另外还用电解质Na2 SO4 、NaNO3 作了对比实验来说明NaCl产生的电解阳极间接氧化的存在。最后对甲红霉素废水进行中试实验 ,结果表明 ,NaCl电解产生的NaClO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促进了CODCr的去除 ,同时还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间接氧化 电解 制药废水 NACL 氨氮 制药工业 废水处理 氯化钠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7^(2-)/Cr^(3+)间接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镇海 崔玉青 孙红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Cr2O72-/Cr3+作为间接氧化剂电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出在原料比n(环己醇)∶n(Cr2O72-)=0.4∶1,t=35℃和CH2SO4=5mol.L-1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29%.同时研究了Ag2SO4、(NH4)2SO4、H2SO4浓度、电流密度... 以Cr2O72-/Cr3+作为间接氧化剂电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出在原料比n(环己醇)∶n(Cr2O72-)=0.4∶1,t=35℃和CH2SO4=5mol.L-1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29%.同时研究了Ag2SO4、(NH4)2SO4、H2SO4浓度、电流密度对Cr3+电氧化为Cr2O72-的影响,Cr3+的转化率可达8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氧化 环己醇 己二酸 Cr2O7^2-/C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磺胺甲恶唑电氧化降解技术研究——基于多孔Ti_(4)O_(7)电极的连续折流电催化氧化装置
4
作者 葛旭 钱煦斌 +3 位作者 徐磊 骆竹君 唐少宇 牛军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87-4397,共11页
通过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成功制备多孔Ti_(4)O_(7)电极,并构建连续折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以实现水中磺胺甲恶唑(SMX)的有效降解.考察了操作条件对SMX降解效率的影响,计算了体系能耗,并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际废水处理效果,同时推测了... 通过真空等离子体喷涂技术成功制备多孔Ti_(4)O_(7)电极,并构建连续折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以实现水中磺胺甲恶唑(SMX)的有效降解.考察了操作条件对SMX降解效率的影响,计算了体系能耗,并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际废水处理效果,同时推测了SMX的电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10mg/L SMX初始浓度、5mmol/L电解质浓度、5mA/cm^(2)电流密度、27mL/min溶液流速的反应条件下,连续折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对SMX的去除效率可达82.0%、降解能耗13.1kWh/m^(3)、矿化效率34.2%、矿化电流效率0.7%. SMX的主要降解机理为间接氧化,·OH和SO_(4)^(·-)在SMX降解反应中的贡献效率分别为76.1%和5.8%,其主要降解路径主要为羟基化、断键、氧化和耦合,最终生成小分子物质.对实验配水和实际废水的长期处理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SMX降解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实际废水中SMX去除效率、TOC去除效率和COD去除效率等分别为100%、19.8%、72.2%,且经过电氧化处理后废水毒性降低.因此,基于多孔Ti_(4)O_(7)电极的连续折流式电催化氧化装置可实现对水中SMX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磺胺甲恶唑 多孔Ti_(4)O_(7) 连续折流反应器 间接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的阴极间接电氧化(Ⅱ)——烯酸的阴极间接环氧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雪英 崔宝秋 +1 位作者 顾登平 李玮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建立一种新的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 ,以VO(acac) 2 OOH/VO(acac) 2 为氧化还原媒质 ,通过催化阴极由O2 电还原产生的H2 O2 对某些烯酸如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和丁烯酸等进行间接环氧化 .研究了 pH值、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 建立一种新的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 ,以VO(acac) 2 OOH/VO(acac) 2 为氧化还原媒质 ,通过催化阴极由O2 电还原产生的H2 O2 对某些烯酸如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和丁烯酸等进行间接环氧化 .研究了 pH值、温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本文是继前文[1]之后所建立的又一新的氧化还原媒质 .此研究对有机电合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阴极间接氧化 烯酸 阴极间接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苯甲醛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文英 刘伟 +1 位作者 丁克强 顾登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35,共3页
研究了以锰(Ⅱ)电氧化为锰(Ⅲ)作氧化媒介,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醛的优化工艺条件,解决了母液循环使用的难题,并论述了该工艺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 间接氧化 甲苯 苯甲醛 合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法生产苯甲醛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彰 朱宪 +1 位作者 何翔 武光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主要提出以廉价、易得的铅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贵稀金属电极 ,并采用无隔膜式电解槽进行电解 ,对电解氧化生产苯甲醛的工艺作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其电流效率可达 70 % ,苯甲醛的氧化收率为 90 % ,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间接氧化 苯甲醛 电流效率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的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顾登平 张雪英 +1 位作者 张宏坤 李炳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4-6,共3页
:阐述了间接电氧化的进展。阳极间接电氧化 ,重点介绍以Mn3 + /Mn2 + 和Ce4 + /Ce3 + 作电解媒质的研究结果。阴极间接电氧化 ,重点介绍以WO52 -/WO4 2 -和VO(acac) 2 OOH/VO(acac) 2为电解媒质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阴极间接氧化 阳极间接氧化 有机电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法合成氯代苯甲醛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瑞芝 张宏坤 +2 位作者 张雪英 顾登平 刘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50,共3页
以Mn2+为电解媒质,采用无隔膜电解槽,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苯甲醛及四种氯代芳烃醛。电流效率大于50%,电解收率大于60%,母液经处理后可循环电解。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间接氧化 氯代芳烃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流动式电解槽中氨氮废水的间接电氧化 被引量:24
10
作者 林海波 徐红 +2 位作者 杨喜波 张恒彬 李晓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研究了氨氮废水在流动式电解槽中的间接电化学氧化,讨论了氯离子浓度、电解液流速、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和电解液流速对氨氮的去除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50mA·cm-2、流速为50ml·min-1时,... 研究了氨氮废水在流动式电解槽中的间接电化学氧化,讨论了氯离子浓度、电解液流速、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和电解液流速对氨氮的去除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50mA·cm-2、流速为50ml·min-1时,氨氮去除速率常数为389×10-5g·l-1·m-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氨氮去除 去除速率 初始浓度 电化学氧化 氯离子 流速 电解槽 间接氧化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间接电氧化——二甲基砜的有机电合成 (Ⅰ )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登平 王瑞芝 +3 位作者 张宏坤 张雪英 李玮 崔宝秋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建立一种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 ,以WO52 -/WO4 2 -催化阴极还原生成的H2 O2 ,间接氧化二甲基亚砜 (DMSO) ,得到产品二甲基砜 :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生成二甲基砜电流效率的影... 本文建立一种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 ,以WO52 -/WO4 2 -催化阴极还原生成的H2 O2 ,间接氧化二甲基亚砜 (DMSO) ,得到产品二甲基砜 :阴极间接电氧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生成二甲基砜电流效率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电流效率大于 70 % ,母液可循环使用无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合成 阴极间接氧化 二甲基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合成对溴苯甲醛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瑞省 张宏坤 顾登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1,181,共4页
提出采用间接电合成法以Ce4+/Ce3+为媒质,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使Ce4+氧化对溴甲苯合成对溴苯甲醛工艺,使用后的媒质再生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在隔膜电解槽中Ce3+电氧化的最佳条件是c(Ce3+)=0 8mol/L;c(H2SO4)=0 3mol/L;电流密度20... 提出采用间接电合成法以Ce4+/Ce3+为媒质,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使Ce4+氧化对溴甲苯合成对溴苯甲醛工艺,使用后的媒质再生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在隔膜电解槽中Ce3+电氧化的最佳条件是c(Ce3+)=0 8mol/L;c(H2SO4)=0 3mol/L;电流密度200A/m2;电量1 0F/mol,Ce4+的电解收率90 9%。槽外合成对溴苯甲醛的最佳条件是n(Ce4+)∶n(p Br—C6H4—CH3)=4∶1;c(H2SO4)=0 3mol/L;反应温度85℃,对溴苯甲醛反应收率78 5%,Ag+催化下对溴苯甲醛反应收率9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氧化合成 对溴苯甲醛 对溴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制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万里 周定 +1 位作者 秦天雄 崔丽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9-62,共4页
经过正交试验及其验证性实验,确定了Mn3+与甲苯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就间接电合成中的硫酸介质浓度对Mn3+的电流效率及苯甲醛产率彤响相反,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间接氧化 苯甲醛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异黄樟油素合成洋茉莉醛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跃龙 章磊 +4 位作者 张兵 梅得盛 钟起玲 刘见永 王英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4-685,692,共3页
提出了合成洋茉莉醛的新方法———间接电氧化法。对用重铬酸钠氧化异黄樟油素得到洋茉莉醛的过程中产生的含Cr3+废液转化为含Cr6+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Cr3+循环利用。实验表明,使用Nafion离子交换膜,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PbO2/Pb为阳极... 提出了合成洋茉莉醛的新方法———间接电氧化法。对用重铬酸钠氧化异黄樟油素得到洋茉莉醛的过程中产生的含Cr3+废液转化为含Cr6+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Cr3+循环利用。实验表明,使用Nafion离子交换膜,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PbO2/Pb为阳极,Ti为阴极,极间距为1 6cm,电流密度为625A/m2,电流效率可达70 41%,Cr3+的转化率为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氧化 CR^6+ 异黄樟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3+)/Mn^(2+)间接电氧化法分解辉钼矿 被引量:7
15
作者 符剑刚 钟宏 +1 位作者 黄永平 卜向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7-801,共5页
采用Mn3+/Mn2+间接电氧化法湿法分解辉钼矿。在强酸介质中,媒介Mn3+/Mn2+氧化能力很强,能将MoS2氧化分解为MoO3和硫酸,且锰离子可以循环利用。探讨了Mn3+/Mn2+间接电氧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为7mol/L,MnSO4浓度为0.5mol/L... 采用Mn3+/Mn2+间接电氧化法湿法分解辉钼矿。在强酸介质中,媒介Mn3+/Mn2+氧化能力很强,能将MoS2氧化分解为MoO3和硫酸,且锰离子可以循环利用。探讨了Mn3+/Mn2+间接电氧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为7mol/L,MnSO4浓度为0.5mol/L,电解电量为20A·h·g-1,电极间距15mm,阳极电流密度为800A·m-2,矿浆液固比为40,温度为55℃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为88.5%。此外,对氧化浸出过程采用了超声波外场强化,Mo浸出率可以提高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氧化 辉钼矿 Mn^3+/Mn^2+ 超声波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法合成甘油醛 被引量:9
16
作者 万新军 宋明友 +1 位作者 吴蓉 褚道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8-581,共4页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 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 膜 ,在纳米TiO2 膜上电沉积分散的Pt微粒制成钛基纳米TiO2 Pt(Ti/nano TiO2 Pt)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间接电氧化法研究了纳米TiO2 Pt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以及Mn3...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 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 膜 ,在纳米TiO2 膜上电沉积分散的Pt微粒制成钛基纳米TiO2 Pt(Ti/nano TiO2 Pt)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间接电氧化法研究了纳米TiO2 Pt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以及Mn3 + /Mn2 + 媒质氧化甘油为甘油醛的过程。结果表明 ,纳米TiO2 Pt修饰电极对Mn2 + 的电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 ,电流效率可达 90 %以上 ,非均相电解得到的Mn3 + 可一步氧化甘油为甘油醛 ,收率为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醛 间接氧化合成 钛基纳米TiO2-Pt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研究甲苯间接电氧化合成苯甲醛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文庆 蔡政 +2 位作者 李国栋 邓海山 程宝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1-33,共3页
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以三价锰为媒质 ,间接电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槽电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电解过程三价锰产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 ,找出其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媒质多次循环的效果。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苯甲醛 甲苯 间接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氧化制苯甲醛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雒廷亮 李玉 +2 位作者 许庆利 李竹霞 刘国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对间接电氧化制苯甲醛过程中电解温度、酸浓度原料摩尔浓度以及氧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电解条件为:硫酸浓度8.0mol·L-1,温度323K;甲苯氧化条件为:硫酸浓度8.0mol·L-1,温度333K.不仅使间接电氧化工艺... 通过对间接电氧化制苯甲醛过程中电解温度、酸浓度原料摩尔浓度以及氧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电解条件为:硫酸浓度8.0mol·L-1,温度323K;甲苯氧化条件为:硫酸浓度8.0mol·L-1,温度333K.不仅使间接电氧化工艺中的电解与氧化两个阶段保持了酸浓度的一致,而且使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增加了13.22%左右,甲苯氧化反应的苯甲醛产率增加了6.6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氧化 苯甲醛 工艺条件 摩尔浓度 氧温度 甲苯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脑间接电氧化合成茴香醛 被引量:7
19
作者 钱海燕 曾跃 李源栋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研究了在硫酸溶液中以Mn(Ⅱ)/Mn(Ⅲ)作为媒质,铅为阴极和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间接电化学氧化茴香脑合成茴香醛,讨论了电解反应条件对电解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5 mol/L H2SO4+0.15 mol/LMn(Ⅱ)为电解液,控制电流密度为50 mA/cm2,... 研究了在硫酸溶液中以Mn(Ⅱ)/Mn(Ⅲ)作为媒质,铅为阴极和阳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间接电化学氧化茴香脑合成茴香醛,讨论了电解反应条件对电解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5 mol/L H2SO4+0.15 mol/LMn(Ⅱ)为电解液,控制电流密度为50 mA/cm2,电解温度为40℃,阴、阳极面积比为1∶6,电解2 h时,得到的Mn(Ⅲ)电解产率高达95.6%;以乙醚为溶剂,在50℃恒温搅拌且回流冷凝的条件下,用Mn(Ⅲ)氧化稍超过理论量的茴香脑,合成的茴香醛产率高达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脑 茴香醛 间接氧化 铅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电解氧化法合成丙酮酸乙酯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崇涛 朱则善 +1 位作者 王清萍 翁家宝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1-63,共3页
电解酸性MnSO4 电解液制成的Mn(Ⅲ )氧化媒质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氧化乳酸乙酯 ,合成丙酮酸乙酯 ,产率达 78%。合成产物以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予以表征。
关键词 间接电解氧化 丙酮酸乙酯 乳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