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陈娅 李超 +3 位作者 马雪 余婷 邱悦 李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 目的基于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系统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对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或统计性分析。结果纳入26项研究(22个病例报告和4个病例系列),共计75例患者使用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主要涉及的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多靶点。大部分患者换药后安全性良好,肝功能正常或无严重肝损伤,仅1例患者报告严重肝脏不良反应(3级总胆红素升高);临床疗效方面,大部分患者对换用的TKIs应答良好,在随访时间内治疗结局评估为稳定或无疾病进展,仅2例吉非替尼替换为厄洛替尼患者因发生非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而减量后疾病进展、1例厄洛替尼替换为阿法替尼患者出现肿瘤症状加重。结论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证据表明,靶向EGFR、ALK和多靶点的TKIs致肝损伤后替换为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实践性,可作为TKIs肝损伤停药后的应对策略之一。但目前尚无指南共识在替换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案等方面作出明确推荐,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变性淋巴激酶 多靶点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与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3
2
作者 娄安琦 余俊先 +1 位作者 程子昭 苏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80-686,共7页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关键介体,也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有效治疗靶标。BTK抑制剂(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BTKI)在MCL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关键介体,也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有效治疗靶标。BTK抑制剂(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BTKI)在MCL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介绍了BTKI的作用机制。伊布替尼是第一代BTKI,临床疗效较好,但存在局限性,比如毒性和耐药问题。新型BTKI,如泽布替尼、阿卡替尼及奥布替尼,可以提高第一代BTK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篇综述比较了这两代BTKI在结构、功能上的异同,为BTKI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2019年11月15日,美国FDA批准泽布替尼上市,用于治疗经治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与伊布替尼相比,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靶点选择性更高,抑制更持久,不良反应少,患者受益更多。泽布替尼为复发/难治性MCL患者提供可行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在积极开展治疗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是非常有前景的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氏激酶抑制 套细胞淋巴 伊布替尼 泽布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2B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3
作者 敖嘉怡 叶连宝 +2 位作者 马宇昕 褚夫江 周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6-1813,共8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2B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并加入2.5~160μmol/L梯度浓度的A2B分别干预24、48和72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筛选出药物最适... 目的:探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2B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并加入2.5~160μmol/L梯度浓度的A2B分别干预24、48和72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筛选出药物最适浓度。后续实验将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组)、溶剂组(含0.08%DMSO培养液处理)、A2B 10μmol/L实验组和A2B 20μmol/L实验组,每组每项实验均重复3次。利用EdU细胞染色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充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激酶B(PK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A2B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24、48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26.85、19.58和12.24μmol/L;(2)20μmol/L A2B能够同时下调EGFR、HER2和c-Met蛋白水平(P<0.01);(3)10和20μmol/L A2B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EdU+细胞数和集落数均显著减少(P<0.01);(4)经A2B处理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JC-1绿色荧光比例增加(P<0.01),同时Bax/Bcl-2比值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5)A2B还下调了SGC-7901细胞中p-Akt/Akt比值(P<0.05)。结论:A2B能够靶向作用于EGFR、HER2和c-Met,并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充质-表皮转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肺癌新研究模式
4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516-1516,共1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选择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的成功,改变了这类疾病的治疗,将新的重点放在了解肿瘤标本的分子特征上。目前认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遗传特征改变定义为非小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选择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的成功,改变了这类疾病的治疗,将新的重点放在了解肿瘤标本的分子特征上。目前认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遗传特征改变定义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两个独特亚型,具有高度表达基因型定向的T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抑制 非小细胞肺癌 变性淋巴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选择性治疗 耐药 NSCLC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图像参数与分子病理的关联性分析
5
作者 张东阳 王树叶 +3 位作者 刘玥 杨昆鹏 于洪娟 王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1-405,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MRI图像参数与分子病理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6例PCNSL患者资料,根据细胞来源、BCL-2...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MRI图像参数与分子病理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6例PCNSL患者资料,根据细胞来源、BCL-2表达、Ki-67指数,MAP+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治疗反应性将患者归纳至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erminal center B-cell,non-GCB)组和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GCB)组、Ki-67≥75%组和Ki-67<75%组、BCL-2+组和BCL-2-组、对MAP+BTKi方案治疗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提取患者基线期MRI图像一阶参数如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偏度、峰度、熵,比较其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方差、峰度、偏度、变异系数等4个参数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数、标准差、熵这3个参数在Ki-67表达、BCL-2表达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数、熵这两个参数在细胞来源、治疗是否有反应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Ki-67指数,3个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0.831、0.913;对于BCL-2表达,平均数、标准差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和0.938。多参数联合分析时其鉴识效果较利用单个纹理分析定量参数更高。结论:平均值、标准差、熵等3个MRI参数有助于预测PCNSL患者Ki-67、BCL-2的表达,对于治疗具有一定评估作用,有利于术前无创性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并为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磁共振 图像参数 分子病理 布鲁顿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苗 范晶 +1 位作者 王子卫 赵和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315-1320,共6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临床常见的间叶细胞来源肿瘤,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已明显促进其临床诊治进展,甚至该肿瘤的诊治已成为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领域的典范。本文综述GIST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包括病理...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临床常见的间叶细胞来源肿瘤,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已明显促进其临床诊治进展,甚至该肿瘤的诊治已成为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领域的典范。本文综述GIST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包括病理诊断、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方面,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诊断 治疗 进展 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席颖 张腾飞 +4 位作者 余军林 耿一萌 杜雅冰 崔抗 马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62例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的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62例中,18、19、20、21位点突变分别有4、81、11和66例。治疗前16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90±12.58)%,其中在正常范围130例,降低8例,升高24例;淋巴细胞百分比(25.39±10.89)%,其中在正常范围102例,降低48例,升高12例。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EGFR基因突变类型为分层因素,在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可降低肺腺癌EGFR-TKI靶向治疗的不良预后风险(HR=0.934,95%CI为0.884~0.987)。结论: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预后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 肺腺癌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百分比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肠间质瘤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汪明 曹晖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9,共10页
作为胃肠道较罕见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恶化率通常很高。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已成为晚期GIST治疗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新型TKI(如瑞派替尼和阿伐替尼等)相... 作为胃肠道较罕见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恶化率通常很高。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已成为晚期GIST治疗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新型TKI(如瑞派替尼和阿伐替尼等)相继问世,晚期GIST治疗模式已经焕然一新,GIST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获得显著改善。对KIT/PDGFRA及其他基因相关通路的探索,对TKI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推动着TKI的更新迭代。PDGFRA的受体拮抗剂(生物制剂)、MEK抑制剂、TRK抑制剂、CDK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靶点、新药物的相继出现,为晚期GIST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仍需进一步优化靶向治疗策略。就晚期GIST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 激酶抑制 耐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峰 吴云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89-893,共5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肿瘤,可能起源于胃肠壁的Cajal间质细胞或向Cajal细胞分化的干细胞。GIST中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最终形成肿瘤,与疾病的复发和预后相关。内镜检查是发现G...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质肿瘤,可能起源于胃肠壁的Cajal间质细胞或向Cajal细胞分化的干细胞。GIST中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最终形成肿瘤,与疾病的复发和预后相关。内镜检查是发现GIST的主要方法,最终确诊需要病理学诊断。肿瘤的大小和有丝分裂指数是评价良恶性或危险度的最主要指标。联合检测CD117(KIT蛋白)和CD34的表达,对GIS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KI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手术为治疗的首选方法。STI571(imatinib)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于手术无法切除或已发生转移的GIST患者,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C-KIT 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在NSCLC细胞EMT介导的EGFR-TKI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翘廷 周娟 +1 位作者 程东海 张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介导的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型人NSCLC细胞株PC-9;经吉非替尼诱导成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AB。免疫印记检测EMT相关蛋白;CCK8...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介导的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选用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型人NSCLC细胞株PC-9;经吉非替尼诱导成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AB。免疫印记检测EMT相关蛋白;CCK8法检测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株CSC比例。结果:PC-9/AB出现EMT,PC-9/AB较PC-9对吉非替尼敏感性显著下降(P<0.01);PC-9/AB的CSC比例较PC-9显著增加(P<0.05)。结论:EMT是NSCLC 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之一,该机制与CSC生成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上皮质转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 获得性耐药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语馨 张乐蒙 陈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8-425,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等相关,同时可能需要参考其他因素,如临床特征、免疫细胞密度等。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可能会在一部分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中发挥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筛选出这些患者,这或许是晚期NSCLC治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 驱动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变性淋巴激酶 V-Ki-Ras2 Kirsten大鼠肉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BRAF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抑制剂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东琪(综述) 陈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63-967,共5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因低突变率、高生存率被称为钻石突变。在真实世界的应...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因低突变率、高生存率被称为钻石突变。在真实世界的应用中,ALK抑制剂致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远高于临床试验报道,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减药、停药、安装起搏器甚至猝死。本文将重点对ALK抑制剂相关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不良反应的认识,指导临床医生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变性淋巴激酶 激酶抑制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格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新进展
13
作者 郁佳 任胜祥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0-459,共10页
随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被发现,针对ALK的靶向治疗不断发展。新一代ALK抑制剂布格替尼(Brigatinib)已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 随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被发现,针对ALK的靶向治疗不断发展。新一代ALK抑制剂布格替尼(Brigatinib)已在ALK阳性的NSCLC患者中被证明具有显著疗效,并在肿瘤深度缓解、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等多方面均具有临床获益。本文将对布格替尼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探索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非小细胞肺癌 变性淋巴激酶激酶抑制 布格替尼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选择
14
作者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9-509,共1页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标志是一些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额外生存时间。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标志是一些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额外生存时间。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治疗,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阳性的克唑替尼治疗。TKI类药物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可获得约70%的有效率及超过12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该类药物口服给药,没有细胞毒类药物的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使用TKI类药物治疗后,几乎所有的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的问题及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成为临床医生主要关注与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耐药 receptor 激酶抑制 变性淋巴激酶 LYMPHOMA 细胞毒类药物 晚期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乔秀丽 艾丹 +2 位作者 梁洪陆 穆殿斌 郭其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 背景与目的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地区NSCLC多种驱动基因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为筛选分子靶向治疗目标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 proto-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gene,KRAS)基因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6.70%,主要为19、21外显子突变,突变人群主要为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L4-ALK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9.37%。人群特征主要为60岁以下不吸烟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突变与病理类型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ROS1融合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67%,均为60岁以下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份病例标本开展KRAS基因检测,阳性标本数2例,阳性率为8.70%。2份阳性标本均为60岁以上病例,男女各占1例,病理类型均为腺癌,均无吸烟史。此外,未发现有两种基因同时突变的病例。结论 EGFR、EML4-ALK、ROS1、KARS基因在NSCLC患者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且具有不同的人群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分子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变性淋巴激酶 致癌因子-受体激酶 鼠类肉病毒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基因重排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陆亭 赵瑞景 +1 位作者 董增军 朱铁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3-670,共8页
最近研究显示,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存在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ROS1基因重排作为一种新发现的NSCLC亚型,其发生率约占NSCLC的1%-2%,优势人群通常为年轻、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 最近研究显示,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存在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排。ROS1基因重排作为一种新发现的NSCLC亚型,其发生率约占NSCLC的1%-2%,优势人群通常为年轻、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这些临床特征与ALK重排的NSCLC患者类似。体外实验和早期临床试验均显示,克唑替尼对ROS1重排阳性的癌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治疗第8周和第16周时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和60%,治疗患者的总缓解率为56%。进一步了解ROS1基因重排在NSCLC发病中的作用,提高ROS1基因重排的检测技术,发现ROS1重排患者及研发特异性ROS1激酶抑制剂将为肿瘤个体化治疗增添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1受体激酶 变性淋巴激酶 肺肿 克唑替尼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尹强 刘群 +1 位作者 李文良(综述) 王晓光(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98,共4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生率约为2%~7%,此类肺癌更易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生率约为2%~7%,此类肺癌更易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ALK-TKI)的不断研发,ALK-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本文对ALK-TKI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 靶向治疗 变性淋巴激酶 激酶抑制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布格替尼(brigatinib)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48-1456,共9页
布格替尼(brigatinib)最初由美国Ariad制药公司研制。Ariad制药公司后来被武田制药株式会社收购,成为武田制药旗下的子公司,负责在美国上市和销售。布格替尼是新一代的酪氨酸激酶(TK)抑制药,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布格替尼(brigatinib)最初由美国Ariad制药公司研制。Ariad制药公司后来被武田制药株式会社收购,成为武田制药旗下的子公司,负责在美国上市和销售。布格替尼是新一代的酪氨酸激酶(TK)抑制药,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显著的疗效,2016年8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授予布格替尼对第一代ALK+NSCLC治疗药克唑替尼(crizotinib)已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患者以突破性疗法和用于ALK+NSCLC治疗罕用药地位,给予上市申请优先审评及允许申请资料滚动递交的待遇。FDA于2017年4月28日批准布格替尼上市,商品名为Alunbrigtm。该文对布格替尼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替尼 brigatinib 激酶 变性淋巴激酶 非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靶向抗癌新药——恩曲替尼(entrectinib)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本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恩曲替尼(entrectin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RKI),靶向治疗携带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NTRK)1/2/3或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1(RO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恩曲替尼能通过血脑屏障,阻断TRKA/B/C和ROS1蛋白激酶活性,使... 恩曲替尼(entrectin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药(TRKI),靶向治疗携带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NTRK)1/2/3或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1(RO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恩曲替尼能通过血脑屏障,阻断TRKA/B/C和ROS1蛋白激酶活性,使携带ROS1或NTRK基因融合蛋白的癌细胞死亡。恩曲替尼对原发性和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患者均具有疗效,且无不良脱靶活性。本文对恩曲替尼胶囊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曲替尼 entrectinib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激酶1 变性淋巴激酶 基因融合蛋白实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