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染料CFSE标记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艳菊 邓兰 +1 位作者 黄睿 郭坤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究荧光染料CFSE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细胞(MSCs)标记的理想条件及跟踪时限。方法采用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mol/L的CFSE在1、5、10min三个不同的时间点标记MSCs,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的转染率和荧... 目的探究荧光染料CFSE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细胞(MSCs)标记的理想条件及跟踪时限。方法采用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mol/L的CFSE在1、5、10min三个不同的时间点标记MSCs,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的转染率和荧光强度,以此来筛选CFSE标记MSCs的理想条件;采用MTT方法检测在此理想条件下CFSE对MSCs的增殖是否有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在此理想条件下CFSE跟踪MSCs的最大时限。结果终浓度为20.0μmol/LCFSE作用5min为CFSE标记MSCs细胞的理想条件,在此理想条件下MSCs细胞的荧光强度能跟踪到第21天时与未标记细胞的荧光强度相接近,并且此理想条件下的CFSE对MSCs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结论在体外正常的培养条件下终浓度为20.0μmol/LCFSE作用5min为其标记MSCs细胞的理想条件,在此理想条件下的CFSE能够跟踪MSCs细胞的最大时限为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间充质干细胞细胞 MTT法 CF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守强 付艳霞 +3 位作者 毛科杰 张旭 张诚 彭秀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0-785,共6页
背景干眼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症反应参与干眼的发生和进展过程,而目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已有研究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损伤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干细胞是否可用于干眼及其作用... 背景干眼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症反应参与干眼的发生和进展过程,而目前的治疗方法通常仅能缓解症状,而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已有研究将干细胞移植用于眼表损伤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但干细胞是否可用于干眼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只24周龄雄性NOD/Ltj小鼠分为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点眼组和模型组,分别采用HUCMSCs悬液尾静脉注射法、泪腺注射法和点眼法进行HUCMSCs移植,模型组小鼠不移植HUCMSCs,采用ICR雄性小鼠5只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注射后1、2和3周采用酚红棉线法测量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法对角膜上皮的缺损情况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泪腺组织中p65、Stat3、Stat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相对表达量。对各组小鼠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NOD/Ltj小鼠干预后1、2和3周时组间泪液分泌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F=3.700,P=0.040;第2周:F=5.150,P=0.008;第3周:F=10.130,P〈0.001),其中注射后第1、2和3周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各时间点点眼组小鼠的泪液分泌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后1周ICR小鼠对照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分别为3.00±0.63、9.40±1.62、5.20±1.17、4.20±1.17和7.20±0.98,其中尾静脉注射组、泪腺注射组和点眼组小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33)。注射HUCMSCs后尾静脉注射组小鼠血清IL-6、IL-17a和TNF-α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0、3.46、11.00,均P〈0.01),而各组间小鼠血清IFN-γ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0,P=0.170)。尾静脉注射组和泪腺注射组小鼠眶外泪腺中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OD/Ltj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全身和泪腺局部注射HUCMSCs能够分别抑制血清和泪腺中炎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治疗干眼。HUCMSCs点眼法能够发挥润滑和营养角膜的作用,从而缓解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 充质干细胞/细胞 干细胞移植/方法 干燥综合征/治疗 炎性反应/免疫细胞因子 近交系NOD小鼠 泪器/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5(ApoA5)经CIDEC负向调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成脂分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孔一 苏欣 郑小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A5 (apolipoprotein A5,ApoA5)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分离人AMSC,经成脂诱导剂诱导分化,以600...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A5 (apolipoprotein A5,ApoA5)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AMSC)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分离人AMSC,经成脂诱导剂诱导分化,以600、1 200 ng/mL ApoA5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不加ApoA5干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定期收获细胞,观察ApoA5对细胞内脂滴油红O吸光度、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含量和成脂标志物mRNA水平的影响。收获干预至14天的细胞,通过荧光抗体标记,利用激光共聚焦实验观察ApoA5与细胞死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C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like effector C,CIDEC)是否存在共定位现象。定期收获细胞,分别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观察ApoA5对CIDEC、C/EBPβ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同一促分化时间段内,ApoA5干预的细胞油红O吸光度、TG含量及aP2、FAS等成脂分化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下降。经过激光共聚焦分析发现,在AMSC成脂分化过程中,ApoA5与CIDEC存在共定位现象。在同一促分化时间段内,ApoA5可明显下调细胞内CIDEC、C/EBPβ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论在成脂分化过程中ApoA5与CIDEC共存,ApoA5通过下调CIDEC可抑制AMSCs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5(ApoA5)$脂肪充质干细胞(AMSC)细胞死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C(CIDEC)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mmune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1
4
作者 OUYANG Fei-Fan RASHEED Madiha +1 位作者 LI Bo DENG Yu-Li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2100,共19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defined by several phases,ranging from benign fat accumulation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which can lead to liver cancer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defined by several phases,ranging from benign fat accumulation to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which can lead to liver cancer and cirrhosis.Although NAFLD is a disease of disordered metabolism,it also involves several immune cell-mediated inflammatory processes,either promoting and/or suppressing hepatocyte inflammation through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and/or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NAFLD process.However,the underlying disease mechanism and the role of immune cells in NAFLD are still under investigation,leaving many open-ended questions.In this review,we presented the recent concepts about the interplay of immune cells in the onset and pathogenesis of NAFLD.We also highlighted the specific non-immune cells exhibiting immun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in NAFLD.We hope that this review will help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NAFLD therapeu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 T cells myeloid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纤维的刚度对iPS-MSCs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哲泡 袁卉华 +3 位作者 易兵成 王先流 张赵文斌 张彦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7-816,共10页
采用退火处理方法调控电纺聚左旋乳酸(PLLA)纤维的刚度,研究了纤维刚度变化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PS-MSCs)的形貌、增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对纤维的直径影响不大[退火前(1.26±0.25)μm,退火后(1.24... 采用退火处理方法调控电纺聚左旋乳酸(PLLA)纤维的刚度,研究了纤维刚度变化对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PS-MSCs)的形貌、增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对纤维的直径影响不大[退火前(1.26±0.25)μm,退火后(1.24±0.26)μm],但提高了纤维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导致纤维刚度增加1.73倍.将iPS-MSCs在退火处理的纤维支架上培养24 h后的细胞骨架铺展面积及7 d后的细胞增殖分别是未处理前的1.78和1.18倍.纤维刚度的提高影响iPS-MSCs的迁移并促进迁移相关基因Integrinβ1,Rho A和Rock1的表达上调.通过退火处理提高电纺PLLA纤维刚度可作为仿生支架构建中调控细胞生物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纤维 纤维刚度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充质干细胞 细胞黏附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