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琦 刘威 王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575-2579,共5页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遂平县中医院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43例)和B...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遂平县中医院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43例)和B组(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不同时间腕关节主动活动度的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大于A组(P<0.05);术后1 a,两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近期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可避免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 切开复位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单根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30例
2
作者 范猛 黄晓楠 +5 位作者 朱磊 武永辉 高自立 何强 娄纯彪 李宗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62例13~16岁的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改良组30例,改良组行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术... 目的观察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62例13~16岁的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改良组30例,改良组行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术前规划手术方案、对克氏针进行预弯,采用jahss法复位移位骨折处,行闭合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平均时长、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和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6个月时测量两组掌骨颈头干角及掌骨长度,采用VAS评分评估患处疼痛情况、采用上肢功能评分评估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AM评分评估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所用手术平均时长、住院天数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小(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侧头干角均显著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的TAM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相比于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改良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手指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固定 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 掌骨骨折 第五掌骨骨折 第五掌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袁虹豪 刘承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0例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闭合... 目的:探讨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20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0例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对其进行15个月的随访得知,有19例患者的患肢全部保留。其中,有15例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且术后未发生感染、大出血及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其骨折端在术后5~8个月内完全愈合;有4例患者的患肢存在轻度的功能障碍,其骨折端在术后12个月内完全愈合。在这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严重感染,且其创口出现大出血和血管痉挛的情况,接受了截肢手术。结论: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联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截肢的几率,促进其骨折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科修复技 闭合复位固定支架固定 四肢骨折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卓恩德 罗逸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比较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琼海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外固定支架组(EFS组,n=44)与交锁髓内钉组(IIN组,n=44)。对IIN组患者和EF... 目的:比较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琼海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外固定支架组(EFS组,n=44)与交锁髓内钉组(IIN组,n=44)。对IIN组患者和EFS组患者分别进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IIN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EFS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EFS组患者,P<0.05。结论:与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相比,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其骨折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固定支架固定 胫骨干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胜松 李绪松 梁武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14-15,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 目的为了提高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 6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9、21.03、2.52、10.35,P<0.05)。对照组尺偏角、桡骨高度均大于治疗组,掌倾角小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5.09、2.62,P<0.05)。结论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微创治疗,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的优点,而且术后对腕关节活动影响小,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3型骨折 固定支架 克氏针 微创 钢板螺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 小切口撬拨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平 谢青卿 +2 位作者 高杰 高英瑜 曹卫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研究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前臂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 目的研究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前臂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44.2±7.4)min、(68.8±14.2)ml、(48.2±10.1)d、(45.0±10.5)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6±11.5)min、(81.4±12.4)ml、(58.6±11.7)d、(58.2±12.9)mm(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10.1±1.3)d,与对照组的(9.9±1.1)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或切开复位固定 小儿前臂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技术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韦巍 卢忠存 +1 位作者 蓝春祎 周小波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骨折切开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和观察组(n=26,实施外固定架技术辅助下骨折闭合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实施骨折切开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和观察组(n=26,实施外固定架技术辅助下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架技术辅助复位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架技 闭合复位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可调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成 王恒 +5 位作者 刘磊 侯德胜 薛天乐 刘永俊 徐晓丹 韩庆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可调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在局部麻醉结合血肿内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后使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各型骨折5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1个月,所有骨折12周内都达到...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可调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在局部麻醉结合血肿内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后使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各型骨折51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1个月,所有骨折12周内都达到临床愈合。根据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Dienst)评定:优42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约92.2%。结论可调节式外固定支架能牢固的维持桡骨远端骨折稳定,适用于各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桡骨远端 闭合复位 固定支架 可调节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镜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3例报告
9
作者 高秉钧 王琨尧 +5 位作者 雷映菡 杨伟巍 张圣令 靳少彬 陈骏飞 庄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例,均给予肘关节镜下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先空针抽吸关节囊内积血,注射盐水充盈关节囊,置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后,复位...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例,均给予肘关节镜下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先空针抽吸关节囊内积血,注射盐水充盈关节囊,置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后,复位远端骨折块,X线透视下置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术中患儿均获得满意复位,无一例转为切开复位;平均手术时间75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出院后规律复查、换药,1个月后均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对位满意,未出现感染等短期并发症。顺利拔除克氏针,规律功能锻炼,1年后复查未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与神经麻痹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术中操作视野良好,便于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实现骨折解剖复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骨折 JacobⅡ型 儿童 肘关节镜 闭合复位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小儿孟氏骨折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白瑞 丁小力 叶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小儿孟氏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孟氏骨折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小儿孟氏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孟氏骨折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的疼痛、运动、稳定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56.84±3.63)分、运动评分(25.53±2.72)分、稳定性评分(7.16±1.82)分较对照组的(50.18±3.82)、(20.38±2.78)、(5.73±1.62)分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社会能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87.64±5.27)、(88.78±5.14)、(87.35±5.64)、(86.01±5.41)、(85.02±2.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13±5.14)、(80.88±5.53)、(80.87±5.16)、(80.02±5.32)、(80.34±2.32)分(P<0.05)。结论 闭合复位与外固定治疗小儿孟氏骨折均有一定的效果,但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孟氏骨折 闭合复位 固定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颜洪亮 练伟东 +1 位作者 陈浩明 叶阮炷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6期224-225,共2页
目的 :评价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0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为其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100例患... 目的 :评价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0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为其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100例患者进行24周至2年的随访,其骨折均如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其中有12例患者发生针周轻度感染,经积极换药处理后痊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在本组患者中有78例患者的疗效为优良(占78%),有20例患者的疗效为可(占20%),有2例患者的疗效为差(占2%)。结论 :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固定支架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30例报告
12
作者 周观明 刘伟明 +1 位作者 杨匡洋 刘效仿 《甘肃中医》 2006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技巧和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单侧有显著移位的股骨反粗隆间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在复位过程中全部利用经皮打入的半螺纹拉力钉矫正骨折远端移位。结果:30例均获理想复位。结论:外... 目的:探讨股骨反粗隆间骨折的闭合复位技巧和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单侧有显著移位的股骨反粗隆间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在复位过程中全部利用经皮打入的半螺纹拉力钉矫正骨折远端移位。结果:30例均获理想复位。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反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半螺纹拉力钉直接作用于骨折远端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容易获得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反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 固定支架 闭合复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支架辅助闭合复位结合MIPO技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
13
作者 张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854-1855,共2页
胫骨多节段骨折是小腿创伤中最为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均为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粉碎移位明显,手术难度大,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及骨不连。本科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单臂外支架辅助闭合复位结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 胫骨多节段骨折是小腿创伤中最为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均为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粉碎移位明显,手术难度大,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及骨不连。本科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单臂外支架辅助闭合复位结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及微创经皮固定(MIPO)技术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21例,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多节段骨折 MIPO 闭合复位 支架 治疗 单臂 锁定加压钢板 高能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和患侧手腕活动度的影响
14
作者 尹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95-159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统计手术指标及功能恢...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统计手术指标及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y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测定上肢腕手功能,采用X光片检查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FMA评分、腕关节背伸活动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改善手腕及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骨折 功能恢复 患侧手腕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润斌 李国梁 +3 位作者 刘小平 陈康 韩广普 赵建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例,车祸伤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男4例,女26例;年龄(72.54±8.67)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0.61±2.17)kg·m^(-2);左侧10例,右侧20例;摔伤27例,车祸伤3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男5例,女25例;年龄(72.76±7.23)岁;BMI(20.82±2.03)kg·m^(-2);左侧8例,右侧22例;摔伤28例,车祸伤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 d、12周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变化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分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4.50±2.78)周。两组术后2d及12周同术前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及12周PRW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可提高C1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的可靠性,阶段性拆除固定装置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 单臂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0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邢春晖 孙双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0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所有骨折在12周内全部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0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所有骨折在12周内全部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术后6-12周去除外固定支架,平均8周。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1]进行评定:优1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维持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应用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本组48...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应用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闭合穿针支架外固定术手术复杂,对护理要求高,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支架固定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成 杨林 +1 位作者 陈波 邹永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5期96-97,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 目的:比较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桡骨掌倾角的度数、桡骨尺偏角的度数、桡骨的长度及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的度数、桡骨尺偏角的度数均更大,其桡骨的长度更长,其治疗的优良率更高,P <0.05。结论:与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治疗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相比,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扩大其桡骨掌倾角的度数、桡骨尺偏角的度数,改善其腕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老年单侧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申吉虎 张宏刚 +3 位作者 刘辉 王志斌 林峰 杨欢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n=35)与保守治疗组(n=35)。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疗法对手术治疗组患者与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的评分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对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近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固定 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 老年 桡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石膏托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正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大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闭合复...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大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7)与对照组(n=47).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的VAS评分、术后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及术后3个月其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7 d的VAS评分更低,术后其骨折端愈合的时间更短,术后3个月其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与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相比,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骨折端愈合的时间,改善其腕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 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