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GMM动态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效应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兵 戴贵宝 任政亮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8,共9页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GMM方法与面板门槛进行回归分析并实证检验。GMM的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阶滞后期对当期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较大的&q...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GMM方法与面板门槛进行回归分析并实证检验。GMM的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阶滞后期对当期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较大的"惯性",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起着负向效应。而以产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的结果则表明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和中部的产业集聚具有三重门槛,而西部则具有二重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制造业自主创新 GMM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经济风险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增长区位选择——基于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官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81,共8页
东道国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东道国经济风险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和扩张二元增长的区位选择。在比较主要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利... 东道国风险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区位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东道国经济风险如何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和扩张二元增长的区位选择。在比较主要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界定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开拓横向动机和生产转移纵向动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扩大的集约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宏观稳定风险较低的东道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较低的东道国;在新设项目的扩张增长维度,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选择经济增长风险和宏观稳定风险均较高的东道国,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受东道国经济风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集约增长维度属于风险规避类型,但在扩张增长维度属于风险偏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东道国经济风险 二元增长 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调控、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海峰 刘辉 赵一凡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8,共10页
借助SE-DEA模型测算2003-2016年中国省级金融效率,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上,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高水平的金融效率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在高金... 借助SE-DEA模型测算2003-2016年中国省级金融效率,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上,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高水平的金融效率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在高金融效率下增加政府干预会抑制经济增长;在区域层面上,东、中部地区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考虑地方政府调控因素,发现政府调控提升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具有区域差异性,在金融体系发达的东部地区,高金融效率阶段下增加政府干预改进金融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显著,在金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调控增强了中西部地区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其中西部地区改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DEA模型 金融效率 门槛效应模型 经济增长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动态面板与门槛效应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建国 吴继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6,共7页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并利用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并利用200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创新均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消费需求和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将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特征,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正向影响趋势。因此,应积极推进城镇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税收改革、劳动制度改革,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实现制造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技术创新 制造业结构升级 动态面板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门槛效应研究
5
作者 杨晨星 庞庆华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由显著的... 基于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由显著的负向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正相关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相关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碳排放总量,政府应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淮河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蕾 邵慰 盛春光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2,共11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传统金融模式难以契合实体经济的多元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径,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2011—2023年沪深A股中小企业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托,借助企业绿色创新投...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传统金融模式难以契合实体经济的多元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径,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2011—2023年沪深A股中小企业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托,借助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指标来量化中小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的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其一,企业融资约束、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技术在二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二,企业良好的环境表现和市场地位对其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其三,企业财务杠杆率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其四,根据企业性质以及行业分类对企业进行划分,并展开异质性分析。基于上述结论,为持续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机构应丰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种类,完善产品体系;企业应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来提高数据交互水平;政府应对环境表现较好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协同促进中小企业绿色创新迈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ESG表现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门槛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玲玲 黎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核算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误差干扰的农业生态效率,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估计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性关联关系,并计算出具体的经济门槛值。【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的农村经济水平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呈非线性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对应门槛值分别为8796元和12897元。【结论】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农业生态效率核算结果;农村经济富裕程度越高,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越协调。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农村经济所处具体阶段,灵活调整农业绿色发展策略优先级,确保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污染治理 农业生态效率 门槛效应模型 农村经济水平 三阶段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中国雾霾(PM_(2.5))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齐绍洲 严雅雪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90,共11页
将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对我国232个城市分为四组进行研究,在构建的雾霾(PM_(2.5))污染EKC模型中加入产业结构、政府投入、技术投入、环境规制和绿地面积对我国雾霾(PM_(2.5))EKC本土化特征进行实证研... 将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作为门槛变量,利用门槛模型对我国232个城市分为四组进行研究,在构建的雾霾(PM_(2.5))污染EKC模型中加入产业结构、政府投入、技术投入、环境规制和绿地面积对我国雾霾(PM_(2.5))EKC本土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组别具有不同的EKC特征,研究结论如下:有12个城市的雾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U型,有38个城市呈现微弱正U型曲线,有36个城市呈现单调递增线性关系,有164个城市出现正U型曲线。还发现在研究样本的232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雾霾浓度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其他影响因素中,环境规制和政府财政投入会降低雾霾浓度,而第二产业比例则显著影响着雾霾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PM2.5)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异质性”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卫生资源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军 佘欣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3,共9页
利用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卫生资源水平下的潜在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具... 利用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卫生资源水平下的潜在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削弱效应;(2)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削弱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卫生资源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该削弱效应相对较弱,高于第二门槛值时该削弱效应显著增强;(3)对2019年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省份卫生资源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9个省份的资源水平相对充裕,致使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而7个省份的资源水平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建立与积极老龄化相协调的财政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实施对卫生资源充裕省份提质增效、对卫生资源较少省份加大投入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构建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财政可持续性 卫生资源 面板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赤字影响政府债务风险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曾莲 张瀚之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债务风险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控制不当可能引发...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债务风险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加,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4年34个国家的政府债务风险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赤字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门槛值,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到不同的作用。财政赤字低于第一门槛值-2.591%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负相关;财政赤字介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不显著正相关;财政赤字高于第二门槛值8.064%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风险显著正相关。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8.064%的上线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门槛效应模型 跨国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垚 汪晓文 张国兴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23,共14页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在农村减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我国已经成功实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背景下,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村减贫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在农村减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我国已经成功实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背景下,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村减贫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的影响会随着其存量的变化具有门槛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不足会阻碍农村减贫的实现,相反,其存量水平超过某一极值后也会降低对农村减贫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的门槛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在全国整体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具有三重门槛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从最初的负向影响逐渐转变为正向影响,随后正向影响又呈现非线性增加的趋势。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均具有三重门槛效应,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趋势,即从最初的负向影响逐步转变为正向影响,而后正向影响又逐渐回落;在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其对农村减贫的正向影响一直存在,并且呈现出非线性增加的趋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农村减贫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各省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珏帅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应用门槛效应模型,使用1996至2014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初始经济状况影响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人均GDP这一因素衡量的初始经济状况在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门槛效应,而且随着初始经济水平的提高... 本文应用门槛效应模型,使用1996至2014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初始经济状况影响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人均GDP这一因素衡量的初始经济状况在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门槛效应,而且随着初始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一些地区金融市场尚未充分发育,引入外资、加强贸易的对外开放固然重要,但不应仅将目光集中在此,而应与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相配套,按部就班稳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增长 初始经济状况 地区差异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
13
作者 程广斌 沈雨研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跃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用面板数据构建双向...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跃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用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基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基建能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数字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要素优化配置是新基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渠道;信息基建、创新基建和融合基建对新质生产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创新基建>信息基建>融合基建;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且其提升效果在东部地区最强;新基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新基建投资规模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门槛特征。上述结论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如何影响粮食生态效率——以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为例
14
作者 仲嘉维 郑军 张明月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5-1395,共11页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格局下,探究其对粮食生态效率的贡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1—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格局下,探究其对粮食生态效率的贡献,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2011—2020年黄河流域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及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粮食生态效率呈明显的改善趋势;空间上,呈现非均衡交错的分布格局,效率优良及以上等级的地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下游和中游地区,相对而言,效率中等和效率低下的区域多分布在黄河上游地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农业社会化服务既能显著提高本地区的粮食生态效率,而且能辐射带动邻近地区,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复杂的双重门槛效应和人均种植规模发展的适度区间,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均种植规模的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粮食生态效率的积极影响呈现非线性递减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粮食生态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对碳减排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英 韩鹏程 张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电力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的耦合协调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着力点。论文基于中国2005—2020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测度供需两侧电力的耦合协...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电力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的耦合协调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着力点。论文基于中国2005—2020年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测度供需两侧电力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及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各地区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提升,在样本期内东部地区平均上升58.11%,中部地区平均上升48.23%,而西部地区平均上升18.61%,并在各地区之间持续收敛;(2)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对碳减排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分地区样本检验后,东部地区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会显著降低碳排放,而在中西部地区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显著;(3)门槛检验结果显示,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对碳减排存在着正向单门槛效应,此外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两侧电力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减排效应也得到提升。研究结论从新的视角为深化电能替代、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替代 协调发展 绿色创新 碳排放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刘子沐 范波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7期141-149,共9页
建设农业强国需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增添强劲动力。本研究基于2011—2022年我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 建设农业强国需加速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其增添强劲动力。本研究基于2011—2022年我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超过门槛值后作用更加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推动农业科研和提升环境质量,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强其推动作用:增加对农业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助力关键技术突破并加速成果转化;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培育精通数字技术的农业专业人才;推动空间信息、农田管理和环境监测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以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高质量发展 动态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禀赋差异视角下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的门槛约束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黎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5-28,共4页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经济效应及门槛约束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现象存在着区域普适性特征,商贸流通业的积极作用在整体...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经济效应及门槛约束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现象存在着区域普适性特征,商贸流通业的积极作用在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变化特征。同时,在资源禀赋的约束条件下,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并且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随着资源禀赋条件的改善以及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经济效应在逐渐增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对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的改善,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商贸流通业 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少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75-177,共3页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结果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呈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分...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Hansen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结果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呈现出“倒V”型变化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整体上呈现出负面影响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整体上不显著;西部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赋能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逐步增强。研究提出要推进流通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分步骤促进流通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优先推进西部流通资源的空间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流通业集聚 转型升级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中的金融乘数效应分析
19
作者 陈磊 韩玲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2-35,共4页
本文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侧重研究了我国流通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中的金融乘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规模的扩大,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拉动力;在"流通业→宏观经济"的正向作用路径中,金融乘数效应也是... 本文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侧重研究了我国流通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中的金融乘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规模的扩大,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拉动力;在"流通业→宏观经济"的正向作用路径中,金融乘数效应也是显著的,随着金融信贷规模不断提高,有效促进流通业发展,进而推动宏观经济水平再提高;金融乘数效应并不是一直成立的,而是存在一定门限效应,仅当金融信贷规模保持在合理区间与宏观经济水平匹配时,乘数效应才得以有效发挥,否则可能将产生负向金融乘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 宏观经济 金融乘数效应 联立方程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
20
作者 苗语涵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405-410,共6页
当前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国际贸易陷入停滞,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保障进出口贸易,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收入公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9年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该经济带进出口贸易对城乡... 当前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国际贸易陷入停滞,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保障进出口贸易,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收入公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9年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该经济带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城乡收入的影响均通过了双重门槛检验,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当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时,进出口贸易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正向影响,且通过了1%或5%显著性检验,对城乡收入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口贸易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比有负向影响;进口贸易对城镇居民收入在低门槛(0<rgdp≤4.367)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中门槛(4.367<rgdp≤6.337)和高门槛(rgdp>6.337)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负影响,对城乡收入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