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长英 朱传卫 +1 位作者 张青松 何勇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ncRNA EXOC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宣城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肝癌手术患者的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79对,采用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EXOC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术后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使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ncRNA EXOC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6. 211±0. 637 vs 2. 924±0. 415,t=4. 106,P <0. 01)。肿瘤大小(χ2=5. 157,P=0. 023)、有无门静脉癌栓(χ2=4. 049,P=0. 044)、有无脏器转移(χ2=4. 345,P=0. 037)和TNM分期(χ2=6. 479,P=0. 011)在LncRNA EXOC7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ncRNA EXOC7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期(χ2=8. 215,P <0. 001)和总体生存期(χ2=6. 091,P=0. 001)较低表达组短。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EXOC7表达、肿瘤大小、脏器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 05)。结论 LncRNA EXOC7参与调节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中lncRNA 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何小双 徐丽娜 +6 位作者 崔梅 赵宇 王蓓 黄征 王玉超 辛雯艳 邬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Exo处理前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处理)、Exo组(Exo处理A549细胞)、Exo+sh-NC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NC至A549细胞)和Exo+sh-DUXAP8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DUXAP8至A549细胞)。RT-qPCR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各组A549细胞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Exo囊泡直径为50~150 nm,且分化簇63(CD63)、分化簇9(CD9)、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蛋白表达阳性,说明Exo提取成功。A549细胞能够很好地摄取PKH67标记的Exo。RT-qPCR法,与单独培养的A549细胞比较,Exo处理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降低(P<0.05),Exo+sh-NC组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增加(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减少(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U染色,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A549细胞源性Exo lncRNA DUXAP8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编码rna DUXAP8 细胞增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外泌体固有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郑煦暘 叶传涛 +3 位作者 赵洁茹 边培育 张颖 贾战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外泌体(exosome)固有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含量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提取并鉴定HFR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外泌体,对其中的lnc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找出具有足够丰度的...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外泌体(exosome)固有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含量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提取并鉴定HFR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外泌体,对其中的lnc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找出具有足够丰度的固有免疫相关lncRNA,进行实时定量PCR鉴定,分析其与HFRS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提取血浆外泌体;发现固有免疫相关lncRNA抗病毒应答负性调节因子(NRAV)、干扰素应答负性调节因子(NRIR)及核旁斑装配转录物1(NEAT1)在HFRS患者血浆外泌体中有一定丰度,其中NEAT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但与疾病的进展无明显关系。结论HFRS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含有多种固有免疫相关lncRNA,其中NEAT1含量降低与HFRS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exosome) 编码rna(lncrna) 核旁斑装配转录物1(NE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非编码RNA调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郝茂辰 王磊 +1 位作者 冬梅 王建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间进行通讯的介质,可以和靶细胞融合,将其中包裹的物质转移至靶细胞,并保护其内容物免遭细胞外液酶降解,进而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常伴有骨细胞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表达改...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间进行通讯的介质,可以和靶细胞融合,将其中包裹的物质转移至靶细胞,并保护其内容物免遭细胞外液酶降解,进而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常伴有骨细胞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表达改变,从而影响骨细胞微环境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骨细胞微环境中,外泌体可包裹ncR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调节活性物质,从母细胞释放并被骨细胞内吞,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调节骨细胞的活性。因此,具有基因载体功能的外泌体,其携带的ncRNA可补充或吸附骨细胞内异常调节的ncRNA,从而调节骨细胞活性,并有望成为骨修复的重要材料。该文将外泌体miRNA、lncRNA、circRNA对骨质疏松症作用的文献进行检索,对外泌体ncRNA在骨质疏松症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微小核糖核酸 环状核糖核酸 编码核糖核酸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介导的长链非编码RNA H19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被引量:5
5
作者 郭静 徐琳琳 +2 位作者 王晓龙 谈文龙 李卫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5-1333,共9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小囊泡,含有丰富的mRNA、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目前,大多数外泌体研究都集中在mRNA和microRNA,而对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外泌体lncRNA H19在肿瘤细...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小囊泡,含有丰富的mRNA、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目前,大多数外泌体研究都集中在mRNA和microRNA,而对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外泌体lncRNA H19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将筛选到的lncRNA H19高表达的肝癌细胞HCCLM3,分别收集其高表达lncRNA H19的外泌体和其下调lncRNA H19表达后的外泌体。然后,将收集到的外泌体分别添加到lncRNA H19低表达的肝癌细胞Hep3B和HepG2孵育液中。孵育24 h后,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癌细胞HCCLM3可分泌大量的外泌体,且能被其他肿瘤细胞大量摄取;与下调lncRNA H19表达的外泌体相比,lncRNA H19高表达的外泌体能显著增强Hep3B和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这一作用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实现。上述结果表明,lncRNA H19高表达的肝癌细胞以外泌体方式,增强邻近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肝癌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对脂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珈溯 夏广军 +3 位作者 尹宝珍 张洛萌 邵静 耿春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8-1034,共7页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并且可远距离传递生物信息的纳米级胞外囊泡。它通过细胞分泌释放,在体液中传播,最后被其他细胞吞噬以达到传递生物信息的作用。脂类代谢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影响脂质代谢的长链非编码RN...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并且可远距离传递生物信息的纳米级胞外囊泡。它通过细胞分泌释放,在体液中传播,最后被其他细胞吞噬以达到传递生物信息的作用。脂类代谢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影响脂质代谢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很多,但外泌体中影响脂质代谢的lncRNA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这个原因,对于外泌体源lncRNA的研究就十分必要。作为外泌体所携带的重要遗传物质之一,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RNA分子,行使着诸如转录激活、染色质修饰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文章介绍了外泌体源lncRNA的生物学特点,列举了外泌体源lncRNA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来直接或间接的对脂质代谢产生影响的实例,分析了外泌体源lncRNA由于表达异常所导致的脂类代谢疾病,并且举例说明了外泌体源lncRNA作为生物标记的原理,最后对外泌体源lncRNA可作为家畜脂肪沉积生物标记功能的前景做了展望。如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有更多的外泌体源lncRNA被检出,并足够对脂类代谢异常情况进行标记的话,那么对于预测和调控家畜脂肪沉积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lncrna)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娄纯彪 蔡武胜 +3 位作者 吕浩 魏传付 李志超 曹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5-1230,共6页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能够释放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非编码RNAs主要包括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s和环状RNAs,被鉴定为外泌体中的重要成分,可以被外泌体选择性地摄取并递送到受体细胞,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 外泌体是大多数细胞能够释放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非编码RNAs主要包括微小RNAs、长链非编码RNAs和环状RNAs,被鉴定为外泌体中的重要成分,可以被外泌体选择性地摄取并递送到受体细胞,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理活动和功能。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关注到外泌体非编码RNAs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密切关系。基于此,该文回顾了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新发现,分析了它们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骨基质矿化、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骨相关细胞的活性和凋亡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旨在确定它们作为骨质疏松症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所具有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编码rnaS 微小rnaS 编码rnas 环状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lncRNA在肿瘤及其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翎含 刘馨 王熙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m RNA、miRNA、lnc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肿瘤细胞或肿瘤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将一些肿瘤特有的生物信息转移到邻近细胞,甚至远处细胞,并且通过这种细胞间通信传递肿瘤的特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旨在着重讨论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的含lncRNA的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肿瘤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介导的lncRN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智洁 李亚星(综述) 贾漪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66-1070,共5页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约40~1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携带特异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进入相应的靶细胞,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约40~1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携带特异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进入相应的靶细胞,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lncRNA为一类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的单链RNA分子,能够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肿瘤耐药、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外泌体介导的lncRNA可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并在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和治疗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外泌体lncRN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编码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惠莉 官红权 +1 位作者 丁嘉星 陈志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3-857,共5页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编码基因转录、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lncRNA与心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由外泌体介导分泌的一类非编码RNA,参与调控编码基因转录、表观遗传修饰、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lncRNA与心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尿毒症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该文就外泌体lncRNA的特性、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调控机制和临床诊断潜力进行综述,为未来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编码rna 调控机制 诊断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miRNAs及lncRNAs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雪 叶婷 +3 位作者 李婧媛 冯佳 谢丹 刘靳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微囊泡,其内包含蛋白质、脂质、代谢产物、微小RNAs(miRNAs)及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等活性物质,可通过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miRNAs及lncRNAs是非编码RNAs中重要的...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微囊泡,其内包含蛋白质、脂质、代谢产物、微小RNAs(miRNAs)及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等活性物质,可通过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miRNAs及lncRNAs是非编码RNAs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外泌体介导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主要总结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s及lncRNAs在乳腺癌进展、微环境及耐药等方面的作用,乳腺癌微环境来源外泌体miRNAs及lncRNAs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外泌体miRNAs及lncRNAs作为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s 编码rnas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lncRNA HOXA-AS2促进脑胶质瘤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星合 刘占涛 刘明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8-1228,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使。然而,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和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通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信使。然而,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和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间通信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究外泌体衍生的lncRNA对脑胶质瘤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the 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包含低级别脑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和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lncRNA表达数据的数据集,识别LGG和HGG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ln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并分析HOXA-AS2水平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从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分离G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富集的细胞,再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提取和识别SHG44-GSC衍生的外泌体,并用PKH26细胞膜染料进行荧光标记;再将转染了Cy3标记HOXA-AS2的SHG44-GSC与SHG44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SHG44-GSC和SHG44-GSC衍生外泌体中HOXA-AS2的水平。使用pLVX-IRES-PUROHOXAAS2慢病毒质粒和含靶向HOXA-AS2质粒的慢病毒shRNA进行慢病毒转染。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kit-8,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HG44-GSC衍生的外泌体HOXA-AS2对SHG4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HOXAAS2在胶质瘤中呈现高表达,且与患者较差的OS相关(P<0.01)。SHG44-GSC中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HG44细胞(P<0.0001),SHG44-GSC中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SOX2和OCT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代SHG44细胞(P<0.0001),并且SHG44-GSC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001)。PKH26标记的外泌体被SHG44细胞吸收,且SHG44细胞中可观察到Cy3标记的HOXA-AS2;HOXA-AS2OE转染的SHG44-GSC细胞(SHG44-GSC/HOXA-AS2OE)和SHG44-GSC/HOXA-AS2OE衍生的外泌体(SHG44-GSC/HOXA-AS2OE-Exo)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与SHG44-GSC/HOXA-AS2OE细胞共培养的SHG44细胞中HOXA-AS2水平显著升高(P<0.01)。SHG44-GSC/HOXAAS2 OE-Exo可显著促进SHG44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来自SHG44-GSC的外泌体HOXA-AS2能显著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干细胞特性,提示HOXA-AS2可能是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 编码rna HOXA-A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lncRN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禹哲 郭鸿浩 +3 位作者 杨双亚 陈文明 邓文文 石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20-2329,共10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源外泌体(exosomes)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调控作用及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大鼠BMSC...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源外泌体(exosomes)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调控作用及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大鼠BMSCs源外泌体,并通过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鉴定。SD大鼠分为3组:(1)假手术组(只分离左颈总动脉血管);(2)损伤组(左颈总动脉采用球囊损伤);(3)外泌体组(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后原位注射0.25μg/μL外泌体400μL),14 d后采用HE染色观测颈动脉内膜/中膜面积比(intima/media,I/M)、免疫组化检测PC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膜增殖及表型转化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表达变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假手术组和损伤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对其潜在分子机制进行探讨。采用qRT-PCR检测各组颈动脉组织中候选lncRNAs的表达。结果电镜结果显示BMSCs源外泌体呈现"茶杯垫样"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提取的外泌体中CD63、Alix、HSP70蛋白表达阳性。与损伤组相比,经BMSCs源外泌体处理后大鼠颈动脉I/M显著减少(P<0.05),增殖相关蛋白PCNA、Cyclin D1表达下调(P<0.05)。lncRNA-mRNA共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组有1083个lncRNAs表达上调,629个lncRNAs表达下调,2004个mRNAs表达上调,2487个mRNAs表达下调(Fold Change>2.0,P<0.05)。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多条lncRNAs与mRNAs相互关联,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s,参与血管平滑肌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和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与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机制有关。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检测3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上述差异性表达最为显著的7个lncRNAs,结果表明,与损伤组相比,外泌体组XR593268上调(P<0.05),XR602080、XR602012、XR591017均下调(P<0.05)。结论BMSCs源外泌体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其潜在机制可能与XR602080、XR591017通过Gsk3b、Cdkn2b、Ccna2等分子调控平滑肌细胞周期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颈动脉损伤 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上皮-间质转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敏(综述) 卢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7-1231,共5页
外泌体和EM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影响宫颈癌疾病进展。EMT可影响肿瘤侵袭迁移能力,宫颈癌细胞的EMT可被miRNA、lncRNA、蛋白质等活性物质调控。而各种细胞、组织来源... 外泌体和EMT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外泌体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影响宫颈癌疾病进展。EMT可影响肿瘤侵袭迁移能力,宫颈癌细胞的EMT可被miRNA、lncRNA、蛋白质等活性物质调控。而各种细胞、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可直接或通过Wnt/β-catenin、PTEN/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肿瘤EMT,然而对外泌体在宫颈癌EMT中作用的了解仍有限,还需要大量研究数据支持。对宫颈癌EMT及外泌体对其的作用展开讨论,拟为研究外泌体在宫颈癌EMT中的作用提供方向,为宫颈癌诊断、治疗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EMT) 微小rna 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