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对长江华溪蟹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涌泉 王兰 +3 位作者 刘娜 王茜 何永吉 孟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3-379,共7页
本实验于2005年3—7月,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Cd)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Cd处理设5个浓度组,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实验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4... 本实验于2005年3—7月,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Cd)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Cd处理设5个浓度组,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实验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4h、48h、72h和96h取肝胰腺和鳃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SOD和GSH-Px的活性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存在组织差异性;而组织中MDA的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处理时间为48h、Cd浓度为14.5mg/L时,肝胰腺和鳃中SOD活性均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当处理时间为48h、Cd浓度为7.25mg/L时,肝胰腺中GSH-Px活性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当处理时间为24h、Cd浓度为14.5mg/L时,鳃中GSH-Px活性达最大值,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伴随处理时间和Cd浓度的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开始逐渐下降。肝胰腺和鳃中GSH-Px/SOD的比值在对照组中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在处理组中失去了平衡,有降低的趋势。结论:SOD与GSH-Px的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Cd的胁迫程度及毒性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长江华溪蟹肝胰腺线粒体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金芬芬 徐团 +1 位作者 秦圣娟 王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1024,共6页
近年来,镉对水生生物的污染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3年对福州市等12个贝类养殖区的调查发现,其动物体内的镉含量均超标^[1]。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鱼类最多,甲壳类次之^[2]。溶于水的镉离子被动物体的鳃组织吸收后,... 近年来,镉对水生生物的污染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3年对福州市等12个贝类养殖区的调查发现,其动物体内的镉含量均超标^[1]。镉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鱼类最多,甲壳类次之^[2]。溶于水的镉离子被动物体的鳃组织吸收后,经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3]”,从而影响整个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肝胰腺 线粒体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探讨长江华溪蟹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芳 吕秀玲 +1 位作者 孙红英 赵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测定了长江华溪蟹3个亚种,包括指名亚种,桐柏亚种和陕县亚种共39个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 I)基因部分的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结果显示,长江华溪蟹分化成2个分支,一支代表雄性第1腹肢末节呈平直型的指名亚种支;另一支则代表... 测定了长江华溪蟹3个亚种,包括指名亚种,桐柏亚种和陕县亚种共39个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 I)基因部分的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结果显示,长江华溪蟹分化成2个分支,一支代表雄性第1腹肢末节呈平直型的指名亚种支;另一支则代表雄性第1腹肢末节弯向背内方的内弯型支,包括稍向内弯的桐柏亚种和明显内弯的陕县亚种在内.在内弯型支内,桐柏亚种和陕县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8,是两大分支间的1/10.提示长江华溪蟹CO I基因的遗传分化与其雄性第1腹肢末节弯曲程度的形态分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形态变异 遗传分化 CO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华溪蟹输精管的超微结构与精荚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兰 堵南山 赖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3-379,T002,共8页
于1993年9月-1994年8月,对采自安徽省宁国县的长江华溪蟹,利用电镜技术,并结合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输精管的超微结构与精荚的形成过程,目的在于为深入研究华溪蟹的进化、受精生物学以及种质保存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于1993年9月-1994年8月,对采自安徽省宁国县的长江华溪蟹,利用电镜技术,并结合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输精管的超微结构与精荚的形成过程,目的在于为深入研究华溪蟹的进化、受精生物学以及种质保存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精子分别进入输精细管,被上皮细胞分泌物所包围;随着精子在管中的后移,分泌物不断增多增厚,最后将精子包围成团进而形成圆柱状精荚;精荚由精子群、精荚基质和精荚壁三部分组成;精荚壁单层,较薄;输精管上皮细胞单层,多核,一般2-5枚,核内具数个核仁;胞质内充满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及其睹泡与小泡,泡内含絮状或颗粒状物质;游离核糖体随处可见;线粒体相对较少;输精细管形成精荚,贮精囊分泌精液并贮存精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输精细管 精荚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兰 孙海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3,共6页
应用透射电镜方法 ,研究了镉在 2 4 h内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注射镉后 0 .5 h,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即出现变化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变化渐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核核膜肿胀、弥散、最后解体。... 应用透射电镜方法 ,研究了镉在 2 4 h内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注射镉后 0 .5 h,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即出现变化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变化渐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核核膜肿胀、弥散、最后解体。线粒体嵴部分解体、直至全部解体 ;线粒体内室部分肿胀、明显肿胀、直至高度肿胀。此外 ,溶酶体的数量和类型随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肌原纤维出现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心肌细胞 镉中毒 超微结构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华溪蟹精子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兰 堵南山 赖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3,101-102,共5页
1994年9-11月,对采自安徽省宁国县的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其精子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早期精细胞圆形,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内质... 1994年9-11月,对采自安徽省宁国县的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其精子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早期精细胞圆形,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内质同小泡及线粒体。核也为圆形,较小。精细胞开始分化,细胞膨胀为长椭圆形,核质重新分布,分别移向细胞的两端。精子的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其过程为:高尔基体分泌产生囊泡,继而形成原顶体囊,进一步发育成顶体囊,最后形成顶体。在顶体囊与核之间有膜复合体。中心粒位于核内面凹陷处。细胞化学反应显示,核杯为Feulgen阳性,顶体为PAS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精子形成 超微结构 甲壳纲 十足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长江华溪蟹精巢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团 李颖君 +3 位作者 金芬芬 雷雯雯 王茜 王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2-764,共3页
在实验条件下,将健康性成熟雄性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暴露于0、7.25、14.5、29、58和116mg/L浓度的镉(Cd2+)溶液中,分别于1d、3d、5d和7d时测定精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 在实验条件下,将健康性成熟雄性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暴露于0、7.25、14.5、29、58和116mg/L浓度的镉(Cd2+)溶液中,分别于1d、3d、5d和7d时测定精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3种酶活性和MDA含量均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关系,表明急性镉暴露对精巢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酶活力变化和脂质过氧化加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精巢 氧化损伤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诱导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雷雯雯 徐团 王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镉(0、7.25、14.50、29.00、58.00和116.00mg/L)处理不同时间(1d、3d、5d和7d)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组及染毒时间较短时镉对心肌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染毒浓度的增...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镉(0、7.25、14.50、29.00、58.00和116.00mg/L)处理不同时间(1d、3d、5d和7d)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组及染毒时间较短时镉对心肌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心肌出现空泡变性、玻璃样变性、炎细胞浸润等病理现象,在染毒7d虽然观察到疑似的凋亡细胞,但凋亡率较低;荧光显微镜未观察到心肌细胞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未出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镉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也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因此,在本实验所选取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镉未诱导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这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观察到的肝胰腺、精巢组织在染毒2d、7d发生细胞凋亡的情况明显不同,这可能与心脏组织的特殊性、不同组织对镉的积累量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心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华溪蟹组织RNA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爱保 王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比较了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心脏、肝胰腺、鳃和性腺等组织中提取总RNA的4种方法,同时比较了同一方法提取不同组织RNA的质量,总结出适合于蟹类组织RNA提取的方法。结果表明,TRIzol法提取效果最好,心脏总RNA质量最高。此... 比较了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心脏、肝胰腺、鳃和性腺等组织中提取总RNA的4种方法,同时比较了同一方法提取不同组织RNA的质量,总结出适合于蟹类组织RNA提取的方法。结果表明,TRIzol法提取效果最好,心脏总RNA质量最高。此外,实验中提取的总RNA污染少、完整性好,为以后进行cDNA合成、基因表达及定量分析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RNA提取TRIzol SD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对长江华溪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定星 王兰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酯酶同工酶 环境污染 监测指标 毒害作用 毒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圣娟 秦琴 +1 位作者 金芬芬 王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5-767,共3页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h、48h、72h和96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mg/L、14.5mg/L、29mg/L、58mg/L和116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h、48h、72h和96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在相同处理时间,随着Cd2+浓度增加,PO和SOD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分别于24h、7.25mg/L和96h、14.5mg/L时达到最大值。当处理浓度相同、作用时间延长时,ACP活力先升后降,且在48h、58mg/L时升至最高,AKP活力则持续上升。表明Cd2+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作用和效果具有浓度及时间效应。PO和SOD活力变化能够灵敏反映Cd2+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可作为指示镉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血清 免疫相关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华溪蟹纳精囊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兰 李春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利用电镜技术,对长江华溪蟹的纳精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精囊上皮的顶分泌型腺细胞中,充满大量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的潴泡和囊泡。泡中含有絮状或颗粒状分泌物。潴泡和囊泡先是单独存在,最后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泌颗粒后... 利用电镜技术,对长江华溪蟹的纳精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精囊上皮的顶分泌型腺细胞中,充满大量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的潴泡和囊泡。泡中含有絮状或颗粒状分泌物。潴泡和囊泡先是单独存在,最后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泌颗粒后排出囊腔。核糖体比比皆是。线粒体数量较大,作为一种载体参与了分泌物的形成。细胞化学显示,分泌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糖类。结论:纳精囊上皮的顶分泌型腺细胞具有积极的分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纳精囊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镉联合作用对长江华溪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13
作者 韩小铮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82-6484,6618,共4页
研究了2.0mg/LCu2+分别与1.22、3.84、12.13、38.34、121.17mg/LCd2+联合对长江华溪蟹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镉共同作用对长江华溪蟹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和剂量效应。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与长江华溪蟹胚胎发育相关miRNA识别与比较分析
14
作者 孙宾 刘莹莹 +2 位作者 李鹏 严洁 周开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1,共7页
利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和长江华溪蟹胚胎的小RNA深度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筛选获得中华绒螯蟹的8 569 743条和长江华溪蟹的8 719 465条干净序列(Clean Unique Reads),长度分布在20 nt^2... 利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和长江华溪蟹胚胎的小RNA深度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筛选获得中华绒螯蟹的8 569 743条和长江华溪蟹的8 719 465条干净序列(Clean Unique Reads),长度分布在20 nt^22 nt区间内的分别占有30.47%(Ejs-OB:中华绒螯蟹胚胎测序文库)和30.38%(SY-OJC:长江华溪蟹胚胎测序文库).用SOAP程序将小RNA定位到基因组,结果 Ejs-OB中分析筛选出5 745 279个小RNA,其中13 472种小RNA与基因组的序列匹配;SY-OJC中分析筛选出4 397 509个小RNA,其中18 407种小RNA与基因组的序列匹配.分类注释的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和长江华溪蟹分别有6 293 445(Ejs-OB)和5 596 614(SY-OJC)条miRNA候选序列,但未预测发现新miRNA.在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结果中发现miR-1183、miR-1357、miR-1591、miR-2382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差异显著.在两文库中搜寻到一些共同miRNA*序列,其中miR-139*、miR-1419g*、miR-1798*、miR-202*、miR-2068*和miR-454*也是表达变异较大.这些结果表明,miRNA可能在调控与中华绒螯蟹和长江华溪蟹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 长江华溪蟹 小RNA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溪蟹几丁质的提取与壳聚糖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香 王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2003年8~12月,以华溪蟹蟹壳为主要原料,采用稀盐酸脱钙、稀碱脱蛋白和浓碱脱乙酰方法并经正交试验,得到不同粘度、不同脱乙酰度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几丁质和壳聚糖产品.结果表明,制备高粘度可溶性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9%的酸处... 2003年8~12月,以华溪蟹蟹壳为主要原料,采用稀盐酸脱钙、稀碱脱蛋白和浓碱脱乙酰方法并经正交试验,得到不同粘度、不同脱乙酰度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几丁质和壳聚糖产品.结果表明,制备高粘度可溶性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9%的酸处理蟹壳至无气泡为止,水洗至中性,再经8%NaOH 70℃处理1h脱色得到几丁质产品;所得几丁质经50%NaOH 95℃处理3h,水洗,干燥,得到粘度为1125mPa·s的高分子量壳聚糖产品.经测定,几丁质在蟹壳中含量为13%左右,壳聚糖收率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几丁质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壳聚糖对镉染毒引起的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吉晋芳 王兰 王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77,共5页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三种氧自由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LMWC的作用机制。实验设置5个L...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三种氧自由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LMWC的作用机制。实验设置5个LMWC与Cd2+联合作用组(5、10、20、40和80mg/L)、1个Cd2+对照组(58mg/L)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在96h后测定鳃、肝胰腺和心脏的抗O2·能力、抑制·OH能力和H2O2含量。结果显示,Cd2+可以诱导蟹体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并导致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LMWC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Cd2+引起的氧化损伤,其抑制作用随LMWC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LMWC浓度达到40mg/L和80mg/L时抑制作用显著。LMWC对镉染毒引起蟹体内过量氧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 低分子量壳聚糖 氧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