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2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的轮枝镰刀菌侵染后甘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1
作者 杨翠芳 高轶静 +5 位作者 黄海荣 黄冬梅 杨海 申垚阳 李翔 王泽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为明确甘蔗内源激素与梢腐病抗性的关系,以我国甘蔗梢腐病主要致病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病原菌,以高抗梢腐病品种粤糖94-128(YT94-128)和感病品种桂糖37号(GT37)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病原菌接种处... 为明确甘蔗内源激素与梢腐病抗性的关系,以我国甘蔗梢腐病主要致病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病原菌,以高抗梢腐病品种粤糖94-128(YT94-128)和感病品种桂糖37号(GT37)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检测病原菌接种处理后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叶片中5种内源激素含量,并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HPLC法测定甘蔗叶片中赤霉素(gibberellin,G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柠檬酸(citric acid,CA)、苹果酸(malic acid,M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平均回收率分别达99.61%、99.12%、97.36%、96.74%、99.90%,精密度RSD值范围为0.033%~4.220%,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分离度高,稳定性与重现性良好。对感病品种GT37和抗病品种YT94-128进行病原菌接种处理后发现,GA含量在两品种中均随甘蔗生长而降低,且GT37的下降趋势更显著;JA含量先升后降,GT37的下降幅度更大;YT94-128的CA含量持续增加,而GT37合成CA能力显著下降;MA含量在YT94-128中持续上升并趋于稳定,GT37在接种4 d时出现峰值后下降并稳定;SA含量在两品种中均先升后降,YT94-128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甘蔗感染梢腐病后,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及变化幅度可作为反映不同品种抗病能力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轮枝镰刀 内源激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芽孢杆菌C-1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的生防潜力研究
2
作者 常栋 贾方方 +3 位作者 许跃奇 宋瑞芳 栾鋆 何晓冰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9,共9页
【目的】获得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具有双重防效的微生物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平板对峙法从番茄根部分离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均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的】获得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具有双重防效的微生物菌株,【方法】采用组织匀浆法和平板对峙法从番茄根部分离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均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测定其生防潜力。【结果】(1)C-1菌株对烟草疫霉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且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广谱拮抗作用,初步鉴定为空气芽孢杆菌(Bacillus aerius)。(2)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C-1均有效降低了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3)该菌株可溶解病原菌菌丝细胞壁结构,抑制病原菌生长,使其失去侵染能力;同时诱导烟株的防御酶(POD、PAL、PPO)活性在短期内(3~6 d)升高,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结论】菌株C-1对烟草黑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镰刀根腐病 空气芽孢杆 生防潜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杀菌剂及复配组合测定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的毒力
3
作者 戴宝生 吕锐玲 +3 位作者 张华崇 李蔚 赵茜 刘艳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4-8,共5页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甲基硫菌灵、丙硫菌唑和戊唑醇4种杀菌剂以及咪鲜胺与丙硫菌唑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菌亚洲镰刀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均有明显...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咪鲜胺、甲基硫菌灵、丙硫菌唑和戊唑醇4种杀菌剂以及咪鲜胺与丙硫菌唑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菌亚洲镰刀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中,咪鲜胺对亚洲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为明显,EC_(50)仅为0.285 9μg/mL;其次是丙硫菌唑,EC_(50)为0.348 1μg/mL;甲基硫菌灵和戊唑醇的EC_(50)分别为0.947 7、1.260 9μg/mL。复配剂咪鲜胺∶丙硫菌唑(1∶1、3∶1,V/V)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在1.719 1~3.069 4,其中以咪鲜胺∶丙硫菌唑(1∶1,V/V)的增效作用最好,其SR为3.069 4;其他不同组合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其SR为1.075 5~1.367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甲基硫 丙硫 戊唑醇 小麦赤霉病 亚洲镰刀(fusarium asiaticum)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仓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性及其治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代幸 葛晨阳 +2 位作者 董怡 毛程鑫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为明确浙江省水稻恶苗病致病菌藤仓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性及其治理的替换药剂方案,于2021—2022年从浙江杭州和金华市共分离获得196株藤仓镰刀菌,分析了其对氰烯菌酯的抗性频率、抗性水平和抗性机制,进一步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法... 为明确浙江省水稻恶苗病致病菌藤仓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性及其治理的替换药剂方案,于2021—2022年从浙江杭州和金华市共分离获得196株藤仓镰刀菌,分析了其对氰烯菌酯的抗性频率、抗性水平和抗性机制,进一步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法及田间防效试验综合评估了氯氟醚菌唑用于治理藤仓镰刀菌氰烯菌酯抗性菌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21年,从杭州、金华两地分离的86株藤仓镰刀菌菌株中,有10株为氰烯菌酯抗性菌株,抗性频率为11.63%;2022年,从两地分离的110株菌株中,有22株为氰烯菌酯抗性菌株,抗性频率为20.00%,与2021年比呈上升趋势。藤仓镰刀菌氰烯菌酯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范围为145.963~235.256,平均为185.379,均为高水平抗性,抗性菌株的Myosin-5基因均发生K218T点突变。氯氟醚菌唑对藤仓镰刀菌的EC50值在0.108~0.342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21μg/mL,在氰烯菌酯抗性和敏感菌株的EC50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盆栽试验中,10μg/mL氯氟醚菌唑能够显著抑制藤仓镰刀菌对氰烯菌酯敏感及抗性菌株导致的水稻幼苗徒长。在田间试验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5000倍液种子处理对水稻恶苗病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可以作为氰烯菌酯的替换药剂有效防控水稻恶苗病,延缓藤仓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藤仓镰刀 氰烯 氯氟醚 抗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根际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镰刀菌根腐病的生防潜力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鲸津 赵浩宇 +1 位作者 刘江 卢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为筛选番茄镰刀菌(Fusarium spp.)根腐病的高效拮抗菌株,本研究从大棚番茄根腐病发生区的健康番茄根际土壤分离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关键拮抗菌的分类地位及拮抗性进行鉴定评估,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 为筛选番茄镰刀菌(Fusarium spp.)根腐病的高效拮抗菌株,本研究从大棚番茄根腐病发生区的健康番茄根际土壤分离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关键拮抗菌的分类地位及拮抗性进行鉴定评估,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设施发病区健康番茄根际土中获得93株分离菌,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得到7株拮抗菌,通过定性、定量检测发现菌株MS06拮抗效果最强,具有养分活化、分泌IAA、产铁载体、降解纤维素和蛋白等特性。形态学、16S rRNA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MS0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将菌株MS06的发酵液应用于盆栽、大田试验,番茄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病情指数分别为0、1.87,相对防效分别为100.00%、80.21%,推测其抑菌机理为通过分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溶解尖孢镰刀菌的细胞壁和菌丝,使其失去侵染能力,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MS06具有优良的生防功能,其菌剂的田间应用对番茄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可作为番茄益生拮抗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贝莱斯芽孢杆 镰刀根腐病 拮抗 生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李佳露 樊含笑 +5 位作者 唐金宝 陆逸豪 孙启航 雷红宇 文琴 苏建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3,17,共4页
为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菌丝生长能力的影响,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分别研究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查氏琼脂培养基(CDA)4种培养基,5... 为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菌丝生长能力的影响,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分别研究了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查氏琼脂培养基(CDA)4种培养基,5、6、7、8、9、10、11共7种pH,15、20、25、30、35℃5种温度,24 h连续光照、24 h连续黑暗、12 h明暗交替光照环境3种光照条件对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pH为6,温度为25℃时生长速率最高;在24 h连续黑暗和光暗交替12 h的光照条件下生长速率较高,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24 h连续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镰刀(fusarium moniliforme) 丝生长 培养基 PH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镰刀菌抗性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朱立飞 王冕 +5 位作者 唐月异 张初署 陈静 周海翔 曹世宁 张建成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4,133,共9页
由镰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镰刀菌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接种镰刀菌的花育20幼苗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挖掘花生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因... 由镰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镰刀菌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接种镰刀菌的花育20幼苗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挖掘花生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因子预测、功能注释等方法筛选获得31个受镰刀菌诱导表达的WRKY转录因子;利用多序列比对、保守基序分析、GO分类和KEGG富集分类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等方法对31个转录因子进行分类及功能鉴定。结果显示:镰刀菌侵染后,31个WRKY转录因子均为上调表达;31个转录因子根据结构域特点分为3类,Ⅰ类4个,Ⅱ类18个、Ⅲ类9个;在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中有4个WRKY转录因子均与VQ蛋白互作,且共同富集在植物MAPK级联途径中。本研究为镰刀菌抗性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功能分析提供了新方向,也为后续开展花生中抗病调控网络机制的解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WRKY转录因子 镰刀 抗性基因挖掘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介导的水稻镰刀菌群体生物学性状差异
8
作者 顾慧 史建荣 +1 位作者 仇剑波 徐剑宏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6-222,242,共8页
Fusarium luf fae和F.sulawesiense是引起水稻穗腐病的重要病原物,但其优势生态位产生的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模拟水稻生育期的高温环境,明确了镰刀菌核心群体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F.luffae、F.sulawesie... Fusarium luf fae和F.sulawesiense是引起水稻穗腐病的重要病原物,但其优势生态位产生的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模拟水稻生育期的高温环境,明确了镰刀菌核心群体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F.luffae、F.sulawesiense重要生物学性状响应温度变化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在不同培养基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高温对F.sulawesiense的抑制作用最弱;温度对镰刀菌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相似,30℃能够促进F.luffae和F.sulawesiense孢子萌发;水稻种子受到镰刀菌侵染后萌发率降低,35℃更有助于F.luffae和F.sulawesiense抑制幼苗茎和根的生长;不同菌株合成特异性毒素的最适温度均为30℃,35℃下F.asiaticum和F.fujikuroi几乎完全丧失产毒能力。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水稻镰刀菌群体变化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镰刀 温度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NuA4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体亚基FgEaf7的功能研究
9
作者 江航 马立国 +5 位作者 祁凯 张悦丽 张博 马国苹 曾凤 齐军山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6,共11页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在中国发生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NuA4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体可调控真菌的多种发育过程,但在植物病原真菌中,有关NuA4中多个亚基的功能尚不清楚。为明确NuA4中亚基Eaf7在植物病原真菌中...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和茎基腐病在中国发生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NuA4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体可调控真菌的多种发育过程,但在植物病原真菌中,有关NuA4中多个亚基的功能尚不清楚。为明确NuA4中亚基Eaf7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功能,本研究以禾谷镰刀菌为研究对象,敲除基因FgEAF7,发现Fgeaf7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但基因FgEAF7的缺失不影响分生孢子的产生、对小麦的致病力以及DON毒素的生物合成。Fgeaf7突变体对刚果红和SDS的敏感性下降,表明基因FgEAF7的缺失影响细胞壁的发育。对FgEaf7的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FgEaf7中含有一个保守的Eaf7结构域,将Eaf7结构域敲除后,发现FgEAF7△Eaf7突变体和Fgeaf7突变体的缺陷一致,表明Eaf7结构域对于FgEaf7发挥完整功能是必需的。转录组分析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geaf7突变体中有1800多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多个对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基因在Fgeaf7突变体中下调表达。推测FgEaf7主要调控禾谷镰刀菌营养生长和细胞壁的发育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刀 NuA4复合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串珠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范萌 尹玉玲 +5 位作者 赵名琦 李阔 张星鹂 焦晓露 刘迦南 李云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74-78,共5页
为了探究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大黄(Rheum palmatum L.)、秦皮(Cortex Fraxini)、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6种植物提取物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 为了探究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大黄(Rheum palmatum L.)、秦皮(Cortex Fraxini)、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6种植物提取物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从6种植物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乙醇粗提物,并以石油醚等系列极性溶剂对筛选到的乙醇植物粗提物进行萃取,测定各萃取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析各萃取物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差异,筛选出对串珠镰刀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植物萃取物,并测定该植物萃取物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对菌丝形态、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附子和丝棉木的乙醇粗提物对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粗提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香附子和丝棉木的各极性萃取溶剂中均以石油醚的萃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且香附子石油醚萃取物抑菌作用显著高于丝棉木,两者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6.0766 mg/mL和16.7363 mg/mL;香附子石油醚萃取物对孢子萌发的IC_(50)为7.7217 mg/mL,该萃取物可导致菌丝畸形生长,破坏菌丝细胞膜半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 串珠镰刀(fusarium moniliforme)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及脱毒方法
11
作者 张淼 Natnael Demelash Aschalew +4 位作者 甄玉国 孙喆 张学峰 秦贵信 王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1-177,共7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肝毒性的危害。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原料会造成畜禽的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并引发呕吐、腹泻、死亡等状况,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理化性质、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检测方法和生物脱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检控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及减轻其对畜禽的危害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烯醇 细胞毒性 肝毒性 脱毒方法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镰刀菌根腐病鉴定及生防菌防效评价
12
作者 李蕾蕾 丛韫喆 +5 位作者 贾凯华 蒲艳艳 宫永超 田汝美 辛富刚 李娜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2,共8页
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根腐病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采集山东省大豆主要产区根腐病典型发病植株,进行镰刀菌分离、鉴定及生防菌筛选。结果表明,在山东省53个样点共分离出8种病原菌,均为镰刀菌,其... 大豆(Glycine max)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根腐病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采集山东省大豆主要产区根腐病典型发病植株,进行镰刀菌分离、鉴定及生防菌筛选。结果表明,在山东省53个样点共分离出8种病原菌,均为镰刀菌,其中,茄腐镰刀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69.81%;黄色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侵染后大豆的病情指数为71.43;棘孢木霉和哈茨木霉对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36.81%、32.79%,具有替代化学灭菌剂的生防潜力。本研究为保障大豆产量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 镰刀 哈茨木霉 棘孢木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褶菌HJ-18发酵滤液对三线镰刀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13
作者 颜宇科 赵吉桃 +6 位作者 何静 王斌 陈伟 李南 李瑞芸 张崇庆 王玉鹏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189,共9页
花椒流胶病是危害花椒植株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花椒的品质和产量。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是引起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HJ-18的发酵滤液,探讨其对三线镰刀菌生长发育、细胞壁完整... 花椒流胶病是危害花椒植株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花椒的品质和产量。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是引起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HJ-18的发酵滤液,探讨其对三线镰刀菌生长发育、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活性氧代谢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裂褶菌菌株HJ-18发酵滤液处理后,三线镰刀菌的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显著降低18.84%(第7天)和35.81%(第7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73.66%(12 h)和24.63%(12 h);电导率比对照组高1.48倍(36 h),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泄漏,在处理36 h时胞外蛋白质和核酸含量比对照组高85.94%和64.54%,处理12 h MDA含量是对照组的1.2倍;此外,处理后期产生O_(2)^(-)能力较对照显著降低39.19%(36 h),H_(2)O_(2)的含量比对照组高88%(36 h);SOD活性比对照组低36.61%(12 h),CAT、POD活性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5.84%(36 h)和141.7%(36 h)。综上所述,菌株HJ-18发酵滤液抑制三线镰刀菌的机理可能是抑制其生长发育,破坏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膜通透性影响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流胶病 裂褶 三线镰刀 生防效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其抑菌活性的评价
14
作者 罗映清 赵欢 +3 位作者 谭兆云 文国琴 杨春艳 张廷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175,共11页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 【目的】分离鉴定高粱茎腐病的病原,并测定高效广谱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抑菌效果,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健组织分离法分离高粱幼苗茎腐病菌并通过科赫法则验证;利用形态特征结合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通过拮抗实验和无细胞上清液平板抑菌实验,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菌株对高粱镰刀茎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从盆栽发病的高粱幼苗上分离到6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TEF-1α、CAM及RPB2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产黄色镰刀菌(Fusarium thapsinum)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选取代表菌株进一步通过科赫法则验证,确定这2种镰刀菌均为高粱茎腐病的病原。拮抗实验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SB023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均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抑制率分别为42.89%和58.52%。SB023发酵液的无细胞上清液抑菌实验结果显示,SB023发酵液对产黄色镰刀菌GL002YB2-4和尖孢镰刀菌GL002NC3-1的气生菌丝生长抑制显著;镜检显示随着添加SB023发酵液量的增加,PDA平板的产黄色镰刀菌或尖孢镰刀菌的菌丝中出现原生质体聚集和菌丝泡状化膨大,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存在诱导真菌菌丝畸变的活性物质。【结论】明确了2种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病原,其中尖孢镰刀菌为首次报道,并评价贝莱斯芽孢杆菌对2种病原的抑菌活性,为高粱镰刀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茎腐病 镰刀 贝莱斯芽孢杆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5
作者 莫凡 金银姬 +5 位作者 姚婷 王枢昊 赵新雪 王石 邹宇飞 肖志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方法。饲料样品用水提取,经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2.0μg/mL呕吐毒素的线... 本研究旨在建立利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的方法。饲料样品用水提取,经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5~2.0μg/mL呕吐毒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呕吐毒素在3个添加浓度(0.1、0.2、1.0 mg/kg)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7%~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2.2%~9.6%。与传统固相萃取柱、免疫亲和柱净化相比,免疫磁珠净化集提取、分离、净化、浓缩于一体,可实现完全自动化处理,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为操作导致的结果偏差,适用于大批量饲料样本中呕吐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净化 高效液相色谱 饲料 脱氧雪腐镰刀烯醇 呕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刀菌酸的植物毒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6
作者 肖泽军 朱勃 吕东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5-901,共7页
镰刀菌酸(fusaric acid,FA)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镰刀菌酸不仅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害,还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毒性。镰刀菌酸污染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粮食作物及饲料中,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综述了镰刀... 镰刀菌酸(fusaric acid,FA)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镰刀菌酸不仅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害,还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毒性。镰刀菌酸污染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粮食作物及饲料中,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综述了镰刀菌酸的污染现状、生物合成途径、对植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了降低镰刀菌酸污染的策略。镰刀菌酸通过干扰植物抗氧化系统、诱导氧化胁迫和细胞死亡等方式破坏植物细胞功能,进而为镰刀菌的进一步侵染创造条件。传统防治镰刀菌酸污染方法存在抗病品种缺乏、病原菌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防治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筛选和利用耐镰刀菌酸的生防菌,以及研究微生物通过外排泵、降解或转化镰刀菌酸的机制,可为开发新型生物防治策略提供重要思路。本文为降低镰刀菌酸污染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 毒素 植物毒性 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7
作者 杨维超 李小莉 +3 位作者 文俊丽 黄皓 周生茂 袁高庆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 为确定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研究采集了广西生姜主产区疑似镰刀菌枯萎病的生姜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获得16株病原菌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接种3株典型菌株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6株菌株均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聚为一支,经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广西生姜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镰刀枯萎病 病原鉴定 尖孢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与连作发病香草兰根系分泌物差异成分筛选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18
作者 邢诒彰 王洁 +3 位作者 王辉 庄辉发 徐飞 赵青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根系分泌物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是引起植物连作生物障碍的重要驱动因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研究新植健康及连作发病香草兰根系分泌物组成特征,共检测到83种代谢产物,包括脂肪酸、糖、氨基酸、酚酸、醇、胺、酯、... 根系分泌物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是引起植物连作生物障碍的重要驱动因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研究新植健康及连作发病香草兰根系分泌物组成特征,共检测到83种代谢产物,包括脂肪酸、糖、氨基酸、酚酸、醇、胺、酯、苷、吡啶、嘧啶、醛、尿素等;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新植健康及连作发病香草兰根系分泌物分别聚集在一起,可明显区分开来;运用OPLS-DA、模型的变量进行重要性因子和方差分析发现,尿素、乳糖、甘油二酯、柠檬酸、D-甘油-1-磷酸、4-羟基丁酸钠是差异代谢物,新植健康香草兰根系乳糖相对含量显著低于连作发病香草兰,而其他5种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连作发病香草兰。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均对香草兰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p.vanillae)具有抑制作用,而添加200 mmol/L的乳糖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根系分泌物 代谢组学 尖孢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日照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19
作者 张国政 李军民 +5 位作者 崔丙慧 薛仁喜 刘俊青 韩守栋 王静 曹长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为了明确山东省莒县寨里河镇龙尾村发生的烟草病害的病原并筛选低毒、高效的杀菌剂,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具有根部坏死症状的烟草(品种为NC55)病株中分离得到3株优势真菌,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发现这些真菌为根腐病致病菌。根据真菌的培养性... 为了明确山东省莒县寨里河镇龙尾村发生的烟草病害的病原并筛选低毒、高效的杀菌剂,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具有根部坏死症状的烟草(品种为NC55)病株中分离得到3株优势真菌,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发现这些真菌为根腐病致病菌。根据真菌的培养性状、显微形态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翻译延伸因子1-α(TEF-1α)序列测序结果,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将3个菌株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以茄病镰刀菌为靶标菌,选择6种供试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异菌·氟啶胺悬浮剂的毒力最强,EC_(50)为0.66μg/mL;其次为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毒力亦较强,为1.15μg/mL;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的毒力分别为1.25、1.30μg/mL。研究明确了发生的烟草根腐病病原并筛选获得高效防治药剂,可为当地科学防治镰刀菌根腐病及烤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腐病 茄病镰刀 药剂筛选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种质资源的共享镰刀菌抗性评价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20
作者 张潇月 付钰铭 +4 位作者 朱玲 张效源 郑兴汶 况卫刚 崔汝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5,共9页
【目的】探讨共享镰刀菌生物学特性,明确不同莲种质资源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抗性以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以期促进莲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培养基、pH值以及氮、碳源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 【目的】探讨共享镰刀菌生物学特性,明确不同莲种质资源的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抗性以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以期促进莲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培养基、pH值以及氮、碳源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有伤接种的方法对229份莲种质资源进行室内抗性分析,通过平均病斑直径法和聚类分析进行莲种质抗性评价。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0g/L咪鲜胺、40%苯醚甲环唑、50%多菌灵等6种常用杀菌剂对共享镰刀菌的毒力。【结果】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燕麦琼脂培养基(OA)上生长最快,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宜菌丝生长的pH为9。平均病斑直径和聚类分析均可将莲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根据平均病斑直径法划分标准,高抗品种56份、抗病品种71份、中抗品种65份、感病品种33份和高感品种4份,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所选莲种质涵盖子莲、花莲、藕莲以及野莲品种,花莲和藕莲的莲腐败病抗性差异显著,野莲和子莲种质无显著差异。其中藕莲高抗种质有崖城藕、小庙前藕莲;野莲高抗种质有普者黑白莲、冬瓜莲、汶溪红莲、斯洛库姆、南梗野莲、无锡莲、江苏洪泽县野莲等;子莲高抗种质有赣莲62号、昌顺1号、寸三莲1号、金雀、白花建莲、太空莲58号、寸三莲65号等;花莲高抗种质有粉青莲、一天四海、金凤凰、秋阳、粉千叶、佩里之星、娇相依、一点红、勇士、白雪公主等。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40%苯醚甲环唑、50%多菌灵和325g/L苯甲·嘧菌酯的抑制效果较好,其EC_(50)值分别0.009,0.386,2.936,3.714μg/mL。【结论】研究揭示了共享镰刀菌的生长特性,筛选出56份高抗莲种质资源,450g/L咪鲜胺、40%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莲腐败病防治候选药剂,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种质 共享镰刀 抗性评价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