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镍铜钴储氢合金的制备与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恩庆 周正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9-91,共3页
镧镍铜钴储氢合金的制备与性质高恩庆*周正宇(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关键词储氢材料,镧镍铜钴合金,制备,性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XPS,活化1996-04-04收稿,1996-07-09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 镧镍铜钴储氢合金的制备与性质高恩庆*周正宇(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关键词储氢材料,镧镍铜钴合金,制备,性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XPS,活化1996-04-04收稿,1996-07-09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LaNi5为代表的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镍铜钴合金 XPS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钴镍铜氧薄膜红外探测器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炜 欧阳程 +2 位作者 吴敬 高艳卿 黄志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3-1079,共7页
报道了锰钴镍铜氧薄膜(Mn1.56Co0.96-xNi0.48CuxO4, MCNC,x=0,0.08,0.16,0.24)的红外探测器件的制备过程及器件性能。通过改变掺杂Cu的比例,制作了系列MCNC薄膜材料及红外探测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厚度及尺寸的薄膜器件,... 报道了锰钴镍铜氧薄膜(Mn1.56Co0.96-xNi0.48CuxO4, MCNC,x=0,0.08,0.16,0.24)的红外探测器件的制备过程及器件性能。通过改变掺杂Cu的比例,制作了系列MCNC薄膜材料及红外探测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厚度及尺寸的薄膜器件,铜的掺入能显著减小器件的阻值及器件噪声,弥补了负温度系数的减小的缺点。器件时间常数约为20~40 ms。掺铜量为0.24的薄膜器件的探测率为0.83&#215;107 cm&#183;Hz1/2W-1,相比同样规格的锰钴镍器件提高了约130%。此外,对于MCNC薄膜器件的老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红外探测 负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布朗斯炭质页岩铜镍钴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朋 安鹏升 +3 位作者 刘志超 潘宏伟 徐亮 赵光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5,共5页
为了确定澳大利亚布朗斯地区炭质页岩铜钴镍矿资源合适的选矿工艺,对该地区有代表性矿样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为典型的沉积型炭质页岩多金属矿,矿物组成复杂,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硫钴镍矿等,矿石中钴、镍等... 为了确定澳大利亚布朗斯地区炭质页岩铜钴镍矿资源合适的选矿工艺,对该地区有代表性矿样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为典型的沉积型炭质页岩多金属矿,矿物组成复杂,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硫钴镍矿等,矿石中钴、镍等有价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或呈机械夹杂物分布于硫镍钴矿、黄铁矿及脉石矿物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炭质、白云母、多水高岭石等。2矿石中各矿物间共生关系复杂,普遍存在着交代结构和相互浸染构造,致使部分可浮性较好的炭质矿物易浮选进入硫化矿精矿中,同时部分微细粒硫钴镍矿被黄铜矿包裹,浮选时易进入铜精矿中。3矿石中黄铜矿和黄铁矿属中细粒嵌布范畴,硫镍钴矿属细粒—微粒嵌布范畴。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建议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工艺依次回收铜、钴、镍、硫,尾矿可作为钾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洁 王黎明 +3 位作者 沈勇 徐丽慧 邱雨 王沥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铜钴镍铁氧体粉末,并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利用FESEM、XRD、FT-IR、TG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聚苯胺包覆后的铜钴镍铁氧体表面形貌由球形变为珊瑚状;利用盐...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铜钴镍铁氧体粉末,并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利用FESEM、XRD、FT-IR、TG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聚苯胺包覆后的铜钴镍铁氧体表面形貌由球形变为珊瑚状;利用盐酸掺杂后的聚苯胺有部分结晶,且铜钴镍铁氧体离子与聚苯胺分子之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与聚苯胺相比,复合材料在2. 0~18. 0 GHz范围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厚度为2. 0 mm时,铜钴镍铁氧体质量分数为30%时的复合材料有最大反射损耗,达到-26. 81 dB,-17 dB带宽大于5 GHz,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反射损耗值会向低频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聚苯胺 复合材料 电磁性能 反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肇基 王黎明 +3 位作者 徐旸 宋英杰 蔡楮怡 陈卓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2-1046,106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钴镍铁氧体粉末,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改善电磁屏蔽性能的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分析仪(TG)来表征该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铜... 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钴镍铁氧体粉末,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改善电磁屏蔽性能的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失重分析仪(TG)来表征该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铜钴镍铁氧体,与原始的铜钴镍铁氧体和聚苯胺相比,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显示出增强的屏蔽效果。当铜钴镍铁氧体含量为40%、涂层厚度为2.5mm时,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最佳屏蔽效果达到-50dB,这表明铜钴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体 聚苯胺 导电率 电磁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联四唑-1,1'-二氧(镍、铜、钴)三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燃烧催化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军 何丹 +7 位作者 林晓光 潘亮 赵江颖 王娜 阮健 张晓鹏 杨彩云 苏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0,共5页
以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二钠和硝酸镍、硝酸铜和氯化钴为原料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镍配合物、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铜配合物和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 以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二钠和硝酸镍、硝酸铜和氯化钴为原料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镍配合物、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铜配合物和二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钴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表征。利用线性升温条件下的热重分析研究3种配合物对CL-20和TKX-50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对CL-20的热分解无明显作用,但将其熔融转晶峰分别延后。镍配合物和铜配合物对TKX-50的热分解作用明显,大大降低了TKX-50的热分解峰温,其中镍配合物对TKX-50的催化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联四唑-1 1'-二氧()配合物 晶体形貌 热分解 燃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南部白雀寺基性杂岩体何家垭铜镍矿的发现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渊 王明志 +1 位作者 张瑾爱 张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6-766,共11页
何家垭铜钴镍矿在陕西省秦岭造山带同类矿床中较为罕见,其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在同类矿床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已有的矿化线索,使用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方法对矿化点进行研究。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对称四极测深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 何家垭铜钴镍矿在陕西省秦岭造山带同类矿床中较为罕见,其成矿类型及成矿条件在同类矿床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基于已有的矿化线索,使用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方法对矿化点进行研究。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对称四极测深显示了矿体的展布特征,即在平面上呈北东向带状分布,在深部沿对称四极测深DHJC3极化率异常带西侧外接触带延伸。经钻探验证,发现铜、钴、镍矿体2条,主矿体厚度13.65 m,镍平均品位为0.496%,钴平均品位为0.050%,铜平均品位为0.335%。综合研究认为,新发现的铜、钴、镍矿带附近岩体具有水平和垂向分异的特征,在平面上岩体岩性自西向东由中基性过渡为中性,在垂向上岩体岩性由浅至深呈中性-中基性-基性分布。综合分析本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并结同类型矿床成矿规律,认为何家垭铜镍矿床与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矿体赋存于中性与基性岩浆过渡带靠近基性岩体一侧,金属硫化物引起的中高极化异常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测量 综合物探 岩浆分异作用 何家垭 白雀寺基性杂岩体 略阳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氨水电解的自支撑Ni_(4)Cu_(1)Co_(x)/CC氨氧化电极研究
8
作者 张奎 赵云 +2 位作者 方达晖 周利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907,共7页
氨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载体,由于其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和氢含量,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氢载体。以氨作为燃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结合氨氧化反应,可以实现氨到氢的高效转化。以碳布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_(4)Cu_(1)Co_(x)/CC一体化自支撑... 氨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载体,由于其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和氢含量,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氢载体。以氨作为燃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结合氨氧化反应,可以实现氨到氢的高效转化。以碳布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_(4)Cu_(1)Co_(x)/CC一体化自支撑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证明了材料的合成,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和计时电流测试等电化学测试以及氨水电解池测试证明了Co的掺杂能够提高氨氧化性能,并在氨水电解池中测试了其电解氨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电氧化 氨水电解 镍铜钴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Cu-Co-Ni合金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占波 胡柱东 +2 位作者 宋晓平 杨森 梁工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熔体快淬Cu Co Ni合金巨磁电阻 (GiantMagnetoResistance ,简称GMR)的效应影响研究表明 ,当添加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 .0 5 %~ 0 .0 7%时 ,轻稀土Ce、La、Nd可以有效地增大Cu80Co15Ni5合金的GMR值 ,其中以Ce的...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熔体快淬Cu Co Ni合金巨磁电阻 (GiantMagnetoResistance ,简称GMR)的效应影响研究表明 ,当添加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 .0 5 %~ 0 .0 7%时 ,轻稀土Ce、La、Nd可以有效地增大Cu80Co15Ni5合金的GMR值 ,其中以Ce的效果最好 ,而重稀土Dy、Tb会使GMR减小 .当添加轻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0 .1%时 ,GMR也明显减小 .分析表明 ,轻稀土元素对合金的纯化和促进使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可增加磁性粒子密度的作用 ,这也是增大GMR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电阻效应 Cu-Co-Ni合金 稀土 溶体快淬 时效 合金 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Cu-Ni-Co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胜全 李鹏 尹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7-199,203,共4页
对Cu-Ni-Co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及析出相成分,测定处理前后的硬度。结果表明:该合金经热处理后在α(Cu)相基体析出了k相并富集在基体上,k相为(CoNi)Cu4,少量稀土元素与镍、钴形成金属化合物,析出相使铜... 对Cu-Ni-Co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及析出相成分,测定处理前后的硬度。结果表明:该合金经热处理后在α(Cu)相基体析出了k相并富集在基体上,k相为(CoNi)Cu4,少量稀土元素与镍、钴形成金属化合物,析出相使铜合金产生强化;930℃固溶+550℃时效处理得到的硬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