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对金属镍-陶瓷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龙亚雄 谭澄宇 +3 位作者 唐子杰 曾凡 夏长青 古一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191,205,共6页
在BaO-Al2O3-B2O3体系玻璃相中分别磨加和熔加CeO2粉体(16%),同时加入适量的镍粉,成功地制备了含CeO2的金属镍-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RD和DSC技术分析了CeO2粉体的存在状态以及对玻璃相软化温度的影响;采用热震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测试对比... 在BaO-Al2O3-B2O3体系玻璃相中分别磨加和熔加CeO2粉体(16%),同时加入适量的镍粉,成功地制备了含CeO2的金属镍-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RD和DSC技术分析了CeO2粉体的存在状态以及对玻璃相软化温度的影响;采用热震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测试对比了CeO2添加方式对金属镍-陶瓷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根据宏观形貌观察并结合SEM/EDS微观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特点以及界面结构。结果表明,添加16%CeO2粉末可显著改善BaOAl2O3-B2O3涂层体系的涂覆性能,并提高涂层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力。熔加的CeO2粉末在玻璃块料中主要以立方萤石结构的形式存在,且对玻璃相软化温度无明显影响。与磨加方式相比,熔加的CeO2颗粒更为细小,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镍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玻璃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等离子喷涂TiC/Fe-Ni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警雷 黄继华 +3 位作者 王海涛 徐俊龙 赵兴科 张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Ti-Fe-Ni-C系粉末,并通过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RPS)原位合成并沉积了TiC/Fe-Ni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RD、SEM和EDS研究复合粉末和涂层的成分、组织结构,考察复合粉末的TiC含量及复合粉末粒度对涂层组织结... 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Ti-Fe-Ni-C系粉末,并通过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RPS)原位合成并沉积了TiC/Fe-Ni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XRD、SEM和EDS研究复合粉末和涂层的成分、组织结构,考察复合粉末的TiC含量及复合粉末粒度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的反应喷涂复合粉末粒度均匀、无有害相生成;TiC/Fe-Ni复合涂层由不同含量TiC颗粒分布于晶粒内部而形成的晶内型复合强化片层叠加而成,基体主要为(Fe、Ni)固溶体,TiC颗粒呈纳米级;涂层TiC含量较高时,纳米级TiC颗粒弥散分布更均匀;喷涂粉末粒度较大时,片层厚度较大,孔隙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Ni 反应等离子喷涂 前驱体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B/Fe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原位合成及显微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维平 刘硕 邹龙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801,共4页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中碳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B2-TiB/Fe复相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改善常规材料表面综合使用性能.采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Fe,C)固溶体胞状树枝晶及分布于晶间的TiB... 利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中碳钢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B2-TiB/Fe复相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改善常规材料表面综合使用性能.采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Fe,C)固溶体胞状树枝晶及分布于晶间的TiB2/Fe或TiB/Fe共晶组成,部分Fe2B相也会出现在晶间.涂层成分不同时,陶瓷增强相的含量将发生变化.涂层力学性能较基体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TIB2 Fe2B 激光熔覆工艺 共晶 显微分析 中碳钢 原位自生 原位合成 材料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反应合成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泽华 王长浩 +1 位作者 周泽华 江少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高温反应合成涂层是一种新型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方法。介绍了高温反应合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高温反应合成涂层制备技术,包括SHS离心铸造涂层、SHS熔铸涂层、反应铸渗涂层、气相传输涂层、反应热喷涂涂层。分析了不同涂层的工艺过... 高温反应合成涂层是一种新型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方法。介绍了高温反应合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高温反应合成涂层制备技术,包括SHS离心铸造涂层、SHS熔铸涂层、反应铸渗涂层、气相传输涂层、反应热喷涂涂层。分析了不同涂层的工艺过程、工艺特点、性能以及优缺点,提出了高温反应合成涂层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反应合成 金属-陶瓷涂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火焰喷涂Ti-Ni-C系陶瓷/金属复合涂层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慧渊 黄继华 +2 位作者 魏世忠 张华 赵兴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钛粉、镍粉和碳的前驱体(蔗糖)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N i-C系反应喷涂复合粉末,并通过普通氧乙炔火焰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以TiC为增强相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采用XRD和SEM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 以钛粉、镍粉和碳的前驱体(蔗糖)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了Ti-N i-C系反应喷涂复合粉末,并通过普通氧乙炔火焰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以TiC为增强相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采用XRD和SEM对喷涂粉末和涂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制备的Ti-N i-C系复合喷涂粉末有非常紧密的结构;可有效的解决反应喷涂过程中原料粉末分离的问题;喷涂所得到的陶瓷/金属复合涂层具有典型的热喷涂组织特征,其由原位合成的纳米级TiC颗粒分布于金属基体内部形成的复合强化片层组织和TiC和Ti2O3共生聚集片层交替叠加而成;涂层基体以N i和N i3Ti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复合涂层 反应火焰喷涂 TIC 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Cr_7C_3/γ-Fe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的耐磨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均波 王立梅 黄继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3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在室温干滑动磨擦及高温滑动磨擦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3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在室温干滑动磨擦及高温滑动磨擦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相组成是Cr7C3增强相和-γFe固溶体与少量Cr7C3构成的共晶;涂层在室温和高温干滑动磨擦条件下均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摩擦学特性的SEM和SEAM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海涛 金元生 +1 位作者 方健文 殷庆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常温干摩擦试验,比较了CoCrMoSi+Al2O3ZrO2和CoCrMoSi+Fe3O4两种大气等离子喷涂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及C1Mn1Cr1碳钢涂层与35#中碳钢对磨的摩擦学特性;利用... 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常温干摩擦试验,比较了CoCrMoSi+Al2O3ZrO2和CoCrMoSi+Fe3O4两种大气等离子喷涂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以及C1Mn1Cr1碳钢涂层与35#中碳钢对磨的摩擦学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观察了磨损表面和亚表层的显微结构,分析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粘着磨损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微切削和微裂纹的扩展、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磨损机理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扫描声学显微镜对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亚表层相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军 胡思正 倪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利用声学显微技术这一无损检测手段对等离子喷涂的金属 -陶瓷复合涂层进行了亚表层显微结构的观察 ,通过分析涂层材料的声波信号 ,得出了金属相和陶瓷相分布区域的结论 。
关键词 扫描声学显微镜 金属-陶瓷 复合涂层 亚表层 相分布 热喷涂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等离子喷涂Fe-Ti-C复合粉末制备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形成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涛 张守全 +3 位作者 黄继华 朱警雷 张强 张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TiFe粉为原料制备Fe-Ti-C系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沉积TiC/Fe金属陶瓷涂层,利用"淬熄试验"研究涂层组织形成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喷涂粉末、涂层以及淬熄粒子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每个复... 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TiFe粉为原料制备Fe-Ti-C系反应热喷涂复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沉积TiC/Fe金属陶瓷涂层,利用"淬熄试验"研究涂层组织形成机理。采用XRD和SEM分析喷涂粉末、涂层以及淬熄粒子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每个复合粉末团粒构成独立的反应单元,在喷涂飞行过程中首先出现Ti-Fe液相,然后整个团粒发生球化;熔化的团粒内部生成大量细小TiC颗粒,表层有少量TiC聚集,与基板碰撞后形成复合强化片层与TiC聚集片层交替叠加的涂层结构;随飞行距离增大,团粒外部TiC聚集层增厚,内部TiC颗粒减少,碰撞扁平化程度降低;最终涂层由TiC和Fe两相组成,大量亚微米级TiC颗粒呈内晶型均匀分布于Fe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Fe金属陶瓷涂层 Fe-Ti-C复合粉末 组织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体激光熔覆陶瓷基复合涂层的裂纹成因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海青 刘秀波 +4 位作者 孟祥军 郑晨 孙承峰 王明娣 齐龙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63,共4页
参考了较多国内外有关文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属基体激光熔覆陶瓷基复合涂层裂纹的形成机理,总结出降低裂纹倾向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激光熔覆参数;激光熔覆时对金属基体进行预热或后热处理;采用添加中间过渡层或梯度涂层的方法;在金属基... 参考了较多国内外有关文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属基体激光熔覆陶瓷基复合涂层裂纹的形成机理,总结出降低裂纹倾向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激光熔覆参数;激光熔覆时对金属基体进行预热或后热处理;采用添加中间过渡层或梯度涂层的方法;在金属基体激光熔覆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添加增韧、增塑元素。这些方法为控制金属基体激光熔覆陶瓷基复合涂层的裂纹形成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金属基体 陶瓷复合涂层 裂纹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栗卓新 祝弘滨 +1 位作者 李辉 孙日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8,共6页
从喷涂方法、粉末特性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介绍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组织结构及综合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认为这三个方面综合控制着热喷涂过程中陶瓷相的分解、氧化以及复合粉末的沉积行为,并由此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 从喷涂方法、粉末特性和工艺参数三个方面介绍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制备、组织结构及综合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认为这三个方面综合控制着热喷涂过程中陶瓷相的分解、氧化以及复合粉末的沉积行为,并由此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喷涂方法和复合粉末,优化喷涂工艺是获得优良性能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粉末特性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表面燃烧合成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文戈 周和平 +2 位作者 陈克新 尹莉 赵延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8-973,共6页
用燃烧合成技术在钢板表面制备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硬度测定及抗热震性等实验对合成的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是由Cr3C2,Cr7C3及AlN等多相金属陶瓷组成的复合体系,其显微组... 用燃烧合成技术在钢板表面制备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硬度测定及抗热震性等实验对合成的涂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主要是由Cr3C2,Cr7C3及AlN等多相金属陶瓷组成的复合体系,其显微组织均匀致密,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硬度是基体的4~5倍,抗热震实验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为改善涂层的润湿性,利用Cr与Fe在高温下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作为过渡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金属陶瓷 复合涂层 钢板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福田 李兆前 黄传真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4-91,共8页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是优越的现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和材料复合技术。对各种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概况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涂层技术 表面处理 热喷涂技术 气相沉积技术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激光熔覆与无裂纹的实现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圣丰 曾晓雁 胡乾午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鉴于传统的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主要存在2方面不足:其一,熔覆效率低,导致大面积熔覆时成本昂贵;其二,由于激光熔覆本身的特点,即快速加热与快速凝固,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热应力极易诱导熔覆层开裂。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 鉴于传统的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技术主要存在2方面不足:其一,熔覆效率低,导致大面积熔覆时成本昂贵;其二,由于激光熔覆本身的特点,即快速加热与快速凝固,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热应力极易诱导熔覆层开裂。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的新方法,即感应预热基材的同时快速激光熔覆。该方法不仅可使熔覆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获得了无裂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复合涂层 激光感应复合快速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制备陶瓷及陶瓷金属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烺 马冰 +2 位作者 冯胜强 刘光 王秀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传统喷涂陶瓷粉末由于过高的喷涂温度,容易导致颗粒发生氧化、脱碳、相变、晶粒粗化等现象。冷喷涂较低的喷涂温度,避免了传统喷涂陶瓷颗粒所产生的缺陷,并且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增加了涂层的耐疲劳性,使冷喷涂在制备陶瓷涂层方面独具一格... 传统喷涂陶瓷粉末由于过高的喷涂温度,容易导致颗粒发生氧化、脱碳、相变、晶粒粗化等现象。冷喷涂较低的喷涂温度,避免了传统喷涂陶瓷颗粒所产生的缺陷,并且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增加了涂层的耐疲劳性,使冷喷涂在制备陶瓷涂层方面独具一格。但陶瓷颗粒塑性变形能力差,导致纯陶瓷涂层颗粒之间结合强度过低、孔隙率较大,严重影响涂层质量。而通过加入金属粉末利用其较好的塑性来提高复合涂层的性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重点阐述冷喷涂在制备陶瓷涂层以及陶瓷金属复合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粉末的制备、喷涂工艺参数、涂层的微观组织、结合机理、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陶瓷涂层 陶瓷金属复合涂层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合金表面激光重熔Al_2O_3-13wt%TiO_2复合陶瓷涂层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2 位作者 沈理达 刘志东 黄因慧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56,共6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和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在TiA l合金表面制备了A 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为了减少重熔层裂纹等缺陷,采用较低的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进行重熔。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结构... 采用等离子喷涂和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在TiA l合金表面制备了A 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为了减少重熔层裂纹等缺陷,采用较低的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进行重熔。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经过激光重熔处理后,陶瓷涂层颗粒细化,片层状组织得以消失,致密性提高,获得了基本没有裂纹等缺陷的重熔层;激光重熔亚稳相-γA l2O3转变为稳定相-αA l2O3;由于陶瓷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的影响,激光重熔时无法使整个陶瓷层实现重熔,重熔后的陶瓷涂层形成了晶粒细小的等轴晶重熔区、烧结区以及片层状残余等离子喷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等离子喷涂 A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火焰喷涂工艺参数对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伍超群 邓畅光 +2 位作者 邓春明 刘敏 周克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5,共3页
利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对镍基复合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镍基复合涂层与铜基体结合强度的主要工艺参数是燃气压力,其次是喷涂距离和前处理时的喷砂压... 利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制备了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对镍基复合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镍基复合涂层与铜基体结合强度的主要工艺参数是燃气压力,其次是喷涂距离和前处理时的喷砂压力;涂层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喷涂距离170 mm,燃气压力0.49 MPa,喷砂压力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碳化钨复合涂层 高速火焰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高才 许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3-66,75,共5页
讨论了激光熔覆外加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中外加陶瓷相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及一般的解决方法,指出原位合成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可有效解决界面问题,从铁基、镍基等复合涂层的原位反应材料体系、反应机理分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 讨论了激光熔覆外加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中外加陶瓷相与基体的界面问题及一般的解决方法,指出原位合成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可有效解决界面问题,从铁基、镍基等复合涂层的原位反应材料体系、反应机理分析、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激光熔覆原位自生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微观反应机制和宏观实际应用2个角度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原位合成试验与热力学理论的互相补充与验证,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陶瓷涂层 金属复合涂层 外加陶瓷 界面 原位合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镍-铬-硅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维平 刘中华 邹龙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5,共4页
在Ti-5621s合金表面采用激光熔覆制备了镍-铬-硅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以Ti5Si3和Cr3Si为主的颗粒增强相弥散分布在β-Ti和γ-Ni两相固溶体中;涂层的硬度较基体有显著的提高... 在Ti-5621s合金表面采用激光熔覆制备了镍-铬-硅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以Ti5Si3和Cr3Si为主的颗粒增强相弥散分布在β-Ti和γ-Ni两相固溶体中;涂层的硬度较基体有显著的提高;由于金属硅化物Ti5Si3和Cr3Si的高硬度、强原子间结合力,该复合涂层明显地改善了基体合金的摩擦和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方坡 王引真 +1 位作者 王纬 陈建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1-72,75,共3页
为了分析弯矩作用下金属基/陶瓷涂层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计算不同涂层厚度和不同涂层弹性模量比条件下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弯曲中心部位涂层的失效主要是由于拉应力所造成的,且拉应力值随... 为了分析弯矩作用下金属基/陶瓷涂层应力分布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计算不同涂层厚度和不同涂层弹性模量比条件下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弯曲中心部位涂层的失效主要是由于拉应力所造成的,且拉应力值随涂层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两端部位涂层的失效主要是由于剪应力所造成的,且剪应力值随着涂层弹性模量和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中间过渡涂层的存在可有力地减缓涂层到基体的应力变化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金属基/陶瓷涂层 有限元 应力分布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