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镉特异性功能化核酸适配体测定痕量镉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律 李贵荣 +1 位作者 徐梦媛 杨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7-630,共4页
镉特异性功能化核酸适配体(FA_(Cd))在无镉体系中能阻碍金纳米(GNPs)与罗丹明6G(Rh6G)聚集,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较低。当体系中存在镉离子时,FACd与之特异性结合,从RNA位点处断裂产生适配体片段(FAF),FAF与GNPs和Rh6G形成GNPs-FAF-Rh6G... 镉特异性功能化核酸适配体(FA_(Cd))在无镉体系中能阻碍金纳米(GNPs)与罗丹明6G(Rh6G)聚集,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较低。当体系中存在镉离子时,FACd与之特异性结合,从RNA位点处断裂产生适配体片段(FAF),FAF与GNPs和Rh6G形成GNPs-FAF-Rh6G聚合物,共振光散射强度大幅增加,共振光散射强度值(I_(RLS))与镉的浓度(cCd^(2+))在0.28~11.2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 ng/mL,相对标准偏差≤5%,加标回收率为96.4%~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特异性功能化核酸适配体 金纳米 罗丹明 共振光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家豫 万波 +4 位作者 马瑾 袁红霞 李星 赵运旺 廖世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 DNA文库中筛选出与Anti-CEA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并通过凝胶阻滞实验(EMSA)鉴定筛选到的Anti-CEA-aptamer复合物,然后将得到的第10轮富集文库扩增为双链DNA,通过切胶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同时利用交错PCR技术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aptamers的序列。结果:经过10轮筛选得到了4条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验证筛选出的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号aptamer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很高,且与非特异蛋白无明显吸附,筛选出的aptamers用于识别Anti-CEA,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减SELEX技术 羧基琼脂磁珠 CEA异性单克隆抗体 核酸配体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朝滨 朱龙佼 +3 位作者 张博洋 张洋子 陈可仁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127,共10页
核酸适配体是由20-10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或核糖核酸(RNA),一般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筛选。核酸适配体可以与多种靶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包括毒素、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微生物等,已被广泛应... 核酸适配体是由20-10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或核糖核酸(RNA),一般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筛选。核酸适配体可以与多种靶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包括毒素、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微生物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细胞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多数疾病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重心。近年来,核酸疗法以更安全更高效的优势成为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重心,研究人员认识到核酸适配体的靶向结合能力可以应用到细胞的靶向治疗中。因此,开发出Cell-SELEX技术用于筛选可以靶向细胞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与传统的核酸适配体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特异性靶标是细胞成分,它们可以直接结合与细胞生长和代谢相关的物质影响细胞生理活动,也可以作为靶向递送工具递送药物,在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具有突破性影响。因此,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对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细胞异性 核酸疗法 靶向治疗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差减荧光法检测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云庭 郑江 +3 位作者 薄军 江兴龙 刘慧敏 黄将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6-302,共7页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鳗鲡、虹鳟和大菱鲆等多种水产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有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可定...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鳗鲡、虹鳟和大菱鲆等多种水产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有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可定量检测鳗弧菌的差减荧光法。该方法对鳗弧菌有较好的特异性,对鳗弧菌的检测荧光值是其他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和大肠杆菌)的4~11倍,对鳗弧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可用于102~108CFU/mL的范围内的定量检测。通过对不同盐度海水和鱼体组织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检测,结果表明,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等指标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说明该检测方法可用于海水样品和水产动物组织中鳗弧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核酸配体 亲和异性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胶体金比色法检测鳗弧菌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将远 郑江 +2 位作者 薄军 徐晓津 谭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95-2204,共10页
目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引起鲑鱼、鳗鲡、鲈鱼和牙鲆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确保水产养殖安全和食品安全所必需的。方法本文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较强的亲和力,... 目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引起鲑鱼、鳗鲡、鲈鱼和牙鲆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是水产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确保水产养殖安全和食品安全所必需的。方法本文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之间较强的亲和力,通过鳗弧菌夺取胶体金颗粒表面的核酸适配体,使胶体金溶液的吸光度发生变化,从而建立一种可定量检测鳗弧菌的方法。结果该方法对鳗弧菌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溶藻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等非目标菌的吸光度值(P<0.01),并在1~105CFU/ml的检测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用该方法对不同盐度和鱼体组织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检测,结果显示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等指标都符合相应检测标准。结论该检测方法对鳗弧菌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水产品或食品中鳗弧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核酸配体 亲和异性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言
6
作者 屈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0-360,共1页
核酸适配体特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短序列的单链核酸,也被称为"化学抗体"。它既有可与抗体相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有明显优于抗体的特点: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无需动物免疫,成本低;分子性质稳定,能可逆变性与复性,易储存运输;分子量... 核酸适配体特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短序列的单链核酸,也被称为"化学抗体"。它既有可与抗体相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又有明显优于抗体的特点: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无需动物免疫,成本低;分子性质稳定,能可逆变性与复性,易储存运输;分子量小,易穿过细胞膜,免疫原性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靶标范围广泛,包括金属离子、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核酸 配体 分子识别 免疫原性 合成制备 毒副作用 动物免疫 储存运输 异性 短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