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可充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VO_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渝萍 张丁非 +5 位作者 李晶 李婷婷 谢剑 苏红方 何春燕 李钰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1089-21092,共4页
采用溶胶G凝胶法结合乙醇超声法制备了复合材料VO2/V6O13.通过SEM、XRD、CV、CP 方法对复合材料VO2/V6O13的微观形貌、相组成、电化学储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乙醇超声和Ar气氛煅烧还原V2O5 可得到两相复合物45%VO2 和55%V6O13... 采用溶胶G凝胶法结合乙醇超声法制备了复合材料VO2/V6O13.通过SEM、XRD、CV、CP 方法对复合材料VO2/V6O13的微观形貌、相组成、电化学储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乙醇超声和Ar气氛煅烧还原V2O5 可得到两相复合物45%VO2 和55%V6O13;复合材料微观形貌为50-200nm 的海胆状产物;复合材料VO2/V6O13 的脱嵌镁过程均为两步,仅有部分镁离子能可逆脱嵌;在0.3mA/cm2充放电密度下,复合材料VO2/V6O13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365mAh/g,放电平台约为-0.50V(vs.SCE),经过11 次充放电循环,它的放电比容量仍然有160mAh/g,保持了较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但是复合材料VO2/V6O13的脱嵌镁过程仍然受到镁离子扩散控制.总的来看,复合材料VO2/V6O13是一类有希望用于镁可充电池的钒系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可充电池 正极材料 V6O13 VO2 溶胶G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l_(2)-AlCl_(3)-PY_(13)FSI/有机醚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2
作者 魏鑫 卢立伟 +3 位作者 文家新 刘晓晨 杨京东 刘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改善MACC电解液的预调节过程和充放电性能,将N-甲基-N-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PY_(13)FSI)作为添加剂制备Mg Cl_(2)-Al Cl_(3)-PY_(13)FSI/THF(MACCP)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研究MACC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组成和正极材料的兼容性。... 为改善MACC电解液的预调节过程和充放电性能,将N-甲基-N-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PY_(13)FSI)作为添加剂制备Mg Cl_(2)-Al Cl_(3)-PY_(13)FSI/THF(MACCP)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研究MACC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组成和正极材料的兼容性。结果表明:MACCP电解液的预调节过程明显缩短;MACCP电解液中新增了Al Cl_(2)F_(2)^(-)和Al Cl_(3)F^(-)离子;Mo_(6)S_(8)|MACCP|Mg电池在0.3 C下,循环24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54.2 m Ah/g,放电性能显著增强。这主要源于PY_(13)FSI电解产生的F^(-)同Cl^(-)产生竞争,生成新的有效离子,提高了Mg^(2+)沉积/溶出速率;PY_(13)FSI参与进电解液/电极界面反应,增强了界面的稳定性。MACCP电解液制备工艺简单,对促进可充镁电池的发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MACC电解液 N-甲基-N-丙基吡咯烷翁双(氟磺酰)亚胺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镁-氯化铝-EMImBF_(4)/有机醚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3
作者 文家新 叶俊镠 +3 位作者 魏鑫 杨京东 尹雪娇 李凌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可充镁电池(RMBs)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电解液对RMBs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将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mBF_(4))添加到MgCl_(2)+AlCl_(3)电解液(MACC)中,构建了一种MACC-EMImBF_(4)/有机醚(MACCE)可充镁电池... 可充镁电池(RMBs)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电解液对RMBs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将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mBF_(4))添加到MgCl_(2)+AlCl_(3)电解液(MACC)中,构建了一种MACC-EMImBF_(4)/有机醚(MACCE)可充镁电池电解液体系;采用循环伏安(CV)、线性扫描伏安(LS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曲线(GCD)等方法测试了MACCE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及全电池性能;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循环后的电极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MImBF_(4)的添加有效改善了电解液的性能,MgCl_(2)-AlCl_(3)与EMImBF_(4)的最佳摩尔比为5∶1.MACCE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为3.94 mS/cm,Mg^(2+)沉积-溶出过电位为59 mV,库仑效率达97.5%以上,氧化稳定电位可达2.8 V(vs.Mg/Mg^(2+))且循环时间超过500 h.MACCE电解液在循环过程中可在Mg负极表面形成一层纳米颗粒层,有助于改善循环稳定性.MACCE电解液与正极材料Mo6S8的兼容性好,Mo6S8|MACCE|Mg全电池的放电平均比容量可达64.4mA∙h/g(12.88mA/g,0.1C),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可达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MgCl_(2)+AlCl_(3)电解液 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 电化学性能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6
4
作者 袁华堂 吴锋 +1 位作者 武绪丽 李强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17,共4页
可充镁电池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可充电池。它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等优点。本文对可充镁电池的特点,特别是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可充电池 电极 嵌入材料 电解质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流体对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强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凯丽比努尔·克日木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5-2631,共7页
系统研究了铂、镍、不锈钢(SS)、铜、铝五种金属集流体和碳纤维、石墨箔、碳布三种碳纸集流体对"一代"(Mg(AlCl2BuEt)2/THF)、"二代"((PhMgCl)2-AlCl3/THF)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和镁沉积-溶出性能的影... 系统研究了铂、镍、不锈钢(SS)、铜、铝五种金属集流体和碳纤维、石墨箔、碳布三种碳纸集流体对"一代"(Mg(AlCl2BuEt)2/THF)、"二代"((PhMgCl)2-AlCl3/THF)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和镁沉积-溶出性能的影响.金属镍、不锈钢、铜、铝作为可充镁电池正极的集流体时,充电至一定电压时自身均会发生腐蚀.其中,镍和不锈钢可用作充电电压在2.1V(vsMg/Mg2+)以下正极材料的集流体;铜可用作充电电压在1.8V(vsMg/Mg2+)以下正极材料的集流体.碳集流体比金属集流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碳布作为集流体,适用于充电电压在2.25V(vsMg/Mg2+)(对"一代"电解液)和2.95V(vsMg/Mg2+)(对"二代"电解液)以下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集流体 金属 碳纸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育培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陈强 王久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4-1032,共9页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且操作安全等优点,使得可充镁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现有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成果予以系统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良好循环性能、高比容量或高放电电压平台... 由于金属镁具有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且操作安全等优点,使得可充镁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现有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成果予以系统评述,重点介绍了具有良好循环性能、高比容量或高放电电压平台等优点的材料,如MgxMo3S4、V2O5气凝胶、V2O5凝胶/C复合物、类石墨烯结构的MoS2、聚阴离子型材料等,探讨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正极材料 化学嵌 电化学嵌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酸锰镁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努丽燕娜 杨军 +1 位作者 郑育培 王久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由于介孔材料活性表面较大,可增加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的接触,使材料具有较多的电化学反应位.因而,与相应的无孔材料相比,具有介孔结构的硅酸锰镁材料呈现出较低的充放电极化、较大的放电容量和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在0.25 mol/L Mg(AlCl2EtBu)2/THF电解液中,0.2 C(约62.8 mA/g)充放电速率下,介孔硅酸锰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241.8 mAh/g,放电平台为1.65 V(vs Mg/Mg2+).设计具有介孔结构的材料为提高可充镁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正极材料 介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硅酸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PTMA/石墨烯(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强 努丽燕娜 +3 位作者 郭维 杨军 王久林 郭玉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95-2299,共5页
本文制备了聚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酯(PT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报道了其作为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循环... 本文制备了聚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自由基酯(PT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报道了其作为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粒径10 nm左右的PTMA颗粒分散在具有导电作用的石墨烯表面;在"一代"电解液Mg(AlCl2BuEt)2/四氢呋喃(THF)(0.25 mol L-1)中,22.8mA g-1充放电电流密度下,PTMA/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起始放电容量可达到81.2 mAh g-1.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自由基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可充镁电池的一类新型正极材料,可以进一步通过使用具有高氧化分解电压的电解液来提高其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储存和转换 可充电池 纳米复合物 有机正极材料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_(0.75)Mn_(0.15)Fe_(1.1)Si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云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伊丽奴尔.吐胡达洪 王久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1034,共4页
采用简单的熔盐方法,在KCl熔盐介质中800、900℃以及1 000℃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0.75Mn0.15Fe1.1SiO4。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结晶性提高,颗粒粒径增大。将其作... 采用简单的熔盐方法,在KCl熔盐介质中800、900℃以及1 000℃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Mg0.75Mn0.15Fe1.1SiO4。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结晶性提高,颗粒粒径增大。将其作为活性物质制作成极片,以0.25 mol/LMg(AlCl2EtBu)2/THF为电解液,镁条为对电极,组装成CR2016扣式电池。在0.1 C(20.86 mA/g)下,800、900℃以及1 000℃温度下制备的材料第2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22.9、130.0、54.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正极材料 熔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电解质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吉刚 孙杰 王凤彦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综述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格氏试剂盐系列电解质和可传导镁离子的聚合物电解质(GPE);简述了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可充镁电池电解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可充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格氏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电池:发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钊 姚赢赢 +4 位作者 李博飞 王利诚 徐昊 种丽娜 邹建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92-3216,共25页
可充镁电池因其高体积比容量、高安全性及原料镁储量丰富等优势,有望成为"双碳"目标下规模化储能技术的优选电化学器件。然而,目前可充镁电池还未能实现商业化,这与其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尚未明晰以及技术瓶颈还未被突破... 可充镁电池因其高体积比容量、高安全性及原料镁储量丰富等优势,有望成为"双碳"目标下规模化储能技术的优选电化学器件。然而,目前可充镁电池还未能实现商业化,这与其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尚未明晰以及技术瓶颈还未被突破等因素有关。因此,本文从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出发,在梳理了可充镁电池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可充镁电池器件中电解液、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主要介绍了格氏基、磺酸基和硼基电解液对改善镁可逆沉积/溶解和提高电压窗口的重要作用,并对Chevrel相Mo6S8、硫化物和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储镁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高电压的插层正极材料(尖晶石、层状和聚阴离子化合物)、高容量的转化正极材料(硫、氧和有机分子)和高功率的活性炭正极进行了着重介绍。此外,从电解液/电极界面反应机制着手,对镁、镁合金、铋和锡等金属以及石墨等负极材料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本文从材料设计、器件匹配和应用场景角度,对可充镁电池未来商业化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电解液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发展及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集流体对可充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硕剑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非路热.吐尔逊 杨军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以目前常用的Chevrel相Mo6S8作为正极材料,涂覆在不同集流体(不锈钢、镍、铜、钛)上,以镁为负极,研究了在(Ph Mg Cl)2-Al Cl3/四氢呋喃(简称THF)"二代"电解液中集流体对可充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恒流放电-充电结果显示在... 以目前常用的Chevrel相Mo6S8作为正极材料,涂覆在不同集流体(不锈钢、镍、铜、钛)上,以镁为负极,研究了在(Ph Mg Cl)2-Al Cl3/四氢呋喃(简称THF)"二代"电解液中集流体对可充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恒流放电-充电结果显示在不锈钢集流体上电池电压极化最小,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镍、铜次之;钛集流体上的极化最大,循环稳定性也最差.并通过对比放电-充电循环前后电极和集流体表面的微观结构,探讨了集流体对电池性能显著影响的原因.电解液对集流体会造成腐蚀,不同集流体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有差异;正极材料涂覆在不同集流体上,电极表面状况有差异;负载活性材料后集流体发生腐蚀的电位有所降低,使集流体更易受到电解液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正极 集流体 电化学性能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硫酚盐基溶液的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被引量:3
13
作者 卞沛文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再娜甫古丽 杨军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317,共7页
将4-甲基苯硫酚、4-异丙基苯硫酚和4-甲氧基苯硫酚(RSH)分别与格氏试剂C2H5MgCl/THF(四氢呋喃)反应制得的苯硫酚氯化镁(RSMgCl)(分别标记为MBMC、IPBMC和MOBMC)/THF和进一步与Lewis酸AlCl3反应制得的(RSMgCl)n-AlCl3/THF(n=1,1.5,2)苯... 将4-甲基苯硫酚、4-异丙基苯硫酚和4-甲氧基苯硫酚(RSH)分别与格氏试剂C2H5MgCl/THF(四氢呋喃)反应制得的苯硫酚氯化镁(RSMgCl)(分别标记为MBMC、IPBMC和MOBMC)/THF和进一步与Lewis酸AlCl3反应制得的(RSMgCl)n-AlCl3/THF(n=1,1.5,2)苯硫酚盐基溶液用作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和氧化分解电位.结果表明,苯硫酚上的基团种类和RSMgCl与AlCl3的比例对其电化学性能有影响.其中,0.5 mol·L-1(IPBMC)1.5-AlCl3/THF溶液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氧化分解电位适宜(2.4 V(vs Mg/Mg2+)),镁沉积-溶出循环效率稳定,过电位低,电导率较高(2.48 mS·cm-1),与正极材料Mo6S8兼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空气稳定性,配制方便,有希望应用于实际的可充镁电池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空气稳定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Se_(2)正极材料制备与镁电池中性能表征
14
作者 王利诚 徐昊 +1 位作者 李钊 邹建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升高,在循环48次后获得最大放电比容量628 mAh/g,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次循环后仍保持581 mAh/g的放电比容量。非原位TEM、XPS和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分析表明,FeSe_(2)正极在循环过程中,铜集流体会参与正极电化学反应并形成含铜化合物,在正极材料中形成导电通路,这有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因此,FeSe_(2)纳米颗粒充分参与正极转化反应,并展现出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为镁电池中的集流体和硒族化合物的匹配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正极材料 FeSe_(2) 铜集流体 非原位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可充镁电池二硫化钼电极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刚 徐强 +3 位作者 桑林 张晶 丁飞 刘兴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0-992,996,共4页
二硫化钼(MoS2)材料作为下一代可充镁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正在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降低可充镁电池的制造成本,提高商品化MoS2材料的性能,采用超声处理方法对商品化MoS2材料进行了超声振荡处理,然后将其作为正极材料与纯镁... 二硫化钼(MoS2)材料作为下一代可充镁电池的正极材料,目前正在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降低可充镁电池的制造成本,提高商品化MoS2材料的性能,采用超声处理方法对商品化MoS2材料进行了超声振荡处理,然后将其作为正极材料与纯镁片组装成可充镁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过处理的商品化MoS2材料相比,超声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商品化MoS2材料片层结构单元的分散性,能够为镁离子的嵌入和嵌出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从而提高了商品化MoS2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可充电池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基镁卤化物/四氢呋喃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被引量:1
16
作者 非路热.吐尔逊 祖丽皮亚.沙地克 +2 位作者 努丽燕娜 杨军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4-1640,共7页
将不同配比的吡唑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得的吡唑基镁卤化物/四氢呋喃(THF)溶液用作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和氧化分解电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沉积物的组分和... 将不同配比的吡唑与格氏试剂反应制得的吡唑基镁卤化物/四氢呋喃(THF)溶液用作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和氧化分解电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沉积物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吡唑上的取代基、吡唑与格氏试剂的反应配比对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都有影响.1 mol·L-11-甲基吡唑-PhMgCl(1:1摩尔比)/THF反应配制的电解液在不锈钢(SS)集流体的阳极氧化分解电位达到2.4 V(vs Mg/Mg2+),并具有镁沉积-溶出电位低、循环稳定性高、配制方便的特点,有希望应用于实际的可充镁电池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电池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14TFSI离子液体在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金杰 王菲菲 +3 位作者 郭永胜 杨军 努丽燕娜 王久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制备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苯酚基镁盐,以四氢呋喃(THF)与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PP14TFSI)离子液体混合物代替四氢呋喃作为该电解质的溶剂.当THF与PP14TFSI体积配比为1:1时,该苯酚基镁盐电解液镁可逆溶出性能最佳,电化学窗... 制备了可充镁电池电解质苯酚基镁盐,以四氢呋喃(THF)与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PP14TFSI)离子液体混合物代替四氢呋喃作为该电解质的溶剂.当THF与PP14TFSI体积配比为1:1时,该苯酚基镁盐电解液镁可逆溶出性能最佳,电化学窗口宽(2.7 V vs.Mg),离子电导率高(7.77 mS·cm-1).此外,热重测试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大大降低了THF溶剂的挥发性,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能.四氢呋喃+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混合溶剂有望作为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首选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基 N-甲基N-丁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胺 可充电池 混合溶剂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镁离子电池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波 李明珠 +2 位作者 宋广生 熊明文 管秀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7-1678,共12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可充镁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使用及操作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可充镁离子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相互兼容...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可充镁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价格低廉,使用及操作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性能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可充镁离子电池在大负荷储能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相互兼容性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开发高稳定正极材料和宽电压窗口及无钝化电解质是促进可充镁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该文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可充镁离子电池的研究发展现状,详细综述了目前两大研究热点正极材料和电解质,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离子电池 嵌入型正极材料 转换型正极材料 有机正极材料 液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镁沉积-溶出性能
19
作者 卞沛文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陈强 杨军 王久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将乙烯硫脲与不同格氏试剂EtMgBr/THF、PhMgBr/THF、PhMgCl/THF反应制得了3种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了在Pt电极上的镁沉积-溶出性能.结果表明,形成的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未改变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 将乙烯硫脲与不同格氏试剂EtMgBr/THF、PhMgBr/THF、PhMgCl/THF反应制得了3种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了在Pt电极上的镁沉积-溶出性能.结果表明,形成的乙烯硫脲-格氏试剂/THF电解液未改变电解液的镁沉积-溶出性能,却拓宽了其电化学窗口.如乙烯硫脲-PhMgBr/THF溶液的氧化分解电位可达2.3 V(vs.Mg/Mg2+),该电解液的电导率随溶液溶度增大先升后降,0.9 mol·L-1时其电导率最高,可达615μS·cm-1.比较乙烯硫脲-PhMgBr/THF在Pt、Ni、Cu和Al四种金属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在Ni电极的氧化分解电位最高,可达2.4 V(vs.Mg/Mg2+),且具有良好的镁沉积-溶出性能.CR2016扣式电池的循环测试表明,Ni基底上的镁沉积-溶出电位较低,其循环效率可达到92%,适宜作为实用电池的集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硫脲 格氏试剂 电解液 可充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MgCl)_2-AlCl_3在混合醚溶剂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菲菲 郭永胜 +2 位作者 杨军 努丽燕娜 王久林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1,共6页
制备了全苯基有机铝镁盐(PhMgCl)2-AlCl3,研究以3种不同混合醚,即dimethoxyethane(DME)+THF、Diglyme(DG)+THF和Tetraglyme(TG)+THF作溶剂对全苯基有机铝镁盐在不同金属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和(PhMgCl)2-AlCl3/THF体系相... 制备了全苯基有机铝镁盐(PhMgCl)2-AlCl3,研究以3种不同混合醚,即dimethoxyethane(DME)+THF、Diglyme(DG)+THF和Tetraglyme(TG)+THF作溶剂对全苯基有机铝镁盐在不同金属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和(PhMgCl)2-AlCl3/THF体系相比,(PhMgCl)2-AlCl3/DG+THF(3:2)仍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1.605×10-3S.cm-1)、良好的可逆沉积镁特性及阳极抗氧化性能(电化学窗口>2.8 V).且该DG+THF混合溶剂还可大幅降低电解液的饱和蒸汽压(由23.46 kPa降低到9.41 kPa),减少了电池使用过程电解液的挥发,从而提高了可充镁电池的安全性能.比较Pt、Ni、Cu和Al等不同金属基质电极,发现Pt的电化学性能最好,而Al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蒸汽压 可逆沉积 可充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