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辛酸对海马CA_1区锥体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学忠 崔旭 +4 位作者 卞建春 任建新 刘宗平 王捍东 王宗元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1期85-87,共3页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术后 1 d处死动物 ,取脑 ,制作石蜡切片 ,通过 HE染色、Tunel检测 ,以观察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形式 ,并探讨α-硫辛酸 (α-lipoic acid,L A)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术后 1 d处死动物 ,取脑 ,制作石蜡切片 ,通过 HE染色、Tunel检测 ,以观察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形式 ,并探讨α-硫辛酸 (α-lipoic acid,L A)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在短暂性全脑缺血中 ,海马锥体细胞存在着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形式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后1 d,海马 CA1区损伤较重 ,出现了较多的凋亡细胞 ,而 L A可明显抑制锥体细胞的凋亡。实验证明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细胞凋亡是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海马 CA1区 锥体细胞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小花 吴霜 +2 位作者 王莉莉 郭营营 林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6周后,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天麻乙酸... 目的观察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SD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6周后,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3周后,HE染色检测海马锥体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锥体细胞 痴呆 血管性 天麻属 植物提取物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缺乏对大鼠大脑锥体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宝 李金茹 +1 位作者 王俊艳 陈雪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探讨缺碘在地方性克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低碘饲料和补碘饲料喂养母鼠 ,分娩的仔鼠 40d龄时开始实验 ,观察仔鼠脑发育的变化。结果 :低碘组大鼠锥体细胞顶树突棘突密度、棘突的分布类型、锥体细胞基树突数和初级树突... 目的 :探讨缺碘在地方性克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低碘饲料和补碘饲料喂养母鼠 ,分娩的仔鼠 40d龄时开始实验 ,观察仔鼠脑发育的变化。结果 :低碘组大鼠锥体细胞顶树突棘突密度、棘突的分布类型、锥体细胞基树突数和初级树突分枝指数及锥体细胞的最大横截面积与加碘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碘饮食使大鼠锥体细胞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大鼠 低碘 棘突 碘缺乏 缺碘 大脑 饲料喂养 分枝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电镜大脑大锥体细胞高尔基复合体观察
4
作者 石玉秀 张开 +1 位作者 任昊 酒井真弘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7-408,共2页
超高压电镜大脑大锥体细胞高尔基复合体观察*石玉秀张开任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570377)(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沈阳110001)酒井真弘**(日本国京都大学医学部第二解剖教室**)我们已先后报... 超高压电镜大脑大锥体细胞高尔基复合体观察*石玉秀张开任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570377)(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沈阳110001)酒井真弘**(日本国京都大学医学部第二解剖教室**)我们已先后报告了透射电镜下的三编磷酸酶(T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锥体细胞 高尔基复合体 电镜 TMP A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征
5
作者 陈林义 黄叔仁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6-47,共2页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征较为罕见,其主要特征是:畏光、眼球震颤、全色盲、弱视及明视ERG严重损害等,国内仅见13例报告。现将我科在斜视、弱视门诊中所见2例患儿报告如下。例1,男,9岁,出生后不久即发现患儿畏光,视力差,但在室内暗处活动...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征较为罕见,其主要特征是:畏光、眼球震颤、全色盲、弱视及明视ERG严重损害等,国内仅见13例报告。现将我科在斜视、弱视门诊中所见2例患儿报告如下。例1,男,9岁,出生后不久即发现患儿畏光,视力差,但在室内暗处活动却不受限。患儿为头胎足月顺产。智力发育正常,父母健康,非近亲联姻。体检:一般情况较好。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0.1,左:0.08,矫正视力右:0.3,左:0.3,检查注视性质时患儿看不见镜内视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细胞功能不全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1001钠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痫样放电的影响
6
作者 吴前 谢扬高 +2 位作者 柴慧霞 郭亮 刘晓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19-19,共1页
本实验采用离体海马脑片技术,在20只SD大鼠海马脑片上初步观察了SC1001钠对马桑内酯(CL)所致海马CAl锥体细胞痫样放电活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SC11001钠的抗痫作用机理提供线索。
关键词 锥体细胞 CA1 SC1001 海马脑片 痫样放电 大鼠 作用机理 抗痛作用 群体峰电位 细胞外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抗痫新药SC1OO1Na对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
7
作者 吴前 谢扬高 柴慧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Z1期15-16,共2页
目前认为抗痫药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GABA能的 IPSI发挥作用。SC1001Na是一种合成抗痫药。本实验在47只SD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上运用低镁模型及双脉冲抑制模型观察了该药对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 目前认为抗痫药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增强GABA能的 IPSI发挥作用。SC1001Na是一种合成抗痫药。本实验在47只SD成年大鼠海马脑片上运用低镁模型及双脉冲抑制模型观察了该药对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经典制备海马脑片,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1.5小时后进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SC1OO1Na 海马脑片 突触传递 抑制模型 大鼠 作用机理 药对 兴奋性突触 N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抗痫药SC1001Na对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突触传递的影响
8
作者 吴前 谢扬高 柴慧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20-20,共1页
经典制备海马脑片,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1.5小时后进行实验,施予锥体细胞顺向或逆顺向刺激,玻璃微电极记录SAl区细胞群集峰电位(PS)。低镁模型实验:脑片记录正常PS后改用低镁ACSF灌流。
关键词 锥体细胞 SC1001Na 海马脑片 突触传递 玻璃微电极 峰电位 模型实验 人工脑脊液 逆顺 抑制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性损伤所造成的海马结构内锥体细胞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柏蕙英 贺迎昌 +2 位作者 杨晓明 陈翼飞 范冷艳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4期250-253,331,共5页
本文以沙士鼠作为实验对象,藉双侧颈动脉结扎,脑血流暂时阻断,解除结扎恢复血循环后,分成不同存活期的组,观察了海马结构中锥体细胞的形态变化。锥体细胞层的厚度,由于水肿明显增加,后又趋向恢复,但是CA_1区内的厚度急剧下降,90天后全... 本文以沙士鼠作为实验对象,藉双侧颈动脉结扎,脑血流暂时阻断,解除结扎恢复血循环后,分成不同存活期的组,观察了海马结构中锥体细胞的形态变化。锥体细胞层的厚度,由于水肿明显增加,后又趋向恢复,但是CA_1区内的厚度急剧下降,90天后全部消失。神经元也相应失落。锥体细胞在缺血早期细胞质染色变淡,组织疏松,以后缺血性反应增加,染色质溶解,核向周边移位,在缺血晚期线粒体肿大嵴紊乱呈空泡,内质网腔扩大,细胞器毁坏,突触变性,CA_1区的缺血性病灶比其他区出现缓慢,但损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细胞 厚度 CA 存活期 海马结构 缺血性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体细胞营养不良伴白点状眼底两兄弟
10
作者 高跃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8-58,61,共2页
关键词 锥体细胞 营养不良 并发症 白点状眼底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膜片钳技术研究17β—雌二醇对大鼠海马锥体细胞K^+通道的快速…
11
作者 任俊 陈助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A0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生理 海马 锥体细胞 钾离子通道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学忠 崔旭 +2 位作者 刘宗平 王捍东 王宗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715,共5页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后6h、1d、3d、5d处死动物,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通过HE染色、TUNEL检测及Caspase-3活性测定,对大鼠海马各区锥体细胞形态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短暂... 采用股动脉放血并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术后6h、1d、3d、5d处死动物,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通过HE染色、TUNEL检测及Caspase-3活性测定,对大鼠海马各区锥体细胞形态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短暂性全脑缺血中,海马锥体细胞存在着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在海马各区中的分布是一动态过程,各区对缺血易损伤性的顺序是:CA1及门区>CA2>CA3>齿状回;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海马锥体细胞中DNA断裂及Caspase-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且DNA的断裂早于Caspase-3的表达;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海马神经元出现凋亡时间早且损伤严重。试验证明: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海马各区存在着缺血耐受性差异;细胞凋亡是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全脑缺血 CASPASE-3 海马神经元 大鼠 细胞凋亡 海马锥体细胞 再灌注 动态变化 动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卵巢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晓伍 葛振英 +4 位作者 石纯 马斯奇 谢瑶 袁群芳 徐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观察去卵巢(OVX)后不同时相点上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X-6 d组、OVX-9 d组、OVX-12 d组和OVX-15 d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即处死,其余4组分别于术后第6、9、12、15... 目的:观察去卵巢(OVX)后不同时相点上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X-6 d组、OVX-9 d组、OVX-12 d组和OVX-15 d组,正常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即处死,其余4组分别于术后第6、9、12、15天处死进行电镜观察并做体视学分析。结果:随着去卵巢后天数的延长,线粒体变性逐渐明显,OVX-12 d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平均表面积(S)、粒子分散度(Cλz)和比表面(δ)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但OVX-15 d组有所减轻。另外,各组的数密度(Nv)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去卵巢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第12天变性最明显,提示线粒体变性可能导致女性更年期后神经元退变或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去卵巢 海马 锥体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收缩素在生后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14
作者 吴萍 王永恒 +1 位作者 李雪 邓锦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0-772,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索其生理功能。方法:免疫荧光法对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细胞中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以及齿状回分子层基质中胆囊收缩素阳性反应带进行标记,并统计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在成熟...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在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索其生理功能。方法:免疫荧光法对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细胞中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以及齿状回分子层基质中胆囊收缩素阳性反应带进行标记,并统计胆囊收缩素阳性细胞在成熟神经细胞中的比例。结果:胆囊收缩素于生后第7天(P7)在海马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中表达,随年龄增加,胆囊收缩素表达增多、增强,到成年约有60.1%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表达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还可以在胞外基质表达,主要是在齿状回内1/3分子层。结论:胆囊收缩素作为神经递质与调质广泛分布于海马成熟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其意义可能与海马成熟、学习、记忆等功能相关。胆囊收缩素也可以分泌到齿状回内分子层基质中,可能是作为排斥分子信号参与穿通纤维寻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海马 胆囊收缩素 锥体细胞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频率对大鼠海马脑片群体锋电位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东明 展丽英 刘祚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24-24,共1页
本实验采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孵化技术,观察了以针刺真能常用的各种频率的电极刺激,作用于海马脑片schaffer侧枝及orien纤维时,海马CA<sub>1</sub>区锥体细胞层和放射层的群体锋电位(PS)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变... 本实验采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孵化技术,观察了以针刺真能常用的各种频率的电极刺激,作用于海马脑片schaffer侧枝及orien纤维时,海马CA<sub>1</sub>区锥体细胞层和放射层的群体锋电位(PS)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变化,籍以推测海马在参与直刺镇痛过程中,对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所发生的电活动特征及发生机理。剌激强度2—4伏,波宽0.3ms,电刺激频率分别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脑片 群体锋电位 大鼠 针刺镇痛 刺激频率 锥体细胞 电针刺激 孵化技术 活动特征 波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器官与存在决定思维的机制——脑前沿与哲学社会科学札记之一
16
作者 刘文波 《继续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10-18,共9页
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这一原理已被说得烂熟,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的机制却殊少论者,殊少论及。顽石是存在,它能否、如何决定产生思维、意识、心理?一面镜子或平静水面产生种种物象,镜子、水面与它物是存在,物象是思维、意识、... 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这一原理已被说得烂熟,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的机制却殊少论者,殊少论及。顽石是存在,它能否、如何决定产生思维、意识、心理?一面镜子或平静水面产生种种物象,镜子、水面与它物是存在,物象是思维、意识、心理,还是如镜子水面它物一样的存在呢?镜子、水面(?)它物→物象过程是否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过程?如果是,物象就是精神,灵魂一类的东西,那么靠逻辑开关运行的电脑也便有了灵魂,这是否是还原论的变体或实际上走上了泛灵主义?如不是,那么镜子,水面之于物象同脑、神经、感官之于心象区别在哪里?难道它物与镜子水面的相互作用,它物与脑、神经、感官的相互作用不同是物理过程物质过程么?可见存在决定思维意识心理命题的许多方面需要在当代脑科学的启示下进行探讨:凡存在皆可决定思维意识心理,还是有所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电磁波 视觉器官 脑科学 认识论 主体与客体 互作用 锥体细胞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大鼠海马脑片CA1区兴奋性突触活动及双脉冲易化的观察
17
作者 郭亮 柴慧霞 +1 位作者 谢扬高 刘晓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17-18,共2页
实验采用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成马桑内酯(CL)肌注点燃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点燃大鼠在达到点燃标准后的保留期间,在原阈下剂量诱发出4—5级发作手24~48h内制备海马脑片,结果为:1.在阈强度与最大刺激强度间共选择10个强度,用于刺激S... 实验采用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成马桑内酯(CL)肌注点燃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点燃大鼠在达到点燃标准后的保留期间,在原阈下剂量诱发出4—5级发作手24~48h内制备海马脑片,结果为:1.在阈强度与最大刺激强度间共选择10个强度,用于刺激Schaffcr侧支,以CA1区锥体细胞顺向群体锋电位(PS)振幅与EPSPs斜率的比值(PS/EPSPs slope)示突触效能,发现点燃组PS/P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脑片 CA1 兴奋性突触 大鼠 群体锋电位 最大刺激 阈下剂量 双脉冲 阈强度 锥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尼拟青霉对动物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18
作者 李淑芳 熊正梅 孙光青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5-15,共1页
目的:本课题研究古尼拟青霉对动物缺血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实验先后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含迷走神经)不完全结扎的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和大鼠4-动脉阻断(4-VO)造成的全脑缺血30min/再灌... 目的:本课题研究古尼拟青霉对动物缺血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实验先后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含迷走神经)不完全结扎的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和大鼠4-动脉阻断(4-VO)造成的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模型来进行研究,大、小鼠均随机分为五个组: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古尼拟青霉大、小剂量组(小鼠为15g/kg组和7.5g/k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尼拟青霉 脑损伤的保护 作用及其机制 缺血性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 锥体细胞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计算机处理
19
作者 黄隆庆 杨世若 罗万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1年第Z1期17-17,共1页
本课题在以IBM PC-AT微型计算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上,以大鼠海马脑片CAI区锥体细胞层顺向刺激诱发痫样放电为分析实例,建立了一个脑片诱发电位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本系统将有限长单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运用于信号的滤波处理,有效地... 本课题在以IBM PC-AT微型计算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上,以大鼠海马脑片CAI区锥体细胞层顺向刺激诱发痫样放电为分析实例,建立了一个脑片诱发电位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本系统将有限长单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运用于信号的滤波处理,有效地滤除了干扰与噪声,为提高参数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脑片 场电位 痫样放电 计算机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 数字滤波器 诱发电位 大鼠 锥体细胞 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I示踪标记固定脑组织内神经元及其突起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穆小云 梁爽 +3 位作者 付苏 陈永芳 吴萍 邓锦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对DiI标记固定大脑皮质内神经元及其突起的技术进行改进,使操作更简单、便捷,效果更为高效、理想.方法:将DiI颗粒植入已固定小鼠大脑胼胝体,然后将标记后的脑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于室温下避光孵育1~2周.结果:这种标记方... 目的:对DiI标记固定大脑皮质内神经元及其突起的技术进行改进,使操作更简单、便捷,效果更为高效、理想.方法:将DiI颗粒植入已固定小鼠大脑胼胝体,然后将标记后的脑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于室温下避光孵育1~2周.结果:这种标记方法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出大脑皮质神经元及其突起的精细结构,其中包括树突棘.结论:DiI示踪标记法可以用于标记固定脑内的神经元及其突起和树突棘,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I 锥体细胞 神经元突起 胼胝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