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工程盾构穿越锚索区域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俊 朱元 +2 位作者 张燕明 周双全 丁树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0-106,共7页
为研究盾构穿越锚索处理技术,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风险预处理、掘进控制措施及地面沉降控制等几个方面,采用注浆加固技术、旋挖钻机截断清理与盾构掘进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盾构穿越锚索技术的运用,妥善规避了盾构过锚索区... 为研究盾构穿越锚索处理技术,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风险预处理、掘进控制措施及地面沉降控制等几个方面,采用注浆加固技术、旋挖钻机截断清理与盾构掘进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盾构穿越锚索技术的运用,妥善规避了盾构过锚索区域的风险,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可为类似盾构施工情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锚索注浆加固 盾构掘进参数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巷道底鼓影响因素及支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永忠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2,45,共4页
针对新庄矿巷道埋深大、地应力高的特点,提出了巷道围岩"锚索束+注浆加固"支护理念,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三种不同支护形式下的巷道底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巷道支护过程中,应加强支护两帮角的薄... 针对新庄矿巷道埋深大、地应力高的特点,提出了巷道围岩"锚索束+注浆加固"支护理念,并应用FLAC3D数值模拟对三种不同支护形式下的巷道底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地应力巷道支护过程中,应加强支护两帮角的薄弱环节;巷道随着底板支护强度的增强,浅部围岩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两帮角应力集中现象越弱,底板深部围岩应力向巷道底板浅部围岩转移能力就越低;"锚索束+注浆加固"支护方式不仅有效减小了底鼓量,又很好的解决了巷道片帮、顶板冒落等难题,同时与原支护状态相比顶底板变形量降幅分别达到85.5%和92.7%,说明了此种支护方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锚索束+加固 数值模拟 底板支护 围岩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