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工艺对锌铝氧化物(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武晓威 冯玉杰 +1 位作者 刘延坤 韦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3,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终点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2.5h、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h、Al2O3的掺杂量为3%时所得的ZAO粉末的红外发射率最低;ZAO掺杂半导体粉末的晶体结构为ZnO的铅锌矿结构;粒子形状近似为椭圆形,平均粒径为5~10μm;在中红外(3~5μm)和远红外(8~14μm)波段均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半导体材料 氧化物(zao) 红外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掺铝氧化锌(ZAO)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肖素萍 陈林 +3 位作者 王献忠 文忠和 向芸 张西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1,49,共4页
掺铝氧化锌(ZAO)是一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复合氧化物半导体。综述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沸腾回流法和络盐法等ZAO纳米粉体常用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评价。
关键词 氧化(zao) 纳米 制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燃烧法制备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林 何爱红 +4 位作者 刘悦 刘芳 曾蓉 李石庚 施卫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56,共3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体粉体,研究了点火温度对燃烧产物粒度及燃烧反应完全程度的影响,借助XRD、TG和FE-SEM对ZAO纳米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得ZAO纳米粉体为纤锌矿结构,在550℃点火燃烧所得ZAO粉体的颗粒... 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体粉体,研究了点火温度对燃烧产物粒度及燃烧反应完全程度的影响,借助XRD、TG和FE-SEM对ZAO纳米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得ZAO纳米粉体为纤锌矿结构,在550℃点火燃烧所得ZAO粉体的颗粒小,分散性好且分布较均匀,一次晶粒粒径13.9nm,颗粒平均粒径为26.8nm,燃烧反应较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体 凝胶-燃烧法 氧化(z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去除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位锁 魏敏 +1 位作者 李玉江 高宝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2-54,81,共4页
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锌铝类水滑石颗粒。在500℃下焙烧类水滑石转化为锌铝复合氧化物,并用XRD、TG/DTA和FT-IR等对类水滑石和锌铝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用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锌铝类水滑石颗粒。在500℃下焙烧类水滑石转化为锌铝复合氧化物,并用XRD、TG/DTA和FT-IR等对类水滑石和锌铝复合氧化物进行表征分析。用锌铝复合氧化物吸附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实验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去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吸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离子浓度对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颜东亮 陈林 宋杰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4-709,共6页
采用络盐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通过改变(NH4)2SO4的加入量研究了络离子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 采用络盐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纳米粉体。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通过改变(NH4)2SO4的加入量研究了络离子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通过XRD、SEM和激光粒度仪对ZAO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络离子的存在,降低了反应初始溶液中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使得产物的一次粒径的可调控性增强,有利于纳米级ZAO粉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zao) 络盐法 新复合络盐晶体 (NH4)1.95(Zn0.95Al0.05)(SO4)2.6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充放电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锋 周震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在化学共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喷涂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制备锌镍实验电池,考察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晶型结构为单一a相,颗粒形貌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 在化学共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喷涂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制备锌镍实验电池,考察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晶型结构为单一a相,颗粒形貌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积达到14.1m2/g,平均粒径为18.38mm。与球形b-Ni(OH)2正极锌镍电池相比,实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放电容量和电压平台均有明显提高,1C倍率充放电120次循环平均比容量达到287.4mAh/g,放电中值电压达到1.688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镍电池 正极活性物质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在锌铝复合氧化物上分解行为的红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孝敏 康敏 +4 位作者 李磊 赵宁 魏伟 孙予罕 张炳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采用尿素热分解法制备锌铝水滑石,1 073 K下煅烧得到相应的锌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谱图确定锌铝复合氧化物ZAO-3(1 073 K)催化剂的组分为ZnO相和ZnAl2O4尖晶石相。NH3(CO2)-TPD结果表明,当向ZnO中引入Al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和酸... 采用尿素热分解法制备锌铝水滑石,1 073 K下煅烧得到相应的锌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通过XRD谱图确定锌铝复合氧化物ZAO-3(1 073 K)催化剂的组分为ZnO相和ZnAl2O4尖晶石相。NH3(CO2)-TPD结果表明,当向ZnO中引入Al后,催化剂的酸碱性位和酸碱性强度都发生改变。采用原位红外(in-situ FT-IR)手段,研究了碳酸二甲酯(DMC)分别在ZAO-3(1 073 K)、ZnAl2O4、ZnO上随着温度变化的分解行为。结果表明,ZAO-3(1 073 K)催化剂上大量的弱酸碱性位协同稳定DMC,抑制DMC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 原位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
8
作者 包星晨 刘小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CFs-Ni/Zn/Al-LDHs)。采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材料的层间阴离子为NO_3^-,XRD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具有高晶化的类水滑石结构,通过SEM观察... 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CFs-Ni/Zn/Al-LDHs)。采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材料的层间阴离子为NO_3^-,XRD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具有高晶化的类水滑石结构,通过SEM观察到该材料的花样插层结构。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的结果表明:在光电催化4h后,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8.92%,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产物在235nm处的紫外吸收峰与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1×10^(-6)~5×10_(-5) 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7) mol/L(3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 碳纤维 左氧氟沙星 光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和铝氧化物涂层砂的过滤与吸附性能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乃云 李富生 +3 位作者 汤浅晶 徐迪民 范瑾初 严煦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总结性地对 3种不同氧化物涂层砂和未涂层砂的表面特性、过滤和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明确了适用范围。改性滤料的高温加热和碱性沉积两种制备方法中 ,涂铁宜选前者 ,涂铝宜用后者。涂层砂的比表面积增大 ,吸附容量增加 ,使石英砂... 总结性地对 3种不同氧化物涂层砂和未涂层砂的表面特性、过滤和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明确了适用范围。改性滤料的高温加热和碱性沉积两种制备方法中 ,涂铁宜选前者 ,涂铝宜用后者。涂层砂的比表面积增大 ,吸附容量增加 ,使石英砂表面电荷的带电性质改变 ,有利于水中杂质的去除。涂铁砂适合于除氟和除砷及除有机物 ;涂铝砂适合于除浊、除有机物和除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改性滤料 过滤装置 吸附容量 有机物 水质 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掺铝氧化锌粉末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芸 陈娇 +1 位作者 陈银 张其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5-848,85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粉末,研究了反应物终点pH值、煅烧温度、Al3+掺杂量对所合成的ZAO粉末红外辐射率的影响。借助于差热-热重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辐射率测试对制得的ZAO粉末的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铝氧化锌(ZAO)粉末,研究了反应物终点pH值、煅烧温度、Al3+掺杂量对所合成的ZAO粉末红外辐射率的影响。借助于差热-热重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辐射率测试对制得的ZAO粉末的形貌、微观结构和红外辐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终点pH=8.5、煅烧温度为650℃、掺杂Al3+的摩尔分数为6%时获得的ZAO粉末的红外辐射率最低;制得的ZAO粉末属于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具有红外辐射率最低值的ZAO粉末的形状为棒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氧化(zao) 红外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盐法制备纳米晶掺铝氧化锌粉体
11
作者 颜东亮 陈林 +4 位作者 肖素萍 文忠和 王献忠 向芸 张西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研究了沉淀终点pH值对掺铝氧化锌(ZAO)粒径及产率的影响,以及锌离子总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ZAO纳米晶粉体的最佳沉淀终点... 通过新复合络盐晶体(NH4)1.95(Zn0.95Al0.05)(SO4)2.6H2O的合成证实了反应初始溶液中形成了络离子。研究了沉淀终点pH值对掺铝氧化锌(ZAO)粒径及产率的影响,以及锌离子总浓度对ZAO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ZAO纳米晶粉体的最佳沉淀终点pH=7,最佳锌离子总浓度为0.3mol/L,所得ZAO粉体的一次晶粒平均尺寸约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zao) 纳米 络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和雷达复合隐身材料——掺杂氧化物半导体 被引量:42
12
作者 马格林 曹全喜 黄云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从红外隐身、雷达隐身原理及电磁波在半导体表面层的吸收和反射的机理出发 ,从理论上分析了掺杂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同时实现红外和雷达隐身的可能性 ,指出ZAO(掺铝氧化锌 )作为红外和雷达隐身复合隐身材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关键词 掺杂氧化物半导体 红外隐身 雷达隐身 隐身材料 ZA0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吸附量热法研究Zn-Al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的酸碱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大塘 杨丽筠 +1 位作者 屠迈 沈俭一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由共沉淀法合成了Zn/Al摩尔比为1、2、3和6的Zn-Al水滑石.热重-差热结果显示其分解经两个过程,分别对应180和220℃的吸热峰.经400℃焙烧,生成Zn-Al复合氧化物,XRD测定仅显示ZnO物相(除Zn/... 由共沉淀法合成了Zn/Al摩尔比为1、2、3和6的Zn-Al水滑石.热重-差热结果显示其分解经两个过程,分别对应180和220℃的吸热峰.经400℃焙烧,生成Zn-Al复合氧化物,XRD测定仅显示ZnO物相(除Zn/Al比为6的样品),表明组成成分均一.微量吸附量热结果表明Zn-Al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酸碱性介于γ-Al2O3和ZnO之间,碱性(酸性)随着Zn(Al)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吸附量热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l水滑石的合成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詹正坤 胡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原子个数比的 Zn-Al水滑石类化合物 ,采用 IR,XRD,DT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以其为前体 ,4 0 0℃灼烧处理得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用乙醇脱氢、脱水为探针反应 ,初步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催化活性 .
关键词 催化活性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镁铝类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东 周良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752,757,共6页
以锌、镁、铝的水合硝酸盐及尿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采用XRD、SEM、FT-IR及MP-AE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材料表面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锌的掺杂... 以锌、镁、铝的水合硝酸盐及尿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锌镁铝类水滑石(ZnMgAl-HTLCs)。采用XRD、SEM、FT-IR及MP-AE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材料表面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分析。考察了锌的掺杂量、尿素浓度、二价三价金属离子比和溶剂等因素对水滑石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2+)/M^(3+)为4.5∶1~6∶1,锌的掺入比例在10%~30%之间,尿素的浓度为0.54~0.61 mol/L,时间为24 h,可以得到结构单一和形貌较好的锌镁铝类水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水热合成法 复合物 层状双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的磷酸盐吸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詹旭 王婷婷 +3 位作者 王蒙 杨龙 黄俊波 孙连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7-144,共8页
为探究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文章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并对改性前后吸附剂特性用SEM、XRD和FTIR进行表征,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拟合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 为探究锌铝复合改性海泡石(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文章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并对改性前后吸附剂特性用SEM、XRD和FTIR进行表征,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方程拟合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过程,分析吸附机理,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pH、温度和初始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磷吸附量影响。结果表明,H^(+)-ZnAlSep对磷酸盐溶液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磷酸盐的吸附为自发吸热的多分子层吸附,反应过程为熵增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H^(+)-ZnAl-Sep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吸附剂表面的-OH与磷酸盐发生了络合反应和静电吸引作用。响应面结果显示,R_(adj)^(2)=0.9957,回归模型显著,失拟项不显著,3个因素对响应值皆为显著影响;最佳吸附条件下磷吸附量为60.37 mg/g,与预测值62.23 mg/g相近,优化结果与拟合回归方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氧化物 改性 吸附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志锋 刘绍英 +3 位作者 王庆印 张华 陈学君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8-916,共9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和不同焙烧温度的Zn/Al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GDTA、CO2-TPD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碱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缩...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Zn)∶n(Al)和不同焙烧温度的Zn/Al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GDTA、CO2-TPD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碱性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缩聚阶段的催化剂。采用FTTR,1H NMR,13C NMR方法对PE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结构、碱度和碱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同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合成PET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Zn)∶n(Al)=1、焙烧温度为500℃的ZnAlOX-500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催化剂用量为0.25%(w)、缩聚第一阶段反应时间和温度为90 min和260℃、缩聚第二阶段反应时间和温度为90 min和280℃的工艺条件下,PET的特性黏数可达0.820 dL/g、端羧基值为44.19 mol/t、二甘醇含量为3.4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复合氧化物 对苯二甲酸 缩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Zn-Al三金属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云红 陆维敏 毛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A series of Mg Zn Al hydrotalcites like with different Mg/Zn molar ratios are synthesized by co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reactions of dehydrogenation or dehydration of isopropanol are carried... A series of Mg Zn Al hydrotalcites like with different Mg/Zn molar ratios are synthesized by co 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he reactions of dehydrogenation or dehydration of isopropanol a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Mg Zn Al mixed oxides obtained from calcination of Mg Zn Al hydrotalcites like. All of the Mg Zn Al mixed oxides show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n isopropanol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The acetone selectivity achieves more than 95%. The relation between catalytic activity and basicity of the catalysts is discussed by CO2 TPD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复合氧化物 催化性能 类水滑石 异丙醇 CO2-TPD 脱氢 共沉淀法 异丙醇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面ZnO:Al(ZA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8
19
作者 付恩刚 方玲 +1 位作者 庄大明 张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2-676,共5页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采用氧化锌铝(98wt%ZnO+2wt%Al2O3)陶瓷靶材制备了绒面ZAO(ZnO∶Al)薄膜,考察了所制备的绒面ZAO薄膜与绒面SnO2∶F薄膜在绒度、粗糙度、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采用氧化锌铝(98wt%ZnO+2wt%Al2O3)陶瓷靶材制备了绒面ZAO(ZnO∶Al)薄膜,考察了所制备的绒面ZAO薄膜与绒面SnO2∶F薄膜在绒度、粗糙度、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薄膜表面粗糙度,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电阻测试仪测量了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绒面ZAO薄膜具有与绒面SnO2∶F薄膜相比拟的各种性能,在非晶硅太阳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zao薄膜 SnO2:F薄膜 导电薄膜 绒面透明导电氧化物 陷光结构 氧化 非晶硅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O透明导电纳米薄膜中Al元素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峰 徐成海 +1 位作者 孙超 闻立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主要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ZAO纳米薄膜中Al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对其作了EDS,XRD测试,并研究了Al质量分数与ZAO薄膜的光、电性能的关系·得出ZAO薄膜中成分是均匀的,具有ZnO晶体结构;Al元素的掺杂没有形成新的化合物(Al2O3... 主要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ZAO纳米薄膜中Al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对其作了EDS,XRD测试,并研究了Al质量分数与ZAO薄膜的光、电性能的关系·得出ZAO薄膜中成分是均匀的,具有ZnO晶体结构;Al元素的掺杂没有形成新的化合物(Al2O3),Al对Zn的掺杂替换是提高ZAO薄膜导电性能的关键因素,对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射性影响不大·制备的薄膜最低电阻率为4 5×10-4Ω·cm,可见光透射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纳米薄膜 AL元素 zao薄膜 Al质量分数 EDS XRD 电阻率 透射率 氧化薄膜 光性能 电性能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