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电解体系中锰离子含量对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回汉 田炳阳 +1 位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共9页
湿法炼锌行业电解锌的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锰离子浓度有利于锌电解的生产,而过高的锰离子浓度则会促使阳极泥的产生,因此研究锰离子对锌电解中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铅银阳极板在160 g/L的Zn^(2+)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 湿法炼锌行业电解锌的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锰离子浓度有利于锌电解的生产,而过高的锰离子浓度则会促使阳极泥的产生,因此研究锰离子对锌电解中阳极泥成核及生长机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铅银阳极板在160 g/L的Zn^(2+)电解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n^(2+)进行电化学测试。对阳极板表面的阳极泥沉积形貌分析。结果表明,0~4 g/L的Mn^(2+)能够促进铅银阳极板在锌电解中的铅腐蚀,腐蚀电流密度变大,电解反应的阻抗减弱,电解体系的导电性增强;Mn^(2+)浓度提高到8 g/L,阳极板的铅腐蚀被抑制。4 g/L的Mn^(2+)浓度的电流效率最优,阳极泥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银阳极板 锌电解 锰离子 阳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代晓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74,722,共6页
文中采用主要成分为MnO2的锌电解阳极泥氧化锌焙砂浸出液中的亚铁离子,达到除铁的目的。研究了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阳极泥粒径、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亚铁离子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文中采用主要成分为MnO2的锌电解阳极泥氧化锌焙砂浸出液中的亚铁离子,达到除铁的目的。研究了锌电解阳极泥氧化亚铁离子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阳极泥粒径、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亚铁离子氧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阳极泥粒径为0.154 mm、液固比为14∶1(单位:mL/g)的较优工艺条件下,亚铁离子的氧化率高达99.80%。此工艺使锌冶炼企业产生的电解阳极泥得到了高效利用,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解决了固废堆存引起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阳极泥 二氧化锰 亚铁离子 氧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H_(2)O体系中锌电解阳极泥还原浸出锰的研究
3
作者 陶家荣 世仙果 +3 位作者 李云 朱应旭 李科 张亮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
锌电解阳极泥中含有大量的锰,目前企业常用的处理方法为返回浸出工序再利用,但该法会导致系统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偏高,影响电解。本研究利用SO_(2)还原特性,探究了锌电解阳极泥在SO_(2)-H2O体系中锰的还原浸出行为,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锰... 锌电解阳极泥中含有大量的锰,目前企业常用的处理方法为返回浸出工序再利用,但该法会导致系统溶液中锰离子浓度偏高,影响电解。本研究利用SO_(2)还原特性,探究了锌电解阳极泥在SO_(2)-H2O体系中锰的还原浸出行为,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锰浸出率及钾、钙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酸度0 g/L、液固比4.0、SO_(2)用量3.5 mo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Mn浸出率达到99.7%,钾、钙的溶出率分别为89.7%、28.6%,富锰液中钾、钙等杂质通过化学沉淀法除去后可用于制备工业级硫酸锰;浸出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铅37.79%、银1480 g/t、锶12.49%和硅6.07%,分别以PbSO_(4)、SrSO_(4)和SiO_(2)等形式存在,后续可通过火法工艺还原挥发渣中铅、银和锶至烟尘中,再进一步分离。本文处理锌电解阳极泥的方法实现了锰的高效浸出回收,避免了锰返回浸出工序造成电解系统锰离子浓度过高影响生产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浸出渣中有价金属元素铅、银、锶的富集,富集倍数约为9,提高了浸出渣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阳极泥 锰回收 还原浸出 SO_(2)-H_(2)O体系 钾、钙再利用 铅、银、锶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被引量:8
4
作者 桂卫华 王雅琳 +1 位作者 阳春华 黄泰松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 ,根据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酸锌比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 ,建立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 .同时 ,提出一种带变异操作和变搜索空间的单循环模拟退火算法 ,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调度 ,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 .工厂运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调度系统 模拟退火算法 电解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全流程酸锌离子浓度在线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邓仕钧 阳春华 +1 位作者 李勇刚 朱红求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88-2594,共7页
针对电解液中酸锌离子浓度离线化验存在大滞后,难以实现锌电解过程在线优化控制的问题,研究了锌电解全流程酸锌离子浓度在线预测模型。在分析锌电解过程电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锌电解过程物料平衡,建立了锌电解动态反应模型。基于... 针对电解液中酸锌离子浓度离线化验存在大滞后,难以实现锌电解过程在线优化控制的问题,研究了锌电解全流程酸锌离子浓度在线预测模型。在分析锌电解过程电化学反应机理的基础上,结合锌电解过程物料平衡,建立了锌电解动态反应模型。基于锌电解工业现场数据,采用FCM算法对锌电解工况进行分类,并辨识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预测模型的参数,利用多工况模糊匹配实现了全流程酸锌离子的预测。工业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地反映酸锌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为锌电解过程的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离子浓度 工况分类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锌电解过程能耗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桂卫华 张美菊 +1 位作者 阳春华 李勇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8-751,共4页
针对锌电解过程能耗过高的情况,研究其能耗优化问题。根据电力部门实行的分时计价政策,建立以全天锌电解过程电能消耗和总用电费用为目标的锌电解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带加速度调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 针对锌电解过程能耗过高的情况,研究其能耗优化问题。根据电力部门实行的分时计价政策,建立以全天锌电解过程电能消耗和总用电费用为目标的锌电解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带加速度调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加速度策略增强种群速度,使算法获得持续搜索的能力,有效克服早熟收敛;并和Powell算法相结合构成新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与Powell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将该混合粒子群算法应用于所建优化模型的求解,获得优化生产方案。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工业应用效果表明,按所得优化方案组织生产降低了电能消耗,减少了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能耗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混合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决策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雅琳 黄泰松 +1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49,52,共4页
针对电力部门提出的分时计价原则,以锌电解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生产过程数据建立了不同酸度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由此建立了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并用一种变形的多变量递推最小二乘自适应策略不断修正优化模型,采用高效模拟退火... 针对电力部门提出的分时计价原则,以锌电解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生产过程数据建立了不同酸度下电流密度与电流效率间关系,由此建立了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并用一种变形的多变量递推最小二乘自适应策略不断修正优化模型,采用高效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引入惩罚算子,求解带非线性约束和边界约束的优化问题,获得了合理的分时供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 优化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从锌电解液中脱除氯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红燕 森维 +2 位作者 孔馨 刘贵阳 赵龙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锌电解液中吸附脱除氯离子。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及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氯离子容量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循环次数对树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常温下,树脂... 研究了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锌电解液中吸附脱除氯离子。通过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及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树脂吸附氯离子容量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循环次数对树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试验中,常温下,树脂对Cl^-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min,吸附容量为36.993 8mg/g;溶液pH在4.40~5.22范围内,树脂对Cl^-有良好的吸附性;在一定的氯离子质量浓度范围内,树脂对氯离子的吸附容量随氯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动态试验中,常温条件下,树脂循环使用4次,吸附容量变化不大,较为稳定;负载树脂上的氯离子用浓度为0.5mol/L的稀硫酸溶液解吸,解吸率达98.5%,解吸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离子交换法 树脂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锌电解分时供电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勇刚 桂卫华 阳春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3,240,共4页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 依据电力部门的分时计价政策,利用由生产过程数据所建立的不同电解液酸锌比下电流效率及槽电压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锌电解过程分时供电优化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轮盘赌的方法选择整个粒子群当前最优位置,降低了算法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的几率。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分时供电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分时供电方案。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算法地改进大大提高了其全局搜索能力,分时供电的优化能显著降低锌电解过程的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分时供电 粒子群优化 轮盘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槽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萍 李昊岚 +1 位作者 魏文武 苏寅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6-1140,共5页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单组阴阳极、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单组阴阳极间的电解液,基于气泡产生及运动的机理计算出单个气泡在静止电解液中的上浮速度为0.017 m/s.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单组阴阳极、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单组阴阳极间的电解液,基于气泡产生及运动的机理计算出单个气泡在静止电解液中的上浮速度为0.017 m/s.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的作用下,电解液沿阳极板向上运动,沿阴极板向下运动,形成一个大的循环;而气泡群上浮的平均速度约为0.021 m/s,与文献实验数据相吻合.针对实际生产中多组阴阳极锌电解槽,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气泡上浮曳力和电解液进出口压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电解液的运动态势与单组阴阳极仅考虑气泡曳力作用时的状况相同,极间电解液平均流速是无气泡作用时的1.5倍左右,这将有利于加快极板附近电解液的更新,延缓锌离子的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气液流动 气泡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体系中电解新液除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爱玲 王海北 +1 位作者 刘三平 王洪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结合炼锌企业的需求,对电解新液进行了一系列改性沸石脱氟试验研究。改性沸石脱氟操作简单,不对溶液中的锌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引入有害杂质;同等条件下,改性沸石脱氟效果优于生石灰和针铁矿脱氟。
关键词 改性沸石 F^- 锌电解新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锌电解料液中痕量砷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明浩 周春山 李志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83-484,487,共3页
在盐酸介质中 ,As( )用碘化钾和抗坏血酸还原成 As( )后 ,再与强还原剂硼氢化钾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砷。氢化砷用氮载气送入原子化系统原子化后进行测定。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1 93.7nm,在 0 .5~ 50 ng·ml-1范围内 ,砷浓度与吸光度呈... 在盐酸介质中 ,As( )用碘化钾和抗坏血酸还原成 As( )后 ,再与强还原剂硼氢化钾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砷。氢化砷用氮载气送入原子化系统原子化后进行测定。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1 93.7nm,在 0 .5~ 50 ng·ml-1范围内 ,砷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3.4× 1 0 -9mol·L-1。方法毋需预处理直接用于锌电解料液中微量和痕量砷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料液 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 湿法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法快速测定锌电解液中的微量钴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国荣 黎鸿举 应晓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17,共2页
报道了大量锌存在时微量钴的极谱测定。试验表明,在丁二酮肟-柠檬酸钠-氯化铵体系中(pH 6.0~7.0),钴有灵敏的导数波,五万倍的锌存在不干扰钴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为5×10^(-9)mol·L^(-1),钴离子浓度在0.01... 报道了大量锌存在时微量钴的极谱测定。试验表明,在丁二酮肟-柠檬酸钠-氯化铵体系中(pH 6.0~7.0),钴有灵敏的导数波,五万倍的锌存在不干扰钴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为5×10^(-9)mol·L^(-1),钴离子浓度在0.01~1.0μg·m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了锌电解液中的微量钴,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 锌电解 钴测定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亚硝基R盐体系极谱波研究及锌电解液中钴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 周春山 蒋新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43-345,共3页
提出了一个测定微量钴 (Ⅱ )的极谱吸附波新体系。在pH 9.5的柠檬酸铵底液中 ,钴(Ⅲ ) NRS络合物在 - 0 .5 7V(vs .SCE)有一良好的吸附波 ,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钴浓度在 0 .0 1~1.2 μg·m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ng·... 提出了一个测定微量钴 (Ⅱ )的极谱吸附波新体系。在pH 9.5的柠檬酸铵底液中 ,钴(Ⅲ ) NRS络合物在 - 0 .5 7V(vs .SCE)有一良好的吸附波 ,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钴浓度在 0 .0 1~1.2 μg·m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ng·ml- 1。研究了极谱波性质和形成机理 ,应用于锌电解液中微量钴的分析 ,简便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极谱法 络合吸附波 锌电解 湿法冶金 测定 亚硝基R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锌电解液中镉和钴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明浩 任凤莲 +1 位作者 徐金华 李志红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研究了pH为 5 0的醋酸 醋酸钠介质中存在大量锌时 ,镉和钴在丁二酮肟 柠檬酸钠 氯化铵体系中的络合物吸附波 .结果表明 ,镉、钴峰电位分别为 - 0 79V和 - 0 93V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0 5~ 5mg·L- 1 和 0 0 0 0 1~ 0 1mg... 研究了pH为 5 0的醋酸 醋酸钠介质中存在大量锌时 ,镉和钴在丁二酮肟 柠檬酸钠 氯化铵体系中的络合物吸附波 .结果表明 ,镉、钴峰电位分别为 - 0 79V和 - 0 93V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0 5~ 5mg·L- 1 和 0 0 0 0 1~ 0 1mg·L- 1 ,检测限分别为 4 0× 1 0 - 8mol·L- 1 和 8 1× 1 0 - 1 0 mol·L- 1 .该方法具有不经预处理可直接用于锌电解液中微量镉、钴同时测定的优点 .分析了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极谱波性质和电极过程机理 .镉、钴与丁二酮肟 (DMG)的络合比均为 1∶2 ,Cd(DMG) 2 和Co(DMG) 2 络合物均表现出强的吸附特性 ,且前者吸附性更强 ,峰电流主要由络合物中心离子Cd(Ⅱ )和Co(Ⅱ )还原为Cd和Co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极谱 络合物附波 锌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凤莲 沈芳 +2 位作者 李源 曹福悦 蒲秋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3-1036,共4页
在含有亚硫酸钠的pH 8.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丁二酮肟-锌体系与铜(Ⅱ)、钴(Ⅱ)和镍(Ⅱ)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铜(Ⅱ)、钴(Ⅱ)和镍(Ⅱ)的... 在含有亚硫酸钠的pH 8.8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丁二酮肟-锌体系与铜(Ⅱ)、钴(Ⅱ)和镍(Ⅱ)产生络合物吸附波,据此提出了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锌电解液中铜(Ⅱ)、钴(Ⅱ)和镍(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铜(Ⅱ)、钴(Ⅱ)和镍(Ⅱ)的峰电位分别在-0.65V,-0.92V和-1.06V。铜(Ⅱ)、钴(Ⅱ)和镍(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02×10-6~1.00×10-3,6.01×10-5~1.20×10-3,8.04×10-6~4.03×10-4g.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41×10-7,1.14×10-5,5.48×10-6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酮肟 试剂 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 锌电解 铜(Ⅱ) 钴(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阳极泥中锌的氧化浸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胜方 刘先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0-183,共4页
为寻求锌冶炼厂电解阳极泥中锌的回收途径,以湖南某锌冶炼厂的电解阳极泥为原料,进行了锌的氧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溶液为介质、(NH4)2S2O8为氧化剂,在液固比为10,溶液初始pH值为1.5,(NH4)2S2O8添加量为0.01g/g(对原料),温度... 为寻求锌冶炼厂电解阳极泥中锌的回收途径,以湖南某锌冶炼厂的电解阳极泥为原料,进行了锌的氧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溶液为介质、(NH4)2S2O8为氧化剂,在液固比为10,溶液初始pH值为1.5,(NH4)2S2O8添加量为0.01g/g(对原料),温度为60℃的条件下浸出2h,锌的浸出率达到81%。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锌的氧化浸出过程受扩散机制控制,可以用Levenspiel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阳极泥 氧化浸出 浸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供电条件下锌电解过程电解液酸锌比优化控制
18
作者 邓仕钧 阳春华 +2 位作者 邓子鹏 李勇刚 朱红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8-1544,共7页
针对分时供电生产所带来的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比难以控制问题,研究面向电流切换过程中能耗最小的酸锌比最优控制策略。在分析锌电解过程动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求解新液流量及酸锌比预调节时间,得到酸锌比最优切换轨迹。针对外界... 针对分时供电生产所带来的锌电解过程中酸锌比难以控制问题,研究面向电流切换过程中能耗最小的酸锌比最优控制策略。在分析锌电解过程动态反应机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求解新液流量及酸锌比预调节时间,得到酸锌比最优切换轨迹。针对外界扰动造成实际电解液酸锌比偏离最优轨迹的问题,提出一种酸锌比轨迹偏差预测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电解液实际酸锌比快速、准确地跟踪优化设定值,保证锌电解过程稳定、低耗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能耗优化 最优控制 偏差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传质的锌电解过程多物理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亦梁 谢永芳 +1 位作者 李勇刚 阳春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离子浓度场、电场耦合严重及其与电解能耗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 针对锌电解槽中流速场、离子浓度场、电场耦合严重及其与电解能耗关系复杂的问题,基于液相传质原理,结合组分质量守恒、流体动力学及电极动力学方程建立锌电解槽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利用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锌电解槽多物理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锌电解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阴极板表面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主要有斜向上和斜向下,且斜向下的流速随着阴极板与进液口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极板间锌离子的浓度呈现"上低下高"分布;阴极板表面电解液流速低的区域,锌离子浓度低而氢离子浓度高,电流效率低而能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过程 液相传质 多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解槽内电解液流动现象的水力学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建伟 罗永光 施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共5页
以云南驰宏锌锗公司的锌电解槽为基础,根据相似原理制作了相应的水模型,对其内部的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锌电解槽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建模时采用四边形网格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水力学模拟... 以云南驰宏锌锗公司的锌电解槽为基础,根据相似原理制作了相应的水模型,对其内部的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锌电解槽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建模时采用四边形网格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水力学模拟的结果相吻合,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锌电解槽的内部流场。还对不同实际工况下锌电解槽内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电解槽结构、扩大电解槽规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解 流动 水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