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痰热清注射液对其抑菌作用考察
1
作者 吴娅丽 秦玺 +7 位作者 汪彬 李伟霞 王晓艳 陈小菲 张明亮 张辉 杨柳青 唐进法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5期804-812,共9页
目的:了解不同耐药表型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全基因组基本特征,并考察痰热清注射液(TRQ)对其抑菌作用,以分析CRPA的基因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株不同耐药表型的CRPA,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其... 目的:了解不同耐药表型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全基因组基本特征,并考察痰热清注射液(TRQ)对其抑菌作用,以分析CRPA的基因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株不同耐药表型的CRPA,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其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及可移动元件,考察TRQ单用及与亚胺培南(IPM)联用对6株CRPA的药效作用,进一步分析各菌株基因组相关致病系统、比较分析核心基因与特有基因,并分析与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6株CRPA的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大(6.5~6.9 Mbp),分属于5种序列分型(ST),有3株归属于高危克隆型ST111(PA68、PA94)和ST235(PA115),各菌株的可移动元件在种类、数量及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TRQ对高危克隆型菌株PA68、PA115仅为抑菌作用,与IPM联用对非高危克隆型菌株具有协同或部分协同抑菌作用;6株CRPA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间无明显差异,耐药基因主要与增加抗生素外排、产生钝化酶、修饰抗生素主要结合靶点等相关,毒力基因多为攻击型毒力因子,主要与黏附、分泌、铁摄取相关;每株菌均含有特有基因,多与分泌系统、多药转运体及多药外排等基因相关;通过分析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代谢通路,可见6株CRPA的耐药性主要与外膜孔蛋白减少、外排泵、产生水解酶等相关。结论:CRPA携带大量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TRQ与IPM联用对非高危克隆型CRPA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作用,菌株的MLST及耐药表型或为TRQ临床药效差异的原因之一,为后续的分子流行病学、临床用药、致病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铜绿假单 全基因组测序 痰热清注射液 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治疗实践
2
作者 赵凯 张富兴 +1 位作者 房博 刘振国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儿病情、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特...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实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药师全程参与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儿病情、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特性,协助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提供药学监护,最终患儿感染得以控制。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及时协助医师进行抗感染方案的制定、调整和药学监护,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发挥了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神经外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铜绿假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老年大鼠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炎症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动态影响
3
作者 杨丽娟 徐红日 +6 位作者 马洁 刘国星 刘凤仪 刘通 王亚杰 王永亮 余云鹏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 动态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不同时相肺组织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脾、胸腺、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SD大鼠分为空白组... 目的 动态观察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不同时相肺组织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脾、胸腺、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除空白组外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法进行造模;在感染后第2小时、6小时以及第1、3、5、7天取材,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IL-2、IL-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组织IL-2 mRNA、IL-4 mRNA转录水平,光镜下观察脾组织、胸腺组织病理表现。结果 与模型组和西药组相比,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能在感染后抑制促炎因子表达(P<0.01),促进抗炎因子表达(P<0.01),减轻脾脏、肺脏病理损伤,中药提前给药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势明显。结论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老年大鼠肺炎有明显的预防、治疗及修复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脾脏病理损伤,进而改善机体免疫炎症稳态,最终减轻肺脏病理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 多重铜绿假单 老年大鼠 炎症损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主要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林小静 王岱杰 +1 位作者 耿岩玲 王晓 《食品与药品》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主要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多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及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对多耐药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组分和木犀草素以及氨基... 目的研究金银花主要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多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及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对多耐药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组分和木犀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此基础上研究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结果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组分和木犀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0,5和2.5 mg/mL,对质控菌株的MIC分别为>10,5和2.5 mg/mL。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可降低硫酸阿米卡星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两者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均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其中绿原酸对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金银花有机酸组分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 最低抑浓度 木犀草素 绿原酸 异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亚平 麦吾丽旦·居来提 +3 位作者 张中文 李玉珍 徐令清 温伟洪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究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o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耐药机制及特征。方法用BD phoenix M50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最低抑菌浓... 目的探究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o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耐药机制及特征。方法用BD phoenix M50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筛查阳性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及ST分型。结果①收集22株临床分离CRPA,其中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22.7%),然后依次为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2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09%),头孢吡肟(63.6%),头孢他啶和氨曲南(77.27%),环丙沙星(86.36%),左氧氟沙星(95.45%)。②22株CRPA表型检测结果显示产碳青霉烯酶共5株(22.7%)。③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有4株ST549型CRPA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IMP-45及丝氨酸β-内酰胺酶OXA-1,OXA-50,1株为ST245型CRPA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NDM-1,即5株CRPA菌株均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产碳青霉烯酶不是本院CRPA对碳青霉烯耐药主要机制,CRPA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低且其耐药机制主要是产金属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碳青霉烯酶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治疗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昊亭 高福泉 张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53-57,共5页
铜绿假单胞菌(PA)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使治疗更加棘手。研究发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诱发PA的感染,随着临床耐药PA检出率的增加及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 铜绿假单胞菌(PA)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使治疗更加棘手。研究发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诱发PA的感染,随着临床耐药PA检出率的增加及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弱,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受到很大影响。PA的感染难以控制的原因是复杂的耐药机制,其中包括生物膜的形成、孔蛋白的介导作用、外排泵以及抗菌灭活酶的产生等。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不能有效控制PA的感染,所以针对耐药机制在药物治疗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外排泵抑制剂、抗生素佐剂、相关灭活酶抑制剂、外膜透化剂。此外,噬菌体疗法、中药疗法、一氧化氮疗法及纳米技术等特殊治疗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疫苗领域及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未来预防PA感染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研究PA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技术对PA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机制 治疗技术 体疗法 疗法 纳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机制及危险因素
7
作者 梁鑫 侯秀峙 陈建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调查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收集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定植菌株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 目的调查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收集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定植菌株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n=126)、对照组(定植菌株非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n=174),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定植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危人群,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患者年龄及分布科室,使用纸片协同法测定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排泵。结果300例标本中,共检出126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42.00%,其中痰液标本占比最多为71.43%(90/126),其次为尿液,占比9.52%(12/126)。126例体内定植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标本中,按年龄分布,以61-70岁人群占比最多为45.24%(57/126),其次为71-80岁人群,占比30.16%(38/126);按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患者占比最多为35.71%(45/126),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占比30.16%(38/126)。经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显示,33株(26.19%)菌株显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经外排泵抑制试验显示,79株(62.70%)菌株显示存在外排泵机制。联合组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及多种抗菌药物联用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及多种抗菌药物联用是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以61-70岁人群最为常见,重症医学科及呼吸内科感染风险较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主要为产金属β-内酰胺酶及外排泵机制,混合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及多种抗菌药物联用是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铜绿假单 临床分布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性和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李连敏 马玉忠 +1 位作者 刘月 杨威 《北方牧业》 2024年第9期18-18,共1页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损害机体组织,给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的报道很多,但有关羊感染该菌的相关资料与调查研究较少。本试验采集保定地区病羊的组织器官,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检...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损害机体组织,给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的报道很多,但有关羊感染该菌的相关资料与调查研究较少。本试验采集保定地区病羊的组织器官,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检测致病性、耐药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期为羊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及试验动物病料来自于保定市某羊场。2×Taq PCR MasterMix、DNA Marker购自北京天根生化公司。16SrDNA通用引物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公司。6~7周龄SPF级Balb/c小鼠,体重20~24克,购自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因子 河北医科大学 毒力基因 铜绿假单 基因 生物工程 生化公司 保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高突变株检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曹伟 姚冬梅 郑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高突变菌株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分离的细菌用API 20NE系统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按NCCLS/CLSI规定判断,采用高浓度利福平耐药生长试验检测高突变菌株。结果在1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高突变菌株的分离率...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高突变菌株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分离的细菌用API 20NE系统鉴定,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按NCCLS/CLSI规定判断,采用高浓度利福平耐药生长试验检测高突变菌株。结果在1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高突变菌株的分离率为37.0%。高突变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以及多重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高突变菌株。结论高突变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慢性呼吸道感染,且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应加强监控,防止其在院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突变频率 高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老年大鼠肺炎靶器官炎性损伤的修复机理初探
10
作者 王亚杰 徐红日 +6 位作者 曹鸿云 张路遥 李雅莉 刘通 郝丹丹 刘凤仪 杨丽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82-2192,共11页
目的通过观察促炎、抗炎因子的动态变化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电镜成像,探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肺炎老年大鼠靶器官炎性损伤可能的修复机理。方法将老年大鼠随机... 目的通过观察促炎、抗炎因子的动态变化及肺组织超微结构电镜成像,探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肺炎老年大鼠靶器官炎性损伤可能的修复机理。方法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提组、中西组,每组48只,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各组老年大鼠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各组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西药组比较,中西组可明显降低MDRPA感染所致老年大鼠肺炎模型靶器官肺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过度表达、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P<0.05,P<0.01),中提组在炎症反应早期可以升高靶器官肺组织中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P<0.05,P<0.01),明显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P<0.05,P<0.01)。电镜下观察:模型组肺泡腔出现渗出,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西药组肺泡壁轻度纤维化,肺泡腔出现渗出;中药组见肺泡壁轻度增厚,肺泡腔未见明显渗出;中提组肺泡壁轻度增厚,肺泡腔内未见明显渗出。结论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修复MDRPA感染早期老年大鼠肺组织的炎性损伤,该方联合头孢他啶对MDRPA感染后靶器官炎性损伤的修复作用最佳,该方提前给药能够对MDRPA感染后的炎性损伤起到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 多重铜绿假单 老年大鼠 靶器官 炎性损伤及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发现tehA基因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海平 林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调查8种消毒剂、灭菌剂外排泵基因(qacE△1、emrE/Pa、E1/Pa、qacEPa、sm r-2、qacE、tehA、oqxA)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11月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液和伤口分泌... 目的调查8种消毒剂、灭菌剂外排泵基因(qacE△1、emrE/Pa、E1/Pa、qacEPa、sm r-2、qacE、tehA、oqxA)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11月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8种消毒剂、灭菌剂外排泵基因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并从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网站选择大肠埃希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和PA14株)、不动杆菌搜索tehA基因。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emrE、tehA、merA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0%)、1株(5.0%)、1株(5.0%)、11株(55.0%),共有12株检出1种以上基因。而其余5种基因未能检出。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网站只有大肠埃希菌、志贺菌能查询到tehA基因,而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和PA14株)和不动杆菌均未查到tehA基因。结论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已耐消毒剂、灭菌剂。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tehA基因为第一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消毒剂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东田 李洁 +1 位作者 赵方 刘利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9-40,共2页
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药敏仪或K-B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13株铜绿假单胞菌(PA)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高产β-内酰胺酶(AmpC酶)不断增加,提示应开展PA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铜绿假单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自住院肿瘤患者的43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冬梅 宋现让 +2 位作者 韩大力 王绍平 鞠桂芳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5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分离自住院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选取2 905株致病菌,分离PA,观察其临床分布情况,并对分离的PA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434株PA,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367株(83.87%),分离自放疗病区247株(56.91%)... 目的观察分离自住院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选取2 905株致病菌,分离PA,观察其临床分布情况,并对分离的PA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434株PA,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367株(83.87%),分离自放疗病区247株(56.9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A对多黏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5.34%、6.62%、10.31%、15.85%、17.26%;多重耐药PA占23.3%(101/434)。结论肿瘤患者P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且主要分布在放疗病区;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铜绿假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ICU分离株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雪明 周惠琴 +1 位作者 赵胜 肖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4-304,307,共2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基因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联用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的研究
15
作者 谭颖华 廖彬 +6 位作者 陆巧燕 贺勤 肖衍豪 谢友凤 杜顺霞 蒙铖 张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7期9-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痰热清联用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临床标本中分离、收集4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微量肉汤稀释药敏实验测出痰热清、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使用微量... 目的:研究痰热清联用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临床标本中分离、收集4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微量肉汤稀释药敏实验测出痰热清、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使用微量棋盘稀释药敏实验测出痰热清联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抑菌效果,根据计算出的FIC数值判定联合用药后的抗菌作用。结果:痰热清联合头孢他啶表现为61.4%相加作用、25.7%无关作用,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表现为55.7%相加作用、35.7%无关作用。结论:痰热清联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 头孢他啶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碳青霉烯铜绿假单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0株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韦柳华 周定球 +3 位作者 蒋利君 彭华 莫善颖 李梦薇 《抗感染药学》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了解420株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和耐药变化。方法: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对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以痰... 目的:了解420株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和耐药变化。方法: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对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4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以痰标本分离最多54.29%(228/420),其次为分泌物20.00%(84/42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4.05%(59/420)、尿液7.38%(31/420)、其他4.29%(18/42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20%;而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20%。结论:轻度感染时可选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并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与药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院内感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株铜绿假单胞菌来源、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爱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107-108,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来源、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2株PAE的来源;用ATB PSE-5药敏实验检测PAE耐药性;用PCR法检测其中16种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32株PAE中110株分离于呼吸道标本。耐药率最高的...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来源、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2株PAE的来源;用ATB PSE-5药敏实验检测PAE耐药性;用PCR法检测其中16种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32株PAE中110株分离于呼吸道标本。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替卡西林(40.9%),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7株。PCR结果示TEM阳性110株,PSE-1阳性18例,AmpC阳性81例,Ⅰ型整合子阳性60例,OprD阳性71例,其余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PAE以呼吸内科送检标本和呼吸道标本多见,多对替卡西林耐药。TEM、PSE-1、AmpC阳性、Ⅰ型整合子、OprD是常见耐药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基因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分析
18
作者 张慧林 范秀杰 +1 位作者 曹翠明 吕建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情况分析 铜绿假单 住院患者 质控 胸腹水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盒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分析
19
作者 门昆 魏殿军 +2 位作者 李立艳 王洪礼 曹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对1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盒整合子分析。方法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结果... 目的对1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盒整合子分析。方法利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整合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用长片段PCR(Long-PCR)扩增整合子的可变区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含有的耐药基因。结果该株铜绿假单胞菌PA27携带Ⅰ类整合子,其可变区大小为3.0kb,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基因,经与gene 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BLAST),确定为一种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aac(6′)-Ⅱ—cmlA8—OXA-10,gene bank登录号为EU708817。结论本菌株携带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的Ⅰ类整合子为天津地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多重 整合子 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离株耐药基因谱及亲缘性分析
20
作者 王宁 张娣 +1 位作者 常东 周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采用PCR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分离株中耐药基因谱,并对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以了解其亲缘性。发现TEM、OXA、PER、GES的阳性率分别为51.4%、42.8%、31.4%、22.9%,而SHV、VEB、CTX-MⅠ、IMP、VIM基因均阴性。oprD2缺失率为60%;... 采用PCR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分离株中耐药基因谱,并对检测结果作聚类分析以了解其亲缘性。发现TEM、OXA、PER、GES的阳性率分别为51.4%、42.8%、31.4%、22.9%,而SHV、VEB、CTX-MⅠ、IMP、VIM基因均阴性。oprD2缺失率为60%;qacE△1基因阳性率为94.3%。认为35株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Pa可分为两群,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