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器接触件的钼片镀铂 被引量:3
1
作者 奚兵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9期398-398,408,共2页
介绍材质为钼合金片的电器部分接触件的镀铂工艺。钼片表面前处理是关键,采用酸性镀液,以滚镀法获得良好铂镀层。
关键词 钼片 前处理 滚镀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片轧制工艺的研究
2
作者 黄欢 《金属成形工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了避免钼片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边部裂纹.对钼片的轧制工艺进行了新的探索.结果表明:钼的轧制开坯温度在1300℃~1400℃为最佳.开坯道次加工率应大于30%,一火多道开坯工艺较一火一道开坯工艺更能避免裂纹的出现.
关键词 热轧 开坯 钼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乳腺钼靶摄片征象特征与TWIST蛋白、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梅 陈伟贤 +2 位作者 张晓兰 薛姣 高海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4-9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于为临床诊治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4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均于术前接受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并在术后接受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43例患者中,恶性钙化118例,无恶性钙化125例;通过分析,Twist蛋白和乳腺癌恶性钙化的发生、形态以及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乳腺癌组织内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E-Cad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wist蛋白、VEGF、E-Cad表达可为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钯摄片诊断提供生物学基础,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恶性钙化 乳腺靶摄 TWIST蛋白 血管皮肉生长因子 钙黏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圆片生产的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谌启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总结多年产品开发研究、设计经验的基础上 ,对钼圆片生产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 ,着重对钼板冲制。
关键词 工艺设计 质量控制 冲压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钼叠层飞片的热压烧结连接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强 王传彬 张联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在W、Mo连接板材间均匀铺填W -Mo粉末中间层 ,并加入 4Ni- 3Cu烧结剂 ,在实现W -Mo合金的热压烧结致密化的同时 ,完成了难熔金属W -Mo的低温连接 (15 73K) ,并制备出平行精度高、平面度好、致密度高的钨合金 -钼叠层飞片材料。其间... 通过在W、Mo连接板材间均匀铺填W -Mo粉末中间层 ,并加入 4Ni- 3Cu烧结剂 ,在实现W -Mo合金的热压烧结致密化的同时 ,完成了难熔金属W -Mo的低温连接 (15 73K) ,并制备出平行精度高、平面度好、致密度高的钨合金 -钼叠层飞片材料。其间详细探讨了W -Mo合金的烧结致密化机理和叠层飞片的界面连接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低熔点Cu的添加 ,部分活性烧结剂Ni以液态形式存在 ,使元素W、Mo更易向Ni中溶解和扩散 ,增强了Ni对W、Mo的活化烧结作用 ,从而实现了W -Mo合金的烧结致密化 ;同时在烧结过程中 ,W/W -Mo和W/Mo -Mo的界面处也出现了液相 ,有利于W、Mo向界面处相互扩散 ,并完成了界面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叠层飞 热压烧结 界面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片计算机光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汪登斌 唐敖荣 +3 位作者 奚顺来 徐开野 戴亚男 江以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对乳腺钼靶片上病灶中心及病灶周围影像光密度的测定,来探索良、恶性乳腺病变之间以及各种病变病灶中心与病灶周围影像的密度差异:探讨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临床可扪及乳腺"肿块"的女... 目的:利用计算机对乳腺钼靶片上病灶中心及病灶周围影像光密度的测定,来探索良、恶性乳腺病变之间以及各种病变病灶中心与病灶周围影像的密度差异:探讨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临床可扪及乳腺"肿块"的女性病人,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将检出病变的102张钼靶片进行计算机处理后,对病灶中心及病灶周围组织影像的光密度进行测定。所有病例除炎性病变外均取得病理结果。结果:1.良性病变的病灶中心密度与病灶周围密度无显著差异(P>0.5),良性肿块(指纤维腺瘤和囊肿)的病灶中心与病灶周围密度间仅提示一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的趋势(0.1>P>0.05);2.乳腺癌病灶中心与病灶周围密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3.良、恶性肿瘤病灶中心密度之间存在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计算机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维粒子的自动检测乳腺钼靶片上微钙化点簇的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磊 朱淼良 +1 位作者 邓丽萍 袁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38-1445,共8页
乳腺钼靶片上的微钙化点簇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信号,目前,无论是采用人工阅片或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都很难对微钙化点簇进行可靠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粒子的自动检测乳腺钼靶片上微钙化点簇的方法,以二维粒子为单位进行可疑区域的... 乳腺钼靶片上的微钙化点簇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信号,目前,无论是采用人工阅片或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都很难对微钙化点簇进行可靠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粒子的自动检测乳腺钼靶片上微钙化点簇的方法,以二维粒子为单位进行可疑区域的提取和微钙化点的判别,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像素级别的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干扰和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检测方法很难确定合适结构元素的问题.提出的快速多元分割算法克服了基于经典Fast Marching的多元分割算法在乳腺钼靶片上进行二维粒子分割时运算时间过长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二维粒子的分割速度.在DDSM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检测方法具有比较满意的检测精度和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MARCHING 二维粒子 图像分割 微钙化点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硫化钼纳米片吸附Cd(Ⅱ)的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丽佳 郭筱洁 +6 位作者 李雪 陈朝贵 金阳 AHMED Alsaedi TASAWAr Hayat 赵轻舟 盛国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300,I0006-I0009,共12页
本研究结合静态实验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EXAFS)评估了硫化钼纳米片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行为和微观机制。结果表明:Cd(Ⅱ)在硫化钼纳米片上的吸附受溶液pH、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显著影响,但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在pH 3.3~9.6范围内, p... 本研究结合静态实验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EXAFS)评估了硫化钼纳米片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行为和微观机制。结果表明:Cd(Ⅱ)在硫化钼纳米片上的吸附受溶液pH、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显著影响,但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在pH 3.3~9.6范围内, pH升高显著促进了硫化钼对Cd(Ⅱ)的吸附量,但不改变吸收速率、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该吸附平衡,且内表面颗粒扩散模型显示了吸附过程中的三个典型阶段。等温线和热力学分析说明Cd(Ⅱ)在硫化钼上的吸附是异质性的、自发的、吸热的和不可逆的过程。EXAFS光谱学分析揭示了该吸附存在两种类型:在较低的pH(3.56,6.48)条件下,内表面络合以Cd–S配位键为主;在较高的pH(9.57)条件下,出现Cd(OH)2沉淀,且配位键以Cd–O和Cd–Cd的形式存在。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评估重金属离子和硫化钼纳米片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纳米 PH 微观结构 EXAFS Cd(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钼纳米片对油水界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冯阳 侯吉瑞 +3 位作者 兰夕堂 王栋森 代磊阳 高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2-489,共8页
新型纳米材料2-D纳米黑卡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采收率,并展现出优异的油水界面特性。但是其主要成分硫化钼纳米片对油水界面微观特性影响仍不明确。应用Lammps建立硫化钼纳米片模型,首先就硫化钼纳米片尺寸进行优选。在常温... 新型纳米材料2-D纳米黑卡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采收率,并展现出优异的油水界面特性。但是其主要成分硫化钼纳米片对油水界面微观特性影响仍不明确。应用Lammps建立硫化钼纳米片模型,首先就硫化钼纳米片尺寸进行优选。在常温常压(298 K,1 atm)条件下,针对优选出的硫化钼纳米片尺寸对油水界面影响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分析硫化钼纳米片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形态、纳米片与油水界面交角对界面的影响以及纳米片应力分析。模拟结果表明:30A×40A尺寸的硫化钼纳米片在油水界面作用时效果最佳;硫化钼纳米片的存在,影响油水界面密度、厚度、界面交角、界面覆盖率;明确了硫化钼纳米片在油水界面作用机理:纳米片上各点位应力影响其交角,交角影响界面覆盖率,但交角与界面覆盖率之间又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影响油水界面张力的波动。本研究明确硫化钼纳米片对油水界面特性的影响,为2-D纳米黑卡驱油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纳米 界面特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LA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0
作者 徐定华 蔡春仙 黄光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结节疾病患者依据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结节疾病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n=32)和乳腺癌组(n=58),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钼靶X射线摄片检查;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6例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受试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乳腺癌组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和CYFRA2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射线片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特异度较高,钼靶X射线片联合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9.66%,特异度为78.13%。结论: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和CYFRA21-1检测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的敏感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靶X射线摄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像处理在乳腺钼靶片的临床应用(附36例乳腺癌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子元 徐开野 朱方文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乳腺钼靶片,提高X线片的分辨率和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分析36例59张致密型乳腺钼靶X线片,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通过计算机采用各种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处理59张原X线片,并... 目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乳腺钼靶片,提高X线片的分辨率和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分析36例59张致密型乳腺钼靶X线片,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通过计算机采用各种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处理59张原X线片,并加以分析。结果:原乳腺X线片中未能显示肿块者50张(847%),疑似肿块者9张(153%)。经处理后得以明确显示的35张(593%),较原片显示清楚的20张(339%),仍未显示的4张(68%)。致密型乳腺X线片,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乳腺癌肿块检出率达932%。结论:计算机图像处理,在乳腺钼靶片的应用中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的价值,特别是对致密型乳腺,临床可扪及肿块,而X线片因腺体密实而不能显示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乳腺靶摄 致密型乳腺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方法从失效硅钼元件中分离钼圆片和单晶硅
12
作者 邹德昌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从失效硅钼元件中有效地分离钼元件与硅的化学方法。该化学工艺能有效地去除钼元件表面的杂质层,并能保持钼元件原有的性状,可重新用作钼元件产品。工艺简便易行,对分离钼和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单晶硅 分离 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和手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强 张延龄 +4 位作者 朱锡琪 庄清萍 任长才 王虹 陈星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8-90,共3页
1992年7月~1993年9月间,对56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钼靶摄片,发现56例57处病灶,对其中54例55处病灶进行了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其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3%。若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钼靶摄片相结合... 1992年7月~1993年9月间,对56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钼靶摄片,发现56例57处病灶,对其中54例55处病灶进行了立体定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其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3%。若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钼靶摄片相结合,联合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可达100%。上述病灶中有12处为临床所不能扪及的隐匿性病灶,6处在立体定位引导下完成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靶摄 立体定位 乳腺肿瘤 活体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memory behavior of MoS_(2) nanoflakes doped liquid crystals hybrid
14
作者 GONG Xiaohui ZHANG Hao +1 位作者 YANG Dongfang LIU Yang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5-673,共9页
The memory behavior in liquid crystals(LCs)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st,large area,high speed,and high-density memory has evolved from a mere scientific curiosity to a technology that is being applied in a variet... The memory behavior in liquid crystals(LCs)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st,large area,high speed,and high-density memory has evolved from a mere scientific curiosity to a technology that is being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commodities.In this study,we utilized molybdenum disulfide(MoS_(2))nanoflakes as the guest in a homotropic LCs host to modulate the overall memory effect of the hybrid.It was found that the MoS₂nanoflakes within the LCs host formed agglomerates,which in turn resulted in an accelerated response of the hybrids to the external electric field.However,this process also resulted in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threshold voltage.Additionally,it was observed that MoS₂nanoflakes in a LCs host tend to align homeotropically under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thereby accelerating the refreshment of the memory behavior.The incorporation of a mass fraction of 0.1%2μm MoS₂nanoflakes into the LCs host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freshing memory behavior in the hybrid to 94.0 s under an external voltage of 5 V.These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efficacy of regulating the rate of memory behavior for a variety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memory behavior MoS_(2)nanoflake liquid crys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数字化钼靶X线不典型征象分析
15
作者 郑洪岩 靖立新 +1 位作者 邓伟 岳玉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11-2811,共1页
随着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片微小病变检出病例越来越多,乳腺的细微病变的定性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乳腺癌不典型征象,是诊断小乳腺癌、微小乳腺癌的关键,也正是造成乳腺癌误诊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微小乳腺癌 靶X线 征象分析 数字化 微小病变 筛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热电效应收集近红外光能的二硫化钼和热释电高分子纳米复合物(英文)
16
作者 祁瑜聪 沈小泉 +2 位作者 刘佳豪 肖暄中 沈群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64-2372,共9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二硫化钼(MoS2)/热释电聚合物的柔性薄膜光热电纳米发电机(PTENG)。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薄层纳米薄片,可以捕获近红外(NIR)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同时,热释电聚合物将无机纳米片所收集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在近红外...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二硫化钼(MoS2)/热释电聚合物的柔性薄膜光热电纳米发电机(PTENG)。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作为薄层纳米薄片,可以捕获近红外(NIR)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同时,热释电聚合物将无机纳米片所收集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在近红外辐照下,PTENG可以瞬间产生电压和光电流,且输出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光热效应与热释电效应的有效耦合,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热电转换系数。我们还通过理论模拟分析了MoS2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作用。MoS2的存在显著提高了热释电聚合物薄膜的温度变化率,提高了器件的光电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发电机 硫化纳米 含氟高分子 光热效应 热电性 柔性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疾病钼靶X线诊断图谱》已出版
1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出版 诊断图谱 靶X线 靶X线摄 第二军医大学 诊断正确率 放射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文 张久维 +1 位作者 荆慧 郭文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钼靶摄片和超声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腺叶状肿瘤,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15例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8例,交界性6例,恶性5例。15例患者X线钼靶摄片中病灶均为高密度孤立肿块影,呈圆形(8例)或浅分叶状(7例),边界清晰(10例)或部分不清(5例),部分肿块周边见"晕"征(4例)。超声检查6例发现囊性变,6例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病灶为圆形(8例)、浅分叶状(8例)或有角状突起(3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腋下转移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恶性征象。结论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X线靶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脂肪肉瘤1例报告
19
作者 杨明 刘涛 +2 位作者 张鹏 史建军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3-893,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右侧腋窝肿物3个月人院。肿物发现时如鸡蛋大小,病程中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既往健康,否认外伤史。入院后查体: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8.0cm×5.0cm,质软,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尚...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右侧腋窝肿物3个月人院。肿物发现时如鸡蛋大小,病程中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既往健康,否认外伤史。入院后查体: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8.0cm×5.0cm,质软,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尚可,边界尚清。双侧乳房未触及肿物,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辅助检查:乳腺钼靶片和超声检查均未见乳房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腋窝 脂肪肉瘤 浅表淋巴结 乳腺 临床资料 既往健康 双侧乳房 乳房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术后医源性异物残余1例报告
20
作者 付彤 贾泓瑶 李嗣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737,共1页
关键词 乳腺 医源性异物 残余 术后切口愈合 高密度影 乳腺外 临床资料 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