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晶石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维安 邱正松 +3 位作者 徐加放 薛玉志 李公让 赵怀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利用粒度分级的重晶石粉,对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粉末颗粒堆积理论获得了理论重晶石粉粒度级配方案,进而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重晶石粉粒度配比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 利用粒度分级的重晶石粉,对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粉末颗粒堆积理论获得了理论重晶石粉粒度级配方案,进而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重晶石粉粒度配比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越高,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越明显;理论级配公式所计算配比与实验所得配比比较接近;通过优化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可以改善加重钻井液的流变性,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到重晶石粉最优粒度配比为:(0.154~0.038mm)∶(小于0.038mm)为3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粒度级配 超高密度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膨润土含量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施里宇 李天太 +2 位作者 张喜凤 张斌 梁红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在制备过程中,温度和膨润土含量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大的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膨润土加量条件下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变化。试验证实,膨润土含量为2%~6%,温度为80℃和100℃时减稠明显;温度...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在制备过程中,温度和膨润土含量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大的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膨润土加量条件下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变化。试验证实,膨润土含量为2%~6%,温度为80℃和100℃时减稠明显;温度为80~140℃,膨润土含量为2%和3%时减稠明显。结果表明,膨润土含量变化明显影响水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性,而温度主要影响活性固体颗粒含量变化,从而影响水基钻井液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膨润土 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科1井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天科 邱正松 +2 位作者 裴建忠 黄维安 王树永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3,共4页
胜科1井井底温度235℃,并且存在盐岩、泥页岩及盐膏泥混层,钻井液流变性调控困难。分析了固相含量、地层组构和高温等因素对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得出了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手段:1)适当增大聚丙烯酰胺... 胜科1井井底温度235℃,并且存在盐岩、泥页岩及盐膏泥混层,钻井液流变性调控困难。分析了固相含量、地层组构和高温等因素对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得出了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手段:1)适当增大聚丙烯酰胺的加量;2)应用抗温抗盐降滤失剂;3)应用高温流型调节剂;4)尽量降低固相含量;5)定期清理循环罐底部的沉积砂和稠浆等。胜科1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高温水基钻井液流变性调控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高温、高固相和盐膏泥混层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问题,从钻井液方面保证了胜科1井的安全、快速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高温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胜科1井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机胺处理剂解决高温钻井液流变性调整困难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裴建忠 王树永 李文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胜利油田深部泥岩地层钻进时,由于井内温度高、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高,特别是低密度固相含量高,同时因地层等原因产生的以CO32-、HCO3-为主的无机离子的影响,导致钻井液流变性能难以控制。有机胺处理剂由于具有极强的抑制黏土水化分... 在胜利油田深部泥岩地层钻进时,由于井内温度高、高密度钻井液固相含量高,特别是低密度固相含量高,同时因地层等原因产生的以CO32-、HCO3-为主的无机离子的影响,导致钻井液流变性能难以控制。有机胺处理剂由于具有极强的抑制黏土水化分散的能力,对黏土等低密度固相起到了"钝化"作用,能够明显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提高钻井液的稳定性。通过在利深102和桩古18-3井的应用,表明有机胺处理剂是解决胜利油田深部泥岩地层施工中钻井液流变性能控制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有机胺 钻井液流变性 抑制性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壁面滑移效应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文哲 钟成旭 +3 位作者 蒋雪梅 李郑涛 曹世平 吴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32,共5页
壁面滑移效应会严重影响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校正。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量过程中的壁面滑移效应校正方法;利用六速旋转黏度计,进行了考虑滑移效应的深层页岩气井... 壁面滑移效应会严重影响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校正。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量过程中的壁面滑移效应校正方法;利用六速旋转黏度计,进行了考虑滑移效应的深层页岩气井现场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测量试验,分析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壁面滑移特性,优选流变模型并计算了流变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与校正前的流变参数相比,滑移校正后的深层页岩气井现场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动切力更小,而流性指数更大且接近于1.00,其真实流变性可用宾汉模型表达;壁面剪切应力大于临界剪切应力时,滑移速度随壁面剪切应力增大而呈指数增大。研究结果表明,测量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时会产生滑移效应,滑移校正前后的流变模式与流变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消除滑移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壁面滑移 滑移速度 校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作业中钻井液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荣剑 王楠 +3 位作者 李松 魏红梅 孙强 初光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在深水钻井作业中,安全密度窗口非常窄,井下压力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水深的不断增加,环境温度随之降低,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随之升高;同时,由上千米隔水管内的钻井液所附加的静液柱压力使井底压力远大于浅水作业时相同井深的... 在深水钻井作业中,安全密度窗口非常窄,井下压力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水深的不断增加,环境温度随之降低,钻井液的黏度和切力随之升高;同时,由上千米隔水管内的钻井液所附加的静液柱压力使井底压力远大于浅水作业时相同井深的井底压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当量循环密度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大井底压力控制的难度。选择用于深水钻井的一种水基和一种合成基钻井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改变温度和压力等实验条件,利用FANN公司的ix77流变仪测量了钻井液在低温、高压下的流变参数,以此找出深水条件下钻井液流变性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低温 高压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钻井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邱正松 徐加放 +3 位作者 赵欣 盛杰 江琳 黄维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4,共8页
分析了深水钻井液面临的技术难题,认为深水钻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深水低温问题、深水浅层含气砂岩所引起的气体水合物生成问题、海底泥岩稳定性问题及钻井液用量大、井眼清洗困难等问题。根据深水钻井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指出了... 分析了深水钻井液面临的技术难题,认为深水钻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深水低温问题、深水浅层含气砂岩所引起的气体水合物生成问题、海底泥岩稳定性问题及钻井液用量大、井眼清洗困难等问题。根据深水钻井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指出了深水钻井液应具有良好的低温流变性、悬浮携岩能力、页岩稳定性、环保性能及综合成本低等特点。调研了国外常用的深水钻井液体系,研制了深水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评价试验装置,探讨了深水钻井液中水合物的形成规律及机理,优选了深水钻井液用水合物抑制剂及其配方。在优选深水钻井液用处理剂的基础上,得出了深水钻井液的最终配方,并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评价。最后,根据我国深水钻井液技术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天然气水合物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综述 被引量:57
8
作者 蔡利山 林永学 王文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1-13,共13页
大位移井技术是一项实施难度极高的钻井技术,其技术难点涉及到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与减摩等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但仅仅依靠提高钻井液技术又无法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水平井和... 大位移井技术是一项实施难度极高的钻井技术,其技术难点涉及到井眼净化、井壁稳定、润滑与减摩等几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与钻井液技术密切相关,但仅仅依靠提高钻井液技术又无法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水平井和部分典型大位移井的施工资料,介绍了大位移井的施工技术现状,指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差别,并就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其实用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大位移井钻井所遇到的绝大部分技术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摩擦领域,对中国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大位移井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净化 摩阻 钻井液流变性 井眼稳定 现场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科1井四开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公让 薛玉志 +1 位作者 刘宝峰 蓝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胜科1井井深超过7 000 m,井底温度为235℃,压力超过100 MPa。该井地层情况复杂,存在盐岩、泥页岩及盐膏泥混层,钻井液性能难以调控。该井四开(4 155~7 026 m)钻进使用了聚磺封堵防塌钻井液、高密度聚磺非渗透钻井液和超高温钻井液。应... 胜科1井井深超过7 000 m,井底温度为235℃,压力超过100 MPa。该井地层情况复杂,存在盐岩、泥页岩及盐膏泥混层,钻井液性能难以调控。该井四开(4 155~7 026 m)钻进使用了聚磺封堵防塌钻井液、高密度聚磺非渗透钻井液和超高温钻井液。应用结果表明,这3种钻井液的高温稳定性、润滑性和剪切稀释特性良好,在高固相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低的高压滤失量,能经受住各种可溶性盐类及高价离子的污染,配制和维护处理方便,各种钻井液之间的转换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井下复杂情况。该套钻井液技术有效地保证了胜科1井的安全、快速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超高温 高密度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井眼稳定 胜科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低黏度阳离子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艾贵成 牛春 +2 位作者 李菁 李佳军 王宝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0,共3页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子稳定剂,以减少亚微态粒子含量;改善了钻井液的配制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黏土含量,通过提高钻井液液相黏度来满足加重剂的悬浮要求,并用正电胶、铁铬盐和红矾碱液作流型调节剂。对阳离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优选出的钻井液黏度可在55~180s之间任意调节,流动性好,并建立了高密度钻井液主要性能控制指标。在酒东油田3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解决了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流变性问题,并通过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阳离子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高压盐水层 酒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地区高密度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樊相生 曾李 +1 位作者 张勇 安建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4,97,共4页
元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压力状况复杂多变,气藏储层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局部存在有裂缝性高压气层,海相地层的嘉陵江组还可能钻遇高压盐水层。钻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多在2.20 g/cm3以上,最高达2.42 g/cm3,钻井液的流变性控... 元坝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压力状况复杂多变,气藏储层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局部存在有裂缝性高压气层,海相地层的嘉陵江组还可能钻遇高压盐水层。钻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多在2.20 g/cm3以上,最高达2.42 g/cm3,钻井液的流变性控制及抗污染能力的强弱成为保证井下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根据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情况,形成了1套元坝地区使用的高密度超高密度钻井液技术,能够控制密度在2.40 g/cm3左右的钻井液的流变性,控制了酸根及盐膏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温、抗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超高密度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钻井液性能维护 元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祥鹃 马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膨润土限量进行研究,对加重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优选,开发出了一系列密度高达2.9 g/cm3的高密度钻井液,其抗温达150℃,抗盐达饱和。室内实验表明,该高密度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悬浮稳...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膨润土限量进行研究,对加重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优选,开发出了一系列密度高达2.9 g/cm3的高密度钻井液,其抗温达150℃,抗盐达饱和。室内实验表明,该高密度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悬浮稳定性。其在羊塔克101、迪那22、大北1、和田1、庄2、固1、河坝1和河坝2井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该高密度钻井液性能优良,基本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饱和盐水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加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粘高切阳离子钻井液在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博韬 孙鹏 +3 位作者 陈忠华 王昌军 王志龙 张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76-79,86,共5页
针对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岩屑床的存在而导致起钻阻卡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低粘高切阳离子体系增加对岩屑床的冲刷以提高携岩效果。通过对渤海油田常用聚合物的性能测试,选择了用于流变性控制的聚合物,采用小分子量阳离子... 针对渤海油田大斜度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岩屑床的存在而导致起钻阻卡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低粘高切阳离子体系增加对岩屑床的冲刷以提高携岩效果。通过对渤海油田常用聚合物的性能测试,选择了用于流变性控制的聚合物,采用小分子量阳离子CPI适度控制体系的抑制性,实现了体系的平衡抑制和流变性的稳定调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应用大幅减轻了起下钻过程中钻具的阻卡,钻井时效得到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粘高切 阳离子体系 钻井液流变性 平衡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弱凝胶水基钻井液研制及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向朝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4,97-98,共4页
目前弱凝胶钻井液存在抗温、抗盐和封堵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使用。研制出一种新的弱凝胶成胶剂,其抗温达150℃,抗钙可达4 000 mg/L。以该成胶剂和优选出的降滤失剂IMPERMEX、封堵剂JA为主剂,以CX-215和KCl作抑制剂,形成了一种新... 目前弱凝胶钻井液存在抗温、抗盐和封堵性能差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使用。研制出一种新的弱凝胶成胶剂,其抗温达150℃,抗钙可达4 000 mg/L。以该成胶剂和优选出的降滤失剂IMPERMEX、封堵剂JA为主剂,以CX-215和KCl作抑制剂,形成了一种新型弱凝胶水基钻井液。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在接近静止状态下的黏度可达90 000m Pa·s,剪切后黏度快速下降,且静切力表现出无时间依赖性,属于快的弱凝胶体系;具有好的降滤失和稳定井壁能力。环境扫描电镜和蔡司体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微观结构由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与包裹、镶嵌在网状结构节点上的溶胶颗粒组成,是一种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复杂胶体分散体系;该钻井液在微裂缝内能形成具有良好压缩性的致密封堵层,封闭岩石通道,具有良好的井壁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水基钻井液 抗温 抗钙 井壁稳定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聚合物钻井液泥饼润滑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福平 董乐园 +4 位作者 张健伟 于洋 谭跃龙 张胜业 张朝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改善井壁泥饼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进至中后期的润滑性,研发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水平段摩阻的固体粉末状高效聚合物水基钻井液泥饼润滑剂RHGXJ-3(羧酸共聚物、针状硅酸盐、聚丙烯微粉质量比为10∶11∶2),通过测定泥饼黏滞系数、温度敏感... 为改善井壁泥饼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进至中后期的润滑性,研发了一种能有效降低水平段摩阻的固体粉末状高效聚合物水基钻井液泥饼润滑剂RHGXJ-3(羧酸共聚物、针状硅酸盐、聚丙烯微粉质量比为10∶11∶2),通过测定泥饼黏滞系数、温度敏感性和钻井液配伍性,明确泥饼润滑剂RHGXJ-3的作用效果和适用条件,并结合SEM和XRD微观表征技术分析该泥饼润滑剂的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将泥饼润滑剂以0.9%的加量加入井浆并制得泥饼,静置1 min后测得的泥饼黏滞系数相较于加剂前从0.0966降为0.0496,泥饼润滑性提高了48.65%。温度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泥饼润滑剂的适用温度为30~120℃。该泥饼润滑剂与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0.9%的加量下可将井浆的漏斗黏度由55 s降至39 s,井浆流动能力提升29.1%。该润滑剂够在泥饼表面和内部生成溶剂化水膜和凝胶类物质,通过填充空隙、提升压缩性等途径提高泥饼的润滑性,降低泥饼摩阻。与石墨和球状固体润滑剂相比,润滑剂RHGXJ-3的泥饼润滑效果更佳,是其它固体润滑剂的1.6~2.2倍,而使用成本则降低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饼固体润滑剂 黏滞系数 泥饼摩阻 水平井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钛铁粉加重剂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茜 马昭华 +3 位作者 袁学芳 徐同台 张晖 张瑞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4,共8页
随着深水井、大位移井、高温高压井以及窄密度窗口井钻井作业的进行,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密度及超高密度钻井液的流变性、造壁性、沉降稳定性以及储层保护性能的要求,常规API重晶石加重的钻井液已经不能满足特殊井段... 随着深水井、大位移井、高温高压井以及窄密度窗口井钻井作业的进行,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密度及超高密度钻井液的流变性、造壁性、沉降稳定性以及储层保护性能的要求,常规API重晶石加重的钻井液已经不能满足特殊井段的钻进需求,因此需寻求新型加重剂。近年来微细重晶石、微锰、微细钛铁粉等新型加重剂在现场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研讨了微细钛铁粉的特性、微细钛铁粉对水基以及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滤失造壁性和沉降稳定性的影响及该剂在高密度/超高密度水基/油基钻井液中的使用情况。得出:微细钛铁粉无论是用作水基还是油基钻井液的加重剂,或与API重晶石混合使用,钻井液流变性好,其酸溶性好,形成的泥饼更容易去除,沉降稳定性好,对储层损害程度低。该剂磁性可通过去除赤铁矿杂质得以解决;尽管其硬度高于重晶石,但由于其D90为15μm,因而其磨蚀性低于API重晶石。此外,由于微细钛铁粉颗粒分布集中(D50≈5μm),高温高压滤失量稍高,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粒径分布宽的酸溶性架桥颗粒来得到解决。整体上来说,微细钛铁粉用作钻井液加重剂是非常有前景的。该剂已在阿拉伯湾以及阿联酋等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钛铁粉 加重剂 高密度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沉降稳定性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用铁离子络合物型除硫剂的室内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其金 杨眉 +2 位作者 张启根 苏银华 谢显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3-455,共3页
评价了试验室自制的亚铁离子络合物型除硫剂,该除硫剂是以二价铁离子与碳水化合物衍生物复合而成的,在水基钻井液中能高度溶解,并且在pH值为12的环境下不会沉淀,在钻井液体系pH值为9时除硫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8.6%左右。在60℃环境中除... 评价了试验室自制的亚铁离子络合物型除硫剂,该除硫剂是以二价铁离子与碳水化合物衍生物复合而成的,在水基钻井液中能高度溶解,并且在pH值为12的环境下不会沉淀,在钻井液体系pH值为9时除硫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8.6%左右。在60℃环境中除硫剂与硫化氢比值为1.4时,对钻具的缓蚀率最高为71.23%,,可以显著缓解H2S对钻具的腐蚀。该除硫剂与常用的聚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和失水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硫化氢 除硫剂 缓蚀剂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起下钻波动压力预测方法
18
作者 魏刚 张晓广 +2 位作者 李文良 夏环宇 高耸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共9页
在起下钻作业中,控制井内波动压力对井眼内压力的平衡至关重要,但井底压力的测量面临着数据传输限制、机理模型计算精度不足且时效性欠佳的问题。基于大量起下钻工程历史数据,探究波动压力与施工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 在起下钻作业中,控制井内波动压力对井眼内压力的平衡至关重要,但井底压力的测量面临着数据传输限制、机理模型计算精度不足且时效性欠佳的问题。基于大量起下钻工程历史数据,探究波动压力与施工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起下钻波动压力预测方法。通过海上油井实例验证,对比分析不同波动压力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DNN模型预测的波动压力平均绝对误差为0.1087 MPa、相关系数R^(2)达0.9974,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起下钻作业的安全快速进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压力 钻井液流变性 XGBoost 深度学习网络 起下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高温高压钻井井筒温度压力场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万栋 罗鸣 +3 位作者 吴江 韩成 向世林 张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海上超高温高压钻井井筒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考虑超高温高压井筒环境对钻井液密度以及钻井液流变参数的影响,建立海上超高温高压钻井井筒温度压力耦合预测模型,并利用实例井现场随钻数据进行模型验证,... 为研究海上超高温高压钻井井筒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考虑超高温高压井筒环境对钻井液密度以及钻井液流变参数的影响,建立海上超高温高压钻井井筒温度压力耦合预测模型,并利用实例井现场随钻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正常钻进期间井筒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井筒温度而言,钻井液流变性变化的影响大于钻井液密度变化的影响,耦合计算温度结果要大于不耦合计算的温度值,且两者之间的温差随井深的增加越来越大;对井筒压力而言,钻井液密度变化对当量循环密度ECD(equivalent criculating density)的影响要大于流变性对ECD的影响,且耦合计算的ECD要小于不耦合计算的ECD值。该耦合模型可以提高井筒温度压力的预测与控制精度,并降低超高温高压地层窄密度窗口中的安全钻进风险,研究结果对超高温高压钻井精准的井筒温度压力预测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高压井 窄安全密度窗口 温度压力耦合 钻井液密度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