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源对P2型Na_(2/3)Fe_(1/2)Mn_(1/2)O_(2)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国文 王畅 +1 位作者 杨程响 石斌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1-698,共8页
P2型钠离子电池的层状金属氧化物Na_(2/3)Fe_(1/2)Mn_(1/2)O_(2)(FM)具有合成工艺简便、比容量高、成本低及循环稳定性较好等特点。以NaOH、CH_(3)COONa和Na_(2)CO_(3)作为固相烧结的钠源,合成FM正极材料,利用XRD、SEM、能量色散谱(EDS... P2型钠离子电池的层状金属氧化物Na_(2/3)Fe_(1/2)Mn_(1/2)O_(2)(FM)具有合成工艺简便、比容量高、成本低及循环稳定性较好等特点。以NaOH、CH_(3)COONa和Na_(2)CO_(3)作为固相烧结的钠源,合成FM正极材料,利用XRD、SEM、能量色散谱(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探讨钠源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aOH为钠源合成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差,但倍率性能较好。以CH 3COONa为钠源合成的材料,低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好,以0.1 C倍率在1.5~4.0 V循环,放电比容量达到176.21 mAh/g,但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欠佳。以Na_(2)CO_(3)为钠源合成的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好,在1.5~4.0 V充放电,8.0 C倍率下具有36.90 mAh/g放电比容量;以1.0 C倍率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67.08%。CH_(3)COONa适合于制备低功率高容量的FM正极材料;而Na_(2)CO_(3)更适于制备高功率长循环稳定性的FM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钠源 改性 电化学性能 P2型Na_(2/3)Fe_(1/2)Mn_(1/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钠源对O_(3)-NaNi_(1/3)Fe_(1/3)Mn_(1/3)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伟超 朱贤徐 +2 位作者 吴志康 唐朝辉 李加兴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9,共7页
O_(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Fe_(1/3)Mn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较高循环寿命等特点。为探究钠源对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a2CO_(3)、NaOH、NaHCO_(3)和Na2SO4等无机钠盐为钠源,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一系列的O_(... O_(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Fe_(1/3)Mn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较高循环寿命等特点。为探究钠源对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a2CO_(3)、NaOH、NaHCO_(3)和Na2SO4等无机钠盐为钠源,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一系列的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通过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RD、比表面积分析等检测手段分析钠源对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不同钠源制备的材料均为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多晶结构,平均二次粒径D50均小于5μm;以Na2CO_(3)作为钠源得到的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组装的扣式电池以0.1 C在2.0~4.0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1.7 mAh/g、库仑效率为95.4%,以1.0 C循环100次,放电比容量从137.2 mAh/g降低至114.3 mAh/g,容量保持率为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无机钠源 NaNi_(1/3)Fe_(1/3)Mn_(1/3)O_(2)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源对正极材料Na_3V_2(PO_4)_3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强 钟盛文 +2 位作者 彭弯弯 徐唱 王春香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84-87,11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高温固相法,用不同的钠源制备NASICON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3V_2(PO_4)_3.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制备的Na_3V_2(PO_4)_3结构,形貌,电性能和内阻进行表征.研究结果... 采用溶胶凝胶-高温固相法,用不同的钠源制备NASICON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3V_2(PO_4)_3.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制备的Na_3V_2(PO_4)_3结构,形貌,电性能和内阻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以Na_2CO_3为钠源合成Na_3V_2(PO_4)_3有更好的颗粒尺寸,形貌结构完整,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更好,阻抗也较小;在2.5~4.0 V电压范围内,以0.2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0.8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源 NASICON 钠离子电池 Na3V2(PO4)3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源对P2-Na_(2/3)Ni_(1/3)Mn_(2/3)O_2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森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许寒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不同钠源在醋酸盐燃烧下合成P2结构的Na_(2/3)Ni_(1/3)Mn_(2/3)O_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及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分析钠源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碳酸钠为钠源合成的样品的层状结构较好、颗粒粒径较均一... 采用不同钠源在醋酸盐燃烧下合成P2结构的Na_(2/3)Ni_(1/3)Mn_(2/3)O_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及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等测试,分析钠源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碳酸钠为钠源合成的样品的层状结构较好、颗粒粒径较均一,电化学性能最好。该材料以0.1 C在2.0~4.0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8 m Ah/g,库仑效率为123.3%。1.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4.3 m Ah/g,第5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71.1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3Ni1/3Mn2/3O2 正极材料 钠源 电化学性能 循环性能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